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闋小令被稱為秦觀的壓卷之作,這句「奇喻」被贊超越南唐李煜

2021-01-15 讀書的沫沫

愁緒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情感,為了讓愁緒更加深刻具象,古代文人墨客往往會將愁緒通過某一介質使之具象化,山、水、花、草等都能成為這個載體。如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賀鑄的「試問閒愁知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些比喻形象生動,愁緒展露的細膩委婉,卻動人心弦。

然在眾多比喻愁的事物中,以「水」比愁的最多。秦觀的「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歐陽修的「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都為千古名句。

愁緒易染,佳句難得,在眾多寫愁的詞句中,沫沫偏愛「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句,看似無心之筆,在輕描淡寫之間,佳句渾然天成。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代·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詞的上闋勾勒的是一幅悽冷清幽的寒春景象。「漠漠」「輕寒」「曉陰」等一系列帶著冷色調詞彙的運用,將春天的寒意襯託的好似深秋一般襲人。詞人或許是對春景有所期待,故此輕上小樓,然而這種期待終將破滅,詞人看到的是一幅水墨深淺的寡淡畫面,只能用「幽」來回應早先描寫的寒春之景了。完全可以想像的到詞人獨自徘徊於小樓之上,一臉失望寂寥的樣子。

詞的下闋轉寫春愁,以「飛花」與「絲雨」比喻夢與愁,若有似無的姿態,具有一種朦朧的美感。飛花與絲雨自在紛紛揚揚,詞人亦在小樓之上獨自哀婉嘆息。末句運用倒裝手法,實為「小銀鉤閒掛寶簾」,「銀鉤」與「寶簾」都是精美華麗之物,卻以「閒」字裝飾,意在突出詞人內心的寂寥。這一「閒」字便是詞人愁緒的來源,一股幽幽的辜負韶華的愁,意蘊悠長。

這首《浣溪沙》被譽為秦觀小令的壓卷之作,整闋詞委婉含蓄,情感藏而不露,耐人尋味。詩詞當中描寫春怨春愁的佳作不在少數,而這闋小令能以短短數句勝出,除了精雕細琢之外,情景交融的自然刻畫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這句比喻,無一字不佳,增一字則長,減一字則短。後世文人稱之為「奇喻」,沈際飛更是給出「後疊精研,奪南唐席」,超越南唐李璟、李煜二主的超高讚譽。

