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懂科學的人,會對你這樣講量子力學

2020-12-24 科學塢

網絡上,一提到量子力學的科學性就會惹來很多質疑,然而真正稱得上科學質疑的,在學術圈內幾乎沒有。當然了,這是在把弦理論排除在外的前提下,因為老郭也是弦理論的質疑者。為什麼圈內和圈外會有這麼大的反差,量子力學中究竟有哪些人神共憤的東西,就是本文要與諸君探討的問題。

一、量子概念來源於實踐

有很多人認為分子、原子、電子等等微觀粒子都是量子,其實量子兩個字指的並不是具體的微觀粒子。最早提出量子概念的是普朗克。當時的物理家們為了解決鋼鐵冶煉過程中的溫度測量問題,找到了鋼水顏色(發出的光的波長)和溫度之間的對應關係。

注意這個對應關係是在生產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科學家分別找到了長波和短波的兩個數學公式,這兩個公式之間不協調,長波公式在短波區間嚴重偏離,而短波公式在長波區間與測量結果不符。普朗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展工作的。

如果有兩個公式,能夠描述同一個物理現象的兩個不同部分,讓我們找到一個能夠完整描述整個物理現象的數學公式,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求平均值啊。隨便一個高中生也都應該產生這個思路吧。利用這樣的方法來找到一個可以與實際測量儘量符合的公式,普朗克就是這麼做的。

普朗克得到的公式在全波段範圍內都和實驗結果符合得相當好。在推導過程中,普朗克考慮將電磁場的能量按照物質中帶電振子的不同振動模式分布。得到普朗克公式的前提假設是這些振子的能量只能取某些基本能量單位的整數倍,這些基本能量單位只與電磁波的頻率有關,並且和頻率成正比。這就是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說。

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化假說成功解釋了黑體(鋼水)輻射之後,他並沒有認為這個量子化背後有什麼深刻的物理學秘密,他認為,這只是數學上的一種處理技巧。5年以後,愛因斯坦在解釋光電效應的時候提出了光子概念,認為電磁波本身即是具有分立能量的量子化的波束。

最終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說和愛因斯坦的光子假說都成為了量子力學的基石。現在的物理學家們把普朗克常數能夠發生明顯作用的物理現象,稱作量子現象。所以,可以說普朗克常數就是量子世界的大門,能進入這個大門的一切微觀物質都可以被稱作量子。

二、一個叫做「概率」的幽靈

在量子力學中,概率的觀念深入到了理論的骨髓。為了說明量子力學與概率的關係,就需要首先說一下那個花花公子德布羅意。作為一個逆襲物理界的文科生,做博士論文的時候,他把愛因斯坦的光量子說做了一個推廣,認為所有有質量的物質都具有波動性,建立了「物質波」假說。

2年以後,戴維遜和他的助手革末,利用高速電子轟擊鎳單晶,發現了電子確實具有波動性。只是這個波長非常小,就跟利用光柵看光波衍射方法一樣,但只有用更小的狹縫才能看到衍射。從此「物質波」就不再是一個假說,而是客觀上真實存在的。

概率是很嚴格的數學概念,就像我們的天氣預報中會說,明天下雨的概率是30%,後天下雨的概率是70%,我們大家都明白這裡面的意思。量子力學中處理的方法是先把概率開模的平方,這時候得到的就是波函數。

接下來就是找到波函數的演化方程,這個就是後來薛丁格的工作,這個方程也被稱為薛丁格方程。到這裡我們大概也應該明白,量子力學是為了描述微觀粒子的行為而建立的一套數學方法,這個方法是以概率論為基礎的。

三、量子力學中詭異的詞彙

如果您是一位自學量子力學的科學愛好者,那麼一定會在讀書的時候看到很多奇怪的名詞,這些名詞就像一隻只的攔路虎,把很多小夥伴阻擋在了量子力學的大門之外,一看到它們,就讓我們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腦袋迷糊。

舉個例子——「么正」。迷糊沒?其實,這是物理學家們在處理概率的時候,雖然概率是不確定的,但波函數的演化過程卻是確定性的,這個特性就叫做么正性。么正性意味著波函數在演化過程中保持概率守恆。么正是啥意思呢?簡單說就是把一個矢量轉動一個角度而不改變矢量的長度。

薛丁格方程就是描述波函數的演化方程,我們說演化是「么正的」意思就是說,在波函數的演化過程中,波矢轉動了一定的角度,而不破壞波函數的結構。

四、波函數的坍塌(非么正演化)

網絡上那些討論量子力學的話題中,說得最多的就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這個時候得到的電子的波函數其實是一個實驗總結出來的公式,確實是與實驗觀測保持一致的。但是,既然電子是按照薛丁格方程所描述的那樣以波函數的方式彌散於全空間中,那麼電子又是怎麼在屏幕上形成條紋的呢?

