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處處充滿了憂愁,但寫得卻是極為巧妙!

2020-12-14 塵世曉書僮

李煜的一生也是充滿了戲劇性,原本他只不過是南唐中主第六位皇子,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夠繼承大統,從而登上皇帝的寶座。這對於一位文學家來說,顯得有些不可思議,為此他也沒有做好當皇帝的準備,一切都顯得很匆忙,這也使得他在皇帝的寶座上,依舊還是如做皇子一般,每天無法是醉心於文學,並沒有真正地去治理朝政,最終是釀成了大禍,整個南唐在他手上滅亡,自己也是滄為了階下囚。

雖然李煜並不能算是一位好皇帝,畢竟他也沒有做皇帝的能力,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卻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特別是他的詞作,更是篇篇精彩,寫得也是極為悽美,特別是他成為了俘虜之後,他的內心更是無比的憂愁,也無比的傷感,所以這一時期他的作品處處流露出了一種悲痛的情緒,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一位原本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是在一夜之間卻又是成為了階下之囚,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人生中重大的打擊。何況還是李煜這種內心敏感的文學家,內心自然是有了更為深沉的感傷之懷,特別是他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更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一首,整首詞寫得極為巧妙,並沒有使用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完全是以一種白描的方式來寫內心的憂愁,可是寫得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的後期正是遭受了無數的打擊,更是失去了自由,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就更加的傷感,畢竟在那個要環境下,他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故鄉,想要重新回到故鄉,但是這對於他來說,那是永遠不可能的事,也就使得他內心有了無限的憂愁,時常是會登樓眺望,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

詞的上片描寫得就極為傷感,更是以一種看似很平淡的口吻來描寫當時的處境,我一個人獨自登上這高樓,為得就是能夠去眺望自己的故鄉,夜空中正好有一輪彎彎的明月。整個庭院裡更是一片寂寞,月色照射在梧桐樹上,顯得整個世界更加的清冷,而我的內心也更加的孤獨,也更加的傷感。短短的這幾句,卻是把內心的那一份憂愁之感描繪得淋漓盡致。

詞的下片更是再一次描寫內心的憂愁,並且寫得也更加的悽美,也更加的傷感,畢竟自己遠離故鄉,又是淪為了俘虜,這種憂愁之感,當真是剪不斷,理還亂,那一份憂愁更是時刻伴隨在自己身邊。也正是這一份離愁,更是讓自己內心有了無限的傷感,但是在此時此刻這種憂愁,則又是更加的悲痛。

李煜早期的詞雖然也不錯,但是與他後期的比較起來,自然是不在一個檔次,這也正是生活帶給他的憂愁,也使得他能夠在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把內心的那種憂愁表現的無比深沉,也無比的傷感。而我們讀這樣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對於故鄉的思念,以及內心的那份感傷之懷。

