孩子發燒,老輩人的「發燒捂汗」可取嗎?醫生:愚昧!這才是正確的...

2020-12-23 騰訊網

1歲多的女寶寶額頭髮熱,有發燒的跡象,當時家人就給其餵了一些開水,然後就給孩子蓋上了兩層大棉被「捂汗」,寶寶的體溫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直接升高到了39.8℃,當時家人又用了5層的衣物裹緊孩子,才急急忙忙的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但是去到醫院時,孩子已經被燒的嘴唇發紺了,進行了緊急的散熱、吸氧,體溫才穩定下來。

急診科醫生說,這個孩子還算是好的,有的送來晚點的,都已經釀成悲劇了,給孩子「捂汗」,簡直愚昧!這是最不可取的方法。

為什麼老一輩的「捂汗」在現代行不通呢?

醫生說,孩子出現高熱現象時,往往他們的肢體循環就會變差,的確可能會出現手腳冰涼、額頭滾燙的現象,但是不能盲目的給孩子加衣服,因為兒童的汗腺不發達,通過「捂汗」不易達到「發汗」的目的,反而越捂體溫越高,易出現「捂熱症候群」,意思就是通過捂蓋導致孩子出現了面色蒼白、反應低下、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

正確的做法:把孩子的衣服稍微的解開,讓其充分的去散熱,手和腳部位可以適當的進行保暖,可以給孩子泡溫水澡或者用溫水給孩子擦拭身體來降溫,但是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孩子二次著涼,控制水的溫度要比孩子的體溫低3℃比較合適,每次擦拭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重點擦拭腋下、頸部、肘部、腹股溝這些大血管集中處。

在物理降溫的同時,最好讓孩子吃一些兒童專用的口服退燒藥,相互結合,退燒效果會更好。

錯誤的做法:用酒精給孩子擦拭身體退燒,雖說酒精揮發的很快,很容易就會帶走身體部分的熱量,但是這樣做易引發孩子出現寒顫。特別是小嬰兒的皮膚嬌嫩,毛細血管豐富,是非常不適合用酒精擦拭身體的,因為酒精易被皮膚所吸收,從而出現酒精中毒的症狀,所以十分不建議給孩子用酒精擦拭身體。

其次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發燒,身體比較虛弱,應該讓孩子吃點雞蛋,補補身體,可以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其實發燒最不宜給孩子吃雞蛋了,因為此時孩子比較虛弱,更不易消化雞蛋,反而給身體帶來額外的熱量,加重發燒。在發燒期間,避免去吃一些高蛋白質的食物,應選擇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可以是米湯、稀飯等。

在你們那邊有沒有「發燒捂汗」這種說法呢?

