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銘熙麻麻
新媽媽必看!孩子發燒時候冷敷還是熱敷大有學問
發燒是寶寶最常見的病狀,沒有哪個父母敢驕傲地說:「我的寶寶從來沒有發過燒。」每當孩子發燒時,看著孩子病怏怏的狀態,當父母的都心疼。很多父母的手機裡一般都會存上十幾條退燒降溫的護理方法,而這些護理方法都會在強調一種西醫觀點——「孩子發燒了,不能捂,越捂越燒得厲害」。
曾有一位媽媽給我們留言:她知道孩子發燒時要用物理降溫才最好,於是有天她的女兒有一點發熱,但還未到38.5度,她就沒有給她餵退燒藥水,只是立刻脫掉孩子外套,並且用冷毛巾冷敷,期待這樣能散熱更快。
就這樣,孩子光著身子在室溫20度的環境裡睡了大半夜。結果,當孩子呻吟著醒來時,她一摸孩子身體嚇了一跳:體溫不但沒有降下來,反而燒得更厲害,簡直像身體裡藏了一塊火炭。這時,她慌神兒了,立馬將孩子送到了醫院。醫生說:「還好你送來的早,不然這樣燒下去就不加處理,距離高熱驚厥也不遠了。」
事後,她問醫生,「為什麼我用物理降溫一點兒也不管用?」醫生哭笑不得地回答:「並不是所有發熱都冷敷來降溫,而且給孩子脫外套時室溫還那麼低,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只會加重孩子的病情啊!」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用毛巾熱敷、什麼時候該用毛巾冷敷?
人體的正常溫度是36.5℃,小朋友的體溫通常會高出一些,但若超過37.5℃,我們就可以「懷疑」寶寶發燒了。其中,體溫在38℃以下為低燒,超過38℃就算高燒了!
在體溫上升期,家長千萬不能用冷毛巾冷敷,給孩子降溫。體表本來就需要熱量,這時候如果你再用冷敷去爭奪熱量,那只能讓中樞神經下達更「嚴厲」的命令,孩子的體溫肯定會升得更高了。
所以,當孩子處在體溫上升期的時候,一定要用溫熱的毛巾,給孩子擦擦肚窩、腋下、腿窩這些大血管分布的區域。這樣的話,孩子的體溫可能還會上升,但是不會一下子升得太高而出現高燒,甚至是高熱驚厥了。
當孩子的體溫處在穩定期的時候,比如說,發燒在短時間內一直維持在39℃,這時,家長可以用冷毛巾冷敷或者用冰袋給孩子敷一敷頭部,或者用冷毛巾擦一擦腋窩、脖子、腿窩等大血管分布的區域。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降溫退燒,也可以避免孩子的體溫再次升高。
體溫處於下降期,這個時候也可以用冷毛巾冷敷。這段時期的特點是散熱過程佔優勢,致熱源在體內的作用逐漸消失或者減弱,產熱開始減少。孩子的體表皮膚血管開始擴張,這時候會大量的出汗。
就像小時候我們感冒發燒的時候,長輩們會說「蓋著被子睡一覺,發發汗就好了」,就是這個道理。出汗的時候,大多情況說明發燒在緩解。這個時候用冷敷,可以幫助身體散熱,讓燒退得稍快一些。
在這裡再次提醒各位家長:退熱期千萬不要過度使用一些退燒藥。門診上經常見到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燒退下來了,想趕緊再給孩子用上一點退燒藥,想讓孩子一下子把燒都退下來。心急可以理解,但是這樣做一方面實在是多此一舉,另一方面對孩子的身體也是更大的傷害。
所以,體溫上升期用熱敷,體溫穩定期、下降期用冷敷,這是給孩子物理降溫的智慧,可別用反了哦!
你還需要知道的
孩子發燒為什麼是一步步燒起來的?