相關焦點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一開篇便是令人驚豔,最後5個字感人肺腑
    後期的李煜由於成為了階下囚,這也使得他內心無比的痛苦,也非常的傷感,從而也就造就了他獨特的性格,以此於他的作品裡也是處處充滿了憂愁,譬如他的這首《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整首詞描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悲痛,雖然通篇同樣的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悲痛之情,以及內心的感傷之懷,卻又是最能夠打動我們。
  • 失去了自由後的李煜心灰意冷,在一個雨夜,寫下一首充滿憂愁的詞
    李煜是一位倒黴的皇帝,但又是公認的文學大師,特別是他的詞,每一首都是令人驚豔,寫得極為憂愁,作為一位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可是由於後來成為了俘虜,一度令他心灰意冷,不僅失去了自由,連生命都受到了威脅,所以使得他在此後的人生陷入了困境,一直是悲痛不已。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尤其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現實生活中的李商隱就是一位深情的男子,愛得真誠,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使得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除了愛情詩之外,其實最值得一讀的還是他的思鄉之作,由於他常年在外擔任幕僚,無法陪伴在家人身邊,這也使得他悲痛不已,寫下過很多的思鄉之作,特別是這首《憶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李煜,這個亡國君主,雖天賦異樣的容姿,也逃不脫大宋王國的傾軋,於是,他以肉袒公的身份,被押入宋城,那日日夜夜的思緒,那如時光一樣悠長的憂傷,化為了一首首讓人傷感的小詞。在此其間,他寫下一首《相見歡》,亦稱為《烏夜啼》的小詞,是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 李煜一首殘缺的詞,中間缺少12字,卻依舊經典!
    在他的一生曾經寫下過很多優美的詞,作首首皆為精品,而且也非常傷感,或許早期之時他的作品總有一種無病呻吟之感,可是後期的作品卻充滿了真情實感,將那憂愁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感慨頗深。▲李煜juzhao在李煜眾多流傳下來的詞作中,有一首卻顯得非常特別,這是因為這首詞並不完整,它是殘缺的,這首詞中間缺少了12個字,是一首典型的殘詞,亦或者是半成品,甚至可能只是他隨手寫在草稿上
  • 李煜的一首悲傷詞,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李煜本就對當皇帝沒有興趣,更沒有什麼治國之才,所以很快北宋入侵了南唐,李煜就成為亡國之君被北宋皇帝軟禁了起來,忽然之間從皇帝變成了階下囚巨大的落差讓李煜整天以淚洗面,悲痛欲絕。這首《三臺令·不寐倦長更》便是在亡國後被軟禁在他鄉的時候創作的思鄉悲傷的詞作,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和委屈。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詞,只有四句話,美得讓人窒息!
    李煜作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的許多詩詞中充滿了傷感,而且唯美、悽慘,比如《虞美人》中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美得讓人窒息!如果我們現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又在觀賞美景的時候,也會隨口輕吟一下這兩句詩詞!
  • 陸遊晚年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通篇處處描寫憂愁,但沒有一個愁字!
    晚年後的陸遊生活在江陰的老家,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這一時期的詩人內心更為悲憤,也更加的痛苦,畢竟自己一生都在為了國家,可是到了後期,他卻是一直不被重視,還一度被閒置了起來,這也令詩人痛苦不已,為此在這一時期,他寫過了無數感人肺腑,表達了自己美好願望的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
  • 辛棄疾最憂愁的一首詞,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
    辛棄疾也有同樣的感慨,少年時代過得很快樂,只是為了寫一首詞,才表現得很憂愁,但是這種憂愁是裝出來的,顯得不真實有些矯揉造作。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不靠譜」的皇帝,但是在古代文壇,李煜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
  • 晏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把相思之情描寫的刻骨銘心,寫得非常悽美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中國文學的另一座高峰,而且宋詞比起唐詩來,更加耐人尋味,無論是描寫風景,還是描寫自身的遭遇,以及愛情,那都是寫得極為深刻,也非常的悽美,這也正是宋詞的魅力,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感受到文字優美,以及作者當時最為真實的一處心理變化。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通篇更是充滿哲理,最後幾句令人恍然大悟
    辛棄疾的詞除了表達內心的理想之外,還有就是充滿了哲理,譬如他的這首《青玉案·元夕》,便是他最經典的一首代表作,也是宋詞裡的千古名篇,這首詩不僅描寫得很抒情,更是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尤其是最後幾句更是令人恍然大悟。那這首詞也是被王國維極為推崇,更是把這最後的幾句引用到人生第三重境界,所以如此經典的一首作品,自然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要問心中的憂愁有多少,大概就像向東流去的滔滔江水一樣,無窮無盡。詞中一問一答,將作者的愁思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憂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化的比喻更是引起後世的廣泛共鳴。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
  • 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通篇充滿了憂愁之感,寫得很是孤獨!
    唐詩的類型可謂是極其豐富,各種不同的類型,各個不同的流派,可謂是比比皆是,只要熱愛這些詩詞,一定能夠從中找到自己喜愛的作品,其中有一些作品看似寫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細膩的描寫,那都是詩作中的一大特點,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們讀起這些作品時,則是會被詩作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情感所打動
  • 李清照最像小說的一首詞,通篇寥寥數語,卻是具備了小說三要素!
    可是李清照又是極為獨特,她很小的時候便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是猶如男子一樣有著寬大的胸懷,另外才華橫溢,為此也是寫下了無數經典的詞作。雖然才女後來的命運顛沛流離,更是一度流落到了江南,內心極為悲痛,那這一時期的作品也是充滿了憂愁之感。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李煜很冷門的一首閨怨詩,卻全詞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而後世之人,對於李煜的詩詞,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虞美人》和《長相思》。這兩首詞都是在他亡國被囚之後的詞作,一首比一首讓人心醉,幾乎被很多引用過,當人們愁緒無處安放的時候,便會詠上一首李煜的詞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安慰安慰自己,然後再獨自領悟生活的悲楚與美好。
  • 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
    原題:李煜最瀟灑一首詞,偷偷潛入美女閨房,都寫得如此詩情畫意,佩服!南唐後主李煜的一生,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他的文學造詣是非常高的,只是入錯了行而已。李煜被俘之前的詩詞多以描寫男女花前月下的閨情詞為主,其詞浪漫、大膽、清麗,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李煜「肉麻」的一首詞,寫女子最美的地方,讀完讓人心動
    自古文人的情感就非常豐富,所以李煜也是如此。曾經憑藉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就了這位一生充滿悲傷的皇帝。但是這位皇帝經常於在感情表達中非常赤裸裸,是那種顯而易見,毫無掩飾的。李煜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詞,這首詞的背景是李煜和佳人幽會時的樣子,寫下來就是為了描寫自己和女子約會時嬌俏可人的樣子。女子美若仙人,為了能夠寫出女子最美的部分,李煜想盡辦法寫下了《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 範仲淹最經典的一首詞,上片描寫得大氣磅礴,下片又充滿無限憂愁
    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神,也使得他的作品別具一格,往往寫得極為深情,也很是感人。那範仲淹除了在散文上造詣很高之外,他詞作方面也是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譬如這首《漁家傲·秋思》,更是成為了千古名篇,整首詞上片更是氣勢磅礴,可是下片又有著濃濃的思鄉之情,從而也令這首詞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