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導師必須是副教授以上?錯,普通講師也可以!

2020-12-13 領略教育魅力

研究生選擇導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清楚在讀研期間導師對於一個學生的重要的塑造作用,如果你能夠跟一位學術大咖的話,那麼你很有可能會因此有一個不錯的學術成果,如果你能夠跟一位人生導師,那麼他能夠對你的三觀有重新的塑造,因此不同的導師對研究生的作用不盡相同。只是現在我們每年的研究生在選導師時更多的是看重其職稱。

而且越來越多的考研學生在潛意識裡都有這樣一種觀念,那就是能成為碩士導師一定是副教授以上,普通的講師是沒有希望的,而且在很多學生的觀念中職稱越高越代表其較高的科研能力,越能夠證明其優秀的教學水平。

所以我們常常能夠聽到一些碩士研究生在和自己的朋友炫耀,我的導師是教授、我的導師是副教授,很少有碩士研究生會說我的導師是一名普通的講師,然而在我國從沒有規定講師不可以帶碩士研究生,也沒有規定必須是副教授以上才可以帶碩士研究生。

當然,這樣並不是在否定教授或者是副教授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而是在強調講師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在很多98高校講師帶碩士研究生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而且這些能夠帶碩士研究生的普通講師,或許僅僅只是在職稱上比較的普通罷了,不管是從科研能力還是從教學水平看,一定程度上並不比那些教授要差一些,甚至還比他們更強一些。

因為這些導師一般都是支持著國家級的項目或者是課題,有著大量的科研成果,而這些便是他們能夠帶碩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至於職稱的問題,這是一個難以解決的事情,畢竟高校每年晉升副教授、教授的名額非常的有限,不可能每一個有能力的講師都能夠順利的被晉升為副教授。

因此這給我們還沒有選擇碩士導師已經還在考研路上的學生一個極為重要的信息,同時也是給我們很多考研人一個觀念上的轉變,在選擇碩士導師時,不要一味的只是盯著導師的職稱,還不要忘記看一看導師的科研,更重要的是看看那些不是副教授的講師,或許他們正在主持的項目或者是課題才是最適合你的。

當然在選擇導師時一定不要將職稱放到第一位,很多時候職稱往往是放到最後一位的,因為最為重要的是導師的人品,這是你三年碩士研究生的基礎,一個好的導師絕對會保障你有一個愉快而有價值的碩士生活。

