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考申論備考當中,作文一直是很多小夥伴最頭疼的問題。有些人哪怕已經複習了很長時間,學過許多理論,但往往還是摸不清頭腦,而許多零基礎的考生,更是無從下手。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就來帶大家學習一下如何精準的把握文章的寫作重點。
其實,文章寫作的重點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立意要準確;一個是語言表達要清晰、規範。而想要達到這兩點,最重要的是文章寫作練習,尤其是試題的訓練。在寫作的過程中當中把理論知識應用進去,從而學以致用。立意方法的訓練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步:
一、核心訓練第一步:審題
目前大部分省考申論考試當中,結合材料中一句話或者以……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這樣的話題類作文考查較多,所以審題的時候一定要重點對這句話或者短語進行關鍵詞分析。所謂關鍵詞分析指兩種:一是內容關鍵詞;一是邏輯關鍵詞。通過把握題幹幾個關鍵詞之間的聯繫,可以得出寫作的主題或分論點方向。
例如:資料5寫道:「在消費扶貧過程中,消費成了高尚的消費,脫貧成了有尊嚴的脫貧,物質滿足之外,也有精神的享受,消費扶貧因此而有了高度。」請結合給定資料理解這段話,據此確定立意,自擬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章。
由題幹關鍵詞可以明確文章寫作的大方向:
消費扶貧有高度;
高度具體體現在:消費變高尚;脫貧有尊嚴,物質滿足,精神享受;
二、核心訓練第二步:核心段閱讀
在這一步中,難點在於核心段的位置。一般有三種地方:一、出處段。既題幹中一句話的在材料裡所在的那一段。二、首段或尾段。如果沒有出處段或者找不到論點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首段或者尾段,這種總結性的段落通常會有核心論點。三、剩餘段。所謂剩餘段是指前邊小題部分沒有提到的剩餘的段落。如共八則材料,材料1-6和材料8都有提及,唯獨剩下了材料7,那麼我們在作文立意的時候,要重點去看一下材料7的主要內容。這些核心段落的位置往往會有關於題幹關鍵詞的進一步描述或解釋,從中可以提煉出相應的分論點。
三、核心訓練第三步:篇章整合
篇章閱讀是指在核心段找到論點之後,再次回歸到給定資料,分析每一則材料的主要內容及邏輯關係,建立他們與核心論點之間的聯繫。換句話說,就是去其他材料尋找相應論據去佐證我們的核心論點,也再次驗證論點是否可以涵蓋全篇內容的核心要點,以此來確定文章的核心立意。
其實文章寫作的分論點也不止一套,只要符合題幹和材料主題要求即可,呈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中公教育相信,大家只要認真練習,掌握科學方法,學以致用,一篇好的申論作文就在前方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