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也知道,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

2020-12-11 CC思維說

在讀《回憶蘇格拉底》這本書的時候,書中第二卷蘇格拉底和大兒子蘭普洛克勒斯就「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父母有感恩之心」這個質樸的道理進行了討論,對話的背景是蘇格拉底聽到他的大兒子蘭普洛克勒斯對他母親的抱怨,特別的是蘇格拉底沒有直接以父母的身份去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怎樣,而是通過一連串簡單的提問讓大兒子蘭普洛克勒斯自己得到最後的答案,明白感恩這個道理。

蘇格拉底是不同的,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不滿和抱怨,他沒有直接使用他父親的身份去明令指示性地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怎樣,因為他清楚,從心底裡沒有人喜歡被說教,而且沒有什麼道理比自己想明白更讓人信服。

同時在這段對話情境裡,蘇格拉底也給作為父母的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典範,再沒有什麼比讓孩子自己探索和發現生命和世界的存在以及意義這份禮物,更能對他們產生深遠的影響了……

而在《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這本書裡,十四歲主人公奇奇的爸爸就是像蘇格拉底一樣送給了奇奇一份神奇無比的生日禮物,讓奇奇和他的另一個夥伴追隨著探索尋寶的路線,不僅一次次在他們周圍的生活裡勇於去找尋每一個挑戰的答案,同時也在這場探險裡一次次探索到關於世界和生活的新的知識。

那麼「孩子的哲學」又是什麼?作為父母我們最想要教給孩子什麼?面對孩子天馬行空的提問,對世界的好奇,對生活意義的追問,我們怎麼回答才是最好的?」兒童哲學之父馬修·李普曼說過:「我們的教育如果不能教會孩子思考,那麼這種教育從根本上來說是失敗的。」他沒有提到什麼算是成功的或者最好的教育,反而定義了給孩子的什麼是失敗的教育。

所以「孩子的哲學」是什麼?它是「兒童哲學」,是讓孩子學會了解周圍事物的意義,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主尋找,以及獲得生活和人生的意義。《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這本書裡,小主人公奇奇就是因為一場和老師的課上討論,覺得人最終的結局都是走向死亡,產生對上課學習消極倦怠的心態。這種念頭我們大多數在上學的時候都可能產生過,可是面對這個問題,奇奇的爸爸卻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探險故事的形式——來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引導奇奇的思考和探索,認識世界還有認識哲學。

每一次的探險故事都伴隨著一個哲學問題,或許是「世界是如何產生的」、或許是「一個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嗎」,又或許是「人可以永生嗎」……伴隨著每一次奇奇和他的小夥伴妙妙的解答,他們都對世界產生進一步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帶領著我們讀者一步步開啟哲學的啟蒙和思考之門。

《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這本書裡奇奇的爸爸給了奇奇一扇打開世界知識的任意門,讓奇奇了解到世界不僅是可以被認識的,還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造甚至變得更好的。他憑著亦師亦友的身份指引著孩子們,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解決自己的疑惑,發現生活的意義。這樣耐心溫馨的舉動,不僅奇奇的爸爸是這樣做的,本書的作者海天也是這樣,他以哲學為主題講述的這樣一個精彩的少年探險故事,也正是他精心準備送給自己孩子的一份特別的、包含深深意義的禮物。

所以,「與其給出標準答案,不如讓孩子學會如何思考。」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衛平在為這本書撰序時寫道,「那些遍布字裡行間的思索和探究,如果成為故事之外少年朋友們繼續思考的起點,那麼作者的寫作用心,就一定會得到更加動人的實現。」讀完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既身為作者同時又是父母的海天,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陪伴的那滿分用心,那麼同樣作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給我們的孩子準備上這樣一份心意滿滿的禮物,因為再沒有什麼能夠比智慧更值得我們自己為之付出並且傳授給我們的孩子,不是嗎?

