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中國是最近5年科研產出增長最快國家
中新社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30日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2015年至2019年科研產出的貢獻份額增加了63.5%,是增長最快的國家。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旨在展示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最新榜單顯示,美國依然位於首位,中國居第二位,兩者差距不斷縮小,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瑞士、韓國和澳大利亞排名第三到第十位。
-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中科院位居機構產出首位,中國是2015年科研產出...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30日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結果顯示,美國依然位於首位,中國位居第二,但兩者差距在不斷縮小,中國2015年以來的科研產出增加了63.5%,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其它年度產出居前十位的國家是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瑞士、韓國和澳大利亞。數據顯示,美國經調整後的貢獻份額自2015到2019年下降了10%。
-
自然指數發布:中國科研產出高居全球第二
資料圖:用於研究可控核聚變的合肥EAST,俗稱人造太陽科技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記者王怡)自然出版集團13日發布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顯示, 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中國是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全球領先國家
-
2020自然指數榜單出爐:過去5年中國科研產出增長速度最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對外發布,該榜單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情況。結果顯示,過去5年,美國在這一領域依然位於首位,中國居第二位,但差距不斷在縮小。
-
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 中國科研產出近五年增長最快
圖說:《自然》增刊 「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封面 來源/自然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今天發布,該榜單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情況。具體而言,美國的貢獻份額自2015到2019年下降了10%,而中國的科研產出則增加了63.5%,是增長最快的國家。其他年度產出居前十位的國家是德國、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瑞士、韓國和澳大利亞。與前幾年一樣,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依然位居機構產出的最前列。
-
自然指數顯示癌症研究產出持續增加
2020年4月23日 ---- 今天出版的《自然》增刊 「2020自然指數-癌症」 追蹤了全球癌症研究產出及科研合作的趨勢,以及相關科研資助情況和不同類型癌症在預防、治療和生存率方面的進展。
-
《自然》雜誌:中國在自然指數中所佔全球科研產出份額升至16%
中國在自然指數中所佔的全球科研產出份額也由9%上升到16%。自然指數追蹤的是科研機構在全球82種高水準自然科學期刊上的論文發表情況,這些期刊由科研人員所組成的獨立小組評選出來,是他們最想用來發表自己最佳科研成果的期刊。自然指數表明,中國最具實力的學科領域為化學,中國所有的自然指數論文中有二分之一涉及化學。
-
《自然》增刊:目前中國科研產出已接近作為全球領先者美國的一半
今天(20日)出版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數2018上升之星」顯示,在全球100家指數表現上升最快的機構中,有51家來自中國,其中28家自2015年以來的增幅超過50%。美國許多機構起步基數較高,但仍有20家位居上升之星100強之列,排名第二。德國和英國分別只有4家和2家機構入圍。
-
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出爐,中國是2015年以來科研產出增速最快國家
30日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結果顯示,美國依然位於首位,中國位居第二,但兩者差距在不斷縮小,中國2015年以來的科研產出增加了63.5%,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
自然指數:東亞和東南亞科研產出 中日韓居前三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11月14日訊 2014年11月13日,自然出版集團發布最新自然指數(Nature Index),這是一種分析全球2萬多家科研機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情況的新方法,並在《自然》雜誌增刊上對此進行分析。
-
自然指數首次聚焦AI研究產出
(Nature Index)增刊首次聚焦全球人工智慧(AI)領域的研究排名,中國2015~2019年科研產出增長最快,但AI領域自然指數文章總份額前50強機構中,歐美研究機構居主導地位。 12月10日出版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增刊首次聚焦全球人工智慧(AI)領域的研究排名。在最新榜單中,2015~2019年,美國的AI研究產出高居榜首,英國、德國緊隨其後,中國位居第四位,但發展勢頭強勁。
-
《自然》預測中國科研產出將躍居亞太首位
新華社倫敦3月20日電(記者劉石磊)英國學術期刊《自然》20日發表報告說,近年來,中國的高質量科研論文數量增勢強勁,未來幾年有望超過日本,成為亞太地區科研產出最多的國家。 《2012年亞太地區自然出版指數》統計了亞太地區各國科研機構2012年度在18本《自然》系列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數量,評估了各國及各科研機構的成果產出情況。
-
《自然》發布全球「科研城市」排名 北京第一上海第五
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20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最近發布,以「自然指數」為主要衡量指標,展示了2019年位居全球前列的科研城市,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上海分列全球前5位。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全球第一 英刊稱讚北京為「科學之都」
英國《自然》周刊網站9月19日發表了題為《科學之都北京》的報導稱,北京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一,排名是根據由獨立研究人員挑選的82種優質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數量決定的。相關內容摘編如下: 5年前朱東強從南京來到北京時,他照例和以前的同事聯合申請科研撥款,每年夏天跋涉1000公裡南下討論科研想法。
-
「中國科研產出全球第二」是真的嗎?
從優秀論文的角度來看,中國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自然指數」是一個比較權威的指數這次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自然指數,衡量的是各個國家和科研機構在高質量論文方面的產出情況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中國得分為5819.79分,雖然遠遠低於美國的19165.25分,但卻高於德國的4125.92,因此被報導為「高質量科研產出全球第二」。這不是自然出版集團第一次讚賞中國的科研成就。兩年前,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報告,就稱大量數據表明中國在發表論文和科學研究兩方面很快將成為全球領導者。
-
淺談自然指數(Nature Index)與科研能力評價
最近,筆者在今日頭條上關注了兩個著名科普博主,他們在評價中國科研能力時都不約而同地引用了自然指數(Nature Index,詳情請參考https://www.natureindex.com/),得出了中國科研能力全球第二的結論。因此,順便關注了一下自然指數,感覺該指數的槽點不少,實在是不吐不快。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前100名的高校,盤點產出高水平成果的高校
2018年即將到了盤點的時候,近日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已經產出,這些高校產出了高水平學術成果。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的重要指標。其實,自然指數主要對前一年各科研機構在Nature系列、Science、Cell等82種自然科學類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型論文數量進行計算和統計。
-
《自然》雜誌:#中國成化學第一大國# 高質量論文產出超日韓印之和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2月12日發表的評估,中國在2019年首次成為「化學第一大國」,把美國擠到了第二位。具體而言,中國的「自然指數」為6183.75,同比增長了17.9%,超過日本、韓國和印度這三個亞洲鄰國相加之和。
-
中科院位列2018自然指數榜單全球十大科研機構首位
此前,中科院已連續6年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全球十大科研機構排名2至10位的分別是美國哈佛大學、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劍橋大學。 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展現了最近3年各個國家、機構和公司在指數入選期刊上的年度科研產出及排名情況。
-
自然指數新星榜:40家中國科研機構進入全球百強
新華社倫敦7月28日電(記者 張家偉)28日出版的《自然》雜誌「自然指數2016新星榜」增刊顯示,在全球100家科研產出增長最快的科研機構中有40家來自中國。這一最新榜單表明中國近年來科研實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