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到了初二階段的學生和家長都比較焦慮,我們經常說初一差別不大,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二階段,尤其是初二下學期,是學生分流的關鍵時期。那麼到了初二階段,怎樣的成績才算合格呢?我想針對於不同要求的學生,合格的成績也應該是不同的。
對於想考重點高中的孩子而言,各科成績應該在優秀以上,沒有短板科目,年級排名靠前。
當然每次考試試題的難度不同,無法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在比較正規的考試,例如每學期的期末考試,或者中考,如果是想考重點的尖子生,最低標準是每科在優秀以上(100分論,最少85分以上)。
實際情況是尖子生的數學英語一般比較強,120分的滿分能達到110以上,語文能達到100分以上。其它科目以百分之算能達到90分以上。
而且一定不能有短板科目,即使副科也不能太差。因為競爭對手都很優秀,而自己要努力做到優異。這樣才有希望考上排名比較靠前的重點高中。
想上普高的孩子,分數也要在及格以上,主科不能太差,及時補缺。
可能一些中等的孩子目標比較現實,只要能考上普通高中就行。在中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普通高中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隨隨便便考上。以中考或者期末成績來看,按百分制來推算各科成績應該在70分以上。
一定要注意主科成績不能太差,否則憑藉副科成績,即使能勉強升入高中,到了高中之後名次一般也比較靠後,高中語數外的分數是150分。如果有短板科目及時補差,不要越拖越多,造成知識鏈上的脫節,影響以後的學習。
重視新加的物理學科。初二上半年的物理學科不太難,一般都是聲音和光學的常識,到了初二下半年,會涉及到力學部分。很多理科差的孩子會感到比較吃力。
最後的一點建議。
要想成績保持在比較穩定而優秀的狀態,就應該做一個勤快的孩子。
上課勤於思考多舉手。回答錯了也不要緊,只要是自己認真思考的就會有所收穫。下課多向老師請教。利用好身邊不用花錢的資源,及時彌補課上沒有聽懂的知識漏洞。經常翻翻錯題本。尤其是在考試之前,爭取把錯題本上的題都能弄懂弄透。有個學習的榜樣,pk的對象。學習上需要有自己努力學習的目標,也有和自己Pk的對手。既要和別人橫向比較,也要和自己縱向比較。爭取保持成績的穩定前進。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要過多依賴家長和老師的督促。如果總是依賴別人的管教,自己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勉強上了高中成績很可能會來個大閃腰。
總結: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目標,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和學習方法。爭取不要在初二階段被分流下去,不然到了初三階段想要逆襲就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