人作為一個高級的生物生活在自然界當中,難免會受到病毒或者細菌的感染。但是人體有自身的免疫功能,一旦免疫功能檢測到外來的微生物的入侵,就會開啟防護措施,其實發燒就是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啟動的過程。
1、發燒是「外敵」與「人體免疫系統」戰鬥的結果。人的體溫是靠中樞神經來調節的。孩子生病的時候,可能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或者支原體感染等,外敵來犯,人體的免疫系統出徵相迎。
2、敵我雙方勢如水火,那可不像國與國之間的打仗,是沒有談判的餘地的。所以雙方「一見面」就是白熱化的生死之戰,人的體溫就會隨之升高。
3、那中樞神經一下令,體溫就升高了嗎?當然不是。中樞神經再下令,得有下屬執行命令才行。家長注意了,這時候孩子的體溫就處在一個「上升期」了,我們可以理解為「調兵遣將期」。
4、這個時候,孩子會冷得直打寒戰,如果家長細心一點觀察,就會發現孩子身上的雞皮疙瘩都出來了,實際上這時候他的體溫正處在上升期,這是因為皮膚血管開始收縮,排汗減少,引起了反射性的豎毛肌的收縮形成的,這樣可以使產熱增加。不久,孩子就要高燒起來了。
生活中常常碰到許多家長,一看到自己孩子發燒,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孩子的體溫給降下來。於是,寶媽們有了各種各樣的做法,在這裡提醒,以下5種做法,寶媽們是在「幫倒忙」!
1、過分關注溫度 孩子發燒了,體溫處在一個較高的溫度,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的體溫馬上降下來。其實,打個比方,發燒就好比孩子在山坡頂上一樣,讓體溫快速下降,就好比把孩子從山坡頂上推下來一樣,孩子能不受傷嗎?
正確方法: 寶媽們不要過分關注溫度,應該關注的是,孩子是什麼病引起的發燒?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只要孩子精神好、呼吸正常,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寶媽們就無需過多擔心。
2、發燒出汗後不敢換衣服 孩子發燒出汗了,家長們特別害怕孩子著涼,不敢給孩子換衣服。其實,孩子發燒後出汗較多,衣服上會有 特殊刺鼻的味道,而且易滋生病毒或細菌。首先要給其喝添加橘子汁的白開水;其次就要在注意保溫的情況下換乾淨衣服,保持身體乾燥。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發燒後換衣服會使其再次著涼發燒,其實這是一種誤區。
正確方法:孩子發燒出汗後可以換衣服擦汗的,不然容易導致受涼感冒,但是在換衣服時,要避免受涼吹風,最好在空調間換衣服。
3、捂蓋厚棉被 孩子體溫上升後,手腳往往是冰涼的,家長發現後就誤認為孩子受寒怕冷,馬上用厚衣棉被將其緊緊包裹起來再送醫院。其實,兒童體溫上升四肢卻發涼,是因為四肢血量少於內臟,供血量不足導致了手腳發涼,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在急診中經常看到家長給孩子捂上多層棉衣,結果孩子本來體溫只有37攝氏度,卻因體熱不能及時散發,導致體溫越升越高,最後捂出了高燒甚至高熱驚厥。
正確方法:中國有句俗話叫「欲得小兒安,耐得三分飢和寒」,因此,當兒童出現發燒時,應先用體溫計給孩子測量腋下溫度,確定孩子發燒後給其穿一層薄棉衣就可送往醫院了。
4、亂吃藥 兒童發燒後,很多家長給孩子吃退燒藥,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發熱本身是機體對抗感染和免疫細胞對抗病菌的過程,通俗地說,發熱時機體內的免疫功能被「激活」,吞噬細胞活性增強,吞噬細胞要吞噬病菌、白細胞要將其處理,並傳遞給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再產生針對性的抗體。因此發熱可以說是兒童體內的一道「防護牆」。
如果此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使用抗生素治療,會對其免疫系統造成傷害。有些家長甚至選用長效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它的免疫系統抑制作用可以達到1個月之久,因此家長一定要慎用。
正確方法:一般的高燒兒童可先服中藥,或用中醫小兒推拿,解表退熱。對於過高熱的患兒也可適當選用退燒藥,如泰諾林等,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5、吃好的 許多兒童發燒後,家長覺得孩子身體虛弱,因此會讓孩子喝牛奶。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發燒期間如果喝水太多的話會頻繁上廁所,影響休息、延緩疾病康復。
其實,人體在發燒時,代謝加快,產生的熱量增多,這時人體需要把多餘的熱量散發出去,出汗是人體散熱的重要方式,喝白開水可以加快出汗,人在高燒時,體內各種物質的代謝都會增加,代謝產生的廢物和有害物質就會增多,要把它們排出體外,多喝水可以通過出汗和排尿將這些代謝物質和熱帶走,此外,病毒侵入人體後,常會產生一些毒素,這時多喝開水,可以幫助人體把毒素排出體外。
正確方法:接受正規的兒科醫生的檢查,在排除了嚴重感染、惡性疾病等,診為普通感冒發燒時,即可用白開水退燒。每天多次讓兒童喝溫開水,促使多排尿,以利於降溫和毒素的排洩。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