在薛丁格方程中,電子是一個波函數,分布在從雙縫到接收屏之間的全部空間中,電子在到達接收屏的時候,這個波函數就瞬間坍塌成一個只在局部非零的狄拉克函數,僅僅出現在一個地方,而在其它地方為零。

在量子力學中,波函數可以坍塌。波函數的坍塌是因為觀察者的觀測(接收屏)。這就是量子力學中所謂的波函數的非么正演化。這說明了,量子力學與時間無關,與地點無關,但與觀察者(測量)有關。么正演化與非么正演化一同構成 了整個波函數的演化理論。

結束語

通過前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量子力學實際上是運用數學方法對實驗中觀測到的微觀粒子行為的一種描述,是真正的科學。但是,由於學習量子力學需要一定的數學門檻,同時這些微觀粒子的行為也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直觀的經驗,這就使得量子力學成為了一門普通人難以掌握的學科。

那些準備深入學習量子力學的小夥伴們,先要打好數學的功底呦。

相關焦點

  • 細思極恐的量子力學,量子真隨機與機械論的世界
    量子力學這要對一門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是越研究越糊塗,量子力學的大師,哥本哈根學派的創始人玻爾都稱自己不懂領子力學,在學習量子力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上完本科時你好像完全懂了,上完碩士你又迷糊了,上完博士你基本上是完全不懂了,量子力學就是這麼讓人匪夷所思,與我們的宏觀世界截然不同
  • 像講故事一樣 講量子力學
    深圳晚報記者 李福瑩 實習生 郭璇 文/圖 3月5日下午,著名物理學家李淼攜新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做客深圳西西弗書店萬象城店,與深圳大小讀者分享「量子力學的那些事兒」。作為一本大學者寫給孩子的科普讀本,《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經出版,就成為熱門少兒科普圖書,當天活動不僅吸引了父母帶著孩子參加,很多成年人也好奇前來聆聽李淼的分享。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陳建、伍定邊,王院士講的經典物理物理量子都有。潘慶,趙凱華等的近代物理。斯坦福的量子力學理論。上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說幾個選修課,理論物理四大力學:電動,量子,量子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龐加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佔理論物理課很大一部分比重。形式論,微分拓撲,代數拓撲都是很有意思的東西。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該書從回顧量子力學的發展開始,對當下量子力學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探討。
  • 終於有人將量子力學講明白了!
    但歸根揭底,量子力學最神秘的3個謎題就是態疊加與坍縮、單體態疊加與量子糾纏。量子本來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是微觀世界中的科學。往往非專業人士很難理解,但微觀世界的科學在宏觀世界同樣存在,正如一粒沙子裡包含這個世界。量子力學1、態疊加與坍縮,量子力學離不開意識,意識是量子力學的基礎。
  • 科學家費曼: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他為何這樣說?
    倘若像他這樣一位出類拔萃的量子物理學家都聲稱自己不懂,那麼世界上真的沒有任何人敢說自己懂量子力學了。然而1964年的11月,費曼在康奈爾大學開展的系列講座「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物理定律的本性)」中,又實實在在地講出了下面這樣一番話: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因而,不必太認真地對待我這一講座,覺得你真的通過我所描述的某種模型弄懂了什麼,你只要自由自在地欣賞它就好了。
  • 【科學素質】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涉及從炮彈到網球、汽車、火箭和行星等移動的東西。
  • 量子力學是什麼?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恐怖?
    引言:最近有一種營銷手段特別出名,那就是量子波動速讀。人民網,新華社等國家媒體相繼報導,讓量子力學又一次出現在大眾的眼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下量子力學,講講量子力學中比較著名的實驗——電子雙縫幹涉。
  • 「量子力學」騙局背後:總有人排隊交智商稅
