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
都聽說過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月亮竟然也有十四圓的時候。還別不信,因為這種情況周一晚上剛發生過,只不過很多人都遺憾錯過了。下次再出現農曆十四晚上的滿月,要等到2037年了。
因為夜裡的一場大雨 不少人錯過了十四晚的圓月
因為一場大雨,收穫一天夜雲;因為一天彩雲,錯過一次月圓;錯過一次圓月,下次要等17年。
周一的天空著實熱鬧。一早,悶騰騰、滾燙燙的白日藍天;傍晚,陰雲如鉛,壓城欲摧;晚9時後,雨停風爽,淡雲滿天,被城市的燈光一照,或紅或黃,也是頗為壯觀。然而,一早醒來,才發覺錯過了一個天文奇觀——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短短一個多月前,我國可見的日環食,炸裂了整個朋友圈;一個多月後,21世紀這100年中僅能出現6次的十四圓月,朋友圈裡的「星星之火」沒有燒起來,冷淡寂寥。
8月3日23時59分,即將跨入新的一天,滿月正式出現。鄭州市區上空,雨過並未天晴,淡淡的雲影,在天幕上飛動,雲破月出,輪廓渾圓,懸掛在南偏西的天幕之上。
在鄭東新區上班的市民張先生,有幸見到了這一輪滿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他在朋友圈曬出了圖片,並配上了李太白的文字,但所得到的反應卻寥寥無幾。即便是他所在的一個天文攝影愛好者的圈子,當天晚上也是較為安靜,僅有幾個人專門到外面拍了圓月圖。
因為一場夜雨,錯過一次「豔遇」,著實讓不少人懊喪不已。雖然這樣的天文奇觀並不算罕見,但百年之內也僅能出現幾次,有網友感嘆說,要不是因為周一晚上的雨,說不定還能邂逅這輪圓月,不至於再等17年了。
從「朔」到「望」的間隔不固定 最短時可能出現十四月亮圓
那麼,農曆十四的夜裡,怎麼會有圓月呢?一般情況下,月圓可以遲到,十五不圓十六圓,怎麼提前到了十四夜裡呢?
要想理解這一現象,首先要認識兩個字——「朔」和「望」。月有朔望,通常情況下,農曆初一的月亮,我們稱為新月,也叫做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看到的圓月,被稱為滿月,也叫做望。
月朔之時,從地球上是看不到的,月望之時,便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了。但是,從「朔」到「望」之間的時間間隔是不確定的,有時較短,最短可在13.9天;時間間隔較長的情況,圓月可能延遲到農曆十七才出現。
不過,由於地球、月球運動速度不定,朔發生的時刻並不一定在農曆初一零點,朔、望之間天數也有變化,這導致滿月所在日期隨之而發生改變。在這其中,農曆十四出現滿月的概率最小。
不過,好在,月月都有月圓時,錯過這輪圓月,下輪圓月很快就和我們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