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天天臨近,寧海縣梅林街道河洪村的朱土花老人掰著手指算兒孫們的歸期,如果全家團聚,五世同堂加起來共有70多人。去年11月做完白內障復明手術後,她又可以清清楚楚地看清這些孩子們的臉。
她的高壽讓人羨慕,新年一過,這位寧波第一壽星就有111歲了,比全市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整整多了30歲。
不過,這個差距在逐漸縮小。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據初步統計,2015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81歲,和2010年相比,提高了1.5歲。這個數字,已經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人群主要健康指標已達中高收入國家水平,在全省、全國均處於前列。
換句話說,越來越長壽是趨勢,「寧波第一壽星」朱土花已111歲,2015年出生的人平均能活81歲,您期望自己能活多少歲呢?
人均期望壽命是怎麼算出來的?
人均期望壽命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記者請教了疾控部門相關專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人均期望壽命是人口學界用來衡量統計當年人的壽命水平的指標。通俗地說,人均期望壽命是指在現階段每個人如果沒有意外,應該活到的這個年齡。計算期望壽命要用到一連串的統計方法和數學公式,比較複雜。用文字概括地說,就是對同時出生的一批人追蹤,記下他們在各年齡段的死亡人數直到最後一個人的壽命結束,然後根據這一批人活到各種不同年齡的人數計算平均壽命。用這批人的平均壽命來假設一代人的平均壽命,就是人均期望壽命。
業內人士強調,在不特別指明歲數的情況下,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這並不是說,今年30歲的人,將可能再活的年數就是81歲減去30歲;而是說,按照2015年的死亡水平,2015年出生的孩子平均可以活81歲。
此外,由於體質、遺傳因素、生活條件等個人差異,也使每個人的壽命長短相差懸殊。因此,雖然難以預測具體某個人的壽命有多長,但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並告知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預期每個人出生時平均可存活的年數。
人均期望壽命說明了啥?
據《寧波衛生志》記載,解放前夕我省人均期望壽命為38歲。
記者計算了一下,解放那年,出生於晚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朱土花已經44歲了,剛剛做了奶奶。但和周圍的人比,已經是「高壽」了。
「打仗會死人,生病、生孩子都會死人。」朱土花說,「那時很多人沒有福氣看到孫子的。」
專家告訴記者,人均期望壽命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生活質量的高低。壽命的長短受兩方面的制約。一方面,社會經濟條件、衛生醫療水平限制著人們的壽命。所以,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期,人類壽命的長短有著很大的差別。具體到每一年,影響的因素也很多,比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慢性病控制等等。總的來說,人均期望壽命是隨著經濟發展而提升的,但是也會有波動。
記者根據相關資料整理出了我市本世紀部分年份的人均期望壽命,總體呈上升趨勢(見上圖)。
專家分析,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增高的原因,主要是我市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城鄉統籌發展,市民健康水平城鄉差距在縮小。同時,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市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逐步緩解。隨著健康宣教的廣泛開展,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市民中形成。
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直接影響到了很多相關指標,比如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孕產婦死亡率2.2/10萬,嬰兒死亡率2.0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89%。,在全省、全國均處於前列。
要想活得長,學學第一壽星經驗
根據寧波市多年居民病傷死亡原因監測報告,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慢性病是損害寧波人健康的元兇。
惡性腫瘤多年居潛在壽命損失原因首位,專家指出,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長期酗酒、嗜煙、熬夜、精神壓力過大與不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人體病變,是導致各類慢性疾病特別是腫瘤的元兇。
