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爸爸的訪談稿為什麼黃了......

2021-02-19 小土大橙子
小土叨叨:前幾天看到熱搜上有個話題#老婆年薪百萬要不要當全職爸爸#反正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覺得有點生氣,這問題問得也太雞賊了,憑什麼全職媽媽一抓一大把,可到了男人這裡的時候,就要以年薪百萬為前提? 所謂男人的尊嚴,要用年薪百萬才能逾越,而女人的就可以輕易跨過? 「全職爸爸」熱議,讓我也想起了以前準備做的選題:採訪全職爸爸。當時很期待,但是後來這個全職爸爸的採訪稿黃了.這是1月末一期《奇葩說》的辯題。很吸睛,很有話題度。推薦大家看一下,2倍速播放的話大概半小時刷完。妻子從懷孕、生產到哺乳,以及回歸職場後背奶,都是非常艱辛的歷程,丈夫應當在養育和教育上多多出力。完全可以拋棄「男人是家庭頂梁柱」這種傳統思路。父親在育兒上也可以有建樹。全職並不意味著與社會脫節,反過來,996的工作完全可能與社會脫節。應當強制父親休長達一年的育兒假,以此制衡女性因為孕產在職場上受到的歧視。「一個人全職,就會導致另一個人失職。」為人父母應當一起承擔育兒責任。不應當由賺錢能力的強弱來決定夫妻二人的分工。做不做全職應當是出於熱愛,為了孩子,夫妻都要早點回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做全職爸爸意味著失去了一個真實的外面的世界。既然妻子都年薪數百萬了,錢可以買來自由,為什麼不僱傭保姆,自己出去追尋事業和夢想。

其實這個辯題的條件很……苛刻,更讓人覺得忿忿的是,反方列舉了很多不做全職爸爸的理由,正是很多全職媽媽不得不照單全收的。

而當性別互換,全職爸爸真實的處境如何呢?

我們還真的採訪過。

我們原本的設想是,全職爸爸稀有,總有些新鮮的東西能寫寫吧,他們是否會面對老人和社會質疑的眼光?他們如何學習育兒知識?爸爸帶娃的弱點和長處分別是什麼?這幾位妻子們沒有年薪百萬,但維持家庭開銷也完全沒問題。有兩位爸爸倒是沒有「男人不能在家裡,一定要出去掙錢」的想法,既然妻子的工作收入更高,或者更適合繼續,自己的工作可以適當的中斷,那麼,他們在家承擔主要的育兒責任,也完全OK。有一位爸爸收入不如妻子,接受採訪也非常的勉強。他不喜歡全職爸爸的稱號,他認為自己是在職爸爸,因為依舊在做一些投資和小生意,老人每周會來幫1天的忙。聊到這裡都還不錯。深入下去,當然可能是樣本量還太小,我發現他們普遍育兒知識匱乏,在養育上比較沒有章法。丈夫們一律很「佛」,育兒基本靠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和「直覺」,妻子給孩子買點繪本和益智類的玩具,就被他們說「太焦慮」。我試圖換換立場,也許丈夫們也沒錯,佛系一點沒什麼不對。再聊下去,還是怪怪的:有人跟我說,孩子上躥下跳的,每天只有坐在電視機前的2個小時能安靜會兒。這孩子還不到3歲……有人跟我說,奶粉至少要喝到3-4歲啊,很有營養的。我想,您可真是奶粉廠商在中國的忠實粉絲啊……還有人跟我說,社會上很多全職媽媽覺得苦,是因為缺乏思考,與丈夫缺乏溝通,他自己家則做得比較好。我作為一個全職過的媽媽,不可避免地感到被冒犯了……我恍惚有種感覺:這採的不是家中的全職爸爸們,而是很傳統的來幫小輩帶娃的老人!有木有?!必須承認,我有自己的優越感:就這?有啥可自誇的……畢竟咱們全職媽媽界,能力出眾的人不要太多。以上這種段位的,一般都是很謙遜地希望多學習,多進步。而他們,卻那麼自信……好吧,是我的錯,我找他們幹什麼?(全職爸爸太稀有、太難找了啊!)採完我是有點生氣的,實在不知道怎麼下筆。誇,我無法違心地誇。貶,人家好歹邁出了不容易的一步。吐槽嗎?他們的老婆都沒吐槽,怎麼輪得到我?他們至少挑起了育兒的責任,突破了傳統性別分工的藩籬。至於業務能力水平,那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其實我採訪的這幾位全職爸爸有一個共同點,倒是很值得說道的,那就是,他們背後的妻子,都非常支持他們的工作。(雖然有人不認為全職爸爸是一份工作。)有的妻子擔心全職爸爸的角色受非議,尤其注意展現對丈夫的尊重,常常肯定老公細心、會籌劃、情緒穩定等等,丈夫表示被誇得很到位。抱歉,我真的忍不住想到很多全職媽媽,何曾得到過這樣的肯定和褒揚?好像帶孩子就是理所當然的分內事,不被丈夫挑三揀四就不錯了。哇,這全職爸爸做得好輕鬆啊,我真的酸了。有人幫忙煮了飯,他就真的只需要帶娃,這份工作的難度係數至少降低了40個百分點好嘛。有的丈夫表達,既然妻子在外拼殺,他就要努力守好後方,即便如此,妻子還是分擔了很多家務,比如洗衣服、洗碗、倒垃圾。但我深知,大部分全職媽媽的配偶並沒有這幾位全職爸爸的妻子那份共同分擔的心。不說夫妻了,就是做普通的兄弟,也要講義氣吧!怎麼好意思做甩手掌柜。年薪百萬也沒啥了不起呀,比爾蓋茨以前還負責送孩子上學呢。仔細想想,我的不爽也不是針對這幾個爸爸,還是因為身為女性,代入了大部分人的困境之中,憤憤不平罷了。

