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國孩子學做這12種創意手抄報、讀書小報!
大多數孩子的作業中少不了讀書報告、手抄報這種任務。下文中,在美國公立小學教書的小楊老師向我們分享了美國學校做讀書分享的12種形式,既避免了寫文字對孩子造成的枯燥範圍感,又能增添孩子閱讀的積極性,家長們不妨和自己的孩子試一試!
最近小楊老師又想出了新花招——十二面讀書報告球!足足有一個足球大,小朋友每讀一本書,就可以完成一面,為了早日做出自己的「足球」,孩子們讀書可賣力啦!
有的時候中國的孩子一提到讀書報告、手抄報,大家可能會絞盡腦汁拼湊一大篇言不由衷的文字彙報,對孩子們來說,可能是枯燥又乏味,而且無形中削減對讀書的興趣。其實翻開一本好書,領略其中的小小世界,並把它分享出來,本來就應該是一段令人欣喜的過程。說到讀書報告、手抄報的創意,美國老師還真的有很多新點子!看看這是我去年帶小朋友做的翻翻書報告: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在美國的課堂,孩子們做讀書分享的12種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有對應的不同體裁,一個寒假過去,讓開學了能交一份別出心裁的讀書報告!也可以作為一個好看的裝飾,擺在家裡!
1
十二面讀書報告球
讀書報告球可以做成小的,也可以做成大的。先看看這位美國老師帶孩子們做的小球。一本書做成一個讀書報告,十二面都是關於這本書的內容記載。
雖然這個折起來也不算太複雜,但一下拓展到12個面,該如何安排每個面的內容,進行恰如其分的分享表達,就很鍛鍊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例如很有名的《小屁孩日記》(Diary of a Wimpy Kid) 就可以成為孩子們的記錄之一。首先把12個面的每一頁介紹寫下來。
然後把每一面拼起來,十二面體讀書球就做好啦!
這種分享形式非常適合許多值得精讀的、結構相對複雜一些的文學或者科普作品。
小楊老師設計了一個中文版適合低齡孩子的讀書報告單,孩子需要讀12本書,並且在12張這樣的紙上面寫上簡單的讀書報告,摘錄喜歡的一句話,用圖片畫出讀後感,並且寫兩句總結:
也有英文版的:
就像任務卡一樣,需要收集十二本書,原本無聊的讀書報告,立馬變成了像集卡一樣的有趣遊戲,我的小朋友們為了早日做成自己的足球,積極性起碼提高了50%!
等收集完12本書以後,讓孩子把每頁紙沿著虛線對摺,貼起來就變成一個好看的12面體啦!
2
放射狀彩虹圖
這種形式非常適合拿來做人物傳記類的讀書分享。看這個圖上就很直觀:孩子們先剪一張傳記人物的照片貼在中間,選擇跟傳記封面那張一致的人物照片為佳。
然後在照片到紙的邊緣畫上線,就像畫太陽射線一樣,這樣紙面就分出好幾個區塊來了。
接下來把每個區塊都用水彩筆畫上底色,然後就可以往裡面填內容了,包括人名頭銜、生卒日期、著作生平和名言金句等等等等,一切他們覺得有概括意義的,或者覺得能夠打動人的,都可以往上填。最後刷上顏色,好看的讀書報告就出來了。
色彩繽紛的效果,也比單純只是白底黑字,更能黏住大家的目光。
3
美味披薩盒
這種跟上面的彩虹圖有異曲同工之妙。讓孩子們在一個真正的披薩盒裡面畫出一個披薩餅,看著都讓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這種形式應該比較適合於做小說、散文、寫實、人物傳記和回憶錄等等文學作品的讀書分享。
在披薩盒蓋上貼上關於這個人物搜索的事實,例如圖中的安妮弗蘭克,就是小楊老師少女時代最喜歡看的書《安妮日記》的女主角。
而每一個段落都被切分為一塊「披薩」,至少用三句話來描寫細節填入情節梗概,或者個人感悟總結和發散聯想。低齡孩子可以只做8塊大披薩,而年紀大點的孩子可以做12塊披薩!書如美食,大家齊分享!
