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格外寒冷的秋夜,天空中烏雲密布,窗外下著連綿不絕的秋雨。透過雨幕還能夠看到遠處在風雨中飄搖的樹枝,颯颯作響的同時還帶著一陣與水霧交纏的冷風吹入室內,連床頭堆疊了好幾層的帷幔都被揚起。
帷簾內,床榻上,坐著一個男子,正出神地望著桌上燃著的殘燭。雖然他舉手投足間尚且留有曾經意氣風發的貴氣與才情,但卻難掩如今的衰弱頹唐之貌。他就好似一段枯木,草草存活於這亂世之中。
這個男人,就是李煜。開寶八年,南唐最終還是敗在了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下,李唐江山就此結束,而身為南唐最後一個皇帝的李煜卻以侯位的虛名,被囚禁於深宮之中。
在文理方面,李煜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倘若生在尋常百姓人家,亦或是官宦世家,定能於亂世中脫身,於盛世中成才。
但只可惜,他偏偏就託身在了帝王家,甚至還身處亂世,一生下來就要做好承接這個搖搖欲墜的南唐山河的準備。
老天爺賜予了他所有有關文藝的天賦,讓他精通詩書字畫,曉暢音律,並且都頗有造詣。但卻獨獨,沒有給予他做好一個皇帝的能力。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這時已經是南唐被滅的第三年。更漏中將要流盡的水代表著今夜又將過去,黎明即將到來。
但對於已經被囚禁多時的李煜來說,白天與黑夜並無分別,因為他的生命曙光可能永遠不會來了。那麼,屈居汴京將近三年的南唐後主李煜到底守著微弱的燭火,於黑暗中的雨聲中聽出了什麼呢?
窗外接連不斷地雨聲擾的人心神不定,夜不能寐。李煜此刻恍然間感到了世事的無常。時光總是猶如流水一般悄悄消逝,那些在金陵城時所住的瓊樓玉宇,所辦的奢華宮宴,還有所經歷的旖旎浪漫的兒女情長,都於此時歷歷在目。
但人生如夢,縱使嘗盡了人間的喜怒哀樂,又能真正歡喜到幾時呢?似乎是在一瞬間,窗外不斷的風雨之聲,猶如當初宋軍攻破金陵城那日時的陣陣戰鼓聲一般,一下子把他拽回殘酷的現實中。
不管是從前所追求的自在的詩意人生,還是過往厭惡而無法擺脫的帝王身份,都已經成為了過眼煙雲,消散不見了。
現如今,置於眼前的再也並非風花雪月與高高在上的皇權之間的選擇,取而代之的是,朝不保夕與國讎家恨。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李煜用這寥寥十二字,道出一生悲涼,命不由人,這其中難以言喻的痛苦,哪怕與之相隔幾千年的光陰,也依然能夠感同身受。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他時常覺得,是否唯有醉倒於酒香,才能重現當年的灑脫綺麗之境與風月無邊的故國,擺脫掉這心如刀割般的痛苦。
儘管一早就拋卻尊嚴,低聲下氣乞求,但他所珍視的宗親、妻子、年幼的兒子還是非死即散;伴隨著國家破滅的腳步,那些皇權富貴與地位自由都與之消散。
可能只有醉倒在酒裡,才不會受到趙匡胤的步步緊逼,總是疑心南唐復闢。只有喝醉了,才能與妻子家人共享天倫,逍遙自在,詩畫一生。只有在醉時,才能夠找到重歸故土的道路,不用夜夜輾轉,無言面對先人。
這揮之不去又浩如煙海的記憶,更使得李煜於無盡的絕望與頹唐中倍感煎熬。除了大醉一場,逃避現實,也再不會有別的方法能夠排遣這些滿腔悲苦了。
這首詞飽含真情,雖然詞句簡單易懂,但卻能感人至深。之所以它能夠引起眾人的共鳴,是因為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活著一個李煜。
他可能並不符合傳統長輩所要求的那樣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但卻擁有著不被現實所拘束,與世人截然不同的夢想。
可最後,也得向命運低頭,努力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但這樣的現實往往最為殘酷,將所有希冀與美好盡數摧毀,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總結:
歷經半生風雨,回首往事,才明白這一生好似夢一場。一直背負著自己不該承受的事物,艱難前行,卻無法回歸當年純粹簡單,為自己而活的年少時光,只能繼續像行屍走肉一般活著。
直到於某個寒冷悽清的夜晚,才終將按捺不住悲涼的情緒。而也是此才意識到,那個曾經少年志氣的李煜,早已死去。希望你我心中那個「少年李煜」未曾消逝,哪怕出走半生,歸來仍如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