操心全職爸爸? 我還是省省吧。

沒有孩子的辯手們,當然可以輕輕鬆鬆地說,不要輕易放棄追求事業和夢想,不要在家裡多清閒,雙方一起承擔育兒責任,這種很漂亮卻一點也不接地氣的話。

但他們真的忽視了,其實養育孩子是一份比996更996的全職工作。出於文化和經濟等方面的原因,在中國,靠老人育兒是主流,才有了雙方都能留在職場的可能。而除非是完全將育兒責任甩給老人,否則,總還有一方是要為孩子的成長多付出一些的,這個人通常是媽媽。我發現現在有一種傾向,它的動機可能是好的,那就是:因為做全職媽媽容易讓人失去職場競爭力,經濟上完全依賴丈夫,而人是靠不住的,全職媽媽又沒有任何社會保障,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絕對不要做全職媽媽。然後呢,那些做了全職媽媽的人,就被認為不是獨立女性。好像只要在職場上守住,就能解決女性的困境似的。殊不知,留在職場上的同時,還要hold住孩子和家庭的她們,可能面臨的是另一種艱苦的處境。辯手們提出的:「交給專業人士」,敢問上哪兒去找這樣的靠譜人士?絕對不要做全職媽媽,也絕對不要做全職爸爸,也不討論備選方案——難道孩子要靠光合作用長大嗎?
大部分家庭並沒有一個年入數百萬的breadwinner。但當這個家庭有了孩子,就不是討論誰工作、誰帶娃,表面上的分分工這麼簡單了。理想狀態下,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分工也不需要是一成不變的。誠然有很多現實的壓力,讓每一個家庭都會做出屬於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一概而論。但有一件事情,我認為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都應該去重視的:就是打從心底承認育兒、家務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事。如果不是另一半承擔著很多的育兒責任,哪來在職場無後顧之憂的拼殺,一個人的職場增值,往往是建立在另一個人犧牲的基礎上的,而這一切是看不見的,甚至於犧牲的那一方往往被汙名化為職場的弱者,「靠人養」。(正方女辯手對老公付出的認可,希望更多男人有這樣的覺悟)

