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是「冷敷」還是「捂汗」?弄錯了孩子會越燒越厲害

2020-12-22 騰訊網

導語:孩子發燒可以說是嬰幼兒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同時也是很多疾病的前驅症狀,所以處理孩子發燒可以說是家長必學的一項技能。

張蘭很注意孩子的健康問題,母乳餵養一直餵到孩子二歲,所以二歲前孩子生病的次數那是屈指可數,而2歲後孩子慢慢長大了,張蘭才出去工作,就讓奶奶來帶兒子都都,一個周末,張蘭剛好休息,和兒子睡了個懶覺,第二天起床卻發現孩子發燒了。孩子嘴裡呼出來的氣體都是熱烘烘的。張蘭馬上去廁所拿來一塊毛巾用冷水打溼給孩子敷在額頭上,希望孩子能夠快速降溫。

可就是因為這個舉動,張蘭被婆婆一頓訓斥:「你怎麼想的?孩子都發燒了,你還用溼毛巾冷敷?趕緊給孩子拿來厚棉被!把孩子捂出汗就行了!」而張蘭看孩子發燒也是慌了手腳了,聽婆婆這麼說就給孩子加了一床被子,讓孩子再睡一下。

張蘭按照婆婆的方法去做之後,孩子的體溫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燒越糊塗,都開始說胡話了!

這一刻嚇得張蘭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了一下,當醫生聽到張蘭的病情描述後,狠狠地批評道:「為什麼不一直冷敷?你聽婆婆的老經驗幹什麼?本來孩子沒燒這麼嚴重的,你看現在小臉紅紅的,嘴唇這麼幹都有點脫水了」

張蘭有點蒙了,難道孩子發燒時,冷敷是正確的?

發燒的物理降溫現在常見的有三種,捂汗,冷敷,溫水擦,很多家長都會因此感到困惑,孩子發燒到底是冷敷還是捂汗還是溫水擦呢?

1、發燒不同階段不同處理方法

菁媽一直和家長說孩子發燒不是壞事,至少告訴我們孩子生病了,而且發燒是刺激孩子的抵抗力來殲滅病毒。

孩子發燒一般會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體溫上升期可以捂汗:

這時候身體會通過加快新陳代謝和收縮末端的血管來來升高體溫,這時候孩子會覺得好冷,甚至是手腳都是冰冷的。這時候可以給孩子多穿衣服,讓孩子的體溫可以快點升上來,這樣孩子會更舒服一些。就也就這時期可以捂汗。

第二階段是體溫穩定期可以冷敷:

這時候孩子的體溫已經升上來了,所以孩子會感覺到熱了,這時候就不要再捂了,建議可以給孩子進行冷敷。會讓孩子覺得舒服一些。

第三個階段是體溫下降期可以溫水擦:

就是不吃藥孩子的體溫也會出現下降,或者是吃了藥後下降但是降得太慢,可以考慮給孩子用溫熱的水,大概是37度這樣的水溫給孩子擦或者洗澡。這時候孩子一般會出汗,身體比較虛弱,用和體溫差不多溫度的毛巾敷更好。

大多時候我們在孩子體溫的上升期,因為孩子只是感覺有點冷,而且溫度不太高,很少家長會馬上採取措施的,所以一般我們需要捂汗的比較少。

比如常用的就是冷敷,在應該要冷敷的時候如果用了捂汗的方法反而會會影響身體的散熱,導致體溫升得更高。

在國外很多時候用於冷敷的材料不是弄了冷水的毛巾而是用冰片,冰敷其實是西方人喜歡用的降溫方式,它是物理降溫的方法,也正因為在高溫的情況下,會損害我們大腦中的中樞神經。但是對於小孩子可能不太適用,而且冰太冷了,孩子會冷得不舒服,孩子在發燒時會不舒服,如果再加上這種讓孩子不舒服的降溫方面,孩子會更加不舒服。

菁媽建議孩子發燒不太嚴重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洗一個溫水澡,可以刺激全身表皮進行散熱,也可以讓孩子更舒服一些。

孩子發燒時幾時要上醫院呢?

