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懂得未雨綢繆,懂得不喜不悲,方是智慧

2020-12-11 國學書舍

國學文化《菜根譚》:懂得未雨綢繆,懂得不喜不悲,方是智慧。

生活是一個不斷經歷磨難以及困難的一個過程,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會經歷痛苦的時候,也有讓自己感覺到滿意的時候。

無論是你經歷了什麼,自己的內心都容易在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心隨境轉,出現或憂或喜的一種情緒。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謹防情緒帶給我們一些負面的影響。無論是或喜或憂,都要學會透過情緒去看本質。

我們打一個比方,有一句話叫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以一件事情得到了滿足,就大喜過望得意忘形,因為這樣很容易招致一些災禍或者是招致別人的嫉妒。也不要以為一些事情沒有達到自己滿足的地方就特別的悲傷,人應該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不能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

國學文化《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毋憂拂意,毋喜快心,毋持久安,毋憚初難。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不要因為不如意的事情而憂心忡忡,不要因為暫時稱心如意的事情就興高採烈。不要因為安逸的生活就有恃無恐,不要因為開始遇到一些困難就畏縮不前。

我們會遇到很多事情,我們會遇到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就像我剛才所說的一樣,如果說很多人在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都會因為這個事情給自己帶來的打擊而一蹶不振,這個是最危險的。

對於人一生來說,最痛苦的事情並不是本事情本身,而是那個事情讓自己逐漸喪失了對於生活的鬥志和積極性,這對於人的一生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

而更不要因為稱心如意的事情而興高採烈,儒學文化中就強調了一個狀態,就是年少得志容易給一個人帶來的負面影響。年少得志,在年少輕狂的時候不會反思自己身上的錯誤,這些錯誤在自己內心的時候不容易去改正。也會因為年少輕狂太過於得意忘形,而給自己招致災禍。

因為人生是一個喜怒參半的一個過程,太過於開心的時候往往要提防那些災禍的發生,而要明白居安思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生活安逸的時候,不要因為自己處在一個安逸的狀態就有恃無恐,要懂得謹防生活中的一些災禍。人生是需要冷靜,不要讓情緒衝昏自己的頭腦。不悲不喜,不要貪圖安逸,也要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

當你懂得未雨綢繆的時候,才能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做好對策。以多維度的狀態去思考,才能謹防事情本身給我們情緒帶來的影響傷害到自己。

一再強調就是保持一種平和淡然的一種態度,不要因為得意而失意,讓自己喪失本性。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要有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坦然,也有心無牽掛的一種智慧。

這些東西,在理論上要學會要讀懂,在真正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要真正的領悟以及達到這樣一種狀態。這是需要慢慢修煉的,一旦把這種狀態融合進自己的內心,這將是一生的智慧。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於《菜根譚》中的國學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相關焦點

