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未雨綢繆的智慧並非能掐會算,而是在於一個「備」字

2020-12-11 LF藍澈夫人

文 | 藍澈夫人

圖 | 網絡

《菜根譚》原文:「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

①白話含義

在閒暇的時候,不要輕易放過寶貴的時光,最好要利用這段時間為以後的事情做一些準備,等到忙碌起來就會有受用不盡之感。

當平靜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便為日後擔任艱巨工作做些準備,你到兼具工作一旦到來,就會應付自如。

之感;當你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沒有任何人看見的地方時,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懷,既不產生任何邪念,也不做任何壞事,如此才能使你在眾人面前受到尊敬。

②進一步闡釋

人生是一個過程,成功也是一個過程,沒有憂患意識,就不會有學習的動力,就不能認識到自身的缺陷和弱點,就不能抓住有巨大潛力的機遇。

如果有了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就會發揮自己的強項,充分施展才智,一步一步地去拓寬成功之路,就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即使在毫無希望時,也能看到一線成功的亮光。

簡單說,未雨綢繆的智慧就在於一個「備」字。有了提前的準備,才可滿懷信心迎接挑戰;有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才可安穩地在風雨飄搖的世間守住自己一片江山。

有了這份未雨綢繆的智慧,才會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遇到多少突發情況,都可以坦然面對,處之泰然。

戰國時,齊王拜孟嘗君為相國。孟嘗君比以前更有錢了,養的門客多達三千人。他為了養活這些門客,就向他的封地薛城的百姓放高利貸。一年以後,由於薛城的收成不好,貸款的人都還不起利息。孟嘗君就出了個通告,要找一個熟悉會計工作的人,替他到薛城去收債。

有個叫馮諼的門客在通告上籤上名字,說自己能去。孟嘗君高興地接見了他,叫總管把合同契據給馮諼裝載在車子上,讓他到薛城去收帳。馮諼在臨行前問孟嘗君:「債收齊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孟嘗君答道:「看我家裡缺少的買吧!」馮諼便驅車到了薛城,那裡的勞苦百姓聽說來收利息了,一個個叫苦連天。

馮諼就假託孟嘗君的命令,把契據當眾燒掉,說是把那些錢賞賜給百姓了,老百姓感動得都高呼萬歲。馮諼回來後,孟嘗君問他:「買了些什麼回來?」馮諼答道:「你家裡所缺少的只有『義』,所以我就替你買了『義』回來。」孟嘗君問:「你這是什麼意思?」

馮諼說:「借你錢的,大多是窮人,眼下利上滾利,他們越來越窮,即使等著跟他討債十年,也討不到,再逼他們的話,他們就會逃走。燒掉無用的借據,主動放棄不可得的空帳,就會讓您的封地的人民親近您,擁護您,我認為收回民心比收回利息更有用。」孟嘗君拱拱手說:「先生的目光真是遠大呀。」

後來,齊王聽信讒言,解除了孟嘗君的職位。除馮諼外,那三千食客全部散離了。孟嘗君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在離薛城百裡遠的地方,薛城的百姓紛紛來迎接他。孟嘗君對馮諼說:「先生替我買的『義』,今天終於看到了。」

可見只有多一分準備、多一條後路,才能確保我們在未來的日子中,多一分優雅,多一分從容,多一分成功的機會。

有些人做事從不提前準備,只憑一腔熱血和成事的衝動,盲目草率而不假思索行事。當困難來襲,倉皇應對,手足無措,毫無章法,只能走向失敗。

當年劉義隆求勝心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只落得個「贏得倉皇不顧」的慘局。從此,國將不國,一蹶不振。

倘若他當初像諸葛孔明那樣行事謹慎細心不打無把握之仗,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我們都知道,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始終把目光放在遠處,車子才能行得直。這也啟示我們,目光短淺,只顧眼前,沒有遠大理想和目標,對未來缺乏規劃,只在乎眼前的得失,肯定成不了大事,沒準兒還會栽跟頭。

法國哲學家帕格森說過:「不對自己人生做準備與規劃的人終將一事無成」

確實如此,我們都要對自己的未來規劃與準備,尊重規律,還要善於藉助外物,再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和意義。切記,人生需望遠,未雨而綢繆,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相關焦點

