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是李煜的冷門佳作,短短12字,道盡人生悲涼,令人動容

2020-12-22 一盞茶吧

這是一個格外寒冷的秋夜,天空中烏雲密布,窗外下著連綿不絕的秋雨。透過雨幕還能夠看到遠處在風雨中飄搖的樹枝,颯颯作響的同時還帶著一陣與水霧交纏的冷風吹入室內,連床頭堆疊了好幾層的帷幔都被揚起。

帷簾內,床榻上,坐著一個男子,正出神地望著桌上燃著的殘燭。雖然他舉手投足間尚且留有曾經意氣風發的貴氣與才情,但卻難掩如今的衰弱頹唐之貌。他就好似一段枯木,草草存活於這亂世之中。

這個男人,就是李煜。開寶八年,南唐最終還是敗在了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下,李唐江山就此結束,而身為南唐最後一個皇帝的李煜卻以侯位的虛名,被囚禁於深宮之中。

在文理方面,李煜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倘若生在尋常百姓人家,亦或是官宦世家,定能於亂世中脫身,於盛世中成才

但只可惜,他偏偏就託身在了帝王家,甚至還身處亂世,一生下來就要做好承接這個搖搖欲墜的南唐山河的準備。

老天爺賜予了他所有有關文藝的天賦,讓他精通詩書字畫,曉暢音律,並且都頗有造詣。但卻獨獨,沒有給予他做好一個皇帝的能力。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這時已經是南唐被滅的第三年。更漏中將要流盡的水代表著今夜又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

但對於已經被囚禁多時的李煜來說,白天與黑夜並無分別,因為他的生命曙光可能永遠不會來了。那麼,屈居汴京將近三年的南唐後主李煜到底守著微弱的燭火,於黑暗中的雨聲中聽出了什麼呢?

窗外接連不斷地雨聲擾的人心神不定,夜不能寐。李煜此刻恍然間感到了世事的無常。時光總是猶如流水一般悄悄消逝,那些在金陵城時所住的瓊樓玉宇,所辦的奢華宮宴,還有所經歷的旖旎浪漫的兒女情長,都於此時歷歷在目。

但人生如夢,縱使嘗盡了人間的喜怒哀樂,又能真正歡喜到幾時呢?似乎是在一瞬間,窗外不斷的風雨之聲,猶如當初宋軍攻破金陵城那日時的陣陣戰鼓聲一般,一下子把他拽回殘酷的現實中。

不管是從前所追求的自在的詩意人生,還是過往厭惡而無法擺脫的帝王身份,都已經成為了過眼煙雲,消散不見了。

現如今,置於眼前的再也並非風花雪月與高高在上的皇權之間的選擇,取而代之的是,朝不保夕與國讎家恨。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李煜用這寥寥十二字,道出一生悲涼,命不由人,這其中難以言喻的痛苦,哪怕與之相隔幾千年的光陰,也依然能夠感同身受。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他時常覺得,是否唯有醉倒於酒香,才能重現當年的灑脫綺麗之境與風月無邊的故國,擺脫掉這心如刀割般的痛苦。

儘管一早就拋卻尊嚴,低聲下氣乞求,但他所珍視的宗親、妻子、年幼的兒子還是非死即散;伴隨著國家破滅的腳步,那些皇權富貴與地位自由都與之消散。

可能只有醉倒在酒裡,才不會受到趙匡胤的步步緊逼,總是疑心南唐復闢。只有喝醉了,才能與妻子家人共享天倫,逍遙自在,詩畫一生。只有在醉時,才能夠找到重歸故土的道路,不用夜夜輾轉,無言面對先人。

這揮之不去又浩如煙海的記憶,更使得李煜於無盡的絕望與頹唐中倍感煎熬。除了大醉一場,逃避現實,也再不會有別的方法能夠排遣這些滿腔悲苦了。

這首詞飽含真情,雖然詞句簡單易懂,但卻能感人至深。之所以它能夠引起眾人的共鳴,是因為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活著一個李煜。

他可能並不符合傳統長輩所要求的那樣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但卻擁有著不被現實所拘束,與世人截然不同的夢想。

可最後,也得向命運低頭,努力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但這樣的現實往往最為殘酷,將所有希冀與美好盡數摧毀,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總結:

歷經半生風雨,回首往事,才明白這一生好似夢一場。一直背負著自己不該承受的事物,艱難前行,卻無法回歸當年純粹簡單,為自己而活的年少時光,只能繼續像行屍走肉一般活著。