1、小於6個月一旦發燒超過38度就建議上醫院

菁媽每次出去講課時都會和媽媽們講,小嬰兒不容易發燒一旦發燒說明病情比較嚴重,建議可以直接到醫院。特別是小於3個月的嬰兒一旦發燒很容易就轉成肺炎。

2、孩子高燒超過39度建議直接去醫院

特別是燒了兩三天,主要是排除一些嚴重的疾病比較說川崎病或者是一些嚴重的感染性疾病。

3、孩子發燒還伴有腹瀉甚至有脫水

孩子一旦脫水不及時糾正的問題會很嚴重,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就醫。

4、發燒還出了疹子,可能是傳染病

發燒還疹可能是麻疹或者水痘等傳染病,及時治療和隔離,防止更嚴重。

5、發燒孩子非常煩躁,不吃不喝不睡

說明孩子非常難受,孩子自己有感覺的,難受就是病情嚴重,所以要及時就醫。

話題:孩子發燒你是怎麼處理的,歡迎留言。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發燒媽媽要冷敷,奶奶偏要捂汗,奶奶贏了,孩子卻燒糊塗了
    孩子都發燒了,你還用溼毛巾冷敷?趕緊給孩子拿來厚棉被!把孩子捂出汗就行了!」而張蘭看孩子發燒也是慌了手腳了,聽婆婆這麼說就給孩子加了一床被子,讓孩子再睡一下。張蘭按照婆婆的方法去做之後,孩子的體溫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燒越糊塗,都開始說胡話了!
  • 寶寶發燒,別再拿被子「捂」了!越捂燒得越厲害!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季節交替之際,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最容易讓寶寶發燒上火了,寶寶一發燒,媽媽緊張得不行,生怕孩子「燒傻了」,想方設法給孩子降溫。餵退燒藥、打退燒針自然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寶寶發燒後,應該馬上餵退燒藥嗎?正確的方法是什麼?
  • 孩子發燒時候冷敷還是熱敷大有學問
    孩子發燒時候冷敷還是熱敷大有學問發燒是寶寶最常見的病狀,沒有哪個父母敢驕傲地說:「我的寶寶從來沒有發過燒。」每當孩子發燒時,看著孩子病怏怏的狀態,當父母的都心疼。很多父母的手機裡一般都會存上十幾條退燒降溫的護理方法,而這些護理方法都會在強調一種西醫觀點——「孩子發燒了,不能捂,越捂越燒得厲害」。
  • 孩子發燒,老輩人的「發燒捂汗」可取嗎?醫生:愚昧!這才是正確的...
    1歲多的女寶寶額頭髮熱,有發燒的跡象,當時家人就給其餵了一些開水,然後就給孩子蓋上了兩層大棉被「捂汗」,寶寶的體溫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直接升高到了39.8℃,當時家人又用了5層的衣物裹緊孩子,才急急忙忙的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但是去到醫院時,孩子已經被燒的嘴唇發紺了,進行了緊急的散熱、吸氧,體溫才穩定下來。
  • 孩子發燒的根源找到了!燒自然就退了
    一到星期天就該給孩子加餐了,恐怕平時在學校沒吃好,休息的時候就變著花樣的給孩子做各種好吃的,就很容易讓孩子吃著了,吃多了,發生積食,然後周一一上學就很容發燒。那麼作為合格的有知識的父母,到底該如何處理孩子發燒呢?孩子發燒首先要大小便通暢。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不降,肺氣就降不了。
  • 中國人發燒讓捂汗 西方人發燒讓冰敷 究竟孰對孰錯?|中國人|發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人發燒讓捂汗 西方人發燒讓冰敷 究竟孰對孰錯?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出現發燒、扭傷等症狀,但不知道你是否發現:不論是發燒還是扭傷,常在電視劇中看到西方人用冷敷或是冰敷,而我們國人,特別是老一輩卻告誡我們發燒要捂被子,多出汗就好了;腳扭傷了要用   原標題:中國人發燒讓捂汗 西方人發燒讓冰敷 究竟孰對孰錯?
  • 發燒捂汗與手腳冰涼,聊聊發燒的三步走
    所以我們可能會發現孩子燒的小臉發紅,一抹很燙手,但是卻不會出汗。這個階段的家長是最著急的,各種折騰,但是別忘了我們的「舒服」原則,其實小朋友的「耐熱性能」遠比我們成人強大,39度左右仍然活蹦亂跳玩性不減的孩子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如果孩子雖然發燒,但是精神很好,能吃能睡,就不需要特別擔心。但是如果孩子精神不好,就需要考慮就醫或者吃退燒藥了。
  • 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本周末,常爸會繼續英語啟蒙公開課的第22、23場 - 合肥和武漢站,報名請點《合肥&武漢站 | 常爸英語啟蒙演講最新預告,戳這兒報名吧~》===正文分割線=== 前兩天北京毫無徵兆地下了場大雪。下雪時常爸剛好在外面走,被凍感冒了,回家就發燒了。常爸多年沒發過燒,已經忘了發燒是怎樣一種體驗。
  • 孩子發燒你還在「捂汗」嗎?專家:本末倒置