相關焦點

  • 發燒時應該捂汗嗎?
    【發燒時應該捂汗嗎?】答案是不可取。 發燒,醫學界常稱為「發熱」,是指體溫升高。 捂汗至今在很多人眼裡仍是對抗發熱最廉價、有效的方式。但嚴格來說,捂汗是不可取的。 發燒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寒戰期、高熱期和退熱期。 許多人說自己捂了一身汗出來後燒就退了,其實不然,出汗是退熱的結果,並不是退熱的原因。
  • 孩子發燒你還在「捂汗」嗎?專家:本末倒置
    一直以來,在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退燒方法莫過於「捂汗退燒」了。這已經成為了廣大老一輩家長的潛意識:不管小孩子還是大人發燒,吃點退燒藥,蓋兩床被子捂出一身汗就好了。那麼,發燒時捂出一身汗真的有利於退燒嗎?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採訪了福建省立醫院發熱門診的謝醫生了解到,捂汗退燒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強行捂汗甚至會危及健康。記者採訪福建省立醫院發熱門診的謝醫生時,謝醫生介紹說,發燒在醫學上稱為「發熱」。當體溫超過37.2℃時,臨床上即視為發熱,而發熱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感染。
  • 黃曉明媽媽給發燒的小海綿捂汗,這種老方法被醫生批評了
    近日,綜藝節目《小兒大醫生》火熱播出。節目每期都會圍繞一個兒童健康話題展開,有專業兒科醫生坐鎮,解讀兒童常見疾病的科學預防。辣媽冉瑩穎帶隊「媽媽團」,新晉奶奶黃曉明媽媽張素霞領導「奶奶團」,現場兩隊憑藉各自育兒經驗進行PK,代際交鋒異常激烈。
  • 發燒捂汗與手腳冰涼,聊聊發燒的三步走
    這似乎是我們小時候最天經地義的退燒方法。所以當我們上次的文章中寫到「不要在孩子發燒的時候把孩子包裹起來」的時候(點擊閱讀:孩子發燒是什麼病?家長可以用這10個判斷題來幫助分析病因),就有不少讀者反饋「怎麼會這樣?」不過那篇文章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溫水擦浴退燒」的問題上,所以之後我們先寫了關於這個主題的文章(點擊閱讀:為什麼優先溫水擦浴退燒的建議已經過時)。
  • 闢謠:孩子發燒捂一身汗好得快?當心捂出別的病!
    現在的家長,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總覺得孩子發燒捂出汗後好得快。所以,一發現孩子發燒了,把他裹得嚴嚴實實的,家裡的門窗也關得緊緊的,一點風都不透,硬生生給捂出一身汗來。然而,發熱捂汗療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不但對治療孩子發燒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捂出別的病來!
  • 孩子發燒可以蓋上厚被子捂汗嗎?蓋上厚被子捂汗會讓病情加重嗎?
    他們孩子的健康不但不會退燒,反而會受到不利影響。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父母為了退燒很可能會進入哪些誤區,以此警醒父母。孩子發燒蓋上厚被子捂汗?小心讓病情加重,這3個退燒誤區別中招了寶寶發燒了家長容易進入哪些退燒誤區呢?
  • 寶寶發燒,捂一身汗就好了?
    來源:新浪財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一些言論:「孩子如果發燒的話,捂一身汗,出完汗發燒就好了。」這句話究竟對不對呢?今天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吧!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究竟什麼是發燒?人的正常體溫通常是在37°以下。
  • 寶寶一發燒就捂汗,這樣到底會有什麼危害?看看你就知道了
    這是很傳統的一種對抗兒童發燒的做法,很多寶媽都是這麼過來的,所以遇到寶寶發燒,也如法炮製,但是對於發燒的小寶寶而言,這樣做真的不會有什麼風險嗎?事實上,對於發燒的小寶寶而言,裹著被子捂汗是有一定風險的,很可能會造成「捂汗綜合症」,就是過於保暖、捂悶過久而引起寶寶缺氧、高熱、大汗、脫水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的常見急症。這一疾病在冬季尤其常見,在冬季不管孩子有沒有發燒,寶媽都會給孩子裹上厚厚的一層,生怕孩子凍到了。
  • 【謠言粉碎機】發燒要捂汗才會好?正確就醫才是好選擇
