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天賦,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那沒有被發現的時候應該做什麼呢?
就像很多孩子在少年時代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但是又無法逃開應試教育,生活很是不開心。
在無錫,每年的中考升學率只有一半。考上的高中的家庭有喜有悲,喜是考上重點了,悲的是只是普通高中,考上好大學依然希望渺茫。
但是那些沒有考上高中的孩子,有的家長直接讓孩子上5年制大專或者中專。條件好的人家會讓孩子上民辦高中或者再復讀一年。
雖然初中畢業後很多孩子也大了,但是基本沒有幾個孩子能做自己的主的。都是父母安排,自己順從而已。可想而知,幾年以後,他們能會有多大的改變。
我見過一個女孩子,從小到大成績都不好。但是媽媽始終認為孩子是聰明的,只是不夠努力而已。從小帶她去考各種學校,都沒有考上。後來上了普通的小學,普通的初中。初中三年,孩子也是很努力,奈何成績總是沒有太大起色。
於是這個媽媽花費大價錢上輔導,都是1√1,初中三年都是。到了初三,甚至不在學校上課,專門在輔導班上課。這個女孩子也是很努力,很是配合,中考還是沒有考到高中錄取分數線。家裡人商量過後,決定還是要孩子讀書。覺得女孩子不讀書的話,將來太容易吃虧。於是花費大力氣讓孩子去讀民辦高中。
原來以為也許孩子年齡小學習不好,到了高中成績更是慘不忍睹,基本沒有及格過。於是讓她學美術,增加考大學的機率。
其實一個孩子成績好壞有多方原因,心態,方法,家庭教育等都有各種原因。這個孩子心態挺好的,陽光,樂觀等。個人感覺家庭教育方面也還好,獨生女,受寵愛。在經濟上也沒有委屈,該花的都花了。
這個媽媽到現在還是經常因為學習上的問題和孩子發生分歧,一直覺得在這個孩子身份花費太多,但是卻沒有達到預期,孩子是不是笨,是不是營養不良導致還是早產導致的不聰明?
在民辦高中放假時間少,孩子很累。不知道這個媽媽因為擔心孩子考不好要擔驚受怕到什麼時候,其實從來也沒有考好過。
我在想,也許這些父母的初衷是好的,覺得初中沒有好好學,到了高中再努力也不晚。問題是初中不努力為啥高中就一定努力?很佩服父母,為了孩子可以傾盡一切,但是孩子真是努力了。並不是每個孩子的天賦都在讀書上,看清現實比很多無謂的花費更加重要吧。高中上民辦,大學也是上民辦嗎?工作也要花錢才能搞定嗎?她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獨立呢,什麼時候才能靠自己生活?
雖說努力很重要,看清自己更是重要,希望家長能正確理性看待自己的孩子,不要逼迫太狠,盡力就好。
喜歡可以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