    一直以來,在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退燒方法莫過於「捂汗退燒」了。這已經成為了廣大老一輩家長的潛意識:不管小孩子還是大人發燒,吃點退燒藥,蓋兩床被子捂出一身汗就好了。那麼,發燒時捂出一身汗真的有利於退燒嗎?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採訪了福建省立醫院發熱門診的謝醫生了解到,捂汗退燒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強行捂汗甚至會危及健康。記者採訪福建省立醫院發熱門診的謝醫生時,謝醫生介紹說,發燒在醫學上稱為「發熱」。當體溫超過37.2℃時,臨床上即視為發熱,而發熱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感染。
  • 孩子半夜發燒,該選擇冷敷還是熱敷?選錯了孩子容易遭罪
    導讀:孩子半夜發燒,該選擇冷敷還是熱敷?選錯了孩子容易遭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半夜發燒,該選擇冷敷還是熱敷?選錯了孩子容易遭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育兒謠言智慧解】寶寶發燒要捂?
    作者:寶寶知道 你呢呢老觀念認為,寶寶發燒捂一捂就好了。發燒這麼好治,還要醫院幹嘛。發燒最重要的是散熱,不是加熱!捂汗能治發燒,那是因為發燒時人會出汗,出完汗燒退了,人也舒服了,於是很多人就以為是出汗治好了發燒,給寶寶捂汗時,汗是出了,可寶寶是在蹭蹭蹭地升溫,不是降溫啊!一次寶寶f發燒,我也不懂是不是發燒,我叫我媽幫我看一下寶寶是不是發燒了,我媽說沒有。
  • 孩子發燒你還在捂汗?別傻了!學幾個退燒小技巧
    孩子發燒了,總有「好心人」告訴你,「捂出汗」就好了!發著39.0°C的高燒,還給孩子穿棉襖,不怕孩子中暑嗎?下面簡述發燒的機制!發燒可由內源性致熱原和外源性致熱原引起。感冒發燒,大多是因為病原體產生的內源性致熱原刺激體溫調節中樞而引起的!所以說管控發燒是咱的大腦。
  • 好多市民都有個疑惑 孩子發燒應該捂汗還是散熱
    (原標題:好多市民都有個疑惑 孩子發燒應該捂汗還是散熱)
  • 闢謠:孩子發燒捂一身汗好得快?當心捂出別的病!
    現在的家長,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總覺得孩子發燒捂出汗後好得快。所以,一發現孩子發燒了,把他裹得嚴嚴實實的,家裡的門窗也關得緊緊的,一點風都不透,硬生生給捂出一身汗來。然而,發熱捂汗療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不但對治療孩子發燒沒有任何幫助,還可能捂出別的病來!
  • 發熱時該「捂」還是「散」?捂汗並不能退燒
    [摘要]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 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那退燒,到底是「捂」好呢?還是「散」好呢?
  • 寶寶一發燒就捂汗,這樣到底會有什麼危害?看看你就知道了
    文|福林媽咪小的時候,每逢感冒發燒,父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用被子捂捂,發發汗就好了。」每次生病吃完藥,父母就讓我躺在被窩裡睡覺,第二天果真就好了很多。事實上,對於發燒的小寶寶而言,裹著被子捂汗是有一定風險的,很可能會造成「捂汗綜合症」,就是過於保暖、捂悶過久而引起寶寶缺氧、高熱、大汗、脫水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的常見急症。這一疾病在冬季尤其常見,在冬季不管孩子有沒有發燒,寶媽都會給孩子裹上厚厚的一層,生怕孩子凍到了。
  • 孩子發燒可以蓋上厚被子捂汗嗎?蓋上厚被子捂汗會讓病情加重嗎?
    他們孩子的健康不但不會退燒,反而會受到不利影響。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父母為了退燒很可能會進入哪些誤區,以此警醒父母。孩子發燒蓋上厚被子捂汗?小心讓病情加重,這3個退燒誤區別中招了寶寶發燒了家長容易進入哪些退燒誤區呢?
  • 寶寶發燒「捂汗」沒有用 避免五大降溫誤區
    誤區一:「裹蒸粽」式發熱捂汗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給寶寶捂得嚴嚴實實,穿得「裡三層,外三層」,搞得像個裹蒸粽。有的媽媽說,孩子發燒了很怕冷的。有的說,穿得厚點是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燒了。  兒童的汗腺不發達,通過「捂汗」,不易達到「發汗」的目的。
  • 半夜孩子發燒,要用熱毛巾還是冷毛巾?其實很多父母都弄錯了
    如今的很多年輕父母,平時在養育孩子方面一般都是比較用心的,但是即便再怎麼用心,孩子也難免會出現發燒感冒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發燒之後會有兩種降溫方式,一種是物理退燒,另一種就是藥物退燒。物理降溫平時最常見的就是用毛巾來敷額頭,但是在用毛巾敷額頭的時候,很多人卻存在比較疑惑的地方,那就是到底該用涼毛巾還是用熱毛巾呢?半夜孩子發燒,要用熱毛巾還是冷毛巾?
  • 新生兒、產婦、孕婦、寶寶發燒,你還在捂汗嗎?有危險!快開空調
    孩子不能見風該捂著對嗎?先來看一組新聞:這一系列的新聞告訴我們,把孩子捂得太嚴實,輕則長疹子,重則高燒脫水甚至危及生命。為什麼不能捂熱?同時要說明的是,捂熱症候群不單發生在嬰兒身上,在產婦身上一樣會發生!為什麼嬰兒和產婦不能捂?因為嬰兒和產婦(孕婦)更怕熱!先說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