    作者:餘洋洋編輯:張麗娟你見過哪些讓你腦洞大開、目瞪口呆的騙局?比如最近大行其道的量子波動速讀?事實上,由於量子力學本身高深莫測、難以理解,以至於被不少不良機構拿來行騙。許多平平無奇的商品,被不良商家加上「量子」這一前綴之後,往往性能「大大提升」,甚至變得「無所不能」。
  • 量子力學
    所以我們能在「量子計算機」這個未來算力突破的至關重要領域,取得階段性的世界領先地位,是十分振奮人心的,這是踏出長徵之路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考慮到很多人對於「量子力學」這個神秘科學領域仍然還是十分陌生,雖然大多數人都聽過量子力學,但基本都不清楚量子力學是個什麼東東。也對「電子計算機」跟「量子計算機」到底有什麼區別,不是很清楚。
  • 量子力學實驗為什麼總和意識有關?
    很多人對於量子力學的一些現象非常迷惑,包括頂尖的物理學家。費曼曾經就說:「沒有人能真正懂量子力學。」愛因斯坦和玻爾的EPR論戰大家肯定也聽過,我在量子力學科普作品《見微知著》中有詳細的介紹。尤其是量子糾纏,薛丁格的貓以及惠勒延遲選擇實驗,是大家討論最多的。少一部人甚至直接認為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
  • 量子力學是唯心論嗎?
    量子力學也是類似問題,一向認為所有量都是連續的,讀到能階,很自然便會問兩個能階之間是什麼?科學的哲學化另一個複雜的概念,是被觀測物體和觀測儀器的關係。一向都認為是無關的,這樣,當然不接受在量子力學中兩者互相影響的概念了。很多人會推崇老子在《道德經》裡的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小學生每周請假去復旦旁聽 自稱聽得懂「量子力學」
    的籤名……暴擊……不過講道理我也想周五請假去小學聽課……」如果這樣一幕發生在你的大學裡,你還敢在宿舍賴床逃課嗎?如果小新這一刻告訴你,這一幕就發生在夢想學府復旦大學,你會感覺到顫抖嗎?近日,一則「五年級小朋友在復旦聽課並跟教授互加朋友圈」的消息在復旦人的朋友圈刷了屏。
  • 量子力學都不懂?還在說你知道量子科技?
    小編一聞,就開心了,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嘛,俺學過!不過別一聽到量子科技就開心,在你準備關注量子科技概念股之前。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量子嗎?量子力學誰不會呀,小編轉頭問下師姐「什麼是量子力學?」,都可能要被問候一句「你是不是傻?。」可是這「量子」的概念還真的沒有深入人心呀!去年我們在五道口做過一個採訪,採訪了路人「什麼是量子力學?」。可以來看看大家的回答。採訪問題:什麼是量子力學?
  • 篤信量子力學大半輩子的他,最近忽然開始懷疑:量子力學到底怎麼了?
    只有當你沒有完全了解某些事情的時候,才會使用「概率」這一概念,就像你往地上扔一個骰子,你不知道它會有怎樣的運動軌跡,也不知道它最終會是哪一面。但概率從未成為大自然的基本定律的一部分,而量子力學卻大量地使用概率來描述現象,這就是一些聲名卓著的科學家強烈反對量子力學的原因。
  • 量子力學講了什麼?薛丁格的貓是怎麼回事?不懂這些你就落後了
    乍一聽感覺很荒唐,但就是這樣一個荒唐的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科學家裡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說呢?薛丁格的貓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目前人類的量子力學研究處於什麼狀態呢?我們這期視頻告訴你。帶你了解量子力學說到量子力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熟悉的也是正在運用的叫做經典力學。
  • 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
    戴瑾博士撰寫的《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深入淺出地把讀者帶入了奇妙的量子世界,探尋微觀世界的奧秘,感受現代物理學的魅力,了解現代科技發展背後的秘密,感知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向。目前國內很需要這樣一本科普書。
  • 五分鐘量子力學(六),量子史話:詭異的量子疊加態
    可能寫到這有些小夥伴會問,啥是態?別跟我整那些名詞行不。咳咳,還真不行,有些量子力學的術語咱們還是得先來了解一下的。薛丁格的貓簡單的來說,態也叫做量子狀態,這個量子狀態就是波函數描寫的那個體系,從波函數所能得出的各種性質。這麼說也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明白了沒有?如果您沒明白,小編也是無能為力了。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為什麼值得讀,看看目錄就懂了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