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這首詞,將其早期帝王的奢靡生活展露無疑

2020-12-18 墨杉詩詞

公元961年,二十五歲的李煜子承父業,成為南唐的最高統治者。因為兵敗,此時的南唐已向代周建宋的趙匡胤稱臣納貢。李煜登基後,就寫了一份《即位上宋太祖表》奏報宋太祖趙匡胤,陳述南唐變故。宋太祖也寫了一份回賜詔書,並派人前往南唐弔祭、恭賀李煜襲位。

李煜畫像

成為南唐皇帝的李煜宮廷生活是很奢華綺麗的,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就有一首詞描寫宮中歌舞昇平的景況,表現出初為帝王的李煜內心的得意。今天就讓我們共同欣賞一下李煜早期的這首詞《浣溪沙》: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影視劇中的李煜

上闋三句的意思是:旭日東升,已到了最高處。陽光照進大殿裡,昨夜開始的狂歡還沒有結束,宮女們魚貫而入,將金爐裡快要燃盡的檀香重新填上,舞女們在地毯上舞蹈,金錦織成的地毯隨人的舞步移動而旋轉打皺。

「三丈」不是太陽升起的具體高度,它是一個虛數,指太陽已經升得很高。「香獸」是以碳屑勻和香料做成各種獸形的香料,前邊用「次第」來形容,突出了金爐數量之多。陳善在《捫蝨新語》卷七中寫道:「帝王文章。自有一般富貴氣象。」「金爐」、「香獸」等已並非—般人家輕易置得,更何況是「次第添」。可想而知,歌舞進行已久,排場亦大。但主人對這些花銷用度並不吝惜。通宵達旦的歌舞,奢麗浮華的器具,放浪不拘的宮廷生活,在作者眼裡是那樣的和諧自然。

佳人跳舞

到了詞的下闋,詞人具體寫佳人舞后的神情和微醉的嬌態,與上片一氣貫穿,運轉自如。一位漂亮美麗的舞者,還在酣舞不止,腳步都有些不穩了,那髮髻的金釵兒都傾斜著,還在來回擺動,一定昨夜喝了不少酒,這會兒酒勁還沒過呢,她時不時拈起花兒來嗅嗅,是為了讓花的香味把自己清醒一下。這時候,其他的宮殿裡隱隱約約傳來了簫鼓奏樂的聲音。

「酒惡」交代了佳人喝酒喝到微微有些醉了,在配上「溜」、「拈」、「嗅」三字將跳舞佳人富於感情的內心世界和外表顯露的媚態描繪得活靈活現。最後一句,與起句遙相呼應,從空間跨度上擴大了詞的藝術含蘊,它告訴讀者,不但這裡是輕歌曼舞,通宵達旦;那寢宮之側的便殿即「別殿」也是簫鼓陣陣,笑語盈盈,紅日已高,而歌舞未歇呢!

佳人跳舞

這首描寫帝王享樂的詞,藝術上的精美與內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同作者後期的詞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讀者也可以想見,如果不是對這種耽於奢華生活樂而不疲,恐怕李煜也不一定會成為一個亡國之君,階下之囚。

