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悲秋,李煜這首詞卻是「傷春」,惆悵傷感在這一首詞盡情體現

2020-12-13 文中話江湖

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若是有男子自帶書香氣息,通曉詩詞歌賦,那一定會得到很多女生的青睞。在古代也有這麼一個人物,不僅心思細膩、善作詩詞,還是個有背景的,他就是李煜。這是很多女性都會喜歡的詩人,因為在女性眼中不在乎李煜在政治方面的低谷,更在乎李煜是個有才華的「高富帥」。

都說「傷春悲秋」,古人中以宋玉《九辯》一句「悲哉秋之為氣也」開啟了「悲秋」的說法。而這位皇帝詞人李煜,卻以一首詞寫出了「傷春」——《蝶戀花·春暮》。

《蝶戀花·春暮》五代:李煜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這首詞不算短,表達的感情也十分豐富。先來看上闕。「遙夜亭皋閒信步」,時間、地點、自己在做的事情,都交代的一清二楚。可見詞人並沒有心情做些伏筆或者什麼,似乎迫不及待的抒發自己的感情。夜裡在亭子旁散步,定是有心事睡不著,借著月色出來散散心。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這不,這是因為心中升起了一股傷春之情,才覺煩悶。明明才過清明,應該是踏青的好時節,勝春之時,詞人卻有暮春之悲涼,定是心中有揮不去的煩心事。

「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本想聽聽淅淅瀝瀝的雨,沒過多久就被風吹散,雨聲仿佛被風聲蓋住了。就連這一件小事,都是在詞人本就不快樂的情緒上雪上加霜。既然聽不得雨聲,便抬頭看看天。夜空不透徹,月亮也很朦朦朧朧,任那薄雲在自己身前飄來飄去。

上闕寫景,五句詞依次將自己的愁緒推向高潮。下闕「桃杏依稀香暗渡」,接著一句寫景,儘管桃花和杏花快要凋零不剩,但是依稀還能聞到香氣。這裡也可以理解為儘管詞人此時處境不佳,但在這薄薄細雨的春夜裡,仿佛依然能回想起自己曾經的輝煌。「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這句可以承接上句理解,詞人陷入回憶中,仿佛又回到當初宮牆之內的時光,那時候還能看到別人坐在鞦韆上邊玩邊說笑。可如今這些都已不在,物是人非不禁惹人神傷。

最後兩句便直接抒情,心中思念之情再無法壓抑,一寸相思是多少思緒凝聚而成,當初在皇宮中衣食無憂,現在就連心中的壓抑之情也找不到媒介發洩。李煜本就情感細膩,當時又正逢人生低谷。他的難受,可能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但是不得不說正是有了這些經歷,才帶給他能流傳千古的這些詩詞,供我們後人品讀。