    【謠言粉碎機】發燒要捂汗才會好?正確就醫才是好選擇 2020-06-05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人發燒讓捂汗 西方人發燒讓冰敷 究竟孰對孰錯?|中國人|發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人發燒讓捂汗 西方人發燒讓冰敷 究竟孰對孰錯?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出現發燒、扭傷等症狀,但不知道你是否發現:不論是發燒還是扭傷,常在電視劇中看到西方人用冷敷或是冰敷,而我們國人,特別是老一輩卻告誡我們發燒要捂被子,多出汗就好了;腳扭傷了要用   原標題:中國人發燒讓捂汗 西方人發燒讓冰敷 究竟孰對孰錯?
  • 孩子發燒是「冷敷」還是「捂汗」?弄錯了孩子會越燒越厲害
    這一刻嚇得張蘭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了一下,當醫生聽到張蘭的病情描述後,狠狠地批評道:「為什麼不一直冷敷?你聽婆婆的老經驗幹什麼?本來孩子沒燒這麼嚴重的,你看現在小臉紅紅的,嘴唇這麼幹都有點脫水了」 張蘭有點蒙了,難道孩子發燒時,冷敷是正確的?
  • 孩子發燒蓋上厚被子捂汗?小心讓病情加重,這3個退燒誤區別中招了
    1、給寶寶蓋上厚被子捂汗有些家長在發現寶寶發燒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給寶寶蓋上厚被子,讓寶寶捂汗,認為汗出了就能夠退燒。這其實是一種誤區,這根本不是正確的退燒方法。給寶寶蓋太厚的被子或者給寶寶穿太多,會抑制寶寶的散熱。尤其是一些月份比較小的寶寶,本身體溫中樞發育還沒有完善,再這樣處理會引起脫水,讓病更加嚴重。
  • 孩子發燒別再捂汗了!做好這三點,輕鬆緩解寶寶不適
    是不是發燒了?應該怎麼辦?」 「聽婆婆說,小孩子發燒沒事,可以幫它長高,真的假的呀?」 「孩子發燒了,蓋蓋厚被子捂出汗就能好了吧!」 很多新手媽媽一遇到寶寶發燒的情況,都會發出類似以上的疑問。
  • 寶寶發燒「捂汗」沒有用 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很多年輕父母抱著發燒的寶寶,一臉焦慮,有的要求醫生儘快給孩子吊針,有的不見到醫生絕不使用退燒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李棟方博士發現,在處理寶寶的發燒這一問題上,家長們辦法多多,但卻讓寶寶因此而「受苦」不少,存在諸多誤區。
  • 孩子發燒不要緊,亂吃藥、亂捂汗才是幫倒忙!
    一到秋冬季節,感冒發燒的孩子就多了。這時候爸爸媽媽心理素質的大考驗也來了:發燒燒到幾度要送醫院?燒到幾度要吃退燒藥?有些長輩說:把汗逼出來就可以退燒,是真的嗎?如果沒有及時地退燒,是不是孩子就會燒壞腦袋呢……每次孩子熱度一上來,媽媽的心就跟著這些問題七上八下。這個時候到底該聽誰的?當然是聽專家的。
  • 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下雪時常爸剛好在外面走,被凍感冒了,回家就發燒了。常爸多年沒發過燒,已經忘了發燒是怎樣一種體驗。這次病一來,頓時覺得渾身冷得直打寒戰,把所有被子裹上才勉強覺得夠暖和。這時,常爸突然想起之前普及過的科學育兒知識:孩子發燒不能捂,反而要散熱。可是,當我裹在被單裡瑟瑟發抖的時候,如果有人要把我的被子掀開,說要幫我散熱,我會連殺人的心都有的!!!
  • 孩子發燒媽媽要冷敷,奶奶偏要捂汗,奶奶贏了,孩子卻燒糊塗了
    這一刻嚇得張蘭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了一下,當醫生聽到張蘭的病情描述後,狠狠地批評道:「為什麼不一直冷敷?你聽婆婆的老經驗幹什麼?本來孩子沒燒這麼嚴重的,你看現在小臉紅紅的,嘴唇這麼幹都有點脫水了」張蘭有點蒙了,難道孩子發燒時,冷敷是正確的?
  • 發燒捂汗燙傷抹牙膏 錯誤的土辦法你用了多久
    水果分公母,母的比公的好;發燒蓋上被子,捂捂汗就好了;喉嚨卡東西,拍拍背、大口吞咽饅頭米飯就能解決……這些做法,至今還在「口口相傳」。導報記者親身體驗、諮詢專家發現,其實很多做法並不科學。顛覆經驗之吃母的水果未必好挑水果和「性別歧視」掛上了鉤?
  • 寶寶發燒了,奶奶說讓我給他蓋被子捂汗就會好,真的嗎?
    可是婆婆以孩子哭鬧不止為理由,說孩子沒有安全感不停我的勸告,最後還是醫生的制止,才勉強同意了。這件事說明我在育兒方面沒有奶奶這個過來人經驗豐富,所以總是想要讓我聽她的。其實她說的對我肯定不會反駁,如果不對,我就會據理力爭了。還記得大寶第一次發燒的時候,是我和婆婆起正面衝突的第一次,也是最厲害的一次。
  • 闢謠,寶寶發燒捂汗可以退燒?分「三階段」處理,做對了娃少遭罪
    二寶早上起來去幼兒園,看著狀態不是很好,伸手一摸,不太對勁兒,一測溫度,38.6℃,孩子發燒了。我趕緊收拾準備帶他去醫院。婆婆攔著說:「捂捂不就好了,有必要去醫院嗎?」像我婆婆認為「捂捂就好了」的也大有人在。但這種說法,真的有依據嗎?我們都聽說過,發燒了就多穿點, 捂捂出汗就好了的話。也有很多人會遵從這樣的行為,認為發燒不就是感冒了嗎?捂出汗就好了,但其實,這樣做反而「病上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