總之,在選擇導師時思維要更活躍一些,不管是副教授、教授還是講師,關鍵還是看其科研能力,這是一個重點,更不要認為講師不能帶碩士研究生。

相關焦點

  • 你能接受你的碩士導師僅僅只是一個講師嗎?答案真的是意料之中啊
    但是在選擇碩士導師時,絕大多數的碩士研究生是不能接受自己的碩導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講師,這也可以稱得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一般來說高校的碩士導師必須是副教授職稱以上方可招生,方可帶碩士研究生。同時,很多的準碩士研究生認為只有教授以及副教授這樣的碩士導師才是最為優秀的,所以在選擇自己的目標導師時,都將這個條件作為最基本的前提,完全不考慮僅僅只是講師的碩士導師。
  • 35歲就是碩士導師兼副教授,這樣的老師屬於什麼水平?
    35歲副教授也不稀奇了很多不到30就是副教授了。35歲晉升教授的也很多了。一般博士畢業在28-30歲左右,畢業後兩年有資格評副教授。如果努力的話,2年內完全是能夠晉升副教授的。所以說,大部分的博士晉升副教授都不到35歲。再來說說碩士導師,這個還是與學校平臺有關。如果學校平臺好,碩士導師其實很好評的。所以說,35歲的碩士導師兼副教授,算正常晉升吧,不能說特別突出。
  • 講師在大學裡屬於什麼層次,年齡大仍然沒有評上副教授的講師多嗎
    大學老師身上會有三個常見頭銜,比如說,博士、教授和博導,這是三個不同體系,博士是學歷,代表著學歷的最高水平,教授是職稱,代表著職稱的最高水平,博導,是研究生導師,代表著研究生導師的最高水平。優青傑青長江院士都是帽子,不在這三個系列。
  • 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導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是有不同等級優秀的講師,完全可以把課程開設對本門學科有巨大貢獻的基礎課。但是也可以做一些基礎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補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學所遺留下來的空缺,來使整個教學系統趨於完善。當時北大只有專職教員才能成為教授,而兼職的一律都是講師。在當時著名的講師有梁漱溟,魯迅等。這就說明講師的水平不一定比教授差,只是他們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
  • 為何國內高校部分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的學歷是碩士?
    小西在大學做老師,對於碩士生導師、博生生導師遴選有點了解。本質上,導師的遴選和學歷之間存在聯繫,會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為青年教師(青椒),近幾年進入高校教學和遴選為碩士導師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優秀的一批博士畢業生。但是,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遴選的條件是有差異的,相對來說,能遴選為博士生導師的,不管什麼學歷,學術能力和地位都不會差。
  • 14名青年講師直聘為副教授;12人被降級低聘,教授終身制徹底打破
    當上副教授這麼容易了嗎? 這樣看下來,青年教師評上副教授、教授就可以指日可待了?那為何學術界頻出「任教6年評不上副教授」這類備受關注的新聞呢? 我們仔細看下來,可以發現一個重點問題,該校崗位晉升範圍屬於「校內專任教師副教授五級及以下崗位」,分級晉升的「副教授」屬於本校崗位的變化,而非職稱的變化。 這裡就要引入一個高校招聘的概念「校聘」。
  • 考研選擇導師,是選年輕有為的副教授還是榮譽滿身的教授呢?
    選擇導師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呢?是應該選擇年輕有為的副教授還是榮譽滿身的教授呢?這是很多考研學生都將面臨的問題,之所以會這麼重視這個問題,是因為在讀研期間導師對於碩士研究生讀研期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常說人品好師德才好,對於碩士研究生的你來說這尤其重要,因為三年的讀研期間如果遇到了一個人品極度無底線的碩士導師,完全可以相信你的研究生生活將是多麼的黑暗。
  • 盤點亞運冠軍學歷:有副教授,有博士,有講師,很多都是「學霸」
    如果這樣想,那麼,就錯了。因為,時代不同了,我們的運動員,不光在體育賽場上發光發熱,在學業上,也屬於「學霸」一族的。比如,百米飛人蘇炳添。他除了是國家級運動健將、名揚世界的亞洲短跑名將外,他還有一個身份,很多人都想不到。什麼身份呢?他是暨南大學的副教授。而且,這個副教授職務,已經獲得三年了。
  • 據說選擇碩士導師時一定要選擇年齡大的,難道真的要這樣嗎?
    相信很多的碩士研究生會表示,研究生是導師負責制,大學生時高校負責制,也就說讀研的你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碩士導師,這對於自己之後的學習和個人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每一個碩士研究生都希望自己能夠被一個非常好的碩士導師帶。
  • ...博士生 副教授 博士 副高 職稱 講師 畢業生 評聘 降格-東方...