相關焦點

  • 文人為什麼要傷春悲秋?這首詞中的14個字,就是最貼切的回答
    文人為什麼總是傷春悲秋?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宋玉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悲秋的詩人。在這種情況下的文人們根本不用擔心生計,自然也就有傷春悲秋、吟詩作對的心情和氛圍。文人為什麼要傷春悲秋?這首詞中的14個字,就是最貼切的回答!說完了「文人為什麼總是傷春悲秋?」我們再來說說這首詞。
  • 李煜的1首詞,只道「貪歡」,卻說盡天上人間
    今天介紹的仍然是李煜的1首詞。其實對於李煜的詞,每一首都能說上一天,又或者說,每一首都能說出不一樣的故事。僅僅數十首存世作品,每一首看似都很簡單,但我們每一次再讀,都會讀出不一樣的哀愁。今天這1首詞,很短,我們才看到他說「貪歡」,卻在他的話裡讀到了天上人間。
  • 柳永秋日感懷,這首詞採用渲染手法,一氣轉注,藝術手法獨特
    下面介紹的是柳永秋日感懷,這首詞採用渲染手法,一氣轉注,藝術手法獨特。卜算子慢·江楓漸老北宋:柳永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裡。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裡。
  • 李煜這首詞表面看似在寫雨,其實主要還是在表達內心的無奈!
    ,顯得更為傷感,尤其是他後期的作品,可以說是他在文學上的爆發期,這個時候的作品,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那都是要比他早期的作品,更為豐富,也更加的飽滿,讀來更是令人感傷不已。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煜一首非常經典的詞作,那便是他的《烏夜啼·昨夜風兼雨》,這首詞表面看似在寫雨,其實主要還是在表達內心的無奈,而且在這首詞中,李煜描寫的非常深情,也非常的憂愁,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非常值得一讀。
  • 納蘭性德在失眠時寫下這首詞,寥寥數語,就道盡人生無盡的惆悵!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夜半無眠時寫下的一首詞,具體的時間無從考證,但是我們能從詞中的寥寥數語間體會到當時納蘭的心情該有多麼的惆悵與煩悶。尤其是那最後一句中的「憶平生」將這首詞升華到了無法比擬的高度。
  • 李煜這7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極致
    李煜是一位失敗的皇帝,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的一生,都濃縮在這七首詞裡。《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975年(開寶八年),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違命侯」。李煜在此時忍屈負辱地過起了囚徒生活,自此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後期詞作多傾瀉失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快樂往往是膚淺的,而痛苦,卻是深刻的。人這一生,永遠無法避免苦難。
  • 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這首詞人人傳頌,作者頗負盛名,兩者相輔相成:彼此成就了對方
    女子登樓望遠,或深陷奼紫嫣紅,賞春之興殷殷。春天是個充滿情感的季節,人人熱盼的季節,呼吸醇香,賞著芳菲,沐著春光,高興著,舞蹈著,喜悅洋溢,不忍離去。可時光清淺,春雨纏綿,芳華微頹,雨潤殘紅,風飄柳絮,雨滴彈落窗簷的沉醉,聲聲疏麗,無端閒愁隨雨線延綿,愁結落在憂傷的眉心,打溼了潛藏內心的不舍。雨夜惆悵,為誰染上憂傷,靜靜地念,靜靜地想,回憶和憧憬串串感傷。
  • 國人的「悲秋」情結是如何來的?讓2000多年前的宋玉告訴你
    當生活在戰國時期的宋玉於凜冽秋風中寫下名篇《九辯》中的這第一句話時,他又怎會想到,這種對於自然四季的感慨竟然能在中國文化史上綿延至今,成為國人文化基因中天然攜帶的「悲秋」情結。此「徑直從心發出來」的感受,的確「影響了全局」——影響了秋天這一季節的文化屬性,也影響了中國千百年來文藝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甚至影響了中國人看待天氣四季乃至自然萬物的方式和角度。
  • 皇帝詩人李煜和趙佶哪個更有才,讀完這兩首詞便知分曉
    比如五代時南唐最後一位國君李煜,他不僅精於書法、擅長繪畫、通曉音律,而且非常喜歡寫詞。可是這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君,即使詞作流傳千古,最後卻國破家亡。最後李煜只想做個普通人的心願都無法實現,宋太祖微笑地對他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另一位皇帝宋徽宗趙佶也是才華橫溢,他獨創瘦金體,擅長花鳥畫,甚至還愛好蹴鞠。趙佶的身上不僅有李煜的影子,還應該是有過之無不及。
  • 被王國維稱為「神秀也」,李煜這首詞中有11字驚豔世人,無人不知
    這首詞中幾乎沒有特別難以理解的詞彙,但是若是用散文的方式翻譯出來卻也別有一番風味。詞中幾乎每一句單獨摘抄出來都是千古佳句,但是在筆者眼中最驚豔的還是上片最後一句。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看看這首詞的全文: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五代: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 李煜的這首詞,寫盡他降宋被囚後的落寞,讓人心疼
    之後南唐時代的金陵城內,一位風度翩翩的多情男子,常常在月下竹林之中撫琴賦詞,這位詞人便是李煜,後來南唐的最後一任皇帝! 宋詞的璀璨離不開李煜的貢獻,而這位多才多藝、被命運無情擺布的多情男子,在公元975年時,李煜從一國之君一落千丈,淪為別人的階下囚,這般恥辱又是何等的辛酸呢!他被囚禁在汴京城內一處小院之中,門外有重兵看守,李煜是沒有自由的!陪伴李煜的是無盡的落寞和萬般的無奈!
  • 南唐中主李璟的這首詞,不輸後主李煜,其中一句是千古名句
    南唐後主李煜被稱為千古詞帝,在文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他的父親中主李璟,也有很高的文學造詣,不過,李璟只留下了五首詞。今天,小樓就給大家推薦其中最經典的一首。中主李璟的這首詞,歷來為人稱道,清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評:「沉之至,鬱之至,悽然欲絕。後主雖善言情,辛不能出其右之。」這首詞,也曾被誤認為是李煜的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菡萏[hàn dàn],是荷花的雅稱。翠葉,即荷葉。
  • 李煜的這首詞,有讓你心中的愁思得到感應嗎?
    說起李煜,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我們這位南唐後主,在他登位之初,整個南唐就已經走下坡路了。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李煜可能不太擅長,但是在文學造詣方面,是非常有成就的。特別是他後期的一些作品,他詞中關於愁思的表達,絕對值得每個人細細品讀。
  • 李煜最經典的六首詞,千百年來廣為傳頌,你都讀過嗎?
    縱然李煜在詞上的成就巨大,但他的頭上始終戴著一頂「亡國之君」的帽子,千百年來為文人士大夫所指責,因為在他們看來,你李煜首先是一位帝王,你的職責是將國家治理好,亡國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但是若把南唐亡國的責任都推給李煜,顯然是不公平的,在當時,大一統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誰也無法阻擋歷史的前進的車輪。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作為君王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閃耀,就像兩條星河,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李煜的詞被模仿了太多次。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蘇軾最知名的一首詞,原來是模仿李煜的,成千古名篇!
    一個是詞中之帝,一個是宋詞一哥,李煜和蘇軾在同一個詞牌下,就同一意象寫詞,誰更有水平呢?本期筆者就來和大家說兩首經典《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和蘇軾的《蝶戀花·春景》。咱們先來看李煜的《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作者:李煜遙夜亭皋閒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在詩詞裡,我們總能看到生活的影子,歷史的煙雲以藝術化的手法,融蘊其中,讓人讀來,有傷感,有嘆息,有驚喜,有離思。那數不盡的離別,道不完的情感,就像山間流水,輕輕緩緩流淌著。李煜,這個亡國君主,雖天賦異樣的容姿,也逃不脫大宋王國的傾軋,於是,他以肉袒公的身份,被押入宋城,那日日夜夜的思緒,那如時光一樣悠長的憂傷,化為了一首首讓人傷感的小詞。在此其間,他寫下一首《相見歡》,亦稱為《烏夜啼》的小詞,是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 這首詞被批評立意不高,卻處處透露著生活的情趣,讀來讓人嚮往
    《漁父》的作者《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一開始也並沒有確定的作者,這是一首題畫詞,題於五代時期畫家衛賢的《春江釣叟圖》上,其上還有另一首詞《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 李煜的詞(全),不是一般的醉人!
    此詞作於李煜降宋之後的幾年,即作者生命的最後幾年,具體時間不詳。金陵被宋軍攻破後,李煜被俘。這次永別,李煜以這一闋《破陣子》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和感受。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