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話要說,父母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傾聽者?

2020-08-27 前行的思索者

怎麼才算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呢?先看看下面兩個情景。

情景一:盈盈是個別人眼中優秀的學生,她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是個醫生,每天工作繁忙,照顧女兒的責任主要落在媽媽身上。媽媽是個細心的人,每天盈盈放學回家,吃完飯,寫完作業,母女倆都會有雷打不動的一小時談話時間。


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裡,盈盈告訴媽媽學校裡的各種事情,比如老師的脾氣個性、同學的趣事、學校的活動、學習上的喜悅和煩惱,還有自己心裡的各種情緒體驗等,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對盈盈的話總是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盈盈一起感受與經歷。


若是盈盈有什麼問題想得到解決的辦法,媽媽也不會馬上說應該怎麼辦,而是與盈盈一起討論、商量,引導盈盈自己想出辦法。這每天寶貴的一小時,從盈盈上幼兒園到中學,從未間斷過,伴隨著她度過了寶貴的成長階段,也營造了和譜的親子關係。


情景二:婷婷特別願意與媽媽談話。因為媽媽每次讓婷婷靠近自己坐下,拉著婷婷的手,以關切的眼神,前傾的姿勢,微笑的表情,鼓勵她完整地說出事情的經過,而絕不隨意打斷她的話題。在婷婷傷心落淚時,媽媽便遞過手絹或紙巾,然後把婷婷輕輕抱著,撫摸她披散在後背的頭髮。這時,婷婷感到無比溫暖,所有的不快都隨之消失。


毫無疑問,盈盈和婷婷的媽媽都是非常優秀的傾聽者,她們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對孩子的話表現出了極大的傾聽興趣,能夠引導孩子向自己述說。


因此,傾聽時,父母要認真注視著孩子的眼睛,仔細聽孩子說話,同時關注孩子的表情,向孩子傳遞「我正在聽」的信息。必要時,撫摸、擁抱等身體接觸,更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深切的愛,從而使孩子更主動、更自信、更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父母只有表現出傾聽的興趣,孩子才會有興致說出心裡的話。那麼,當孩子開口說話時,父母應該怎樣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呢?

1、做好傾聽孩子說話的準備

加強和孩子的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是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當孩子想要和父母溝通,並訴說一些事情時,父母應該將此事立刻提升為當前最重要的事情,無論是正在看喜愛的電視節目還是與別人聊天,也不管是在做家務還是工作。


當孩子要對父母訴說什麼時,父母應該停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全神貫注聽孩子說話。這不僅是對孩子的尊重,也能為親子溝通構建良好的氣氛和環境。除此之外,父母不要製造溝通「壁壘」。如用手捂著嘴巴,兩手抱著胳膊,或翻看著手機。這些舉動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障礙。


因此,父母最好在親子溝通中,用眼睛注視著孩子,微笑著靜靜聽孩子傾訴,同時應該給予孩子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和充足的溝通時間。


2、父母可以通過眼睛來表達傾聽的興趣

在孩子說自己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睜著眼睛非常好奇地、有興致地看著他們,並且很自然地傳遞你的興趣和愉悅。切忌東張西望,或者眼光游離不定地關注周圍的事物。

3、父母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傾聽的興趣

在傾聽孩子談話的過程中,父母可以用簡單的諸如「太好了」「真是這樣嗎」「我跟你想的一樣」「你的想法太好了,繼續說」「我簡直不敢相信」等話語來表示你的興趣。


除此之外,父母對孩子所談話題的興趣還可以用參與談話的方式傳達,而且參與孩子的話題更有利於引導孩子。其實,父母也不能全停留在單純地傾聽孩子訴說了一些事情的經過和想法上,還應幫助孩子解決事情中的問題。


當然,這時父母仍不要用自己的嘴巴給孩子提出指導意見,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進行分析和判斷,而父母依然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


4、父母可以用表情表達傾聽的興趣

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當父母覺得不便用言語表達時,可以採用表情來反映自己的興趣。比如,保持微笑,並常常做出吃驚的樣子。孩子最愛吃驚,用大人的話是「大驚小怪」,他們希望看到大人對自己所說的事情表示出吃驚的表情。能把大人嚇住,說明自己很有本事。父母還可以通過聲調變化、身體姿態變化和面部肌肉運動這三種表情的整合活動來實現信息傳遞和達到成功的親子互動。


