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譚章熹:中國發展半導體最缺的是人才

2020-12-14 財經網

「中國發展半導體,不缺錢,不缺決心,也不缺經驗,中國最缺的是人才」,12月12日,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RIOS圖靈獎實驗室聯合主任、睿思芯科(RiVAI)創始人兼CEO譚章熹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如是說。

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RIOS圖靈獎實驗室聯合主任、睿思芯科(RiVAI)創始人兼CEO譚章熹

譚章熹表示,我如果中國想所謂的「彎道超車」,必須要創造一個跟以前沒有人的模式。比如TSMC擊敗了英特爾,創造了代工廠的模式。如果今天再想要挑戰TSMC,我們必須需要這麼一個模式。「我認為開源是很重要的,如今真正半導體終端的消費者,同時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對整個晶片設計影響也不一樣,所以新的機會下會有一些新的模式出現」,他說。

對於人才的培育,譚章熹認為人才是第一位的,希望能夠培養下一步的人才。

以下為發言實錄:

譚章熹:非常感謝蔡主席非常精彩的介紹,但是談到了RISC-V,大家並不是很熟悉,我想用一個非常簡單的類比,我們說到的指令集架構,就是語言學的例子,語言裡平時交流裡都有」詞彙」,RISC-V就是計算機的硬體跟軟體之間通訊的詞彙,我們所知道的RISC-V就是指令集之一。類比計算器的例子,我們所說的指令就好比計算器上面的按鍵。

我們是來自最開始起源於UC Berkeley,由我的老師也是2017年圖靈獎得主,我們去年在深圳和清華-伯克利建立了一個RIOS開源實驗室,我們的目的就是做RISC-V軟硬體生態。

我們到目前為止遇到指令架構ARM和Intel都不開源由企業私有,目前他們都是比較閉環的東西,從RISC-V來講是第一個開放開源,它也是由我們在Berkeley項目組提出來,現在得到工業界廣泛的應用,垂直系統裡閉源的指令架構,他們都是由各自公司來擁有,他們命運都非常悽慘,MIPS一共這麼多年從1984年建立起來被買賣了7次,ARM最開始它是做臺式機系統的公司,後來經過大概4次買賣到最後一次收購。我們另外知道一個半導體的產業鏈,除了CPU之外,我們知道EDA公司在產業裡非常關鍵,主要有三家,這是非常著名的Synopsys/Cadence/Mentor,當然也談到了TSMC等晶圓代工廠,整個產業鏈需要很多錢很多的錢,RISC-V有什麼不同,這是我們第五代的經典指令架構,首先它是免費喝開放的,另外它是一個非常模塊化,我不想做過多介紹,它也是屬於精簡指令架,有點像軟體界中的Linux,對我們整個產業鏈來講是非常有意思的,對中國產業鏈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件事情。

快速說一下RISC-V發展到現在為止是個全球的現象,我們有超過750個會員單位,從2015年開始超過50個國家跟地區,據Gartner預測,2025年40%的OEM都會生產自己的ASIC,特別提到了作為定製化晶片來講,RISC-V不是ARM的廉價替代,用睿思做的一個RISC-V晶片為例,我們在新的AI領域,RIVAI是通過自己的微架構設計,通過自己的定製指令可以做出這些超過ARM性能的產品。

我們預計在2025年左右大概全球會有620億的CPU都是由睿思來做的,主要分布大概是在工業這個領域。

最後提一下,關於我們說的晶元代工廠,當然前兩位專家提到了,它需要很多的錢,需要很好的生產,但是TSMC之所以超過英特爾是在TSMC打造生態,每一代的工藝出來,它同時對EDA和周邊生態,包括IP,包括代表設計會同時推出,這一點可能是現在國內很多在做半導體代工廠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這裡我舉一個例子,谷歌的Skywater項目,從頭到尾把所有的一個商業化晶元代工廠都打開出來,包括也使用完全開源的EDA,到2025年RISC-V會作為一個非常主要的處理器指令,但是我們認為大概在5年到10年範圍內有可能會出現從EDA到處理器,全部是開源的設計,由於時間有限,我就先說到這裡,謝謝大家。

