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構成違法

2020-12-25 勞動午報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1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伍曼尼(化名)說,她達到退休年齡時勞動合同還沒到期。可是,公司仍然按照這條規定與她解除了勞動關係。

伍曼尼認為,《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2)項明確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而她是一個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時間比較短,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因此,她雖然達到50歲的退休年齡了,還應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公司的做法是違法的。為此,雙方之間產生爭議。

經查,伍曼尼的勞動合同於2020年12月31日到期,她於2019年8月19日年滿50周歲。二審法院認為,公司以伍曼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為由,在其勞動合同尚未期滿的情況下終止雙方之間勞動關係屬於違法。據此,二審法院於近日終審判決公司向伍曼尼支付賠償金43141元。

員工達到退休年齡

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伍曼尼是農村人,多年來一直在城裡打工。2013年11月,她應聘到一家家居公司從事銷售工作。2015年12月30日,雙方續籤勞動合同,起止期限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2019年8月19日是伍曼尼50周歲生日。同年8月27日,公司向她出具勞動關係解除證明,不讓她再到公司上班。而她認為自己社保繳費年限不足15年,無法辦理退休手續。在此情況下,公司解除她的勞動合同屬於單方解除勞動關係,是違法的。

公司認為,伍曼尼在工作期間,公司與她籤訂了勞動合同,為她繳納了社會保險費,按時發放了工資及福利等費用,已經盡到了法律規定的義務。公司在她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當月終止其勞動關係,不必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19年8月28日,伍曼尼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求公司向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11萬元。然而,仲裁機構對她的申請不予受理。

此後,伍曼尼向法院提起訴訟,除經濟補償外,還要求公司向她支付其自用工之日起12個月沒有籤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以及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因這些請求未經過仲裁前置程序,被一審法院裁定駁回。

一審判決支付補償

公司不服提起上訴

對於公司應否向伍曼尼支付經濟補償問題,一審法院認為,在雙方勞動關係存續期間,伍曼尼達到退休年齡,公司於2019年8月27日解除其勞動合同。然而,伍曼尼此時雖然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但其尚未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公司應當向其支付離職經濟補償費用。

經核算,伍曼尼在公司工作6年9個月,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3595.1元。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6條、第46條第(2)項 、第47條,《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一審法院判決公司向伍曼尼支付經濟補償25165.7元,駁回伍曼尼的其他訴訟請求。

收到判決書後,伍曼尼認為,公司解除其勞動合同的行為是違法的,應當向她支付賠償金,而不是經濟補償金。於是,她變更上訴請求。

公司亦不服一審判決並提起上訴,要求判決其無須支付經濟補償。其理由是:

1.《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其中「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僅涉及享受基本養老待遇的問題,例如因病退、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等無須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也可享受基本養老待遇,該項規定與勞動者年齡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無關,不適用本案伍曼尼的情況。本案應適用該條規定的第6項,即「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也即在《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後頒布並實施的行政法規《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第21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而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第46條的規定,涉及到《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勞動合同終止須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只有第1項、第4項、第5項。而伍曼尼的情形,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

2.《社會保險法》第2章明確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社部第13號令《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2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第3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15年(含依照第2條規定延長繳費)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本案中,伍曼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能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系其自身原因造成,公司並無任何責任。而伍曼尼也並非不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其享受何種養老保險待遇,如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由其自身根據上述國家規定自行選擇決定。可是,一審法院以伍曼尼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為由,判決公司支付其經濟補償金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籤訂合同卻不履行

公司所為屬於違法

二審法院認為,勞動合同終止與勞動合同解除系《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兩大消滅勞動合同效力的事由,二者適用的情形均由法律明確規定,二者區別之一在於適用階段不同,勞動合同終止是勞動合同關係的自然結束,而解除是勞動合同關係的提前結束。本案中,伍曼尼與公司籤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為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作出終止伍曼尼勞動關係的時間正處於勞動合同履行期內,該行為不符合法定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實質上是提前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2)項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關係終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按勞務關係處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於達到或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含農民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關係終止的確定標準問題的答覆》認為,對於達到或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含農民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勞動合同關係的終止,應當以勞動者是否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為標準。本案中,伍曼尼未能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在此情況下,公司不能終止其勞動合同。

