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十五的月亮十四圓」天象今晚將上演。在今年的農曆六月裡,月亮的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農曆六月十四),這一情況在21世紀的百年中僅會出現6次。下一次「十五的月亮十四圓」要等到2037年。
北京天文館科普教育部主任楊斌介紹,每逢農曆初一,這時的「新月」稱為「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因此農曆月被稱為「朔望月」。
月亮的月相變化按照朔望月周期(約29.5天)在不斷重複。農曆曆法將朔月發生時的當日作為每月的初一,這個時候,我們是看不見月亮的。經過十餘天后(視月球在繞地球運動軌道上的位置不同而不同),月相變為望,也就是滿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通常被人們所熟知,在統計上也確有依據。滿月的日子可能是農曆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四天中的一天,這主要是因為月球繞地球公轉速度有時快、有時慢,其中月圓時刻發生在農曆十六的比例最多。
楊斌稱,從1900年-2099年的統計來看,發生在農曆十六的滿月次數最多(1162次),十五次之(925次),十七再少點(373次),發生在農曆十四的只有14次。比例大約是46.9% 、37.4% 、15.1%和 0.6%。
按照曆法的規則,在今年的農曆六月裡,月亮的最圓時刻出現在8月3日23時59分。雖然僅有「一分鐘」之差,但也把滿月提前到了「農曆十四」。
「2000年-2099年間,即21世紀,月圓時刻發生在農曆十四的只有6次。」楊斌說,上一次「十五的月亮十四圓」的月圓時刻是在2009年4月9日22時55分,下次將是2037年6月27日23時19分。
楊斌表示,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月亮最圓時,肉眼所見的月亮幾乎是個正圓。滿月前一天,月亮的東側(面向南站時,月亮的左側)邊緣亮度有些發暗,隨著時間推移,到了滿月後一天,月亮西側邊緣會有些發暗。「今晚,有興趣的公眾可以靜候農曆十四的又大又圓的月亮。」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