主持人(蔡洪平):譚先生我在舊金山5年前見他的時候,我就知道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青年企業家,同時我相信RISC-V也有大的突破,特別在中國這一塊,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現在中國半導體熱,如果不是川普這兩年跟中國打貿易戰,來封鎖中國,我們才知道半導體行業原來是瓶頸,是中國真正高端工業和發展的脊梁,現在知道了,從你們不同的角度認為,我們靠什麼辦法能夠使中國的半導體從設計一條線,原料一條線,所有A股上市一說半導體,估價就漲的,您說一下最好的路徑在哪裡?

譚章熹:我們做開源的來講生態也是非常重要,而在生態裡面,不光你在國內「自主可控「,而是全球的,因為你的軟體,你的所有東西,包括過去十年網際網路,全部是基於開源軟體的,所以生態非常重要,對我來講,我總結一下,有兩點,中國不缺錢,不缺決心,不缺很多經驗,中國最缺的第一個是人才,有多少人真正去學半導體,真正去學計算機系統架構,真正去學CPU,屈指可數,這個本身也不是一個中國的問題,這個跟過去十年到15年網際網路蓬勃發展是有關係的,我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我在Berkeley讀書的時候,那個15年就是網際網路蓬勃起來的十年,我老師是做CPU的泰鬥,他上課是20個學生,中間還有退課,另外有一個教授叫Michael Jordan,同打籃球的喬丹名字一樣,他是做軟體這些東西,他開課的時候,學校找最大的教室,坐無虛席,所以你看到整個對大家的一個影響,所以人才的培養,包括人才儲備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搞定的,這引出第二個觀點是說中國還缺的是耐心,在我前段時間有一個美國人採訪我的時候,你們中國有錢,有這些人,有市場,中國很多投資人可以投出一個Intel。我說,」你說的沒錯「,但是他們希望三年能夠投出一個英特爾,我們看到CPU也好,我們舉一個目前ARM的例子,到最後發現了整個這麼一個手機的商業市場,我覺得如果中國想所謂的」彎道超車「,其實叫搞技術的人來講我不認為存在彎道超車,對中國來講,你必須要創造一個跟以前沒有人的模式,我們舉剛才ARM的例子,TSMC擊敗了英特爾,他創造了代工廠的模式,如果我們今天在想第三波能夠挑戰TSMC你必須需要這麼一個模式,在我看來我是開源,我認為開源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包括真正半導體終端的消費者,包括我們現在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對整個晶片設計影響都是有不一樣的變化,所以新的機會下會有一些新的模式出現。

譚章熹:我在美國待了很長時間,我的經歷相對單一,以我從矽谷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是什麼,一個公司也好,一個企業也好,一個事情也好,最重要的是人,你有正確的人他可以幫你正確的方法論,可以幫你正確的技術積累,正確的人給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東西,我之前的創業公司,他現在也是一個上市的企業,我進去的時候從差不多就幾個人,做到企業存儲的世界上排前三名,它一個創立的思維非常簡單,就是僱傭最好的人,讓他們做出一些非常不一樣的事情,所以我認為人是第一位的,我們回來的目的也是在學校裡面會做一些教職,希望培養下一步的人才,人才也是有流水線的。