二審法院認為,勞動者是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是用人單位稍加注意即可發現的問題,並且很容易避免錯誤。可是,本案中公司在籤訂勞動合同後又以伍曼尼達到退休年齡為由,在勞動合同期限尚未屆滿時終止雙方勞動關係,該行為明顯不符合法定勞動合同的解除條件,應當認定為違法解除勞動關係。正因為如此,對伍曼尼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的請求應予支持。9月4日,二審法院判決撤銷原判,同時,判令公司向伍曼尼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43141元,駁回公司上訴。

本報記者 趙新政

相關焦點

  •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和代通知金能否兼得?
    案情簡介張某於2018年11月10日入職北京某公司擔任銷售總監,雙方籤訂了三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張某正常提供勞動至2019年3月29日。2019年3月29日,公司以張某被證明不能勝任工作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爭議由此產生。
  • 公司與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不構成違法
    【要點提示】員工已達法定退休年齡的,用人單位與員工的勞動合同終止,公司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係時,勞動者已達法定退休年齡的,不構成違法,不應支付賠償金。,2019年1月15日,某紡織公司因工廠動遷無生產需要,解除了與金某英勞動關係,此時,金某英52歲。
  •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主張2N+1?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履行提前30天通知義務的,應支付勞動者一筆代通知金,數額為一個月的工資。用人單位無故開除員工的,應當支付雙倍「賠償」。但是,如果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並且未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在這種情況下,違法解除賠償金和代通知金可以兼得嗎?即勞動者可以主張「2N+1」嗎?
  • 員工被行政拘留,公司據此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違法?
    規章制度規定,員工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被處以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刑事拘留、強制戒毒等強制措施的;員工連續曠工3天以上(含3天)的,或累計曠工6天以上(含6天)的,都屬於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行為,公司有權解除勞動合同,無須給予經濟補償或賠償金。而孫某認為,自己被拘留時已經履行了請假手續,並未違紀,公司不予準假是錯誤的。
  •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和代通知金能否兼得?
    案情簡介張某於2018年11月10日入職北京某公司擔任銷售總監,雙方籤訂了三年期限的勞動合同,張某正常提供勞動至2019年3月29日。2019年3月29日,公司以張某被證明不能勝任工作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爭議由此產生。
  • 案例 |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和代通知金能否兼得?
    張某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認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沒有事實依據,構成違法解除,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同時要求公司支付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代通知金。案件審理中,公司未就張某不能勝任工作提供充分證據,解除行為構成違法解除。
  • 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怎麼計算?
    例如,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勞動者因身體健康原因不能勝任工作,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其重新安排,選擇勞動者合適的新崗位,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重新安排也無法勝任的,說明勞動者無法再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其本人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解除勞動合同。
  • 公司以業績不好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違法
    捷信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我公司無需支付胡遠朋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23603.82元;2.我公司無需支付胡遠朋未休年休假工資2386.41元。2018年5月31日至6月11日胡遠朋連續曠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我公司於2018年6月12日向其寄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我公司以此為由解除與胡遠朋的勞動合同有事實及法律依據,系合法解除行為。2018年5月我公司為胡遠朋發放了工資並繳納社會保險及公積金。胡遠朋的未休年假工資已隨2018年6月工資發放,共計補償2天未休年假工資1231.03元,應自勞動者主張的未休年假工資中扣除。
  •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代通知金嗎?可以要求「2N+1」嗎?
    案例:員工黃某在公司工作2年,月薪15000元,公司因業務調整通知其在一周內離職,於是黃某向公司提出 「2N+1」的賠償方式,具體內容:1、違法解除賠償金60000元;2、未提前1個月通知的代通知金15000元,共計75000元。公司不同意。隨後黃某申請勞動仲裁。
  • 公司無法舉證已支付快遞費被判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起初,我並沒有把這當成多大的事,認為退還相關費用,甚至加倍賠償公司就可以了。誰知,公司不依不饒,竟然要為此事解除我的勞動合同。」趙湘認為公司是小題大作,是想嚇唬她。可是,公司於2019年9月10日正式向趙湘送達了《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理由是趙湘「嚴重違反單位的規章制度」。