李白的《俠客行》,每每讀來都令人熱血沸騰,俠義之情蕩然於胸

李清照這首秋景詞清新別致,寫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令人動容

歐陽修的這首《蝶戀花》,深得李清照喜愛,婉轉悲涼耐人尋味

兩首悼亡詞,兩位偉大詞人的思妻之作,每每讀來都不禁淚如雨下

相關焦點

  • 李煜這7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極致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的一生,都濃縮在這七首詞裡。《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年幼生活的全部皆是宮廷的繁華和奢靡的享樂,心裡只有男歡女愛的情感。這時的李煜,純淨、淺薄,過著悠閒享樂的生活,他還不明白命運所贈與的一切,都暗中標好了價碼。
  • 李煜,一個風流的亡國帝王,卻被稱為千古詞帝?
    他,南唐後主李煜,形貌俊朗,天性寬厚,擅長音律詩文。他,驕奢淫逸,沉迷於風月,嚮往隱士生活卻又偏偏當上了皇帝。前半生,他手握玉盞美酒,懷抱粉黛佳人,吟盡天下風流。後半生,他哀嘆身世浮萍,追念故國往昔,頌卻人生悲愁。
  • 李煜最經典的六首詞,千百年來廣為傳頌,你都讀過嗎?
    李煜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的前半生登基為帝,坐擁千裡河山,享盡人世間的富貴榮華;而後半生則是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受盡百般刁難。這樣的人生反差使李煜的詞有了質變,造就了其在宋詞上無可替代的地位。詩人不幸詩家幸,這樣的例子很多,李煜無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倘若李煜沒有亡國,他的詞多半描繪宮廷之樂,不可能寫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的千古名句。
  • 李煜這首詞表面看似在寫雨,其實主要還是在表達內心的無奈!
    李煜那是詞中皇帝,而且在現實的生活中,那也的確是一位君主,不過他這位皇帝,卻是被後世很多人評論,認為他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君王,一輩子都只是在寫詞,並沒有把心思放在朝政上,以至於最後還把大好的江山斷送了,這不是不令人感到唏噓;那麼李煜也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成為了亡國奴,同時也使得他的詞作
  • 被王國維稱為「神秀也」,李煜這首詞中有11字驚豔世人,無人不知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詞人,他生在帝王家卻沒有做皇帝的命,命途坎坷卻也才情冠絕千古,很多人都說他若不生在帝王家肯定能夠成為一個赫赫有名的大詞人。可是現在他生在帝王家同樣也能因為詞人盡皆知啊,他就是那個憂鬱的南唐後主——李煜。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南唐後主李煜與清代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世間最為多情之人。又因為李煜經歷過階下囚的悲慘生活,李煜將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一點點的融入到詞作中。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
  •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
    「千古詞帝」李煜的這首詞,僅憑最後兩句,千年來便廣為傳誦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愁情憂思的吟唱。正如梁啓超所說:「千餘年中國文學,都帶悲觀消極氣象」。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上千年來便廣泛傳頌。那麼李煜在詞中到底表達了什麼樣愁情呢?最先,大家先從它的主題思想討論一下。據宋王軹《墨記》載:「後主在次第,因七夕命故姬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並坐之,遂被禍雲」。由此可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於李煜亡國歸宋後被毒死以前,也就是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
  • 從男女之情,到家國讎恨,李煜的無奈,全在這首詞裡
    南唐後主李煜的歷史典故眾人都知曉,他的坎坷一生令人總是唏噓感慨,他既享受過至高無上的君王寶座,手握生殺予奪大權;他也經歷過委曲求全朝政風雨飄搖岌岌可危每日苟延殘喘的日子,比起李煜至高無上的君王皇帝的無上光榮,他更多的才情體現在他的詞藻造詣上。
  • 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看著落花,寫下了這首經典詞作
    而眾多詞作大家中,有一位是帝王出身,正是這奢華的出身,讓他的詞作有著常人不可及的華麗與奢靡感。但是也同樣是因為帝王的身世,當他的王國被人侵佔之後,則成為了亡國之君,被孤立軟禁。與此同時他的詞作風格變得悽婉無奈,從人間歡愉,轉向了江河山川的無限嚮往。這個著名的詞作家就是李煜。
