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生來說,特別是準備考博士或考碩士的學生來說,了解一下什麼樣的教授是好導師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有的時候,報考一個好導師甚至比報考一個好學校更為重要。有的導師好到什麼程度呢?他除了會盡心盡力的指導學生的學業,提高學生的學術素質外,還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甚至動用自己的社會關係幫助學生就業。雖然這樣的教授不多,但是很多學生正是因為投奔了一個好的導師,從此人生走上了另外一條快車道。
而如果相反的情況下,遇到一個不好的導師,那麼你除了免費做他的勞力,忍受他時不時發作的情緒,滿足他隨時提出的苛刻要求外,整個求學生涯也將會在坎坷重重,鬱悶不開心中度過。
有很多學生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只要努力就夠了,在研究生階段導師作用很小,雖然,對於任何人來說努力都是首要的,但是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努力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共識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討論接下來的問題,什麼樣的教授是好導師?
大學裡的教授有很多種,有的人埋頭做學問,發表文章,搞學術,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如果你的導師是這樣的人,那麼你肯定能在學術上取得不少成績,不過在就業方面就要全靠自己。
還有的教授忙於社交活動,頻繁參加圈內圈外各種會議,痴迷於拿信封,拿講課費,你可能要忍受孤獨的學習,沒有老師指導或者指導非常少的情況,因為你一年根本也不可能見上他幾次,他很有能耐,可能在社會上名氣很大。但是對於你而言,他的任何社會資源都跟你沒有關係,你只是他的一個名義上的學生而已。這樣的教授很容易識別,一般他們年齡都在50歲以上。
還有一種就是靠自己過硬的學術水平在很年輕就評上了教授的青年教師,他們三四十歲年富力強,剛開始帶碩士生或博士生,他們迫切希望能夠做出成績,所以會盡心盡力的指導學生。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脫離科研一線,所以對最新的研究動態總是了如指掌,能夠給你非常切實的幫助和指導。這樣的導師一般還會比較熱心,因為他們的同學、同行大多在行業內剛剛進入領導崗位,也需要優秀的人才,所以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導師會為你推薦工作。
我認識的一個小夥子,就非常幸運在他年輕的博士生導師的幫助和推薦下,在母校留校任教,因為導師申請的國家課題他跟著做了三年,而導師有向學校提出人事建議的權利,這個博士生就留下來跟自己的導師待在一個實驗室。
大家怎麼看選導師這個問題?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