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山文旅|鄉村生態旅遊是落實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發展鄉村旅遊賦予了新的使命和機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中國要強,農業須強;中國要富,農民須富;中國要美,農村須美。
-
鄉村振興小鎮出大招
為了實現以鎮帶村、鎮村聯動,該鎮「優化」鎮村利益共享分配,對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引進或增資擴產的工業企業項目,凡年納稅或新增納稅達到100萬元以上,按鎮級分成部分的30%獎勵村集體,以促進農村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強化村組土地、物業資源的統籌開發,充分用好「三舊」改造配套政策,積極引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較強競爭力的優質項目。
-
惠城擬用3年時間在橫瀝蘆洲打造國家級田園綜合體推進鄉村振興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兩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一股鄉村建設熱潮,旅遊小鎮、康養小鎮、農業小鎮遍地開花,農村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如何建好新農村,走好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2017年,武清區廣泛調研後果斷決定,採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利用3年時間,為300多個村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現如今,這些村的生活汙水全部實現了汙水管網集中收集,渾濁的汙水經先進技術處理後還能「潔淨如新」用於灌溉。 圖為天津市武清區大孟莊鎮小孟莊村村民閆玉海向記者展示家中的汙水處理管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董碧娟攝。
-
持之以恆抓實鄉村生態振興
美麗的生態環境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讓人願意在此駐足停留。鄉村的更好發展離不開生態振興,只有生態好了,廣大農民朋友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滿,也才能為鄉村旅遊等產業帶來更多人氣,助力更好更快實現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不管是當前在全國各地火熱推進的垃圾、汙水、廁所「三大革命」,還是一些地方結合本地實際掀起的「能源革命」「菜園革命」,都是為了讓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讓村民生活更加舒適。
-
廈門生態第一鎮 同安汀溪鄉村旅遊引領鄉村振興
汀溪鎮黨委書記蔡志宏說,近年來,汀溪鎮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指引下,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鄉村旅遊確立為全鎮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已經是省級鄉村旅遊休閒集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加堅定了汀溪鎮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決心和信心。
-
連平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年)(節選)
規劃基期為2017年,規劃期限為2018-2022年,分別明確至2020年和2022年的目標任務。本規劃是指導全縣各鎮各部門編制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是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指導性文件。第一章 規劃背景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任務,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
-
三水區鄉村振興北部生態屏障片區親子徒步...
1月1日,三水區大塘鎮舉行三水區鄉村振興北部生態屏障片區2020年元旦「工會杯」大塘、南山親子徒步活動暨大塘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啟動儀式,首次把徒步路線引入大塘工業園內,讓徒步愛好者以徒步的方式迎接2020年的到來,見證大塘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果。
-
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
、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要注重打造農產品品牌,推動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我省「三個五」發展戰略,對標率先目標,聚力全面振興,充分發揮吉林地沃、林密、草茂、物豐等資源環境優勢,「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和「長吉圖」經濟板塊沿邊近海的區位優勢,中東西「三大板塊」和「一主六雙」區域協調發展優勢,全面推進吉林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
鄉村振興二十講:開江鄉村振興模式解析
在即將到來的鄉村振興大潮中,綠維文旅作為第一個承接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的城鄉規劃甲級資質規劃設計院,把握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本質內涵,把握政策的突破性方向,落地到縣域鄉村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落地到鄉村振興細胞——村莊的發展中。用頂層設計理念,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村莊規劃、鄉村綜合項目開發規劃等規劃設計創新理念與方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效的服務。
-
關於鄉村振興的幾點思考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
我國擬立法促進鄉村振興
本次會議首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擬作出一系列規定,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法治保障。 草案分為十一章,依次為總則、產業發展、人才支撐、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組織建設、城鄉融合、扶持措施、監督檢查、法律責任、附則,共七十六條。
-
預見鄉村|莓好佳園用生態美學振興鄉村
城市是遊子,鄉村是母親,鄉村孕育著我國幾千年百業發展的文化屬性,農耕文明,匠人精神,開拓進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得以繁衍生息。正待激活的鄉村經濟是是城市發展的永動機,潔淨的淡水資源、綠色食物、清潔能源將一個個逐漸衰老,空心化的鄉村重新激活,讓孜孜不倦、拼搏進群的遊子安室利處。
-
中國擬立鄉村振興促進法 立法保障五大振興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梁曉輝 黃鈺欽 李京澤)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18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作為促進法,該法擬通過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立法保障五大振興。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丨生態振興變「盆景」為「風景」
投入資金3億元,完成柳林河、白銀河生態改造和平暢河清淤。兩年多來,我市統籌推進村容村貌整治、廁所改造、垃圾處理、道路硬化等工作,累計完成改廁55萬戶、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到92%,全部村莊實行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理,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100%。
-
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不少鄉村依靠獨特的田園風景發展旅遊業,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中央決定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在內的全面振興,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釐清生態環保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關係,做好新時期戰略任務的思路轉變以及工作的平穩轉型,對保護「綠水青山」,推動實現「金山銀山」轉化和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 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關鍵形勢1.1 保護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是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只是一個經濟目標,更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協調發展的目標。
-
為鄉村生態振興「著色」
鄉村要各個領域認真貫徹這一重要要求,確實實現了系統性的大發展,並且是不宜破壞環境而攫取利益的大發展,是真真正正惠及鄉村人民群眾、壯大鄉村發展基石的大發展。充分證明,鄉村生態振興是科學路徑,是一條行得通的康莊大道。 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關鍵是要聚焦資源要素,堅持開發與保護共抓共融共促。
-
寧德蕉城:山海協奏,鄉村振興譜新曲
漫步「太極慢客村」八都鎮溪池村,感受到的是綠水青山的獨特風韻,以及美麗鄉村的振興氣息。 近年來,溪池村搶抓霍童溪區域發展機遇,積極打造以「鄉村遊、生態遊、休閒遊」為主導的宜居宜業宜遊「太極農莊」慢客村,完成村莊環境整治、村莊立面改造、農民文化公園、休閒木屋、木棧道、濱水景觀防洪堤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什麼
【關鍵詞】資源優勢 群眾幹勁 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代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通過深入解讀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定位、目標任務、基本原則可以看出,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深挖各方優勢資源,提振群眾的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