(編輯:鄭雅晨)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RISC-V基金會宣布徵集RISC-V臺灣地區研討會演講嘉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1/396550.htm  地點:臺灣新竹市東區中華路二段188號國賓大飯店 ,郵編:30060  日期:2019年3月12日(周二)至3月13日(周三)  詳情:RISC-V基金會將與Informa的知識與交流部門KNect365合作舉辦臺灣地區
  • RISC-V向哪去 國科大計劃負責人談初心
    作為「一生一芯」計劃的負責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秘書長、RISC-V國際基金會董事包雲崗向《IT時報》記者表示:「處理器晶片是晶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佔到晶片半導體市場規模的1/3,但我國的處理器晶片全球市場份額還不到1%。
  • RISC-V是中國集成電路領域彎道超車的機遇?
    說到自主可控,我們不得不提及中國RISC-V產業聯盟,中國RISC-V 產業聯盟致力於集聚和整合國內RISC-V創新力量,助推RISC-V產業生態的建設,提升中國企業在RISC-V 指令集創新、標準制定中的影響力;同時,加快RISC-V 的市場推廣和產業化應用,助力形成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共性技術協作開發機制、智慧財產權合作機制等長效機制,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 中國RISC-V 產業聯盟是啥?為何要成立?
    由芯原控股、芯來科技、上海賽昉科技(SiFive China)、杭州中天微、北京君正、兆易創新、致象爾微電子、樂鑫科技、時芯電子、紫光展銳、地平線、晶晨半導體、華大半導體、格易電子、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上海物聯網行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發起的中國RISC-V產業聯盟在會上宣布正式成立,芯原控股有限公司擔任聯盟首任理事長單位。
  • 1瓦功耗,5GHz頻率:全球最快Risc-V晶片出世,效率超越蘋果M1
    根據全球半導體行業知名媒體 EE Times 的報導,前些天,一家位於加州森尼維爾的小型電子設計公司 Micro Magic 宣稱:他們設計、生產出了全世界最快的 64 位 RISC-V 內核,比蘋果的 M1 晶片和 Arm Cortex-A9 表現還要出色。
  • 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劉二壯:半導體發展耐心最重要,其次是資金和人才
    「做半導體行業,首先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坐冷板凳,不能說今年投資進去,兩年後就有回報。在有耐心前提下再談資金和人才。」在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證券市場周刊》聯合主辦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後疫情時代的應對與抉擇」上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前Lam Research中國區總經理劉二壯如是說。
  • 1瓦功耗5GHz頻率:全球最快Risc-V晶片出世,效率超越蘋果M1
    根據全球半導體行業知名媒體 EE Times 的報導,前些天,一家位於加州森尼維爾的小型電子設計公司 Micro Magic 宣稱:他們設計、生產出了全世界最快的 64 位 RISC-V 內核,比蘋果的 M1 晶片和 Arm Cortex-A9 表現還要出色。
  • 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2021年半導體產業將持續正成長,呼籲強化國際...
    中興、華為事件以來,從中美貿易戰到現在愈演愈烈的科技戰,半導體上升為「國家級戰略性」產業,並從一個專業領域成為全民熱議的關鍵詞,晶片成為國家經濟、各產業環節、民生安全的最關鍵要素,是全民共識。居龍自身的兩大經歷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去年11月,居龍受邀參加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主論壇「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圓桌對話,居龍是唯一代表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硬科技的對話嘉賓。
  • 專訪圖靈獎得主David Patterson:希望RISC-V架構5年內成為專有架構...
    也能讓包括中國公司在內更多的國際公司參與到RISC-V戰略層面的工作中。」需要強調,RISC-V基金會遷到瑞士受益的不僅是中國公司,還有全球其它想要參與RISC-V開發的公司。而引發基金會討論變更法律實體的討論,其實源於Patterson與歐洲一半導體巨頭CEO的對話。
  • RISC-V基金會成立安全常設委員會
    RISC-V基金會本月宣布成立安全常設委員會,開啟學術界、產業界、公共機構協作部署免費和開放的RISC-V指令集 (ISA) ,以解決長期存在的計算機硬體問題。我期望該委員會能夠成為計算機安全發展的重心。