  • 李煜的1首詞,只道「貪歡」,卻說盡天上人間
    今天介紹的仍然是李煜的1首詞。其實對於李煜的詞,每一首都能說上一天,又或者說,每一首都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僅僅數十首存世作品,每一首看似都很簡單,但我們每一次再讀,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哀愁。今天這1首詞,很短,我們才看到他說「貪歡」,卻在他的話裡讀到了天上人間。
  • 李煜稱帝後的早期作品,描寫恰到好處,驚豔了整個南唐
    但是下面介紹的作品卻盡顯後主作為帝王的瀟灑,這是李煜稱帝後的早期作品,描寫恰到好處,驚豔了整個南唐。一斛珠五代:李煜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
  • 這首詞是李煜的冷門佳作,短短12字,道盡人生悲涼,令人動容
    他就好似一段枯木,草草存活於這亂世之中。這個男人,就是李煜。開寶八年,南唐最終還是敗在了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下,李唐江山就此結束,而身為南唐最後一個皇帝的李煜卻以侯位的虛名,被囚禁於深宮之中。在文理方面,李煜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倘若生在尋常百姓人家,亦或是官宦世家,定能於亂世中脫身,於盛世中成才。但只可惜,他偏偏就託身在了帝王家,甚至還身處亂世,一生下來就要做好承接這個搖搖欲墜的南唐山河的準備。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宋太宗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沒過多久就下令賜李煜毒酒,將他毒死了,所以這首《虞美人》也就成為李煜的最後一首詞作了。相傳,當時李煜的死狀特別的悽慘,他當時掙扎了許久才離世。
  • 李煜的這首詞,寫盡他降宋被囚後的落寞,讓人心疼
    李煜的詞風以其肉袒出降為分界線,前期的詞風多為描寫男女之情,降宋後詞風大變,他將自己的悔恨與對故國的相思全部寫進了詞作之中。這時期李煜對詞的創作和鑽研達到了頂峰。也正是這個特殊時期,李煜奠定了後來宋詞的堅定基石,開拓了宋詞的創作道路,為後來婉約派代表柳永指引了創作方向!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李煜的詞作以南唐滅國為分界點,前期多描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一首《玉樓春》極盡展現了他做帝王時的極樂生活。《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殿內管樂齊鳴、香氣瀰漫,令君王李煜暢心快意、神馳心醉。宴罷踏月而歸,多麼詩意!好景不長,在他還沉浸在詩意生活的時候,南唐被滅,李煜也成為了階下囚。詞作也突破了花間詞專寫「婦人語」的局限,多感懷亡國之痛與去國之思。
  • 這首詞被批評立意不高,卻處處透露著生活的情趣,讀來讓人嚮往
    故而,詞多為淫詞豔曲,不登大雅之堂,人們也樂於接受詩詞的這種分工,直到李煜,在南唐亡國後,他從早期的綺麗柔靡,反映宮廷生活,變成了哀婉悽涼,表達亡國之痛。人們突然發現,原來,詞還可以這樣寫。古代文學作品的流傳古代的出版社不像現在,是人不是人都可以出版,像李白、杜甫這樣的詩人,其存詩詩篇也不過十之二三,更不用提其他名氣不如他們的詩人了。那些偉大詩人的作品能夠流傳下來,是後人的幸運,即使李煜這樣貴為國主的人,在出版方面也沒有什麼便利。
  • 多情詞人李煜,遇到一個宮女,為她寫了一首詞,畫面感十足
    《賜宮人慶奴》是李煜給一個宮人所寫的詞,他是將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都寫進詞中的人。身為南唐的帝王,一定會有後宮佳麗三千,甚至有宮女也會飛上枝頭可以與鳳凰肩並肩。詞中的慶奴原本是一個歌姬,比較幸運,能夠和李煜有交集,她有很多優點,符合帝王的審美標準。李煜代替慶奴寫下這首詞,抒發慶奴對自己「風情漸老」的感傷,以及對「到處芳魂」的懷念。
  • 宋玉悲秋,李煜這首詞卻是「傷春」,惆悵傷感在這一首詞盡情體現
    在古代也有這麼一個人物,不僅心思細膩、善作詩詞,還是個有背景的,他就是李煜。這是很多女性都會喜歡的詩人,因為在女性眼中不在乎李煜在政治方面的低谷,更在乎李煜是個有才華的「高富帥」。都說「傷春悲秋」,古人中以宋玉《九辯》一句「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啟了「悲秋」的說法。而這位皇帝詞人李煜,卻以一首詞寫出了「傷春」——《蝶戀花·春暮》。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南唐後主一直是悲情悽厲的代名詞,因此李煜也就成為了哀傷苦楚的別名。我們一般認為李煜的詩詞創作風格是以公元975年作為分水嶺的,時年38歲的李煜兵敗被俘,國破家亡。他前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寫的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所以清新明快,婉約動人。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