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不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但據南澳大利亞大學的語言學家戴維·考德威爾(David Caldwell)博士說,二十一世紀的愛情語言與以往一樣深情和有意義。
考德威爾說:「浪漫和求愛在網上非常活躍,並且開創了交流愛與情感的新方式,與傳統的情書不同。」
「現代愛情交流的特點是圖像(自拍或一對情侶在一起的圖像),表情符號和模因,以及單詞,聲音,圖像和動畫的許多其他組合,這些組合基本上起到了「情書」的作用。
「通過線上通信,我們還可以前所未有地快速看到彼此的情書。情侶公開發表或宣布自己的感情並不罕見。」
考德威爾說,當今的愛情語言通常不那么正式,不那麼詩意、不太精巧、不怎麼用比喻。
他說:「沒有太大空間可以比較您的愛人和烈日,至少不如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中那樣出色,但這種情感同樣充滿愛意或有意義。」
「當今的愛情語言更為直接,經常是雙向的在線交流,語言形式可能更簡潔,並且通常可以包含「流行語」,即縮寫和幽默。
「這種變化也許反映了我們對潛在伴侶的語言庫的重視。
「也許今天注重於潛在伴侶的這個能力,即能夠使用數字溝通能力(幽默,表情符號,模因,Bitmoji等)來表現出對現代生活的精通。」
考德威爾說,這一代人「談戀愛」與浪漫的傳統印象完全不同。
「毫無疑問,情書會減少,但是在線約會在Tinder,Bumble,RSVP和e-Harmony(以上都是外國的約會網站)等網站上正在蓬勃發展。
「在這裡,獨特的語言類型產生了。
人們在這些網站中最常見的就是製作個人簡歷和生活記錄。
"它旨在將一個人"銷售"給潛在的伴侶。這種自我商品化有特定的語言模式,這些模式往往非常具體和高效,當然不是隱喻或詩意的。
「歸根結底,愛就是愛,人們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是為了引起積極的回應。也許今天成功的求愛依賴的是更多正確的表情符號,而不是十四行詩或歌詞的結構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