相關焦點

  • 得到南唐李煜真傳的納蘭性德詞,「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清初詞壇領袖人物陳維崧評價納蘭性德的詞作是「得南唐二主之遺」,在藝術風格上儘管納蘭詞有婉麗悽清,天然渾樸,嶔崎磊落等多向度魅力。但師從花間詞還是為主,氣質上與李煜、晏幾道更為相近。以詠物詩詞為例,大致有以物詠物的詩詞,有託物言志的詩詞,有亦真亦幻別有寄託的詩詞,最後這一類,最受稱道,是美學意義上的境界最高的一類,李煜的詞屬此類中的翹楚。納蘭性德的詞集以此類為進路,其藝術境界、技法風格,不僅能與同時代詞壇領袖陳維崧、朱彝尊詞比肩,甚至超越,自北宋以來也屬最傑出的詞人之一。
  • 秦觀最悽美的一首詞,最後一句從未被超越
    有人把宋代詞人做了個排名,名次依次是蘇軾、柳永、辛棄疾、周邦彥、歐陽修、晏殊、李清照、張先、姜夔、秦觀。如果說其他人的名次還可以接受的話,唯一讓不少人接受不了的就是秦觀被排在了最後一名。作為婉約派的一代詞宗,秦觀是被嚴重低估了一位文人。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做到了,哪怕後來辛棄疾曾寫了5首,都無法企及東坡的高度;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做到了,從此提起這個詞牌,世人似乎只會想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也做到,以至讓人忘記了在這個詞牌下蘇軾、秦觀、納蘭性德都是有作品的。而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者詞中之帝李煜。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來就是皇室,做弱者之王,這是李煜的命,他不選;而用筆填詞,做詞中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把他送上皇位對南唐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文學界來說,他的加入,使詞彙作為一種文學流派,開始得到重視。事實上,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僅存30多首,字數加起來也許還比不上一部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銘記這位愁腸百結的男士。
  • 南唐詞帝李煜最悽美一首詞:雨夜難眠,獨自憑欄,寫盡人生悲歡
    南唐後主李煜, 就是其中一顆耀眼的詞人。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是著名的南唐末代國君。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一代帝王就此凋零,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李煜被譽為"詞中之帝",平生留下的詞作,不在少數。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南唐中主李璟的這首詞,不輸後主李煜,其中一句是千古名句
    南唐後主李煜被稱為千古詞帝,在文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他的父親中主李璟,也有很高的文學造詣,不過,李璟只留下了五首詞。今天,小樓就給大家推薦其中最經典的一首。中主李璟的這首詞,歷來為人稱道,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評:「沉之至,鬱之至,悽然欲絕。後主雖善言情,辛不能出其右之。」這首詞,也曾被誤認為是李煜的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菡萏[hàn dàn],是荷花的雅稱。翠葉,即荷葉。
  • 被王國維稱為「神秀也」,李煜這首詞中有11字驚豔世人,無人不知
    可是現在他生在帝王家同樣也能因為詞人盡皆知啊,他就是那個憂鬱的南唐後主——李煜。依稀記得初中的時候還背過「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遠遠不僅如此,我們還學過他的那首「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呢。作為一個文人,李煜是成功的!
  •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每次讀到都讓人眼眶一熱、感慨不已
    說起李煜,他身上的標籤多為「亡國之君」、「敏感」、「哀傷」等等,史稱李後主或南唐後主。公元975年,南唐都城金陵被破,皇帝李煜被俘,淪為階下囚,《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即為此時期所做。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南唐.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詞中之帝李煜父親的一首絕美之作,被譽為「詞中神品」,不輸兒子
    相信說起南唐後主李煜,很多讀者都不陌生,畢竟在古代文人中李煜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不僅曾是南唐君主,在詞壇也是闖下「詞中之帝」的美稱,他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的這首詞,將其早期帝王的奢靡生活展露無疑
    公元961年,二十五歲的李煜子承父業,成為南唐的最高統治者。因為兵敗,此時的南唐已向代周建宋的趙匡胤稱臣納貢。李煜登基後,就寫了一份《即位上宋太祖表》奏報宋太祖趙匡胤,陳述南唐變故。宋太祖也寫了一份回賜詔書,並派人前往南唐弔祭、恭賀李煜襲位。
  • 「名人百科」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賞析:南唐時,後主李煜被人稱為「偎紅倚翠大師」。一次他微服去妓院,見那裡有一僧人,那僧人吟唱、吹彈、酒令樣樣出色,李煜非常喜歡,兩人甚是投機,遂趁醉大書「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大師鴛鴦寺主,傳持風流教法。」清蔣士銓《冬青樹-夢報》:「偎紅倚翠初承領,羨他名士悅傾城,這都是聖祖神宗與證盟。」
  • 千古詞帝——李煜
    李煜通過四五十字的小令,把亡國後的悽涼之苦寫的令人傷感不已,此詞包孕極富,寄慨極深,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可以晉級決賽。點評:此詞為李煜最後一首感懷故國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詰問的口吻,悲憤的情懷,激宕的格調,放筆悲號,寫盡亡國君主的哀愁。上闋曲調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經歷過大災難,煉就大手筆,才能究詰人生,寫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詞作,大有負荷全人類之悲哀的氣概。
  • 我本詞臣身,奈何帝王命——南唐後主李煜的宿命
    這個小小的嬰兒就是吳王李璟的第六子——千古詞壇的「南面王」,也是後來的南唐亡國後主,李煜。那周朝武王和西楚項羽便是如此,人人皆道這是非凡之象,故從嘉又字重光。從嘉天資聰穎,在詩文方面頗有天賦,七歲即可背誦曹植《燕歌行》,且頗有一番見地,深得皇帝爺爺李昇寵愛。在從嘉七歲這年(943年),祖父李昪病逝,父親李璟繼位,改年號為保大。從嘉和五個哥哥搖身一變成為皇子,命運的齒輪慢慢轉動,悲傷故事的序曲漸漸響起。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開寶八年的時候,趙匡胤率領士兵們攻破南唐的都城金陵,就這樣南唐國被北宋滅亡了,李煜作為南唐的國主被帶到了汴京成為俘虜,他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在被囚禁的期間裡,李煜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人,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事,百感交集,有感而發寫了很多令人唏噓的詞。
  • 李煜稱帝後的早期作品,描寫恰到好處,驚豔了整個南唐
    但是下面介紹的作品卻盡顯後主作為帝王的瀟灑,這是李煜稱帝後的早期作品,描寫恰到好處,驚豔了整個南唐。一斛珠五代:李煜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公元975年,宋王朝的精兵兵臨金陵城外,那時候作為南唐後主的李煜2次派特使求饒,最後被宋太祖趙匡胤以「臥榻之側,豈能別人鼾睡」為由回絕。最後金陵城破,李煜無可奈何奉表投降,南唐宣布滅亡。時歲李煜39歲,從一國之君從此淪落罪囚,開始了自身蒼涼的下半場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