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2020-12-19 如此品讀

在詩詞裡,我們總能看到生活的影子,歷史的煙雲以藝術化的手法,融蘊其中,讓人讀來,有傷感,有嘆息,有驚喜,有離思。那數不盡的離別,道不完的情感,就像山間流水,輕輕緩緩流淌著。

李煜,這個亡國君主,雖天賦異樣的容姿,也逃不脫大宋王國的傾軋,於是,他以肉袒公的身份,被押入宋城,那日日夜夜的思緒,那如時光一樣悠長的憂傷,化為了一首首讓人傷感的小詞。

在此其間,他寫下一首《相見歡》,亦稱為《烏夜啼》的小詞,是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詞牌名,此調本唐腔,薛昭蘊一首正名「相見歡」,與李詞格律完全相同。調的感覺輕緩優雅,流暢優美,音樂性很強。原本未見寫愁,但因「相見歡」的聲律特徵原本是用於漫吟輕訴的,表現愉悅就成婉約,而加入點悲情就寫成愁了。

如此品:小詞布景寫情,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是一首能入化境代表作。看李煜被俘,孤獨步上西樓,那正是望月的地方,可能是小小廊下,佇足沉思著,如鉤晚月,掛在西天,這時間已是後半夜,他對月惆悵,心裡無限傷感。想故園何處?

抬頭看那一樹梧桐落葉,正蕭瑟。深深院牆,人在牆內,空惆悵。清秋,清冷而心懷戚戚。寂寞寥落,難以入眠。這是一代帝王最後的歸宿。真正成為了孤家寡人。李煜的小周后也受到了宋太宗的調戲甚至是霸佔。他的心在滴血,身處這深院中,真正意義上的孤獨向他襲來。

想那日,肉袒出城,倉皇無奈。剪不斷理還亂,那般離愁與別苦又有幾人得知呢。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寫得婉約而傷懷,都道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想此時的李煜怎不會傷心淚流呢。

李煜這一首相見歡,整首詞用字精煉,語義迴環,意味無窮。入情入境,而情感表達真摯讓人沉浸其中,不失為一首經典之作。因了那句剪不斷理還亂,竟入了多少文人的心中,從此離愁別苦中便有那無盡的畫意與纏綿。唐圭璋在《唐宋詞簡釋》中說:「此詞寫別愁,悽惋已極。「真一語中的。

