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被譽為是祖國的南大門,雖然遠離中原地區,如果你來到廣東旅遊,會發現有很多有趣的東西。這次介紹兩種茶文化,這兩種茶對於廣東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得閒飲茶」常常可能是一句謊言,喝涼茶的朋友也不是代表著他生病了。
來到廣東玩,吃什麼一定是重要的任務,早茶和涼茶兩種茶,已經成為廣東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過對於不少來自北方的朋友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早茶和涼茶,為什麼廣東人都喜歡呢?
廣東的小吃很多,前來旅遊的朋友可能會一時難以選擇,如果說一次能夠品嘗多種美味的場合,就不得不提到早茶了。很多朋友回去以後,最不能忘記的或許就是早茶。即使現在北方許多城市都能夠看到早茶的身影,可是「淮南是橘,淮北為枳」,往往都變了樣,找不回廣東的感覺。
「一盅三件」是對早茶最直觀的概括,這是因為很多點心都是用蒸籠裝起來,這樣可以保持食材最好的味道,而且每籠裡面,一般都是三件。蝦餃、鳳爪、燒麥,還有叉燒包、腸粉這樣的主食,成為早茶最受歡迎的品種。
同時,也衍生出「得閒飲茶」的一句話,意思是有空一起來喝茶。不過這常常只是一句謊言,跟「下次再約」有異曲同工之妙,代表著交際場合的客套話。
這是一張「點心卡」,是過去早茶必備的一張紙,相信很多00後的小夥伴未必能接觸到。隨著社會的進步,電子化的普及,大家只需要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操作,大大加快了服務的流程。然而,老一輩的廣東人,還是無比懷念這張紙,因為看著點心車推過來的時候,這張紙就等於食物,蓋上一個印,拿走一籠點心,以前的小朋友對這個過程再也熟悉不過了。
說完早茶,就說說涼茶,為什麼廣東人喜歡喝涼茶呢?有不少研究都在分析這個問題,甚至可以引發出中藥用途這樣高深的理論。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有記載,茶苦味寒,最能降火。不過對於老百姓來說,一年四季的變化,才是最好的解釋。
如果沒有來過廣東,很多朋友都會十分好奇,為什麼廣東人會覺得冬天很冷呢?北方的朋友說,到了冬天,走在大街上,經常是不到零度的天氣,雪花飄揚,多冷啊!廣東人可以這樣回答,我們說的是室內的溫度。廣東並沒有統一的室內取暖,室內和室外溫度其實相差不多,冬日的被窩裡,一個字形容:冷!所以才有人調侃,廣東人過冬天,只能靠「抖」。
廣東四季,一般是這樣的,春節過後的兩三個月,屬於四季輪換的日子,經常一天就可以感受到四季的不同。然後就到了漫長的夏季,12月左右才會進入「所謂」的冬季。在暖冬的日子,年初一的街上,甚至可以看到短袖和羽絨並存的情況。那麼,秋天呢?對不起,廣東是沒有秋天的。
因為夏天的日子很長,所以大家普遍會感覺「熱」,喝涼茶就成為一種習慣。熱氣、上火這兩個詞,是掛在廣東人嘴邊的口頭禪,只要有小小的不舒服,往往都會用來解釋。一年之中,六個月火氣大,六個月溼氣重,這就是廣東生活的寫照。此時,涼茶的作用就能夠發揮出來了,不得不說,即使沒有病痛的時候,隔三差五喝杯涼茶,也是有益身體健康,喝涼茶並不是代表生病。
廣東北部的南嶺一帶,阻擋了大部分寒冷的氣流,也讓廣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有人說,出了廣東,南嶺以北就是北方人,從冬季某日的氣溫圖來看,似乎有一點道理。早茶和涼茶這兩種茶文化,成為遊客來到廣東旅遊直接的體驗,可以從吃開始,慢慢感受廣東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大家還有什麼特別的感受,歡迎留言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