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從容不迫,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到自己面前的時候都能夠泰然處之,正如蘇洵《權書·心術》中所講:「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意思是泰山在眼前崩塌但是臉色不變,麋鹿突然出現在身邊但眼睛不眨。
然而,這種理想的狀態並不是所有人生來就有的。如果平時無所作為,平時散漫慵懶,那麼當事情來臨的時候,自己拿什麼去應對,又怎麼能做到從容不迫呢?
《菜根譚》中講:忙裡要偷閒,須先向閒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
這句話的含義是:一個人倘若想要在忙裡偷閒,必須要在閒暇的時候提前做好謀劃;如果想要在鬧中取靜,就必須要在身心清靜的時候有一個主張,假如做不到這些,當時過境遷,突發事件來臨的時候,內心的波瀾起伏會讓你亂了陣腳。如果缺少了未雨綢繆的心態,不懂得提前謀劃,那麼事情來臨的時候必然會手忙腳亂,這就是提前謀劃和安排的一個效用。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件事情提前謀劃,才能在事情來臨的時候及時反應,想出合適的主張和計策。
鼴鼠是完全生活在地下的地鼠,它們擅長在地底挖洞,挖的不只一條,而是四通八達、立體網狀的坑道。要挖出這樣的坑道當然很辛苦,但一旦完成,就可以守株待兔地等食物上門。
同樣在地底鑽土而行的蚯蚓、甲蟲等等,常會不知不覺闖進鼴鼠的坑道中,被來回巡邏的鼴鼠捕獲。鼴鼠在自製的網狀坑道裡繞行一周(有時要花上幾個鐘頭),就可以抓到很多掉進陷阱的獵物。如果俘獲的昆蟲太多,吃不完的就先將它們咬死,放在儲藏室裡。有人就曾在鼴鼠的儲藏室裡發現數以千計的昆蟲屍體。
先多花些時間,做好完善的硬體設施,未雨綢繆,這樣才能把生活過得從容不迫。
一個人在清閒的時候提前做好謀劃,把各種事情都能處理妥當,一旦忙起來的時候就不至於讓自己亂了陣腳,這樣才能能夠做到鬧中取靜。所以,在自己閒暇的時候,就要提前謀劃繁忙時的細節,不要等事情都來了臨時抱佛腳,那樣是毫無益處的。
但是,人的本性總是與這些道理背道而馳,很多人在閒暇的時候總是散漫慵懶,不喜歡思考事情,對未來也不做任何的謀劃和準備,以至於當事情來臨的時候把自己搞得慌亂不堪,忙得不可開交,結果可想而知,這就是很多人的不容易克服的弊端。
很多人都羨慕別人從容不迫的人生狀態,但是如果你在閒暇的時候不提前謀劃,對過去沒有反思,對未來沒有計劃,那麼一旦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又如何能做到處變不驚泰然自若呢?
國學經典智慧——專注國學經典,探求人生智慧。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關注我們的帳號,歡迎在下方留言,說出您的看法。
國學經典智慧將每天為您送上優質好文!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