  • 《菜根譚》:懂得未雨綢繆,懂得不喜不悲,方是智慧
    國學文化《菜根譚》:懂得未雨綢繆,懂得不喜不悲,方是智慧。生活是一個不斷經歷磨難以及困難的一個過程,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會經歷痛苦的時候,也有讓自己感覺到滿意的時候。對於人一生來說,最痛苦的事情並不是本事情本身,而是那個事情讓自己逐漸喪失了對於生活的鬥志和積極性,這對於人的一生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而更不要因為稱心如意的事情而興高採烈,儒學文化中就強調了一個狀態,就是年少得志容易給一個人帶來的負面影響。
  • 國學文化《菜根譚》:有一份未雨綢繆,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人生最好的智慧叫做「未雨綢繆」,正所謂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的智慧是在於在平坦寧靜的時候,能預知未來的一些禍患,能提前改變,提前避免,以防止自己面臨尷尬局面的時候,太過於被動,這是一個智慧,這更是人生的一個境界。有的人在榮耀和忙碌的時候沾沾自喜,飄飄然,從來沒有未雨綢繆的一個智慧,每天得過且過,享受著當下的一個成就。
  • 重讀《菜根譚》八五、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重讀《菜根譚》八五、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注釋未雨綢繆( chóu móu):本義是指趁著天還沒有下雨,先修繕好房屋門窗,比喻凡事都要在事先準備。例如詩經中有「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受用:得到好處,例如「一生受用不盡」。
  • 《菜根譚》|中國人的處世智慧,全在這9句話裡了
    ——《菜根譚》一個「低」字,卻演繹出了深厚的境界,風範,哲學。李嘉誠曾給自己的兒子開出了一條訓詞:「樹大招風,低調做人。」古往今來多少成功者,都是從中領悟處世之道。——《菜根譚》中國歷來就講求方圓之道,無論是傳統視角下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亦或是存世古銅錢外圓內方的獨特外形,方與圓雖看似普通的兩種構圖形狀,但其中卻蘊含著最中國的待人處事智慧。
  • 《菜根譚》經典語錄十句,句句皆大智慧,越讀越喜歡
    中國古代三大奇書其一《菜根譚》,斷斷續續讀過很多遍,如《菜根譚》一類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無論時隔多久,也似陳年老酒,愈發芬芳馥鬱。小編與許多小夥伴一樣,讀書是愛劃出經典語錄,毋庸置疑,《菜根譚》的經典語錄數不勝數。
  • 未雨綢繆
    未雨綢繆,意思是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預防意外的事發生。這個成語出自《詩經·豳(bīng)風·鴟鴞(chī xiāo)》。這是一首寓言詩,全詩以一個被貓頭鷹奪去幼子的母鳥的口吻,寫了作為母親撫育子女的艱辛,她不僅要與大自然的風雨抗爭,還要抵禦加害自己的強者。
  • 《菜根譚》智慧:立志當高遠
    《菜根譚》智慧:立志當高遠《菜根譚》是一本隱藏著人生大智慧的書,無論你是處於人生的低谷期還是在一個比較成功的階段,都能產生啟示。聽說這一些成功人士常帶在身邊的一本書,是一本隱藏著成功思維的書,《菜根譚》有言「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說的是立身處世,如果不設立一個遠大的目標,那麼這一生就像是在灰塵裡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腳,沒法施展才華,怎麼能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
  • 菜根譚:先賢智慧教你為人處世,成大事者都能做到這三點
    而這一切大智慧,都凝縮在"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短短九個字當中,值得後人每個字每個字地細品。事不拖《菜根譚》: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虛生之羞?
  • 《菜根譚的智慧》處世篇。退既使進 與就是得
    從今天開始,小編給大家分享一本非常著名的書《菜根譚》在接下來的機器裡,我會將菜根譚這本書的原文譯文解讀和其中的小故事全部給大家呈現出來。請大家關注我。我後續會將整本書慢慢給大家分享出來。讓我們每天學習,每天進步。
  • 《菜根譚》:懂得提前謀劃,遇事才能從容不迫
    《菜根譚》中講:忙裡要偷閒,須先向閒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這句話的含義是:一個人倘若想要在忙裡偷閒,必須要在閒暇的時候提前做好謀劃;如果想要在鬧中取靜,就必須要在身心清靜的時候有一個主張,假如做不到這些,當時過境遷,突發事件來臨的時候,內心的波瀾起伏會讓你亂了陣腳。如果缺少了未雨綢繆的心態,不懂得提前謀劃,那麼事情來臨的時候必然會手忙腳亂,這就是提前謀劃和安排的一個效用。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菜根譚》斷斷續續看過很多遍,對於當中不少名句甚是喜歡。2020年初,和大家一樣,立下了大大小小的許多計劃,關於工作、關於生活、關於學習,很明顯我沒有做到。閒話休說,回到文章要聊的《菜根譚》。《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