一些全職媽媽對於「伸手拿錢」很不自信,覺得彆扭。男人不習慣為此支付工資,不代表它們就理所當然是免費的。

我真想大聲疾呼,孩子是兩個人生的,如果沒有你在家的勞作,配偶能自由瀟灑地在外工作嘛?所以,配偶的收入裡面,理所當然有你的一半啊。伸手拿錢不僅沒什麼不對,更好的做法難道不應該是對方主動轉帳?(不過,男人可能覺得,你不帶,還有我媽幫我帶,我媽不會跟我拿錢的,你為什麼要拿錢?哈,算我輸!)傅首爾說,她家老劉基本是就是個全職爸爸,男人一旦想開了,其實做全職爸爸可以很開心。當她不想給老公支付那雙限量版球鞋的錢時,老劉底氣是很足的:「我們是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如果你們去看這場辯論,會發現反方很多的立論出發點,都是站在如何把個人價值最大化啦,如何與配偶維持平等的經濟地位等等。

我明白,在中國,家庭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但大部分人並不具備主動選擇全職or在職的條件,而是被現實推著走。

別說什麼,妻子年薪數百萬丈夫才考慮是否做全職爸爸,為什麼男人總有得選?就像在說,何不食肉糜。

 

全文完,這篇的作者是當時負責訪談的小夥伴,但話說得有點犀利,所以匿名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家需要一個月薪2萬的全職爸爸?
    為什麼我家需要一個全職爸爸?距離我老公小陳正式上崗做全職爸爸,竟然已經一年半時間了。全職爸爸,那能算工作嗎?新聞裡,美國的全職爸爸說,在不少人眼裡待在家中的爸爸幾乎等同於一個懶惰的流浪漢。美國都這樣,國內對全職爸爸的評價當然也高不到哪兒去。
  • 當男人成為全職爸爸……
    某天,偶然在網上刷到一名全職爸爸,突然想到,現在有男人願意當全職爸爸嗎? 那麼,當男人成為「全職爸爸」,最後會怎樣? 01 曾看到這樣一個採訪,主角是一個已經全職在家十年的父親。
  • 「女強男弱」這個偽命題,汙名化了多少全職爸爸
    於是4年前,夫妻倆協商後,黃先生決定從外企辭職,回家帶娃。做家務、陪孩子和輔導作業都由他一手包辦,「全職媽媽做什麼事情,全職爸爸就做什麼」。而在黃先生的敘述中,大家還能感受到他對妻子的滿滿愛意——他說帶娃是件很傷神、很容易抓狂的事,當全職爸爸也是「想讓媽媽不要老得特別快,容顏可以儘可能長久地保持下去」。
  • 全職爸爸地位低
    全職爸爸地位低,不僅是在社會上,而且在自身的認同上。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還是母系社會,真正的婦女同志當家做主,男性作為輔助角色,爸爸們要低全低。到了現代,男女平等,慢慢地也出現了許多全職爸爸回歸家庭,擔負起育兒學習生活的責任,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我也是其中一員,也堅持了多年,就拿我自己來剖析一番,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 「辭職當全職爸爸,老婆給我月薪兩萬」
    56.0%的受訪已婚青年認為,男性做全職奶爸是對家庭負責任的表現。54.6%的受訪已婚青年認為,爸爸的陪伴有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在國外,全職爸爸也成為越來越多男性的選擇。據美國進步中心的數據,近40%的美國已婚女性比配偶掙得更多,加之不斷增加的撫養費用,使得更多男性願意做全職爸爸。
  • 爸爸眼中的全職媽媽
    今天不想寫文章,就讓孩子爸爸寫他眼中的全職媽媽,以下是她寫的,說實話還有點小感動!爸爸眼中的全職媽媽爸爸媽媽認識2年多後結的婚,結婚後備孕,懷孕後因為家離公司太遠就辭了職在家安心備孕,但為了補貼家庭收入,期間還經常做些網絡兼職和網店,雖然掙得不多
  • 紅黃藍家長訪談|堅持上早教,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一件事情