  • 《菜根譚》:懂得提前謀劃,遇事才能從容不迫
    《菜根譚》中講:忙裡要偷閒,須先向閒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如果缺少了未雨綢繆的心態,不懂得提前謀劃,那麼事情來臨的時候必然會手忙腳亂,這就是提前謀劃和安排的一個效用。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件事情提前謀劃,才能在事情來臨的時候及時反應,想出合適的主張和計策。
  • 《菜根譚》:懂得收斂,對人有敬畏之心,才是一種適度的智慧
    國學文化《菜根譚》:懂得收斂,對人有敬畏之心,才是一種適度的智慧。正所謂說「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這是我們很熟悉的一句文化俗語。但是「狂妄」卻是人性中常犯的一個弱點。但是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收斂,不懂得適度,以不懂得以適度自居,拿才華和物質無端的炫耀的時候,定會招致災禍。《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希風不終朝,飄雨不終日」。風雨是誰形成的呢?當然是老天,上天形成的風雨都不能持久,更何況是人的狂妄行為。
  • 國學文化《菜根譚》:懂得適度,而非貪而不舍,才為君子風範
    國學文化《菜根譚》:懂得適度,而非貪而不舍,才為君子風範。財富這個東西,其實特別有趣,當你擁有一定財富的時候,適當的懂得捨棄,懂得給予。這時,這些財富並不會真正的失去,而是會通過另外一種方式更好的回報給你。
  • 《菜根譚》:懂得控制情緒,待人溫和,才能讓人生步入良性循環
    《菜根譚》:懂得控制情緒,待人溫和,才能讓人生步入良性循環。一個人在為人處事中,能力非常重要,它能夠決定你所走的一個高度,但是除了能力之外,在一路上能夠真正讓你逐漸強大,無往而不利的一個智慧,叫做:自我控制情緒。
  • 做事三思而後行的四大星座,從不魯莽,懂得未雨綢繆
    如果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冷靜下來,那麼事情很容易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總之,摩羯座的人做事會懂得三思後行,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們會冷靜對待,從不會魯莽。而且他們非常懂得未雨綢繆,在事情來臨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讓自己處於隨時迎接挑戰的狀態。相信摩羯座的人在往後的生活中,也會越加的有實力,讓事情得到完美的解決。
  • 《菜根譚》|中國人的處世智慧,全在這9句話裡了
    如此,方能看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凌人,任何時候也不會因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任何時候你也不會隨波逐流,要潛移默化別人,而又絕不會讓人感到是強加於人的,這就需要極高的素質,很高的悟性和技巧,這是做人的高。方是做事之本,圓是為人之道,懂得方圓的人就懂得立世之本。
  • 《菜根譚》:未雨綢繆的智慧並非能掐會算,而是在於一個「備」字
    文 | 藍澈夫人圖 | 網絡《菜根譚》原文:「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①白話含義之感;當你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沒有任何人看見的地方時,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懷,既不產生任何邪念,也不做任何壞事,如此才能使你在眾人面前受到尊敬。
  • 搬磚清華男孩的不以物喜+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北的不以己悲
    北宋文學家範仲淹先生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間萬物屬於你,也不屬於你。悲喜是一種情緒,而對於成年人的世界來說擁有情緒來說太難了。每個成年了的人都必須要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而追求到最根本的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冷不熱,不悲不喜的星座
    不冷不熱,不悲不喜,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今個所說的沒錯就是有這三大星座,她們可以說是在這一方面將事兒做的比較到位,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白羊座不冷不熱不悲不喜,是自己的一種心態一種態度,贏得了很多的成就也不炫耀也不張揚,要是說在低谷的時候也不難過也不會覺得想要哭什麼的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視老來難,這樣才不愧對人生。早安
    1、人生,要懂得感恩。感恩,不只是感謝大恩大德,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良的人性美。感恩一切順境,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感恩一切逆境,增強了我們追求幸福的能力。心存感恩,心靈才會獲得寧靜和安詳;生活中才會少了許多怨氣和煩惱。一顆懂得感恩的心,其實就是莫大的幸福和人生的智慧。
