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會使一個人充滿智慧、理智、動力,使自己得到升華,是長久的信賴與依靠。信仰,是心靈的支撐和人生的方向。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也可以是一種信念,一種穩定的價值觀、人生觀。每個人都需要信仰,沒有信仰的人,容易空虛、迷茫;有信仰的人,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世界。
信仰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聖嚴法師)
信仰是自己對生命的體驗。有些事情,如果缺少信仰,怎麼也無法解答;有了信仰之後,至少有一部分問題能獲得解決;由此再繼續深入,就可以漸漸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但是,一般人講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通常是指對他人付出、對社會關懷,至於是否有一個永恆的生命存在,不見得在他的關心之列。
永恆的生命究竟是什麼?是文化、歷史嗎?這隻對了一半。人類的文化、歷史會隨著時間生滅,甚至地球也有毀滅的一天,到時侯誰也不知道孔夫子、釋迦牟尼佛究竟是何人。
地球會毀滅,人類的文化、歷史會消逝,但生命是永恆的。為什麼說生命是永恆的?因為除了文化、歷史的生命之外,尚有我們自己個人的精神生命存在,也有人稱為「靈」的生命。從佛教的角度來講,精神的生命就是「福」、「慧」兩種功德。「福」是為眾生奉獻、造福;「慧」是般若、無我的智慧,這兩者的生命都是永恆的,不僅僅存在於一生一世,也不受限於歷史文化之中,而是生生世世延續下去。
佛教將修行證得福慧圓滿的人,稱為「解脫者」。解脫者最後到哪裡去了呢?解脫者的存在,是時間和空間無法限制的,不一定在我們這個世界重複出現,他隨時隨地可在任何一處的時空出現,那叫做「功德身」,也叫「智慧身」。這是佛教對於永恒生命的信仰。
對人而言,具備這樣的信仰是很重要的,否則,生命徒然只在世間來來去去,最後到哪裡去?人的價值又在哪裡?地球、宇宙也有毀滅之日,人的價值是否因此而消失?若從信仰的角度來看,永恆的精神生命是存在的。
信仰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濟群法師)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許多人沒有宗教信仰,也不曾意識到信仰對於人生的作用。尤其在中國社會,許多人對宗教都缺乏正面認識。在這樣的前提下,信仰需求或者被扼殺在搖籃中,或者轉化為其他需求。至於那些終日為衣食奔忙或沉溺聲色的人,從未思考過人生大事,自然也覺得信仰是可有可無的。
但信仰所關注的是人生大事,包括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包括對人生價值和生命自我的認識,也包括心靈的關懷及煩惱的解脫。這些都是人類永恆的問題,不會因為我們的忽略而不再存在。事實上,但凡有思想的人都可能碰到。一旦涉及這些問題而沒有宗教信仰作為支撐的話,人生往往會陷入迷茫之中。
人們在年輕時往往會有許多理想和追求,當他們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時,或許還意識不到信仰的意義。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對世俗生活的虛幻才會有深切體會。尤其是到「老來歲月增作減」的時候,名利地位也好,家庭事業也好,與即將到來的死亡相比,似乎都顯得不再重要。所以,人們在晚年更需要信仰的支撐,這也是信徒中老年人居多的主要原因。也因此有人認為,信仰只是老來的安慰,年輕時關注信仰還為時過早。
就佛教來說,既有出世的層面,也有入世的層面,絕非消極避世。它所關注的不僅是生死大事,也包括對現實人生的改善。佛陀在《善生經》中,就對世人如何處理家庭關係、如何看待財富等問題作了非常具體的開示。如果我們年輕時就依教奉行,會少走很多彎路。反之,若一生為欲望奔忙操勞,且不論結果如何,難免沾染許多不良習氣,老來想要改變也往往力不從心。同時,對信仰的實踐也需在年富力強時進行。歷代祖師大德多是在年輕時便開始修道,佛陀更是在三十五歲便已覺悟。同樣是接受教育,在年輕時開始更好,還是到晚年開始更好呢?
信仰是尋找一種終生的依賴,這種依賴將貫穿我們整個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尋找信仰的契機,但這只是出發點,關鍵是在此基礎上引發正確的信仰。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如果只是因為遭遇挫折而尋求心靈安慰或精神寄託,並不是佛教所提倡的發心,很難引發健康的信仰,對我們探索真理也不會有切實的幫助。
不可否認,苦難和挫折也是引發信仰的因素。因為人生有種種苦難,我們才會生起離苦得樂的願望。生命是脆弱的,佛陀當年也正是有感於世間生老病死的痛苦才發心求道。所以,信仰並非逃避現實的手段,而是改善人生、探索真理的動力。
信仰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宗性法師)
風箏正因為有一根線可以依憑,才確保自身能夠在廣袤的天空自由安全的飛翔。同樣,如果人確立了正確的信仰,它就會讓你生活在安全中。為什麼?任何一個信仰體系,絕對會對人不好的行為作出規範,對好的東西進行宣揚。這就是佛法講的止惡修善。
任何一個信仰他都不會教你幹壞事,因此他就對你的言行,有一定的約束和規範,而這個規範和約束,恰恰就是你的護身符,恰恰就是你的鎧甲。這個道理就像法律一樣,法律條款是針對全社會的人規定的,對於一個不違反任何法律規定的人,這個規定有沒有用?沒用!你不會受到制裁,也就是給你安全。如果法律規定不能幹的,你偏要幹,那它就會制裁你。所以,你的人生確立一個信仰後,你就會生活在安全之中,人生就不會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