    本次訪談對象:黃豆豆媽媽(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老師)黃豆豆(化名),八個月參與紅黃藍早教,目前已經四歲半。大運動,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五大領域的實際發育達到了5歲~5歲半之間。作為大學老師,當時出於什麼原因報名早教呢?
  • 全職爸爸四個月,意外獲得妻子的嫌棄,眾人的憐憫
    全職爸爸你有見到過嗎?你理解支持他們嗎?向來沉默寡言的爸爸能夠照顧好孩子嗎?我們拭目以待!孤立無援的全職爸爸述做了四個月的全職爸爸,我感覺自己被孤立了。從來沒想到做全職爸爸會如此艱辛,我似乎更加理解老婆了。
  • 女主外,男主內,全職爸爸行不行?
    在我們傳統的家庭分工中,長期以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可是近些年,男性選擇成為「全職爸爸」似乎也並不是罕見現象了。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確實有男性選擇成為「全職爸爸」。男性什麼情況下會做「全職爸爸」?以前,在一般家庭裡,當需要有人全職照顧孩子時,大家普遍認為的人選往往是媽媽而不是爸爸。而在當今社會,不只存在「男性賺錢養家」這一個固定選項,女性也在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對夫妻剛好是妻子收入比較高,丈夫更擅長帶孩子,為什麼不能是女性賺錢養家,男性在家帶娃呢?
  • 需要一個月薪兩萬的全職爸爸嗎?實踐證明爸爸育兒的核心優勢
    本期薦書書名:《全職爸爸》 作者:毛利 中信出版社出品簡介:一項調查顯示,對於丈夫成為全職爸爸,男性贊成的比例要高於女性。那麼,爸爸全職育兒,效果究竟如何呢? 上海作家毛利率先走出了探索的一步。自從有了兒子艾文後,毛利和丈夫小陳作為新手爸媽陷入手忙腳亂的境地,於是二人約定:將來誰先成功了,另一半就回來帶孩子。 幾年後毛利的小說賣了版權,收入到帳後,她對小陳說:兌現承諾的時候到了。 就這樣,小陳正式上崗,開始了全職爸爸的工作。
  • 全職爸爸能帶好孩子嗎 質疑背後的社會癥結
    最近全職爸爸群體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上海知名專欄女作家毛利的「全職爸爸一周工作報告」有廣泛的讀者群,毛利的丈夫辭去工作專心育兒,為此毛利每月支付丈夫2萬元的月薪;澎湃的「口述中國」也做過全職爸爸的專題。顧名思義,全職爸爸即沒有負擔家庭經濟責任的父親,他們的生活重心以料理家務、照顧子女或自我休閒為主。
  • 全職高手葉修爸爸出現是哪一集 葉修和爸爸什麼時候和好
    全職高手電視劇,葉修爸爸會在劇中出場,而且和原著不同,葉修爸爸會和葉修見面。全職高手葉修爸爸是哪一集?葉修爸爸和葉修什麼時候和好?  全職高手葉修爸爸出現是哪一集  葉修爸爸最開始出現是第24集裡面。葉修弟弟葉秋去網吧找葉修,希望葉修回家,不過葉修沒有回去,這裡也提到了葉修爸爸葉昭。
  • 「常青藤爸爸」黃任 從投行精英到育兒權威的全職奶爸
    他是黃任,是「常青藤爸爸」CEO,常青藤爸爸兒童雙語啟蒙教育品牌創始人及CEO,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現攻讀哈佛教育學碩士,著有《別錯過孩子英語學習敏感期》《教孩子唱學最美古詩詞》《小小興趣班裡的大智慧》《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語文/數學》等多本少兒啟蒙類圖書,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推薦優質教育資源。
  • 央視才子撒貝寧願做全職爸爸,婚姻裡做全職爸媽更需要資本!