如果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將會延長居民的生存時間。另外,疾病還給社會、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我市一位全國百佳健康科普專家指出,在影響壽命的四大要素中,個人生活方式的影響佔了五六成,而往往被大家看重的醫療、遺傳和社會環境與氣候只各佔一成至一成半。他建議,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提高個人健康水平的途徑—————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因此,專家建議全社會特別是男性勞動力人群杜絕勸酒、酗酒等不良飲酒習慣。男性更需要放下堅強的偽裝,接受心理幹預,釋放心理壓力。
記者從疾控部門了解到,慢性病報告數量增加,與近些年我市監測網絡的健全相關。最近幾年,冠心病、腦卒中等慢性病農村增幅高於城市,原因在於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善,「少運動+大魚大肉」的生活方式盛行,造成農村生活城市化,進而造成富貴病在農村蔓延。再加之,被稱為「靜默殺手」的冠心病、腦卒中平時沒有症狀,在勞累或天氣變化時暴發。
如此說來,朱土花的養生之道值得借鑑,她的孫子何時耀告訴記者,老人好動,在她109歲時,生活還能完全自理,洗菜、煮飯、洗衣樣樣能幹。平時三餐以五穀雜糧為主,最近20多年,老人愛上吃蜂蜜,每天睡前和清早起來,老人都要喝兩湯匙用溫開水調和的蜂蜜水,一夜安睡到天明。此外,老人生活也很規律,每天早上8點多起床,晚上8點左右睡覺,午休2個小時。
生命,要長度更要寬度
去年11月,朱土花老人在寧波市眼科醫生做了白內障復明手術。這麼大年齡的老人做白內障手術,在寧波是第一次,在浙江省也是首例,在全國也未見報導。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但老人堅持要做,因為她「想多看看兒孫」,她希望「要活得長,還要活得好」。
我市疾控專家表示,生命不僅要長度,還要寬度,單純期望壽命的長短不能反映生活質量的真實狀況。專家還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健康期望壽命」。健康期望壽命是在期望壽命的基礎上,把病傷殘率結合起來,體現出人在良好狀態下和不健康狀態下的生存年數。
「關於壽命,一個人活了多大歲數,在醫學上只能稱作是『自然壽命』,只有高質量生存狀態下的長壽,也就是較長的『健康壽命』才是現代社會所倡導的,這對我們這個老齡化逐步加深的城市顯得尤為重要。」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說。
相關連結
截至2014年年末,我市有百歲老人197人
據市老齡辦統計,截至2014年年末,我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25.5萬,佔戶籍人口總數的21.5%,70歲、80歲、90歲以上老年人口分別為50.9萬、19.2萬、2萬,百歲老人197人。
數據顯示,我市老年人口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徵:
老年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老年人口較上年增加6.8萬,增幅5.7%,是總人口增幅的9.3倍;老年人口係數(即佔戶籍人口比重)較上年提高1%;
高齡化趨勢明顯。8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達15.3%,年增長率連續三年超過5%。百歲老人較上年增加16人,是近5年增加人數最多的一年;百歲老人性別仍以女性為多,佔到78%,是男性的3.5倍;
農村老年人口龐大。農村老年人口84.5萬,佔老年人口總數的67.3%,相當於城鎮老年人口數的2倍;
老年人口區域分布存在差異性。從人口數量看,慈谿市、餘姚市、鄞州區老年人較多,分別達到23.6萬、19.4萬、16.5萬人;江北區、鎮海區、江東區較少,分別為5.4萬、5.5萬、5.5萬人。從老年人口係數看,鎮海區、餘姚市、海曙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分別達到23.7%、23.2%、22.8%;寧海縣老年人口係數最小,為17.8%,是縣(市)區中唯一低於20%的。
全國及部分城市人均預期壽命
國家衛計委在1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我國2015年人均期望壽命預計將比2010年提高1歲,達到75.8歲。
2014年北京戶籍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81.81歲;2015年上海市民人均期望壽命為82.75歲(其中女性85.09歲,男性80.47歲);2015年深圳市民人均期望壽命為79.7歲。
健康生活要記住「十六字訣」
國家衛生部辦公廳發布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倡議書》中提到了健康四大基石「十六字訣」—————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具體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體檢;不吸菸、不酗酒,儘量不熬夜,戒菸限酒,規律作息;天天有奶豆製品,多吃水果蔬菜,控油限鹽;食不過量,規律用餐;少靜多動,動則有益,不拘形式,貴在堅持,積極投身「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的「健康一二一」行動;保持良好心理狀態,自信樂觀,喜怒有度,靜心處事,誠心待人;傳播科學的健康知識,反對、抵制不科學和偽科學信息。
返回大浙寧波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