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導師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呢?是應該選擇年輕有為的副教授還是榮譽滿身的教授呢?這是很多考研學生都將面臨的問題,之所以會這麼重視這個問題,是因為在讀研期間導師對於碩士研究生讀研期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因此,選擇碩士導師時或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並且按照前後順序進行:
首當其衝的是導師的人品。這是基礎和前提,是每一個考研學生選擇導師時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常說人品好師德才好,對於碩士研究生的你來說這尤其重要,因為三年的讀研期間如果遇到了一個人品極度無底線的碩士導師,完全可以相信你的研究生生活將是多麼的黑暗。
拿我所在的學院的一個導師來舉例,是我們院出了名的人品差,幾乎所有的導師和學生對她沒有好感,而她帶的一個研究生日常挨罵(劃重點:不是責怪,是責罵,無釐頭的責罵)已經是家常便飯,即使這樣都沒有帶著自己的研究生做課題,只是經常忙於各種學術論壇。
不得不看重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和大學生不同,研究生的我們如果沒有科研的話,那麼或許研究生也就沒有價值了,因此在選擇導師時衡量導師的科研能力這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可以查看碩士導師近5年的科研成果,包括發表的高端學術論文、支持或者是參與的項目和課題、參加的學術論壇,以及現在碩士導師手裡是否還有項目和課題等。通過衡量,然後選擇適合選擇科研能力比較強的導師。
導師職稱重要也不重要。選擇導師時有一部分研究生總是喜歡教授級別的導師,將職稱放在了第一位,認為只要職稱高那麼這個導師就非常的圓滿。然而有很多不是教師的副教授或者是講師,依然有著熱情的科研態度,依然在主持著國家級的項目或者是課題,再加上一些教授在科研方面已經沒有了青年副教授的熱情,所以教授並不見得一定非常的好。
總之,選擇碩士導師有些學生相信眼緣,只要第一感覺是好導師就義無反顧的選擇;有些學生是只看職稱,只要職稱高就義無反顧的選擇。而正確的選擇導師應該是人品、科研、職稱,三者都具備時,那麼這或許才是我們最理想的碩士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