    01最新一期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談到了全職爸爸,全職媽媽的問題。法學院當中男女比例是3:7,但是進入社會後,大多數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都是男的,女性在家庭當中承擔了更多的責任。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10個女生去面試,8個會被問到:當家庭和工作有衝突的時候,你會選擇什麼?如果只問女性這個問題,那你就太落伍了,調查顯示:95後,有59%的男性願意做全職爸爸。那到底要不要做全職爸爸或者全職媽媽。02首先,全職爸爸或者全職媽媽是一個非常負累的職業。
  • 紅黃藍家長訪談:金山銀山 不如正確科學引導孩子
    本次訪談對象:翰承媽媽翰承(化名),一歲五個月參與紅黃藍早教,目前已經四歲半。爸爸媽媽堅持每周帶著上課,紅黃藍的所有課程都上過,各方面發展很均衡,剛開始來的時候比較內秀,現在會願意展示自己,會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思維很靈活。非常感謝翰承媽媽能夠接受我們的採訪,為我們分享翰承的早教經歷與經驗。以下為本次採訪翰承媽媽的分享。
  • 《令人心動的offer》何炅提到全職爸爸比例增多,她們這樣答
    昨晚的節目裡,李晉曄、詹秋怡與梁律聊到了全職爸爸的話題,引發加油團對全職爸爸展開討論。撒老師表示願意回歸家庭當全職爸爸、範丞丞 則說自己更關注工作,周深認為不管是誰全職在家,我們都要承認女生在家庭裡因生產、調養身體而客觀存在的「犧牲」對於這個問題,你們的答案是什麼呢?
  • 全職爸爸育兒的優勢,你知道嗎?
    全職爸爸是一種嶄新的育兒方式國際上,越來越多的爸爸樂於接受這種育兒分工;在國內年輕家庭中,這種趨勢正在萌芽。爸爸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可代替的,全職爸爸可以將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但當全職爸爸要了解的事情、將面臨的挑戰很多很多。說明全職爸爸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下面帶你全面了解一下。
  • 黃鴻升爸爸過60大壽,女友峮峮替黃爸慶生還原全家福
    女友峮峮替小鬼給黃爸慶生還原最後全家福據臺灣媒體報導,「小鬼」黃鴻升猝逝,享年36歲,留給親友、粉絲無限的想念。而昨天(24日)是黃爸爸痛失愛子後第一次過生日,小鬼妹妹就在社交網站曬出幫父親慶祝60大壽的照片,小鬼女友峮峮也一起參與,模仿小鬼生前最後一張全家福,讓人鼻酸。
  • 全職爸爸帶娃記
    今天,我就挖來一位超級會陪娃的全職爸爸——心怡爸,寫了一份實操性100分、可以直接抄作業的【高質量親子生活PBL範本】,連溝通「話術」都分享出來了(尤其最「磨人」的低齡娃家庭,強烈建議收藏)。給孩子撒下「科學」的種子- Z   h   e   n    B   a   n   g -我是一位在北漂17年後,於2017年搬到成都的全職爸爸,目前和妻子雙全職,跟6歲女兒心怡一起享受童年時光。我不太認同有些觀點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那樣你會潛意識裡認為他人都是競爭對手,而且無暇去體驗兩邊的風景。
  • 為何越來越多的男人,願意當「全職爸爸」?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某天,偶然在網上刷到一名全職爸爸,突然想到,現在有男人願意當全職爸爸嗎?那麼,當男人成為「全職爸爸」,最後會怎樣?無論男女,希望你看看此文。01曾看到這樣一個採訪,主角是一個已經全職在家十年的父親。但現在當全職爸爸的男人,早就不是個例。早有調查顯示,在0~18歲孩子的家庭中,全職父母佔比為16%。全職爸爸在其中的比例,就超過了三成。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懂得承擔父親的責任,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當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