  • 《菜根譚》六大經典語錄,品讀古人智慧,開闊思想,安頓身心!
    《菜根譚》是明代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講述人生、處世、修養的語錄性著作,和《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一起並稱為「處世三大奇書」,是一部能夠讓現代人開闊思想、安頓身心的智慧之作。下文從中摘錄出六大經典語錄,並予以精當的評析,希望大家讀有所得、讀有所獲。
  • 國學菜根譚起名:160個志存於心、智慧響亮的名字,個個新穎
    一個人的名字對人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能從《菜根譚》中選取一個有智慧的好名字,對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為了方便父母為孩子取名,江南易林從《菜根譚》中整理精選了160個志存於心、智慧響亮的新生兒名字,個個新穎獨特,是取名的極佳選擇。
  • 2019年作文備考:未雨綢繆防患未然,人生的智慧和法寶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公司保衛科有甲、乙、丙三人。一天,公司因線路老化,發生了火災。甲奮不顧身,搶出了公司的重要資料和物資,頭髮都被火燎了,衣服也被燒破了。未雨綢繆、曲突徒薪、防微杜漸等成語都反映了人們防患未然、有備無患的智慧。然而有人卻不這樣認為。秦可卿託夢給王熙鳳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她要王熙鳳趁當時家道還好時置辦農田,以防將來兒孫們沒有出路時也好有個讀書耕田的出路。但是王熙鳳沒有聽信她的話。最終落得個死後連入葬的銀子都得借來的下場。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菜根譚》裡有這麼一句話:「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誠然,一個沒有長遠目標的人,無法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瑣事,更別提成就一番事業了,俗話說「眼界決定人生的高度和 境界」就是這個道理。父母教育寶寶時,也會不停地強調目光長遠的重要性,告訴寶寶要上進、要刻苦,這樣才能收穫美好的未來。
  • 國學菜根譚取名:240個菜根譚裡聰明上進、奮發自強的名字
    《菜根譚》裡有這麼一句話:「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裡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誠然,一個沒有長遠目標的人,無法擺脫現實生活中的瑣事,更別提成就一番事業了,俗話說「眼界決定人生的高度和 境界」就是這個道理。父母教育寶寶時,也會不停的強調目光長遠的重要性,告訴寶寶要上進、要刻苦,這樣才能收穫美好的未來。奮發上進於人生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名字也是一樣。
  • 國學文化《菜根譚》:以舉一反三的智慧,來避免犯錯
    國學文化《菜根譚》:以舉一反三的智慧,為自己謀劃更好的人生。當我們面對生活的時候,需要有一份覺悟,這一份覺悟是避免自己人生受挫的一種智慧。但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這一份智慧就是要有舉一反三的一種心態,讓自己避免吃虧。因為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存在著一定規律和智慧的,我們就拿受騙這件事情來說,它本身是存在一定規律的,一個人當上過一次當之後,就不會那麼輕易的上當了,除了他對於被騙之後的恐懼,更多的是因為他知道了騙術的一些邏輯關係,才能防止以後再上當受騙。
  • 國學文化《菜根譚》:謹言慎行,才是求福避禍的根本
    國學文化《菜根譚》:謹言慎行,才是求福避禍的根本。所有人都在祈求自己幸福平安,希望自己能在一生中躲避災禍,平平順順。這個是所有人對於生活最美好的一種嚮往,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生總是會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出現一些不該有的災禍。
  • 《菜根譚》大智慧:禍福就在一念之間,非常簡單的大道理!實用!
    《菜根譚》是明代的一部著作,主要講述為人處世的大智慧。《菜梗譚》特別的現實,講的非常接地氣,言簡意賅。今天我們分享的這句話,就是來自《菜根譚》,他告訴我們如何可以遠禍得福,非常實用簡單的大道理!一、福莫於少事。
  • 《菜根譚》憑什麼在日本社會掀起研究熱潮,並讓全世界趨之若鶩
    在色哥「軟硬兼施、官字兩個口」——不對,應該是「威名神武」的影響下,我們三人以3:2(什麼?你說我數學不好?你知不知道我高考數學可是110分——滿分120的情況下,唉,不說了,你難道沒看到我早已淚流滿面)的票數通過了首篇是菜根譚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