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給人們帶來無限遐想的空間。也許你會想像,體溫能否用來為手機充電;或許你會憧憬,篝火是否能成為野營的電力之源……當然,也可能你不曾思考這些問題,但科學家正在通過發展有機熱電材料獲得各種觸手可及的綠色能源,實現這些奇思妙想。
圖 1 可用體溫供電的熱電器件(左圖,來自www.nextbigfuture.com)和篝火式熱電發電爐(右圖,來自www.bioliteenergy.com)朱道本 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2年生於上海市。1965年與1968年先後本科和研究生畢業於華東化工學院,之後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現任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主任。長期潛心從事有機固體的研究,倡導和推動了分子電子學等多個領域的迅速發展,在有機導體、有機超導體、有機半導體、有機熱電材料和器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引領性創新成果。199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現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曾5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此外還曾獲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貢獻獎(2008年)、陳嘉庚化學科學獎(2012年)和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2018年)。
《有機熱電:從材料到器件》屬於「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前沿叢書」(叢書主編:姚建年,褚君浩)。叢書已出版書目:
本文摘編自《有機熱電:從材料到器件》一書,標題為編輯所加。
目錄
叢書序 i
前言 iii
第1章 緒論 001
1.1 有機熱電材料的發展概況 001
1.2 熱電能量轉換的基本效應 004
1.2.1 塞貝克效應 004
1.2.2 珀爾帖效應 005
1.2.3 湯姆遜效應 006
1.2.4 熱電相關的其他效應 007
1.3 熱電的主要性能參數 008
1.3.1 基本參數 008
1.3.2 能量轉換效率與熱電優值 009
1.4 有機熱電發展的關鍵問題 012
參考文獻 014
第2章 有機材料的熱電轉換過程與機制 017
2.1 電荷輸運 017
2.1.1 電荷傳輸基本模型 019
2.1.2 電荷傳輸機制 023
2.2 熱輸運 028
2.2.1 電子熱導率 029
2.2.2 聲子熱導率 029
2.3 熱電性能參數的溫度依賴關係 033
2.3.1 電荷傳輸的溫度依賴關係 033
2.3.2 熱傳輸的溫度依賴關係 034
2.4 能量過濾效應及量子限域效應 035
2.5 摻雜機制 036
2.5.1 常規化學摻雜 037
2.5.2 電化學摻雜 045
2.5.3 光摻雜 047
2.5.4 電場誘導的界面摻雜 048
參考文獻 053
第3章 p型有機熱電材料 060
3.1 p 型有機熱電材料概述 060
3.2 共軛聚合物 061
3.2.1 聚噻吩類材料 061
3.2.2 聚苯胺類材料 077
3.2.3 聚吡咯類材料 079
3.2.4 聚咔唑類材料 080
3.2.5 其他共軛聚合物材料 080
3.3 金屬有機配合物 082
3.3.1 金屬有機配位聚合物 082
3.3.2 金屬有機小分子配合物 083
3.4 有機小分子 084
3.5 總結 086
參考文獻 086
第4章 n 型有機熱電材料 099
4.1 n 型有機熱電材料概述 099
4.2 共軛聚合物 101
4.3 金屬有機配合物 108
4.3.1 金屬有機配位聚合物 108
4.3.2 金屬有機小分子配合物 112
4.4 有機小分子 113
4.5 總結 118
參考文獻 119
第5章 複合與雜化有機熱電材料 124
5.1 複合與雜化的基本策略與製備方法 124
5.1.1 基本策略 125
5.1.2 製備方法 126
5.2 基於聚噻吩的複合與雜化材料 127
5.2.1 基於P3HT 的複合與雜化材料 128
5.2.2 基於PEDOT 的複合與雜化材料 130
5.3 基於聚苯胺的複合與雜化材料 138
5.4 基於聚吡咯的複合與雜化材料 142
5.5 基於金屬有機配合物的複合與雜化材料 143
5.6 基於碳材料的複合與雜化材料 145
5.6.1 碳材料的熱電性能 145
5.6.2 基於碳材料的複合與雜化熱電材料 152
5.7 其他有機複合與雜化材料 156
5.8 總結 157
參考文獻 158
第6章 有機離子熱電材料與器件 170
6.1 離子熱擴散現象 170
6.1.1 氧化還原活性電解質 171
6.1.2 非氧化還原活性電解質 173
6.2 有機離子熱電材料與器件的性能參數 174
6.2.1 離子電導率 174
6.2.2 離子塞貝克係數 175
6.2.3 離子熱導率 175
6.2.4 離子熱電優值 176
6.2.5 離子熱電超級電容器的能量轉換效率與能量存儲 176
6.3 有機離子熱電材料的分類 179
6.3.1 有機鹽溶液 182
6.3.2 聚合物電解質 182
6.3.3 離子/電子混合導體 183
6.3.4 離子液體 184
6.4 有機離子熱電材料的應用進展 184
6.5 總結與展望 186
參考文獻 187
第7章 有機熱電器件的構建與功能化 190
7.1 有機熱電器件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190
7.2 熱電器件性能評估方式 193
7.2.1 輸出功率和能量轉換效率 193
7.2.2 哈曼法測定熱電優值 193
7.3 有機熱電器件研究進展 195
7.3.1 熱電發電器件 195
7.3.2 光熱電器件 197
7.3.3 熱電傳感器件 198
7.3.4 珀爾帖製冷器件 200
7.4 單分子熱電器件 201
7.4.1 單分子塞貝克效應 202
7.4.2 單分子珀爾帖效應 204
7.5 挑戰與展望 205
參考文獻 206
第8章 有機熱電材料的性能測試方法 210
8.1 電導率的測試 210
8.1.1 四探針法的基本原理 210
8.1.2 四探針法在有機樣品電阻率測定中的應用 212
8.2 塞貝克係數的測試 215
8.2.1 溫差創建 215
8.2.2 溫差測量 216
8.2.3 塞貝克電壓測試 219
8.2.4 誤差分析 220
8.3 熱導率的測試 221
8.3.1 塊體材料熱導率測試 222
8.3.2 薄膜材料熱導率測試 224
8.4 載流子濃度和遷移率的測試 233
8.4.1 場效應電晶體法 233
8.4.2 霍爾效應法 233
8.5 態密度的測試 235
8.5.1 光電子能譜技術 236
8.5.2 掃描隧道譜技術 238
8.6 總結 239
參考文獻 240
縮略語對照表 244
物理量符號表 246
索引 248
彩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本期編輯丨王芳
。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傳播科學,歡迎您點亮★星標,點讚、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