  • 《菜根譚》: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菜根譚》中有言: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無過於無過之內,則德進。對待別人應該寬容,要善於原諒別人的過失,把有過錯當作無過錯,這樣相處就能平心靜氣;對待自己應該嚴格,在自己沒有過錯時要能找到自己的缺點,這樣品德就會不斷增進。
  • 國學文化《菜根譚》:有一份未雨綢繆,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人生最好的智慧叫做「未雨綢繆」,正所謂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的智慧是在於在平坦寧靜的時候,能預知未來的一些禍患,能提前改變,提前避免,以防止自己面臨尷尬局面的時候,太過於被動,這是一個智慧,這更是人生的一個境界。有的人在榮耀和忙碌的時候沾沾自喜,飄飄然,從來沒有未雨綢繆的一個智慧,每天得過且過,享受著當下的一個成就。
  • 菜根譚:懂得分享,能夠明哲保身;主動承擔,可以韜光養晦
    《菜根譚》:「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晦。」完美的名聲和高尚的節操,不應該自己獨自擁有,與大家共同分享這些名節,可以避免發生禍害之事而保全自己;令人恥辱的事情和不利於己的名聲,不應該全部推到別人身上,自己主動承擔幾分責任,才能夠做到收斂鋒芒而修養品德。《尚書》裡說:「滿招損,謙受益。」
  • 重讀《菜根譚》八五、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重讀《菜根譚》八五、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注釋未雨綢繆( chóu móu):本義是指趁著天還沒有下雨,先修繕好房屋門窗,比喻凡事都要在事先準備。例如詩經中有「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受用:得到好處,例如「一生受用不盡」。
  • 國學文化《菜根譚》:以舉一反三的智慧,來避免犯錯
    國學文化《菜根譚》:以舉一反三的智慧,為自己謀劃更好的人生。當我們面對生活的時候,需要有一份覺悟,這一份覺悟是避免自己人生受挫的一種智慧。但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這一份智慧就是要有舉一反三的一種心態,讓自己避免吃虧。因為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存在著一定規律和智慧的,我們就拿受騙這件事情來說,它本身是存在一定規律的,一個人當上過一次當之後,就不會那麼輕易的上當了,除了他對於被騙之後的恐懼,更多的是因為他知道了騙術的一些邏輯關係,才能防止以後再上當受騙。
  • 《菜根譚》經典語錄十句,句句皆大智慧,越讀越喜歡
    中國古代三大奇書其一《菜根譚》,斷斷續續讀過很多遍,如《菜根譚》一類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時隔多久,也似陳年老酒,愈發芬芳馥鬱。小編與許多小夥伴一樣,讀書是愛劃出經典語錄,毋庸置疑,《菜根譚》的經典語錄數不勝數。
  • 讀《悲喜自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讀《悲喜自渡》文| 藍雲多多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生於山東省清平縣,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01故鄉,回不去故鄉,小時候總想逃離;故鄉,長大後一直想回去。故鄉的人,事,物,不管多少年後,始終在腦海縈繞。
  • 《菜根譚》:世態炎涼人情淡薄,唯有看透內心本質,方能豁然開朗
    聰明的人懂得變通之道,既然我們改變不了環境,那不妨改變自己,用另外一個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菜根譚》:世態炎涼人情淡薄,唯有看透內心本質,方能豁然開朗國學精粹《菜根譚》中就有這麼一句話,提供了另一個角度的思想:我貴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則原非奉我,我胡為喜;原非侮我,我胡為怒。
  • 餘生,做最好的自己,不悲不喜歲月靜好!
    餘生,做最好自己,不悲不喜安安靜靜!敬我餘生不悲歡,願你歲月無波瀾什麼意思?就是說希望以後彼此都能夠生活得開心快樂,一個人真正堅強是從不依賴任何人,那一刻起,有你我可以坐擁天下,沒你。活出別樣精彩,不喜不悲,佛去歲月的輕塵,保持一顆隨意平和的心,讓心中的花開,將種種化為唇邊雲淡風輕的一抹微笑,洗盡鉛華歲月靜好!「願你此生再無波瀾」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願你此生再無波瀾」這句話意味深長,就是希望對方有一個心有靈犀的默契和信任伴隨著你,一個善解人意和風花雪月柔情的人陪你一起走過一生!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歐陽修詞,中學教材裡選的不多。就詞而言,輕而不浮,淺而不露,美而不豔,動而不流。雖寫別怨、離恨、相思,但其實都心不在焉,只有超越了這點淺情,詞才可以永生。這是婉約詞裡,歐陽修的秘密。歐陽修是個人性超級充沛的人,早年不說那些用情極深的詩詞,包括那個與高司諫書,罵人罵得太爽。年少輕狂,負才自傲,跟範仲淹一起幹改革,也是屬於特別有個性的人。那會兒有人攻擊範仲淹結黨營私,範仲淹辯白說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