  • 法院判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法院判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2016-03-07 20:39: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記者7日獲悉,女職工黃珊(化名)因先兆流產請病假,卻被公司以曠工為由解除了雙方的勞動合同,上海一中院判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屬違法。  2014年3月31日,黃珊進入上海人橋公司從事招聘工作,雙方籤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當年8月,黃珊確診懷孕,因長期身體不適,遂於2015年1月17日向公司請病假,回鄉就診。
  • 【勞動爭議小課堂】員工因病休假兩年,公司解除合同被判違法
    王大廚認為餐飲公司解除和其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規定,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合同的賠償金。律師以案說法員工生病或意外非因公負傷,都是用人單位不願看到的情形,因為這無疑會增加用人單位的勞動成本。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第1款之規定,「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全民參保小講堂之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和代通知金能否兼得?
    2019年3月29日,公司以張某被證明不能勝任工作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爭議由此產生。張某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認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沒有事實依據,構成違法解除,要求公司支付賠償金,同時要求公司支付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代通知金。案件審理中,公司未就張某不能勝任工作提供充分證據,解除行為構成違法解除。
  • 被提前解除勞動合同,還沒有賠償?
    如果勞動者沒有過錯公司單方面解除合同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應支付2倍經濟補償金數額的賠償金而今天這個案例員工被公司提前解除合同卻未獲得賠償金這是咋回事呢?2019年7月1日,建材公司向趙某送達了《解除與勞動關係的通知》,載明「因你於2019年6月25日和吳某在公司打架鬥毆(有視頻和你本人與吳某的親筆筆錄等為證),提刀砍吳某……本公司特根據《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以及雙方籤署的勞動合同第10-5條第34項之規定,並經我公司人事部及總經理辦公室討論
  • 辭退員工的理由,無證據證實,構成違法解除勞動關係!
    因此,用人單位作出辭退員工的決定,要對辭退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如果用人單位無法就辭退行為舉證證明是合法的,很可能變成違法解除勞動關係,構成違法辭退的,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係的賠償金。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都要承擔哪些舉證責任呢?
  • 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年限何時起算?
    2000年,劉某入職維德公司,雙方於2005年籤訂兩年期的勞動僱傭合同。2013年11月,劉某與該公司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4年12月,維德公司被西航動力公司(後改名為中航動力公司)吸收合併,維德公司以此為由與劉某解除勞動合同,劉某在《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上簽字。
  • 員工拒絕加班,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5、員工提出辭職,公司能否要求其立即離職而不要30天通知期?6、合同中能否約定員工未提前30天通知辭職需賠償一個月工資?7、員工辭職未提前通知造成公司經濟損失,是否需賠償公司損失?公司如何舉證?8、員工不辭而別(自動離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解除?公司如何操作才可避免風險?
  • 公司搬遷,員工不去,公司解除勞動合同 法院:支持!
    原告吳繼威訴稱,其原系搏峰公司員工。2019年3月9日,搏峰公司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單方搬遷,後於3月18日直接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現要求搏峰公司支付賠償金57192元。吳繼威嚴重違反規章制度和最基本的勞動紀律,其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合法。 法院一審查明:2013年9月23日,吳繼威入職搏峰公司從事生產工作。
  • 案例: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年限何時起算?
    2013年11月,劉某與該公司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4年12月,維德公司被西航動力公司(後改名為中航動力公司)吸收合併,維德公司以此為由與劉某解除勞動合同,劉某在《解除勞動合同審批表》上簽字。然後維德公司安排劉某在2015年2月,與中航動力公司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 勞動合同解除,哪些情況下勞動者可以主張補償金或賠償金?
    梁先生遂以公司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由,向公司發送了書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此種情形下,梁先生可向公司主張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若梁先生主張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將無法獲得支持。因訂單減少導致梁先生和公司訂立勞動合同時的情況發生變化,公司與梁先生協商未果後解除勞動合同,此時梁先生可以主張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若梁先生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將無法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