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雲的「好題精做」欄目解決什麼問題?
做過的題很快會忘掉;只是「懵」對了題而不是真正「做」對了題;做了好多題,還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成績還是不見提高!
什麼是好題?
好題看似簡單,內涵卻豐富,挖掘其深意,可以將重要知識點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什麼是精做?
抓住關鍵信息,解題的同時,深入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呈現知識的全貌,以達到少用時,高效率!
本期重要考點:生長素促進生長的兩重性問題,是考題中的難點,也是易錯點,對難點和易錯點進行梳理,舉一反三,變式問題即可迅速解答。
典例1:
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長素濃度往往不同。甲圖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圖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要求:用乙圖根、芽、莖三條曲線上相應字母所對應的濃度來表示甲圖相應各點的生長素濃度):
(1)乙圖 點濃度可表示甲圖①處生長素濃度, 點表示②處生長素濃度。解決②處結構長不出來的辦法是 ,此後②處生長素濃度將會低於 mol·L-1。
(2)將該植物較長時間置於右側光照下,乙圖 點濃度可表示③側生長素濃度; 點表示④側生長素濃度。此時,植物莖將 生長。
(3)若將該植物向左側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則可表示⑦側濃度的是乙圖中
點濃度,則表示⑧側生長素濃度的是乙圖中 點濃度,因此根將 生長。
(4)能夠促進莖生長的濃度範圍是 mol·L-1。
參考答案:(1)b或d f 去除頂芽 10-6
(2)g或k c 向右(向光)彎曲
(3)e a 向重力彎曲
(4)10-10~10-2
答題技巧分析:
本題首先要明確甲、乙兩圖的對應關係,甲圖中①②表示芽,①為頂芽,②為側芽,對應乙圖芽的曲線;③④⑤⑥表示莖,對應乙圖莖的曲線;⑦⑧表示根,對應乙圖根的曲線。
(1)考點為頂端優勢,①為頂芽,優先生長,所以可用b或d處濃度表示;②為側芽,生長受到抑制,可用f點表示。解除頂端優勢的方法是去掉頂芽,此後②處的生長素濃度將會低於10-6mol·L-1,這樣側芽的生長受到促進。
(2)右側光照下,③處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於④處向光側,且生長比④快,因此④處對應c點,③處對應g或k點,此時莖向右彎曲生長。
(3)考點為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該植物向左側水平放置後,⑦處生長素濃度高於⑧處,生長受到抑制,生長速度慢,所以⑦對應e點,⑧對應a點,因此根向地彎曲生長。⑤比⑥生長素濃度高,且⑤生長比⑥更快,所以⑤處可用g或k點表示,⑥處可用c點表示,莖將向上彎曲生長。
(4)由圖可知,促進莖生長的濃度範圍是10-10~10-2 moL·L-1,同時促進根、莖、芽生長的濃度範圍是10-10~10-8 moL·L-1。
精做技巧分析:
在抓住重要信息解題的前提下,理解重要信息背後的原理 ,是「好題精做」的技巧。
1、找到題幹信息中的關鍵詞:生長素濃度 不同器官
2、構建關鍵詞之間知識體系:
(1)兩重性的含義: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生長素促進生長的影響因素:
①生長素濃度:適宜的濃度範圍內,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例如:
頂端優勢:頂芽優先生長,而側芽受抑制的現象。
成因:頂芽產生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部位積累,濃度較高,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
如紅松的主幹由頂芽發育而來,優先生長,高大粗壯。而側枝由側芽發育而來,短而細小。整個植株呈現「塔形」
②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幼嫩的細胞對生長素敏感,老細胞則比較遲鈍。植物體內,生長素雖然在各個器官中均有分布,但相對集中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③器官的種類
由典例中曲線圖可知:根的最適生長素濃度是10-10mol/L,芽的最適生長素濃度為10-8mol/L,莖的最適生長素濃度為10-4mol/L,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敏感程度根〉芽〉莖。莖的最適濃度時對於根與芽都已經是抑制作用。這一點,由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也可體現出來。
現象1:下圖中的種子,無論哪個方向擺放,均會表現為根的向地性與莖的背地性
現象2:種子的力量
根的向地性,利於根向土壤深層伸展,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料 ,莖的背地性,利於莖向上伸展,使葉片接受更多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利於植物的發育。
成因分析:如圖:由於重力的作用,生長素分布不均,在近重力側(B側 與D側)分布較多,濃度較高,遠地側(A側與C側)則相反。同是近地側高濃度,根比莖敏感,所以根的生長受抑制,而莖的生長則較快。遠地側低濃度,根與莖均為促進生長。可見,根的背地側生長速度大於近地側,而莖則相反,從而表現出根的向。地性與莖的背地性。
特別注意:根的向地性體現了兩重性,莖的背地性卻均為促進作用,沒有體現兩重性。
創新小設計 :
若在陽光充足的空地上,使直立生長的植物表現出向左彎曲生長的現象,不藉助任何工具,可以做到嗎?
提示:如下圖,可以將花盆向右側放倒,莖具有背地性,待生長彎曲後,將花盆立起即可。
有了上面這些知識做鋪墊,關於生長素促進生長的兩重性問題,你還會覺得難了嗎?看看下面這道變式題,圖都沒有變化,只是題型發生了改變,你是不是可以迎刃而解了。
變式鞏固:
甲圖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圖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如將該植物向左側水平放置,根將向下生長,表現出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B.給予該植物右側光照,③、④側生長素濃度可分別用乙圖中c、g點表示
C.甲圖①處生長素濃度可用乙圖f點表示,此處生長受抑制
D.如果摘除甲圖中的部位①,則②處生長素濃度會高於10-6mol·L‑1
解析: A、植物水平放置時,由於受到重力的作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於遠地側,而根對生長素最敏感,所以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抑制生長,背地側濃度低促進生長,體現兩重性,故A正確;
B、甲圖中植物給予右側光照,則左側③生長素濃度應高於右側④,③側生長素濃度可處於g或k點,④側濃度可處於c點,故B錯誤;
C、甲圖①處是頂芽,生長素接近最適濃度,不能用乙圖f點表示,故C錯誤;
D、如果摘除甲圖中的頂芽①,側芽②處的生長素濃度會降低從而促進側芽生長,所以②處生長素低於10-6mol·L‑1,故D錯誤 。
正確答案:A
養成精做習題的習慣 ,做完習題後,要對習題的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少做多思!力求高效!
(圖片來自網絡,有侵權請告知即刪除)
如果大雲提供的資料對您有益,歡迎「點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