直到於某個寒冷悽清的夜晚,才終將按捺不住悲涼的情緒。而也是此才意識到,那個曾經少年志氣的李煜,早已死去。希望你我心中那個「少年李煜」未曾消逝,哪怕出走半生,歸來仍如初見

相關焦點

  • 李煜比較冷門的一首詞,用短短12字,道盡一生悲涼,令人感動
    帷簾裡坐在床榻上的男子,目不轉睛地看著桌上短短一截正在燃燒的蠟燭。他形容枯槁,舉手投足間依稀可窺見昔年意氣風發的貴氣和才情,但如今更多的只剩下顯而易見的頹唐。他,就是李煜。那麼,在這黑暗之中,守著燭火照亮的那一點點光明,屈居汴京將近三年的南唐後主李煜,夜闌聽雨,究竟聽到了什麼呢?夜不能寐,唯有雨聲陣陣,擾人心神。李煜有些恍惚,他感到世事有些無常。時光如流水一般,在金陵城的時光,巍峨雄偉的宮闕殿宇,豪奢熱鬧的宮廷宴會,浪漫旖旎的兒女情懷,仿佛都在昨日一般,在眼前清晰地一一浮現。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而提起《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雖然辛棄疾、蘇軾、納蘭性德等人都曾用過,但卻無一能媲美李煜的《虞美人》。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假如李煜只做個王爺,或許最符合他的理想,奈何身不由己,李煜只能硬著頭皮坐上帝王之位。 在位十五年,李煜無力改變南唐日漸衰弱的局面,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借酒消愁也好,沉迷於詩詞創作也罷,反正他不再努力。或許他那時的座右銘是:「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如果說亡國之前,屬於李煜人生的上半場,那麼他的人生下半場,就是在汴京當俘虜的時期。
  • 李煜很冷門的一首閨怨詩,卻全詞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而後世之人,對於李煜的詩詞,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虞美人》和《長相思》。這兩首詞都是在他亡國被囚之後的詞作,一首比一首讓人心醉,幾乎被很多引用過,當人們愁緒無處安放的時候,便會詠上一首李煜的詞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安慰安慰自己,然後再獨自領悟生活的悲楚與美好。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他以一首《破陣子》記錄了當時國破的慘狀,短短幾句令人斷腸。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而李煜的這首《破陣子》雖不如辛棄疾的悲壯,卻也是直抒胸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詞人在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後沉痛的心情,字字血淚,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令人不忍卒讀。詞的上半闋主要是回憶南唐昔日的繁華景象。
  • 李煜最經典的六首詞,千百年來廣為傳頌,你都讀過嗎?
    試想如果李煜不曾寫出那麼多精彩絕倫的詞作,恐怕也不會被那麼多人所熟知,早已被淡忘於歷史中。李煜成就了詞,亦是詞成就了李煜。讓我們一起步入李煜詞的世界,去感受那一首首動人心弦的千古佳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
  • 李煜這首詞,短短12字寫給自己,命運弄人,道盡人生悲涼
    那一年是開寶八年,南唐後主李煜,現在的汴京俘虜,大宋皇帝趙匡胤封他為侯爵,聽起來還不錯,但他知道,從不當皇帝起,他就只能接受囚徒的人生。李煜的詞在文史中地位頗高,如果他有一個平凡的家庭,或者是富有的大臣之家,那麼碰到亂世他可以隱居起來,碰到盛世他可成就一代詞人,但是上天偏偏將他放在了帝王之家,而他繼承的是一個國家,一個已經弱不禁風的南唐。
  • 李煜被囚禁,寫下比較冷門的一首詞,道盡悲涼無奈的命運
    我們來讀一讀這首詞作吧。01上闕交代環境「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昨夜秋風瑟瑟,大雨連綿,我身處異鄉望著漆黑的夜空倍感孤獨。窗簾被深秋的冷風吹起,拂過我的衣袖,帶來陣陣寒意。黎明或許會來,但李煜卻永遠無法迎來屬於自己的光明了,那一點點燭火是他最後的堅守。在汴京屈辱求生,他在這雨夜中究竟想到了些什麼呢?02下闕道盡一生「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這人間的世事無常本是尋常,光陰正如滔滔不絕的流水,一去不復返了。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提到李煜的經典詞作,很多人都能脫口而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這些詞句已經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位詩詞愛好者的心中,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相對而言,這首詞《烏夜啼》就顯得有些冷門。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破陣子,開篇就令人震撼,結尾卻讓人唏噓
