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女兒回家,告訴我:「媽媽,我們新年要表演節目,我在跟著老師學跳舞。」
忙著收尾工作的我頭也不抬地回答:「是嗎?那太好了。」看我不抬頭,她有點悶悶不樂,但還是繼續跟我絮叨:「媽媽,老師說我跳舞跳的可棒了。你要不要看我跳?」
正為最後一點工作心煩的我,嘖了一聲不耐煩地對她說:「你自己去玩吧,我這會正在忙。沒空理你。」說完我就沒再管她,忙起自己的事。
直到我忙完,我才發現她趴在我對面的墊子上,不知道嘴裡在叨叨什麼,我叫她名字,她也不理我。我只好走過去,把她抱進懷裡,輕聲哄她。
哄她好半天,她才呼哧呼哧地帶著生氣的調調對我說:「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我連忙回應她:「怎麼會?你是我唯一的小寶貝,我不愛你愛誰?」
她瞪著眼睛看著我:「可是我跟你說話,你總是不好好聽。你都不想理我嗎?」
我趕緊抱緊她,親吻她,安撫她,再三保證「媽媽是最愛你的。」她才罷休,不再生我的氣。
晚上她睡覺後,想起她說的話,我開始反思自己:「今年上半年沒上學,我倆整天日夜相對。我對她說的最多的話好像就是別煩我,自己玩去。下半年終於開始上學,我有了很多自己的時間,她回家後我有了很多時間陪伴她,但偶爾還是會嫌她煩,不願聽她跟我絮叨,甚至陪她讀書時,也會敷衍她。」
反思後,我才驚覺這一年,我這個媽媽對她的虧欠似乎很多。
像她說的「我跟你說話,你都不好好聽」,這不是一次兩次的情況,很多時候忙於工作的我,對於她聊天的請求,我總是敷衍回應,或者直接命令她趕緊睡覺。
平日裡,我給她買各種玩具、繪本,總以為滿足她的物質需求,就是在愛她。
但實際上,相對於好吃好玩的,孩子更想要的是父母對自己的認真回應。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即使再忙,也別敷衍孩子,及時認真的回應孩子,才是新一年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因為父母的及時回應,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與被重視,而被偏愛的孩子,才會從心底生出力量,勇往直前。
因為父母的及時回應,會讓孩子體會到尊重,學會尊重,從而培養出孩子的感恩之心。
但是,父母的及時回應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說「只要孩子呼喚,父母就必須放下手頭的事,跟孩子進行一定的互動。」
而且「只要呼喚,父母就停下」也是不太現實的,畢竟有時候有些事,父母真的沒辦法一下子就停止下來,比如正在做飯時。
所以父母要學會有技巧的及時回應,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若無緊要事,就立即回應孩子
如果孩子呼喚父母,或者想要跟父母交談時,父母並沒有什麼特別緊急的事需要處理,僅僅是在刷手機時,最好是放下手機,認真聽孩子說話,及時回應孩子。
你放下手機聽孩子說話的行為,也是在向孩子示範如何尊重別人。
聽別人說話時,最好放下手頭的工作,放下手機,專注認真的聽,這是對別人的尊重。
因而父母若無緊要事,最好做到及時回應孩子。
2、無法及時回應孩子時,要給他們一個期限
其實沒有什麼事是需要一直處理的,即使是做飯、處理工作,也總會有完結的時候。
所以當你因為一時忙碌無法回應孩子時,給孩子一個期限,比如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告訴孩子「媽媽這會在忙,你先玩10分鐘。10分鐘後,媽媽再找你。好不好?」
如果孩子沒有時間概念,父母可以換種方式敘述,總之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忙完就會來陪我。」
而不是不耐煩地驅趕孩子:「一邊去,我沒空理你,自己玩去。」
父母不耐煩的敷衍態度,會讓孩子懷疑自己不被愛。
在這裡還有一個關鍵點:父母暫時拒絕孩子時,請看著孩子的眼睛,真誠告知孩子,而不是頭也不抬地回答。
我們常說要給孩子愛與陪伴,但到了一地雞毛的實際生活時,很多父母常常會因為瑣事而食言,於是拼命給孩子買各種東西,彌補無法陪伴孩子的遺憾。
但孩子往往要的很簡單,他們所求的不過是自己想說時,父母可以認真聽,自己想哭時,父母可以用力抱。
所以在新的2021年,再忙也別總是敷衍孩子,及時回應孩子,就是給她們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