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擬立鄉村振興促進法 立法保障五大振興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梁曉輝 黃鈺欽 李京澤)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18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作為促進法,該法擬通過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立法保障五大振興。
-
全國人大權威專家解讀:鄉村振興為什麼要立法?立什麼法?怎麼立?
李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到我國現代化進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我國農業農村不能實現現代化,那麼我們國家的現代化是不完整的,也不是一個高質量的現代化。加強鄉村振興立法,完善鄉村振興法律法規體系,有利於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推進我國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定促進鄉村振興的法律法規,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採取切實有效的制度措施,善於將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政策措施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法律規範,體現人民意願、維護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切實增強農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獲得感。
-
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二審稿將增加節約糧食相關...
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了鄉村振興促進法和反食品浪費法立法相關情況。嶽仲明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起草了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按照程序擬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嶽仲明表示,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也列入明年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由國務院提請審議。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有關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等環節的節糧減損將在該法中作出具體規定。
-
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強化法治保障 實現五大振興
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18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初次審議。作為促進法,該法通過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受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託,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在作草案說明時表示,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核心內涵和主要抓手。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
【專題】服務鄉村振興 促進家庭健康
徵集內容 當前,我國正處於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的歷史交匯期,按照國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的總體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中國計生協共同提出
-
強國方略| 李國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入實施
我們黨之所以高度重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因為只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才能解決好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才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才能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新時代我國「三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最為突出。「三農」問題關係國計民生,要從根本上予以解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就迫切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青陽新河鎮:鄉村文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
安徽網池州消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歷史重大任務。而鄉村文化的挖掘、建設、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的發展就是要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二、我搭臺你唱戲,村企共築農村思想新陣地為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十裡崗村因地制宜,與落戶於該村的安徽華蘊創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展黨建活動,形成「資源互補、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工作新格局。還合作成立了十裡崗村文藝宣傳隊,大家利用業餘時間積極創作、排演黃梅戲、歌舞、廣場舞、腰鼓、鑼鼓等,廣大黨員和村民參與積極性高漲。
-
日本鄉村振興戰略概況介紹
日本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實施「鄉村振興運動」,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轉型、解決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等問題有顯著的成效。中國與日本同處亞洲地區,同樣經歷了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對於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價值。
-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什麼
這就需要立足我國國情和鄉村發展實際,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資源作用、增強群眾參與鄉村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形成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具體意見思路和相關建議。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是立足社會發展全局作為國家重要戰略之一,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涉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長治久安。
-
綦江: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12號)、《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渝府發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在深刻把握我國國情、農情基礎上,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從根本上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
-
充分認識「鄉村旅遊重點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意義
將「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列入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既是對前期鄉村旅遊發展促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鄉村旅遊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的新要求。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關於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基本國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三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鄉村旅遊在挖掘鄉村自然和文化資源潛能、盤活鄉村閒置資源、提高傳統鄉村經濟附加值、調整優化傳統鄉村經濟結構、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胡月等:如何實現鄉村的振興?——基於美國鄉村發展政策演變的經驗借鑑
鄉村振興戰略該如何規劃,政策體系如何設計,已經成為當下中國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作為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典型代表,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促進鄉村發展的積極實踐,通過立法為各項財政支持政策提供了法律支持,建立了城鄉共生的一體化模式,在解決農民增收和實現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關於鄉村振興的幾點思考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思考及建議
到 2020 年底,我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2017 年我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到 2035 年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2020 年底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將順利完成,鄉村振興已全面啟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將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
-
深度好文|日本鄉村振興政策演變及其效果分析
當前,我國鄉村地區面臨「空心化」、「邊緣化」和「老齡化」的新三農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將鄉村振興作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如何促進鄉村振興、探求鄉村地區轉型發展的有效路徑迫在眉睫。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日本鄉村立法又一次進入高峰期,《半島振興法》、《農山漁村基礎設施改善法》、《糧食、農業、農村基本法》、《有機農業促進法》、《六次產業化法》等政策法案相繼出臺,使日本鄉村振興政策體系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促使日本農業與工業、服務業走向融合;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的同時,農村地區產業逐漸呈現出多樣化態勢,鄉村發展向著「可持續」、「有機」、「強競爭力」的方向邁進。
-
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原標題: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城鎮和鄉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城鎮的發展離不開鄉村繁榮的支撐,鄉村的振興也離不開城鎮的有力輻射和帶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的要求,正意在於此。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新建的休閒廣場,寬闊的鄉間水泥路,夾道而立的太陽能路燈……潔淨、綠色、舒適、富裕正成為當今美麗鄉村的「代名詞」。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寫入黨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
鄒城市香城鎮:突出四個聚焦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鄒城市香城鎮:突出四個聚焦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2019年09月26日17:20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趙乾坤 濟寧新聞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