相關焦點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處處充滿了憂愁,但寫得卻是極為巧妙!
    李煜的一生也是充滿了戲劇性,原本他只不過是南唐中主第六位皇子,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夠繼承大統,從而登上皇帝的寶座。何況還是李煜這種內心敏感的文學家,內心自然是有了更為深沉的感傷之懷,特別是他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更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一首,整首詞寫得極為巧妙,並沒有使用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完全是以一種白描的方式來寫內心的憂愁,可是寫得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一開篇便是令人驚豔,最後5個字感人肺腑
    後期的李煜由於成為了階下囚,這也使得他內心無比的痛苦,也非常的傷感,從而也就造就了他獨特的性格,以此於他的作品裡也是處處充滿了憂愁,譬如他的這首《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整首詞描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悲痛,雖然通篇同樣的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悲痛之情,以及內心的感傷之懷,卻又是最能夠打動我們。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什麼樣的詩詞才算得上是一首好詩詞?好的標準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多數讀者都喜歡那些看起來很美、讀起來很動聽的詩句。南唐後主李煜後期的詩詞,無疑將兩者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因此幾乎首首都是經典,例如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全詞如下: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 李煜生病時,思念亡妻,寫了一首傷感詩,道盡了人生惆悵無奈
    豪邁的,悲情的,愉快的,歡樂的,歷史都照單全收,流傳下來的,就是精品,其中,李煜的詞就讓人不自覺地想要流淚。李煜,一個代表「悲」的名字,他的詞作中,讀來都是悲傷的心緒,或許,這與他所處的時代和經歷分不開,「剪不斷,理還亂」寫出內心的寂寞和萬般無奈。
  • 李煜一首殘缺的詞,中間缺少12字,卻依舊經典!
    「詞中之帝,亡國之君」這八個字,是對南唐後主李煜一生,最好的概括與評價。李煜一生有眾多作品流傳,提起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首?「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還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亦或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 李煜最瀟灑的一首詞,短短27個字,一幅灑脫詩意的畫卷已躍然眼前
    文/時光李煜最瀟灑的一首詞,短短27個字,一幅灑脫詩意的畫卷已躍然眼前他擁有人人趨之若鶩的江山,卻遨遊於詩詞歌賦之間。他失去了江山與愛人,將傷感寫進了陪伴他一生的詩詞中。他就是我們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不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但他是一個有真正才情的詩人。我們從小就接觸過李煜的詩詞,仔細評讀這些詩詞,我們會看到李煜的一生,也能理解他與帝王家迥然不同的人生志向。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
  • 花開為詩,花落為詞,李煜的一首《相見歡》,便是偷偷和落花說話
    李煜在亡國之後寫了很多的詞作,有些詞作雖然並不出名,但是卻也非常的優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煜的一首傷感詞《相見歡》,一首因為看到滿地落花而悲花憫人的詞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詞,只有四句話,美得讓人窒息!
    李煜作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的許多詩詞中充滿了傷感,而且唯美、悽慘,比如《虞美人》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美得讓人窒息!如果我們現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又在觀賞美景的時候,也會隨口輕吟一下這兩句詩詞!
  • 這心愛的容顏戳痛我的淚點什麼歌 若只如初見就不會說再見完整歌詞
    最近有一首歌曲讓人聽了感同身受,這首歌曲有句歌詞是若只如初見就不會說再見,那麼抖音這心愛的容顏戳痛我的淚點什麼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抖音這心愛的容顏戳痛我的淚點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的名字叫《若只如初見》,是王耀辰演唱的一首傷感情歌,對過去的追念,對未來的憧憬,是一首很有意義的歌曲。
  • 失去了自由後的李煜心灰意冷,在一個雨夜,寫下一首充滿憂愁的詞
    雖然後世對於李煜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一些歷史學家直接把他定義為無能皇帝,但是無論怎麼去評價他,那都是無法抹殺他在文學上的貢獻,由於失去了自由,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作品,其中的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那就是寫得極為傷感,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
  • 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
    原題: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他的文學造詣是非常高的,只是入錯了行而已。李煜被俘之前的詩詞多以描寫男女花前月下的閨情詞為主,其詞浪漫、大膽、清麗,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薛之謙的一首催人淚下的情歌,歌詞扎心了,網友:戳人淚點
    不過很多網友表示薛之謙唱的歌能夠這麼傷感的歌,也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是因為他自己感情經歷的太坎坷了,唱出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不過現在想想薛之謙也確實 感情之路比較走得很艱辛,不過現在好了,一切都已經苦盡甘來了,在自己的音樂夢想上也成功了,他的歌讓很多人都聽到了,也從聽歌之中認識到了薛之謙。
  • 李煜最精緻的一首詞,字字清新,道盡人生幻滅,悽豔千古
    南唐李煜亦天生異相,眼生雙瞳,稱重光。這個不一般的面相,註定他的人生命運與眾不同。他作為國主不思進取,卻愛詩詞美女,書法繪畫無一不精,這是個和後來的宋徽宗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極品。李煜的詞繼承了馮延巳的風格,萃取了李璟詞的妙處,自成一家,在曾經的溫柔富貴鄉裡寫盡繁華。
  • 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悲慟,從一首詞看詞帝李煜的亡國傷感
    南唐後主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他的詞繼承了晚唐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亡國後的詞作題材廣闊,含義深沉。堪稱「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深遠。
  • 蘇軾最知名的一首詞,原來是模仿李煜的,成千古名篇!
    蘇軾寫詞能婉約、能豪放,在兩宋文人中,論單篇實力辛棄疾、李清照等人或許有些作品能與之相媲美,但論整體實力,他們都是難與蘇軾相比的。而放眼千年文壇,如果硬要找出詞作整體實力能與蘇軾相比較的,個人覺得唐宋之間的一個牛人或許可以拿來一說,他就是李煜。作為一位君王,李煜是失敗的;作為一個詞人,李煜是個「神話」。
  • 李煜常被忽視的一首詞,蘇軾連寫了4首同類型的,都不敵他這一首
    看多了武俠片,大家會發現有一類武林高手,出招時講究的是:無招勝有招。這一點,其實在文壇也一樣適用,而將這一招使得「出神入化」的非李煜莫屬。為何這樣說?且聽筆者分析。李煜一生存世的詞作不多,僅30多首,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首他常被忽視的小詞,詞名叫《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與他的《虞美人》等作品相比,這首詞幾乎找不到宋元明清名家的點評,似乎被淡忘在歷史的長河裡,是一首常被忽視的作品。
  • 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圖片:李煜劇照說起李煜的作品,大家最為熟悉的便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不僅是一篇傳頌上千年的名作,還是李煜的絕唱。作為李煜創作的最後一首詩詞,這首詞中包含了李煜對於故國的思念之情,也有自己對於曾經的懊悔。
  • 李煜寫的一首詞,流傳千古,僅僅開頭一句,恬靜畫面就已悄然展開
    李煜寫的一首詞,流傳千古,僅僅開頭一句,恬靜畫面就已悄然展開文/柿子詩歌是我們國家的寶貴文化,在過去的幾千年中,詩歌的發展很好,湧現出了很多的優秀詩人,他們都對古詩有著獨特的理解他的才華很高,不僅擅長寫詩,還會書法和作畫,可以說是一個很典型的文人了,很有文化深度,他的詩詞每首都很成功,詞中的意境讓我們很是震撼。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