4
實物展示分享袋
這種展現形式比僅僅只是紙上表達要立體直觀很多,非常接地氣。
讀完一本書之後,孩子們在一張紙上排好一頁圖文並茂的總結,貼在購物袋前面。
重點是在這個袋子裡,裝有5件書中提及的或者能體現其內容的物品,而不拘泥於平面的圖文。感覺這個很適合做生活常識、身邊的科學類書籍的讀後分享哦。
5
摺疊書
小楊老師是翻翻書的忠實粉絲!去年我就帶我的學生做了好幾套雙語翻翻書,這是我帶孩子們做的年末總結翻翻書:
總結一下三年級最喜歡的東西、老師、同學、教室等等:
這種讀書報告翻翻書做法也很神似:一張厚卡紙折成三段,上面再整齊地貼上彩色便籤,僅寫簡短扼要的全書關鍵點提示或總結。
這種形式除了做分享之外,自己也可以拿來隨時在膝上打開,根據這些關鍵字,溫習書中的內容,對強化記憶是非常有幫助的。
如果是讀了一些值得長期記憶的科學類書籍,做一份這樣的總結和分享非常棒。
6
四面金字塔
小金字塔是比較好折的。一個可以上手把玩的小東西,的確比僅僅只是一張平面紙,更能長久吸引孩子們的興趣。
折金字塔的小步驟如下,虛線部分是要剪的,最後疊成一個四面的金字塔:
孩子們讀了一些比較短小精幹的小故事、小寓言之後,可以做成這種形式的分享。
7
移動書架
巧用衣架也可以用來做讀書報告!衣架立馬變成了「書架」!孩子們不需要額外準備東西,家裡的物件拿來馬上可以用。這種形式很適合做一些結構比較清晰的科普或者記敘類書籍的分享,在班裡做現場講解也非常好用。
衣架主體用紙包上,並標示書名。下面懸掛的卡片填上圖文並茂的諸如人物、背景、情節和個人總結之類的要素。這裡有幾步:
選一本合適的章節書用卡片記錄下書中的主題、環境設定、情節、人物細節等要素製作一個移動書架當然,東西也不是隨便寫寫就罷,移動書架還需要滿足這些要求:
描述和形容了至少2-3個人物給故事背景畫一幅圖給書的開頭、中間、結尾寫上總結把書的標題、作者和孩子的名字在書架中展示8
十二面星體
這個製作起來很能練孩子們的手工,也需要相當的耐心細緻。想像一下,做很多這樣的星星高高低低掛在房間裡,裝點出童話世界般的神奇效果。
在這12個面上,可以寫下一本書裡不同的關鍵字。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也可以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種形式非常適合用來展示分享很多清新美好和正能量的詞句。
9
紙袋手工書
孩子們也可以嘗試自己來創製一本真正的書哦。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將紙質購物袋整齊摞起,釘上底邊。注意:袋子的開口方向是沒有釘起來的,這樣可以塞好玩的東西、報告、小掛件到袋子裡面。
每一個「頁面」都可以貼上繪製在白紙上的,像一本真正的書那樣排好版的圖文,想做科普讀書分享或者講故事都很適合。
這種購物紙袋是不易被撕壞的良好材質,可以讓孩子們的作品保存得更久,並適合多人傳閱。
10
圓片吊墜手鍊
孩子們都喜歡穿戴一些漂亮的小飾品,尤其是愛美的小女孩。這個手鍊的材料就是彩色小串珠和紙,小串珠可以在手工商店買到。
首先讓孩子把自己的手放在大白紙上,描出自己手的形狀,剪下來。
然後讓孩子在小圓紙片上寫下自己所讀到的故事情節,畫出人物或者場景,越多越好,再用軟繩掛在手上。手鍊做好了,大家互相交換著戴,也就完成了讀書心得的分享過程。
11
麥片盒電視
這種形式也很考驗孩子們的手工能力。它的製作方法是:在麥片盒正面先切出一塊「放映屏幕」區域,貼個這樣的框讓它看上去更像電視機,後面再插入兩個厚卡紙圓筒。
繪製出大小和這個「屏幕」差不多的一幅一幅的圖文分享內容並粘連成一串,插入這兩個圓筒之間,捲動圓筒的時候即可實現一幀一幀的切換。
是不是有點像放幻燈片,但無疑它要有趣很多。
12
互動筆記本
這個也算是小楊老師在課堂上運用次數很多的拿手好戲了!我之前在腦洞大開!國外小學生流行的筆記學習法中介紹過各種各樣的筆記學習法。
比起毫無生趣的白紙,孩子們當然更喜歡在各種形狀的繽紛彩紙上寫寫畫畫。我們可以從網上挑選一些不同區塊數的摺紙模塊,並列印和裁剪出來,讓孩子們挑選出適合自己的來使用,他們可以在上面塗塗寫寫,完成各自的讀書分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