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章節中,我們提到培訓管理者的工作規劃至少有兩個:一方面是培訓需求的對應,另一方面是培訓組織的建設。
今天,就以某企業大學為例,分享下培訓組織的建設工作。
關於企業內訓組織,一般來說有這麼幾種定位:
第一種是僅作為一個培訓模塊開展工作。這種情況,一般就是設一個培訓專員,負責公司的培訓工作。雖然只設一個人,每個企業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有很大差異。這跟人力資源組織的整體能力和培訓專員的能力有很大關係:能力稍遜的,可能只是做一些課程計劃與執行的工作,培訓對象也主要是新員工;能力稍強的,不僅僅關注這些,還會關注培訓體系的建設、人才梯隊的項目等。
第二種是有獨立的培訓部門或設主管/經理的角色,但還是隸屬於人力資源中心。這種情況,培訓組織的人數可能會有增加(也有相當部分的企業,還是單兵作戰),培訓組織建設的任務也是明確納入了崗位職責中的。能做這個角色的,自然也是經過一定的歷練,以及具備豐富的專業能力。
第三種是獨立於人力資源部門外的組織,如設企業商學院。這種情況,不僅僅培訓組織建設是既定工作內容,而且還需要對組織進行定義,明確組織的價值定位後,再去開展工作。這時,組織面向的對象可能是內部客戶,也可能是外部客戶;既可能只是做人才培養工作,也可能把企業組織診斷和文化建設等工作納入進來。
看到這裡,可能有相當數量的培訓管理者會訴苦:我就屬於第一種啊,一個人負責整個公司的培訓工作。腦力活(策劃培訓)要自己做,體力活(布置場地)也要自己做……
避免上面這種尷尬的情況,培訓組織建設勢在必行。
不管你是培訓專員,還是培訓總監,不管你是一個人在運營,還是帶了幾個兵,只有把培訓組織建設起來,你才能從制度上實現借力,實現降維打擊。
首先,要理清培訓組織的定位,並獲得公司的認可。
舉例:某培訓主管小張一個人負責整個集團的培訓工作。為了更好的推動培訓工作的開展,他向總經理提出建立企業大學的方案,並定義了組織的角色和定位:
一、組織定位
(一)使命:培養態度端正、能力突出的**人才。
**集團作為一家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願意通過**商學院的力量,幫助每一位**人獲得成長,成為對社會、對企業有貢獻的人才。
(二)願景:成為**集團的黃埔軍校,成為公司決策「智庫」。
**商學院希望成為**集團的「人才蓄水池」、「智庫」,為實現「中國領先的新型環保塗料供應商」的願景,持續貢獻核心力量。
(三)價值觀:聚焦、務實、有效
聚焦:聚焦現在與未來的痛點,鎖定關鍵目標。
務實:務實經營,既要夯實基礎,又要創新突破。
有效:衡量所有工作的標準是——結果是否有效。
(四)現階段任務
現階段的任務是做好兩個建設:一是團隊素質建設-提能力。目的是提高整個**集團人力資源的能力水平;二是企業文化建設-樹新風。目的是統一思想,塑造良好的職業態度。
(五)原則
團隊建設原則:專職與兼職結合;兼職為主,專職為輔。
師資來源原則:內部與外部結合;內部為主,外部為輔。
培訓重點原則:常規與專項結合;專項為主,常規為輔。
平臺構建原則:線下與線上結合;線下為主,線上為輔。
全員覆蓋原則:既要關注新員工快速融入與勝任崗位,又要幫助老員工跟隨企業實現職業生涯發展。
其次,要把組織架構搭建起來,並分清職能,明確職責。
二、組織架構
(一)組織架構圖
(二)職能說明
榮譽院長:**商學院最高決策人。
執行院長:全面主持**商學院日常運營工作。
執行副院長:協助執行院長開展日常運營工作。
專業學院:包括技術學院、營銷學院、管理學院三個學院。負責組建與管理專業講師團隊;輸出對應類別的專業課程體系及專業類課程的開發與講授;承接公司專項人才培養項目。
組織學院:負責公司課程計劃的編制與組織實施;負責教務管理與測評工作;負責內部講師的選聘、評級管理工作;通用類課程的開發與講授;外部機構與講師的聯絡與管理等。
總經理看到企業大學的定義符合公司的人才發展理念,又與公司的企業文化相契合,已經比較認可這個思路了。
然後,張主管很聰明,把架構和職能的設計也弄得恰到好處。如把總經理拉進來做院長、人力資源總監做副院長,自己做執行副院長負責執行的工作。把技術、營銷、管理這幾個核心工作單獨拿出來,找該領域的權威來任分院長。這樣自己的工作還是做培訓運營,但是上面有總經理撐腰,推行項目有各領域的權威來配合,這樣就輕鬆多了。
經過這樣一設計,培訓管理者的「地位」和「權力」立馬提升了,在組織培訓項目時,得到的支持力度截然不同。之前,所以關於培訓的事,都找你,都由你一個人來推動,現在不一樣,技術的可以找技術學院的負責人一起推動,銷售的可以找營銷學院的負責人一起推動,培訓管理的力量增大了,阻力變小了。
這就是培訓組織建設的必要性和作用。#企業培訓#
如何策劃、組織好一個培訓項目
如何組織好一堂內訓課之流程篇
用真實案例和工具,教你如何組織好一堂內訓課
如何編制年度培訓工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