  • Red Hat 加入 RISC-V 基金會
    根據 phoronix 報導,Red Hat 加入了 RISC-V 基金會,以幫助開發開源處理器 ISA。Red Hat 一直在積極推廣 RISC-V 作為一種開源處理器指令集體系結構,Red Hat 開發人員已經在 Fedora 的 RISC-V 支持方面提供了幫助,該公司正通過加入 RISC-V 基金會,來提供更多的幫助並是實現他們的承諾。
  • 【中國」芯「領袖】芯來科技COO訪談:RISC-V與MCU的完美結合
    在中國這片沃土上,RISC-V也呈現出茁壯成長和快速發展的勢頭。一方面來自美國的科技冷戰壓力,另一方面發自中國IC產業自身的自主發展意識,RISC-V以開放的姿勢得到了中國政府、企業和學術界的一致認同,自然投資機構和IC設計工程師也隨之而來。
  • 從中美齟齬看全球及中國半導體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Michael Chen以歷史的視角,講述了此次新冠疫情,大國戰略轉變的合理性;國之重器的晶片在全球戰略資源爭奪中,目前處於何種局面,中國是否有一席之地。學研相長的矽谷經歷,陳教授近距離觀察矽谷IT行業的發展,提出半導體產業系統生態鏈,從年均增速、產品種類、應用種類、分布區域等多個維度對比分析中國半導體產業市場狀況,並基於互聯生態的發展趨勢,陳教授對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提出六大預測。
  • 對於RISC-V的相關分析和介紹
    為了指導 RISC-V 指令集架構的未來發展並推動其應用,非營利性組織RISC-V 基金會於2015年成立,經過近四年的發展,目前成員數量已達到235家。日前,基金會首次在中國五座城市組織了路演,來自RISC-V領域的多個企業講述了他們在這個領域布局和想法。 RISC-V可以怎麼玩?
  •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面向社會推出「一帶一路」沿線國信息免費...
    據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消息,為加強「一帶一路」相關研究,完善「一帶一路」合作配套措施,提高基金會的國際服務水平,日前,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建設的「『一帶一路』走出去在線」免費查詢平臺,已於該會官方網站(www.cosdf.org.cn)正式上線。
  • 發展半導體,要不要搬出一線特大城市
    按照他的計劃,為了和臺積電競爭,世大半導體應該建十個廠,除了前三個在臺灣,其餘的都應該設在中國大陸。而世大半導體被賣的時候,工廠只剛好建設到第三個。於是接下來張汝京回國創立中芯國際就顯得順理成章。中芯國際的故事,關心中國半導體製造業的網友已經知之甚詳了。
  • ...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在深圳...
    2020年11月24日下午,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20)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20)開幕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大會以「綠色健康芯機遇,協同創新芯動能」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半導體照明,第三代半導體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行業機構領導以及相關政府官員的積極參與,共同論道產業發展。
  •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在...
    2020年11月24日下午,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20)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20)開幕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 師從圖靈獎得主,自研高端RISC-V晶片,對話睿思芯科創始人
    譚章熹也身兼數職,既作為創業者,也作為RISC-V國際協會的董事、RIOS Lab聯合主任、清華-伯克利深圳研究院兼職教授,推動RISC-V的生態建設和人才培養。漸漸地,他們意識到RISC-V的影響力,決定把它變成開源項目,並於2015年成立RISC-V基金會,進一步推廣RISC-V生態的發展。二、RISC-V不是Arm的廉價替代,每一行代碼都要由中國工程師敲出來RISC-V被業界寄予如此大的期望,與「開源」這個詞密不可分。
  • 益弘學院排行:半導體人才戰才剛開始
    對於外界來說,梁孟松或許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人物,但是在中芯國際乃至全球半導體行業,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名字。梁孟松2017年加入中芯國際,在短短300天內,中芯國際從28nm時代躍進到了14nm時代,並在300天不到的時間內把14nm晶片的良品率從3%提升到了95%。「這是一般公司需要花十年以上時間才能達成的任務。而這些成果是由我帶領的2000多位工程師,日以繼夜、賣命拼搏得來的。」他表示。半導體行業堪稱人才密度最高的行業。一個人、一個團隊往往能影響整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