    清華大學決定,從2012年全面取消博導評聘制度,全體副高職稱以上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均具有博士生指導資格。屆時博士生導師數量將增加一倍。此前,北京大學把博導門檻降得更低,部分院系講師已獲準獨立指導博士生。(2月26日《新京報》)  降格擴博導,博士生笑了。
  • 講師和教授有什麼區別?
    講師是能夠獨立開設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大學教師。但是有不同等級優秀的講師,完全可以把課程開設對本門學科有巨大貢獻的基礎課。但是也可以做一些基礎的工作,基本上是去填補教授和副教授正常教學所遺留下來的空缺,來使整個教學系統趨於完善。當時北大只有專職教員才能成為教授,而兼職的一律都是講師。在當時著名的講師有梁漱溟,魯迅等。這就說明講師的水平不一定比教授差,只是他們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一般大學本科畢業擔任助教職務4年以上可申請講師資格,研究生班畢業或者獲得第二學士學位,擔任助教職務三年以上也可申請。
  • 2020考研:導師選正教授還是副教授,你還在猶豫嗎?
    那麼對於考研報考來說,選擇導師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每年都會有學生在衡量報個副教授(一般是碩導)還是正教授(一般是碩導和博導),糾結程度不亞於考外校還是考本校。那麼到底正教授和副教授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這麼多人遲遲做不了選擇?
  • 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這三者都有什麼區別?很多人都不知道!
    網友二:要講清這三者的區別應該弄清學銜、學位、職稱這幾個詞語的區別,學銜是針對科研機構設置的一種學術職稱,比如社科院裡的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等;學位是針對高等院校在校畢業大學生設置的一種學歷資質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等;而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則是高等院校教師的一種職稱。它們的區別這就是級別的差異,教授級別最高,副教授和講師基本應該是一個級別。
  • 招碩博生 | 年薪:教授25~100萬,副教授15~50萬,講師11~20萬,碩士年薪10~18萬 | 坐標廣東
    >6泰語2碩士以上,副高以上優先7朝鮮語2博士或副高以上8西方語言文化學院葡萄牙語2碩士以上,講師及副高以上優先9德語教師210俄語>本碩專業一致,副高以上優先25會計學2優秀碩士,博士或副高以上優先26人力資源管理2博士、境外優秀碩士,或副高以上27旅遊學院旅遊管理2優秀碩士,博士或副高以上說明:
  • 研究生導師一年可以招幾個學生?為什麼有導師一年只招一個學生?
    一個研究生導師每年可以招幾個學生?為什麼有的研究生導師一年只招一個學生,而有的研究生導師卻可以招4個呢?讀研究生不管你是讀碩士還是讀博士,選導師是你避不開的問題,你報考的導師能招幾個學生直接決定你入學後有幾個師兄師姐,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來談論一下為什麼有的導師只招一個學生,而有的導師卻可以招2到3個甚至4個學生。
  • 大學老師要做到副教授需要多久?這個難度在不斷增加
    至少需要5年時間 總體來看,近幾年在大學裡面,做了副教授,這個難度在不斷的增加。目前,學校職稱的評定權由學校自主掌控,但是,評定條件相比以前更加的嚴格。如果博士畢業,在普通高校就職享受三年副教授待遇,三年以後,如果達不到評定副教授的條件,則降為講師。
  • 研究生導師可以帶幾個學生?如何選擇導師?不同學校情況不一樣
    在我的學校,有科研項目的教授能帶1個學碩3個專碩,有科研項目的副教授能帶3個專碩,而有科研項目的講師能帶1個專碩。當然,不同的學校對於這個指標都有所不同。碩士生導師帶學生數量的標準是什麼?雖然一些不能獨立完成科研論文寫作的教師也可能可以帶研究生,但這部分是少數,因為這些教師參與到了其他專業內學術大佬的團隊,這就不用擔心自身科研能力的問題,全部事情都是團隊完成就好;3.每個學校對於研究生導師可以招收的學生名額都有控制,但大體上的分配為:教授能帶1個學碩3個專碩、副教授能帶
  • 導師是教授還是講師對於研究生的影響是否較大
    研究生培養單位在導師的選拔上都會有相應的規則,通常能夠帶研究生的導師,往往都需要具備副教授以上的職稱,這主要是為了保障研究生期間的教育質量,所以講師帶研究生的情況並不常見。讀研期間,導師對於研究生的學習效果會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影響研究生學習的因素還包括課題資源、實驗室資源、行業資源等等,實際上研究生能否在讀研期間獲得較多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 這所高校徹底打破教授終身制:1 名教授、4 名副教授被降級低聘
    文章來源:募格課堂、中國教育報 中國教育新聞網、深圳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碩士畢業想進高校當老師有機會嗎? 如果降低對學校的要求,還是可以順利入職高校的,而且如果表現出眾,還有可能從講師連升三級,被破格直聘為副教授。
  • 系統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 |(9)碩士生導師·羅宗富副教授
    羅宗富,副教授,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