父母採用言語表情傳達興趣時,可以採用多種具體的方式。比如,重述孩子剛才訴說過的話。如:「你覺得小明作為你的好朋友在同學面前說你的壞話,你無法理解,是吧?」


父母可以揣測孩子訴說中的情緒與情感。如:「媽媽看得出來,你談到這些事情至今還很生氣。」


父母可以認同孩子的感受,如:「看來你對自己的成績很不滿意。你覺得自己完全理解了課文,但因為粗心大意丟了不少分,這讓你很自責。」


父母可以啟發孩子繼續說下去,如:「你就是因為這個事情生那麼大的氣啊?那麼,你當時衝他們發火的時候,他們有什麼反應啊?」


除此之外,言語表情還包括聲音的語調、語速、節奏等。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應該克服以下毛病:語調過高、聲音微弱、粗聲粗氣等。


另外,父母還可以用面部表情來傳達自己的興趣。

在通過言語表情、身段變化和面部肌肉運動3種形式來傳遞信息和實現成功的親子互動中,只有面部表情所攜帶的信息具有特異性,因此,父母的面部表情在親子溝通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

如果孩子談一些非常奇特的事情,父母應該不斷表現出驚奇的表情,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興趣;

如果孩子談一些傷心的事情時,父母也應該在內心體驗到孩子的傷感,並用面部表情表露出來;