    下面介紹李煜最經典的一首破陣子,開篇就令人震撼,結尾卻讓人唏噓。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五代: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此詞作於李煜降宋之後,作者已經走到了生命的最後幾年,面對國破家亡,詞人以淚洗面,這一闋《破陣子》,就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和感受。開篇就令人震撼,「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相對於當年的秦國,以及漢唐的廣袤,南唐實在是一個小不點。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悽苦,人間悲觀!
    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這句話,正是對李煜一生的真實寫照。李煜的詞作句句都是經典,尤其是國破被俘之後的作品,更是意境開闊,情真意切,是他用血淚、更是用生命凝成的佳作。
  • 李煜一首殘缺的詞,中間缺少12字,卻依舊經典!
    「詞中之帝,亡國之君」這八個字,是對南唐後主李煜一生,最好的概括與評價。李煜一生有眾多作品流傳,提起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首?「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還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亦或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 李清照很冷門的一首詞,短短四十一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相比較而言,李清照早年的詞雖然有些冷門,但卻非常的清麗、明快,比如《點絳唇·蹴罷鞦韆》一詞。《點絳唇·蹴罷鞦韆》是李清照的一首閨情詞,這首詞主要抒寫了一位少女的天真情態。上片主要描寫這位少女下了鞦韆後的情景,下片則主要描寫這位少女面對來客時的嬌羞情狀。從而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一個天真、多情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雖然只有短短四十一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 被王國維稱為「神秀也」,李煜這首詞中有11字驚豔世人,無人不知
    千古詞帝——李煜本期筆者為大家分享的這首李煜的詞能夠背過的人卻不多,但是說起來其中那11個字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首詞中幾乎沒有特別難以理解的詞彙,但是若是用散文的方式翻譯出來卻也別有一番風味。詞中幾乎每一句單獨摘抄出來都是千古佳句,但是在筆者眼中最驚豔的還是上片最後一句。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看看這首詞的全文: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五代: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李煜的詩詞有著他自己獨特的風格,都是簡單幹練,只用寥寥幾字就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場景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造詣頗高,後世人都成他為「千古詞帝」。
  • 李煜的「流水帳」詞,前幾句越讀越覺得沒水平,最後5字神來之筆
    李煜,一個被皇位耽誤了的頂級詞人。對於他為君王的種種,不少人是連連搖頭;而對於他的詞,後世則給了他一個「詞中之帝」的美名。讀李煜的詞,就能明白什麼叫悽美,而這對兩宋的影響巨大的。《虞美人》中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清照晚年的一首冷門詞,結尾一句驚豔世人,說盡了人間的悲涼!
    李清照的一首罕見春詞,短短15字成為經典,委婉含蓄卻很有感染力>今天小赫赫再為大家分享一首李清照晚年時期的一首冷門的作品——《憶秦娥·詠桐》。因為在古代詩詞中,但凡是詠物詩,普遍都會以梅、荷花、柳樹、桃花等為對象,而專以詠桐為主題的詩詞卻少之又少,李清照的這首詞便是其中少有的、經典的佳作。
  • 宋玉悲秋,李煜這首詞卻是「傷春」,惆悵傷感在這一首詞盡情體現
    在古代也有這麼一個人物,不僅心思細膩、善作詩詞,還是個有背景的,他就是李煜。這是很多女性都會喜歡的詩人,因為在女性眼中不在乎李煜在政治方面的低谷,更在乎李煜是個有才華的「高富帥」。都說「傷春悲秋」,古人中以宋玉《九辯》一句「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啟了「悲秋」的說法。而這位皇帝詞人李煜,卻以一首詞寫出了「傷春」——《蝶戀花·春暮》。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除了這三個人,還有一個就是李煜。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納蘭性德在失眠時寫下這首詞,寥寥數語,就道盡人生無盡的惆悵!
    納蘭容若滿懷悲痛寫下的這首《蝶戀花》,開頭16字成千古名句!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夜半無眠時寫下的一首詞,具體的時間無從考證,但是我們能從詞中的寥寥數語間體會到當時納蘭的心情該有多麼的惆悵與煩悶。尤其是那最後一句中的「憶平生」將這首詞升華到了無法比擬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