相關焦點

  •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成人禮物是什麼?
    最好的成人禮物,應該不是成人那天才給的。而是之前的十八年每天都給了一點。到了第十八年的時候,發現已經把禮物給齊了。ta有了解世界的知識,有待人處事的三觀,有面對社會的底氣,有追求幸福的能力,有熱愛生活的勇氣,有應對挫折的心態……諸如此類的,我稱之為是前十八年裡給的最好的禮物。
  • 理想: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的一位親戚,孩子有音樂方面的特長,去年高考報考音樂類高校,文化分沒有過關,結果名落孫山。沒有辦法,父母又讓孩子去當兵,落榜的孩子不情願,瞞著父母去偷偷做了紋身,當兵沒去成,孩子又不願再復讀,最後只好去省城打工。事後,與親戚聊起孩子的成長,他捶胸頓足的告訴我:孩子平時不聽話,自己又有沒多少能耐,這樣的教育太失敗了,做父母的也不合格啊。
  • 讓孩子學舞蹈,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話題就是:讓孩子學舞蹈,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因很簡單,舞蹈除了能帶給孩子良好的形體、優雅的氣質,還能培養內心的自信和不畏艱難的勇氣。 除此而外,孩子學習舞蹈還有很多好處,學舞蹈的孩子,身姿挺拔
  • 六一兒童節,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哪些呢?
    2020年的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了,各位家長們又開始忙碌地挑禮物了,你想好送給孩子什麼禮物了嗎?送給孩子書籍,熱愛學習閱讀我們常說:愛讀書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在這個電子設備充斥的時代裡,能夠讓孩子安安靜靜讀上幾本書,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有利的。
  • 父母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孩子都是每一個父母眼中的寶貝,父母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那什麼才是留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呢?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的父母總是在拼命工作,甚至拿自己的健康換財富,想給孩子留下更多的財富,更好的生活環境,其實你不如教導孩子學會自強不息、自立更生的能力。
  • ✎放生,才是送給父母最好的生日禮物!
    如果想送給父母一件最好的生日禮物,那就是放生!所有人都希望父母健康長壽,而健康長壽的根本成因就是不傷害生命,護生救生。通過善行回向的力量,我們可以通過放生把功德回向給父母,使放生成為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 再忙也別敷衍孩子:父母的及時回應,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
    但實際上,相對於好吃好玩的,孩子更想要的是父母對自己的認真回應。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即使再忙,也別敷衍孩子,及時認真的回應孩子,才是新一年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1、若無緊要事,就立即回應孩子如果孩子呼喚父母,或者想要跟父母交談時,父母並沒有什麼特別緊急的事需要處理,僅僅是在刷手機時,最好是放下手機,認真聽孩子說話,及時回應孩子。你放下手機聽孩子說話的行為,也是在向孩子示範如何尊重別人。
  • 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從來不是最好的手機,也不是學區房
    關於哲學,你知道多少?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又怎麼去跟孩子解釋有關於哲學的問題?這個問題也許你很難回答。不過,如今清華理工男海天,攜他的新書來襲,你可以從他的新書《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一書中,尋找到答案。《給孩子的哲學探險故事》,被譽為中國版的《蘇菲的世界》,我還是很期待的。
  • 給孩子最好的新年禮物,是父母的陪伴和愛護
    禮物,作為節日裡不可缺少的一項,不僅成人需要,孩子更是渴望得到。送給他們的禮物是具體的,是可見可摸的,這樣他們才能感受收到禮物時的快樂。同時,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再送給孩子一份更驚喜的禮物,那就是我們的陪伴和愛護。孩童時代,誰不希望自己的父母陪伴左右。現在留守兒童確實很多,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會說:出去掙錢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他們也願意和爺爺奶奶待在家裡。
  • 什麼才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導讀: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家長都會在這一天給孩子準備一份禮物。玩具、服裝、文具……如何選購安全的兒童用品?與一擲千金的高檔禮品相比,什麼才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天天315》本期聚焦: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撐起一片藍天。
