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6個方法,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2020-12-16 騰訊網

現在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都非常重視,然後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很多家長都不敢確定自己教育的是否正確。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教育孩子的6個方法吧。

1、教導他關愛他人

有專家指出,即便年齡很小的孩子,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也能夠獲得快樂。我們可以整理一些孩子不要的舊玩具帶著他一起去捐贈給慈善機構,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讓他養成一個喜歡幫助他人的習慣,提高個人品德修養。

2、鼓勵孩子多運動

可以在空閒時間陪孩子一起打打球或者陪孩子跑跑步,多讓孩子運動運動可以鍛鍊他的體能,也會讓孩子變得開朗。適當的運動會讓孩子的壓力和情緒得到紓解。

3、注意孩子飲食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也能讓孩子有個比較穩定的情緒。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減少生病。

4、發現孩子的天賦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很多的藝術班,然而很多藝術班和孩子的興趣、天賦並不匹配。導致孩子學的不開心,效果也不明顯。我們應該善於去發現孩子的愛好天賦,然後根據孩子的愛好天賦來給他報藝術班。

5、學會聆聽孩子想法

關愛孩子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孩子在跟你講述某件事的時候不要去打斷他,耐心的聽他講完,這樣可以拉近你們的關係。

6、教導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會需要很多的問題,我們需要教他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讓他確定問題是什麼,然後在聽聽他的解決方法,讓他進行實際操作一遍,家長可以在旁邊給予一定的幫助。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就會產生成就感,對於他以後的成長會有很大幫助。