如果孩子談一些非常愉快的事情,父母應該開心地傾聽孩子訴說,並用愉快的、眉開眼笑的表情傳達自己的情緒信息。


相關焦點

  • 當一個稱職的傾聽者:要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感興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跟父母訴說他們的心裡話,甚至是不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現實是很多時候,是父母的不理解令孩子失望,所以造成孩子對父母表達出排斥,不在乎的情緒,其實父母要努力做一個好的傾聽者,那該怎麼做呢?
  • 建議「父母持證上崗」,為人父母究竟怎麼做才算合格?
    其實父母是否需要持證上崗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話題,畢竟做任何事都需要學習培訓,而父母這個身份最獨特的崗位,卻可以不經審核就上崗。這致使很多並不知道怎麼做父母的人隨意當上了父母,有些人甚至自己還沒長大,就成為了別人的家長。
  • 論文查重多少才算合格?怎樣才能降低查重率
    論文查重多少才算合格,其實這還是要看每個學校的要求。不同的學校其要求是不一樣的。有些學校的話要求會低一點,有的學校的話要求會高一點。但是如果你的查重率是在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話就算是不合格的,就會被認為是抄襲。所以在原創度上最好是越高越好。
  • 2019下半年聊城教資面試怎樣才算合格?合格後需要做什麼?
    比如面試成績怎樣才算合格,查面試成績的網站,查完面試成績後該幹什麼,下面,聊城中公教育小編一一為大家解答。面試成績怎樣才算合格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成績合格與否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在成績查詢時會有「合格與否」標註。
  • 播優私塾姚老師:一個合格的父母,可以從孩子身上看到……
    家庭教育中有一個經典案例:孩子買了一堆麵包放在冰箱裡忘了吃,家長看到後,忍不住想教育她「麵包要及時吃,不要浪費錢」。這個時候,家長就是想改造她,家長的內心已經不在愛的位置上,而是處於分裂的位置。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父母注意
  • 做好一個傾聽者
    有一次,在手機上看到顏如晶在《奇葩說》中的片段,她說:「你們知道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說話嗎?因為每一次說話,都會被誤會。」有些人會選擇澄清,但是她不敢,因為她覺得每一次澄清後都會有事情發生,她在各種是非裡面糾纏,有些人會在這些是非面前留下隻言片語,讓她全身而退,一個字沒說。一次兩次都不說,以後什麼都不敢說。一次兩次沉默,不是因為什麼東西變更好,而是覺得沒有必要了。
  • 孩子愛頂嘴?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孩子頂嘴時,家長要說這3種話
    很多父母都不能容忍孩子頂嘴,特別是自己批評孩子的時候,他們總是有很多道理甚至是歪理拿來反駁。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愛頂嘴肯定是在哪裡學壞了。然而,孩子愛頂嘴,也有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很多叛逆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會讓他們變得橫行霸道,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裡目無尊長。父母教育他們的時候,就喜歡頂嘴了。因此,父母要學會反思!
  • 高考體檢結果怎樣才算合格?不注意可能有退檔風險!
    各地市高考體檢已經開始,那麼體檢怎樣才算合格?什麼疾病對高考有影響等問題,今天廣東中學生給大家整理好了相關內容,記得仔細閱讀,收藏起來哦!由於文章篇幅較長,大家可點擊手機屏幕右上方的三個點,選擇「搜索頁面內容」,輸入你想查看的分類,如「體檢注意事項」,直接定位到你想查看的內容。
  • 不是當了父母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崗位
    當父母的原因有多少種呢,大體來說無非就是這三種:傳宗接代,愛的結晶,一場意外。三種原因可能相互交錯,也可能會消失,但多多少少都透露出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並不是都那麼高的。關於要孩子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我曾在書上看到一個很感動的答案:「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不用替我爭門面,不用為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養老。
  • 做一個傾聽者......
    但是,我不希望各位像我一樣,直到考前或後期才發現自己的心裡有很大的壓力。因為,在那一瞬間,我真的想過放棄,不希望大家再經歷這樣的崩潰。如果,有一個很好的傾聽者,當我排解不了情緒的時候,我可以說給他(她),那麼之後我再因為同樣情緒而感到鬱悶無法排解的情況將大大減少。
  • 說句公道話,我們對「合格父母」的標準太苛刻了
    養育孩子不是一門科學,如果要說它是一種藝術,那也是邊界模糊的藝術。豆瓣9.5分美劇《我們這一天》中的蘭道爾一家人的關係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然而這個家庭本身並不完美,每個成員的生命中都存在很多不如意,也正是這些不如意,才讓我們因為真實的情感體驗而產生共鳴。
  • 從「聽我說」到「請你說」,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要做到高效有意義
    但有時完全忽略孩子的想法,甚至過於缺乏溝通,這種教育同樣是失敗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一定要做到高效且有意義。>會選擇做一個有技巧的「引導者」。二.真誠的「傾聽者」有時父母對孩子的陪伴,不僅僅在於說了多少大道理,教給孩子多少人生常識。相比起這些來說,孩子更需要一個真誠的「傾聽者」。
  • 父母怎樣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好性格,這些話一定要告訴孩子
    更希望上面說的這些問題,不要發生在您家孩子的身上。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在帶孩子過程中,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好性格呢?在好性格形成的過程中,父母還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重新認識,千萬不要忽視,後天的性格培養。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天生就那樣,感覺一點辦法都沒有。而是應該轉換思維,孩子雖然天生是這樣,但是,經過後天努力還是可以改變的。所以說,在塑造好性格之前,一定要先轉換思維是重點。
  • 一個合格的自閉症孩子父母,是什麼樣的?
    「養育一個自閉症孩子,父母真的累、真的難。但即使付出了那麼多,可能對孩子來說你並不是真正合格的父母。 你有沒有想過,自 己 所做的 一切究竟是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的,還是從自己認為的對孩子好的角度出發的?」
  • 作為父母,你會「說話」嗎?想教育好孩子,父母要避免說兩種話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避免對孩子說這兩種話。一、你對得起我嗎?而母親經常說的這番話,讓茉莉有著深深的內疚感,為了達到母親的要求,放棄自己的夢想,最後導致了茉莉不堪重負,得了抑鬱症,跳樓自殺。心理學上有一種概念叫做「內疚感控制」,是指子女感到父母有恩於他們,因此無法反對他們,拒絕他們,最終順從他們的意願。
  • 家教|一位媽媽究竟怎樣才算強大?
    家教|一位媽媽究竟怎樣才算強大?一位媽媽究竟怎樣才算強大?1.自信,但不自負、不強勢。自信的媽媽,孩子也會自信。自負強勢的媽媽只會給家庭帶來災難。2.獨立。這裡的獨立不是指物質層面的獨立,而是精神層面的獨立,是指你無論離開誰都能好好過活。3.遭遇變故時情緒穩定、寵辱不驚。
  • 好的父母,話都不多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中有這樣一段旁白:「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父母的話語有力量,不是靠重複,這裡給各位家長一點「說話」的小建議:1)戒掉喋喋不休做家長的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再調皮的孩子,到了學校還是會聽老師的,但是相同的道理,自己說出來,孩子就是聽不進去。
  • 對於初二的學生而言,什麼樣的分數才算合格
    可能很多到了初二階段的學生和家長都比較焦慮,我們經常說初一差別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階段,尤其是初二下學期,是學生分流的關鍵時期。那麼到了初二階段,怎樣的成績才算合格呢?我想針對於不同要求的學生,合格的成績也應該是不同的。
  • 假如做父母也需要考試,合格了才能要孩子
    最近,江西省的一條新聞讓我再次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慨。但其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成為父母。還記得今年五月份召開的兩會,會上有一位政治委員提出:「建議父母持合格父母證上崗」。該提議一出,立刻在網上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孩子有什麼話對父母說?
    G同學說:我希望我快點長大幫助媽媽幹更多的家務活02 家務雖然視頻中只有7位小朋友想說些話給爸爸媽媽聽,其中就有3位孩子談到了家務的問題如果說要加上給爺爺奶奶說的話,估計會有更多的孩子談家務的問題。現在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大部分的家庭還是爸爸在外面忙著掙錢,媽媽在家輔導孩子作業,爺爺奶奶負責家庭的家務,以這樣的狀態而存在著。在孩子的眼中,還是會看到家務活會花很多時間,也會花很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