  • 父母自律,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優秀、自律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同樣優秀、自律的家長。想要孩子彎道超車,家長首先要學會做自律的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才會更優秀!這是在疫情特殊時期一次特殊的家長會,照片中的男子是杭州景成實驗學校的一位學生家長。
  • 父母應該送給孩子的4件「禮物」,和金錢無關,卻十足珍貴
    著名主持人塗磊曾經送給女兒小櫻桃一件禮物,特別有愛。 塗磊除了是主持人,也是感情分析專家,心思很細膩,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育兒方式,有一次她問女兒想要什麼禮物。 小櫻桃直接回答:「我想要恐龍。」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再一了解才知道,就是上課前那名同學灑在椅子上的蜂蜜水粘住了褲子,當時老師挺不高興。聽了大寶講的這個事情,我想這名同學的家長如果平時多教給孩子一些有教養的細節處理,應該就不會出現上面令老師和自己都尷尬的一幕。既然灑了水就已經是犯了錯,那就需要及時彌補錯誤,用布子擦乾淨椅子上的水才是正確的做法,而對細節不當回事,又怎會讓老師對孩子有好感呢?
  • 愛+愛 家庭公益慈善日——讓孩子學會思考,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讓孩子學會思考,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張梅玲老師說在當今的社會上,學會思考應該是每個孩子應該學會的本領。因為一個孩子認知水平的提升過程遠比結果來得更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讓孩子學會思考呢?2.培養思維的能力(多問為什麼?多作比較,學會思考)4.多用啟發孩子的語句。如:「你是用什麼辦法做的?」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哪一個更好?
  • 這10句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現在的孩子每天的學業非常繁重,每個父母都會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想讓孩子成為最棒的。但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有時會忘記孩子最需要的什麼?但不論將來做什麼,或是偉大或是平凡,最重要的都是生命的過程。而這10句話,勝過房產存款,將會是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閱讀能力,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喜歡上閱讀,如今受到越來越多父母的重視。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極力給孩子報各種讀書會,比如:與孩子共讀打卡,在朋友圈曬孩子閱讀打卡消息;繪本講解課堂等等。但閱讀習慣的養成效果卻並不是很好,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於一些父母對閱讀理解上存在個誤區,他們認為培養孩子閱讀只是為了提高孩子作文能力,以及專注力。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
  • 陪伴是送給父親節最好的禮物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一個孩子自從呱呱墜地,為人父者便有了更多的家庭責任,他們用心呵護自己的孩子,讓其健康成長,其中傾注了多少心力和財力恐怕沒有人能說清楚。孩子們相繼成家立業,老人也開始進入遲暮之年。如果說平時忙於工作難有閒暇陪伴父母,今天是星期天,恰逢父親節,就不應該忽視這個節日的存在。有些年輕人認為,只要不缺老人吃和穿,就是盡孝,殊不知,這種認識有些片面。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有一種答案是「你可以」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有人說「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有人說「教養,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有人說「自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有人說「秀恩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管是哪一種,父母總是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
  •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自信獨立和能夠享受快樂的能力
    大部分父母理想中孩子的模樣:聽話、不頂嘴、積極主動念書、不讓父母操心、不會早戀、不會去想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孩子進入小學、進入初中、上高中,每個階段都會有很多困難,需要孩子去適應和克服。作為家長,我們時常感到疲憊不堪,其實孩子們也輕鬆不到哪裡去。面對學習、人際、生活,孩子難免會有很多困惑,比如覺得「數學好難,我怎麼都學不會」、「最近和朋友鬧彆扭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好難過」...孩子這些真實的想法,也總會被學習成績、課堂表現、課外班掩蓋。
  • 母親節送給媽媽最好的四個禮物
    送給媽媽禮物,在母親節送禮想要送的貼心,那麼平時多留意媽媽的喜好就顯得很重要了。總的原則有三點,一是送對媽媽健康有好處的;二是送媽媽喜歡的;三是送媽媽平時不捨得買的。母親節到了,我來列舉一些非常合適母親節送的禮物,方便廣大子女參考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