相關焦點

  • 父母教育孩子的6個方法,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教育孩子的6個方法吧。健康的飲食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也能讓孩子有個比較穩定的情緒。關愛孩子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孩子在跟你講述某件事的時候不要去打斷他,耐心的聽他講完,這樣可以拉近你們的關係。
  • 教育最大的謊言之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界揠苗助長的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前教育的提出知道提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口號的是誰嗎?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把教育比喻成賽跑,誰贏在了起跑線就會贏在終點。但孩子僅為了幾年的輝煌,就失去了童年,得不償失。可見,你即使贏在起跑線上,也容易倒在中途。「贏在起跑線上」不僅是失去童年,更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跟不上同齡人。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告訴你香港的教育有多拼
    TVB的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相信有部分家長也都看過了,畢竟涉及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看完之後感覺最深刻的就是,孩子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以前的孩子是無拘無束成長,現在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怕輸在了起跑線上。興趣班,階級教育,這些詞語,家長們是不是很熟悉呢?
  • 起跑線在哪?怎麼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大家好,我是哈懟懟,一個專注教育的老學姐。無數人叫你要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但有沒有人細細想過,什麼是起跑線,起跑線在哪裡?萬貫家財還是書香門第又或者是智商超群?2》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線,從自己做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想必是聽得耳朵都出繭子了。但是我還是要強調,做父母的要從自己做起。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可贏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我有一位做小學校長的朋友,前些日子因為出差路過他所在的城市,就約他一起吃了個飯。吃飯期間我這位小學校長朋友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吃完飯後,他有些抱歉地對我說到,快要開學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的家長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幫他們的孩子分一個好班。我有些好奇地問道,現在小學班級就開始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了嗎?
  • 那些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要知道,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然而,擁有這樣心態的家長們,你是否想過,這是孩子的人生,你是沒有權利左右的。當你開始用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比較的那一刻,你就背離了「父母」這個稱呼最初的意義。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養孩子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並不是都像《摔跤吧,爸爸》裡的爸爸一樣因為缺個冠軍才要生孩子。這是兩代人,你可以用你的人生閱歷教會孩子人生道理但卻不能決定他的生活和人生。
  • 想孩子考滿分,可教育只值60分,優秀孩子的父母也得贏在起跑線
    就像上面所說的,她希望自家孩子在兩歲多的時候就開始好好學習。因為這在她看來,是贏在起跑線上。說到最後,她還想讓我把自家孩子平時看的比較深刻有意義的繪本帶給她。推薦給她,讓她給自家孩子購買。在她的想法之中想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一定要比別人早一步開始學習、培育。讓孩子慢慢養成這樣的習慣,長大之後一定能夠變得更優秀。
  • 贏在起跑線?父母的教養,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相信大家都曾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那樣的父母,他們的素質有高有低,高者令人欽佩,低者令人不齒,而如果注意觀察的話,往往會發現這樣的對應關係:素質高的父母,身邊帶著的孩子往往也很有教養,讓人心生喜歡;而那些沒素質、缺教養的父母,往往帶著的都是熊孩子,令人心生厭惡。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這樣的父母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學霸不一定有當老師的父母,但是,老師的孩子一定是學霸!甚至有的學校的高考橫幅都寫著:」拼贏官二代,考贏教二代!「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一個調查給我們揭示了可怕的真相。 在2018年的高考後,某新聞平臺面向全國的高考狀元發去過一份調查問卷,得到了下面這個圖。
  • 家長應該重視的教育問題: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不進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大學是起跑線嗎?如果以此為基準,以學習數學、認字等技能培養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適的。但是卻很少有家長反思,這種技能教育雖然或許能夠幫助孩子進入好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但放在整個人生階段來說,學校階段的教育只是孩子人生的一小部分,學到知識固然重要,但如何適應社會、如何待人處事的人格養成,卻遠非學校教育能全部包含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訴求是不同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許多家長奉若神明的信條。然而,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一點是:什麼是「起跑線」?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必須要贏在子宮裡?孩子早期教育怎麼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很多家長的至理名言。什麼是起跑線?怎麼才能不輸?這個問題,無數的虎爸虎媽有著百般的方法。北京西城區上個月剛剛明確了區內「多校劃片、六年一學位」,在「731」這個大關口,有多少家庭砸鍋賣鐵,豪擲千萬地在關門前搶購老破小。誇張嗎?一點都不。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超前教育只是滿足父母,對於孩子有弊端
    文/糯媽育兒經「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句話被許多家長當做人生的一個目標,於是孩子小小年紀除了校園生活,他的課外生活就是參加各種興趣班,舞蹈唱歌表演,學習電腦編程又或者學一門地道的外語。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都在說孩子必須要贏在起跑線,才能做人上人。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代表孩子能夠「贏在未來」
    隨著越來越多綜合素質高的人成為了父母,大家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比以前更加重視了,不少父母甚至在育兒問題上達到了「焦慮」的地步。培養孩子成才的壓力讓這些父母不斷要求自己也要求孩子要從小「贏在起跑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年紀不大壓力卻不小。
  • 「贏在起跑線」是假的?你要真信了,你孩子就要為今天的愚蠢買單
    經過這幾年的宣傳,大概很多人都反感「贏在起跑線」都說法,我也反感,但是我仍然信奉這個道理,對孩子也是進行了提前教育。如果有大數據調查的話,我相信得出的數據也一定支持這個道理。但是即使有,估計我們的領導也不敢公布,因為不符合我們的大趨勢。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A剛上學時什麼都沒學,而另一個孩子B已經熟讀課本了。
  • 孩子蠢笨不聽話?父母的兩個行為佔80%的原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華生眾所周知,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就要從小時候開始培養,常常聽父母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也有它的道理,兒童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很多國家對四歲前孩子的教育並沒有明確規定,父母也覺得沒什麼大問題,等到上學的年齡再把孩子送到學校也不遲,於是就這樣讓孩子在家玩一些簡單的遊戲,最終導致孩子錯過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其次:金錢成本。
  • 超前教育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是在消耗他的學習興趣
    現在很多父母聽信某些私家教育機構說的廣告語,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於是很多父母就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孩子報名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孩子比大人還要忙,可是父母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感覺越來越累,父母自己的壓力也不小,金錢和時間的付出。
  • 學霸爸爸分享:這樣教育,你的孩子也是神童,贏在起跑線上的奧秘
    周末了,給朋友們分享三則家長對孩子開展早期教育的故事,為你解讀孩子怎樣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的奧秘。跟蹤三個朋友對孩子開展早期教育的情況。近日,跟三個朋友在一起聊天,他們分別講述了各自對3歲二胎孩子的教育情況。這是為了跟蹤我指導他們的階段性教育成果而進行的一次談話。
  • 父母學習育兒知識,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最好方法
    「父母學習育兒知識,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好方法,而不是找最好的學校和輔導班。」這樣的觀點對嗎?​在心理諮詢行業中,我只見過由於父母養育方式有問題,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抑鬱、自殺的……但從來沒有見過因為沒上輔導班,或者因為學校不好而抑鬱自殺的。我們知道,一個人最終會成為什麼樣,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遺傳基因,一個是後天環境。
  • 「贏在起跑線」傳遞給孩子什麼情緒?
    他們一個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千方百計地想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就像填鴨子一樣,填滿了孩子的時間表。為了孩子的成長,疲憊的父母們都十分的焦慮,不知道他們是否想過,焦慮的父母會給孩子傳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