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代表孩子能夠「贏在未來」

2020-12-16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越來越多綜合素質高的人成為了父母,大家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比以前更加重視了,不少父母甚至在育兒問題上達到了「焦慮」的地步。培養孩子成才的壓力讓這些父母不斷要求自己也要求孩子要從小「贏在起跑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年紀不大壓力卻不小。

01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代表孩子能夠「贏在未來」

家裡有娃的父母應該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無論家庭條件是貧是富,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每個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多學點知識和才藝,也就是所謂的「贏在起跑線」。

在每個孩子都備受壓力的情況下,某小學二年級的班主任王老師卻發現了一個不太好的現象。

王老師注意到,每天上課時班裡總有幾個孩子在打瞌睡,而且這些孩子都是平時成績非常不錯的孩子。王老師怕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於是分別找了這些孩子了解情況,這才發現這些孩子上課打瞌睡的原因都大同小異。

據這些孩子反映,他們每天除了在學校上課之外,晚上還要再去上興趣班、補習班,所以每天都忙到很晚才能上床睡覺。孩子們還說,他們的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跑在別的孩子之前」。

王老師對這些孩子心疼不已,決定開展一次主題為「贏在起跑線上」≠「孩子的競爭力」的家長會。王老師在家長會上語重心長地告訴家長們,過早讓孩子承受與他們年齡相悖的學習壓力只能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因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代表孩子能夠「贏在未來」。

02為什麼不建議孩子過早承擔過重的學習壓力呢?

①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孩子要學習的東西越多,他們能獲得的休息時間就越少,長期下來不僅會導致孩子白天上課打瞌睡,還會讓孩子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體質變差,對孩子的成長和生長發育是有一定害處的。

②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對於孩子來說,適當的放鬆娛樂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長期學習太多的興趣班和補習班自然就會壓縮了孩子休閒玩樂的時間。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孩子的內心感到壓抑,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成長道路上能「領跑」,但是培養孩子也需要注意方式,切不可盲目給孩子增加壓力。

03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競爭力呢?

①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的天賦和擅長的東西不一樣,雖然讓孩子學習一兩項特長是好事,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愛好和天賦精簡地培養孩子的特長,既能減輕孩子的負擔,也能培養孩子的核心競爭力,這比「廣撒網」式的培養更有效果。

②注重孩子的性格養成

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是否能「贏在未來」,每個孩子的成長路上都會遇到一些不順利,這就需要孩子擁有堅毅、勇敢的品格才能穿越這些坎坷。父母想要提高孩子的競爭力,可以從孩子的性格養成入手,良好的性格和品行是支撐孩子遠行的必備要素。

04和你說句心裡話

培養孩子最需要避免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拔苗助長,一味地給孩子增加課業和所謂的「興趣」只會壓垮孩子稚嫩的脊梁。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培養孩子就更是要循序漸進,比起讓孩子贏在當前,讓孩子贏在未來是更重要且更有必要的。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是否也同時在上好幾個興趣班?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論教育——我們要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如此以往,折騰得家長累,孩子更累,反倒是讓外面的教育機構賺了一波。那麼就引出了今天的話題,我們的幼兒教育到底是要贏在起跑線上還是要做好長跑的準備在當前順其自然的發展。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是要起跑線上發力還是順其自然做好長跑的準備,各有各的好處,但是我覺得不應該單純的由家長決定。這件事的關鍵,我覺得還是在於我們受教育的主體——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 怎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非常豐富的時代,當前的社會競爭異常激烈,而知識和技能在競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領先一步,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數學思維幼兒時期孩子開始認識數字,形成數量概念,開始掌握技術和數數、比較大小等重要技能。這些是我們看到的,而數學思維包括更加廣泛的內容,例如對形狀和空間的認知、按規則分類的思想,以及邏輯思維。數學思維能夠幫助兒童形成嚴密的邏輯,思考問題更加周全。4.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重要,還是贏在終點重要……
    她自己也發現確實你自己跟別人的孩子差了一大截,別的同齡孩子能夠當著一群大人的面,用流利的普通話和大人進行交流,一點都不怯場,可是自己家的孩子還畏畏縮縮地躲在自己身邊,更不用說和別人交流了。什麼是贏在起跑線上?是剝奪孩子的童年和快樂嗎?什麼年齡段應該有什麼年齡段的生活。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首先可以去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他的自理能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切的學習都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就都會變成空談。所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小培養孩子對運動的熱愛,對於孩子今後的學習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可贏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吃完飯後,他有些抱歉地對我說到,快要開學了,所以有很多孩子的家長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幫他們的孩子分一個好班。我有些好奇地問道,現在小學班級就開始分重點班和普通班了嗎?他笑笑說,那倒沒有,只是有些老師資格比較老,而且往年教出的孩子的成績也還不錯,所以家長們就想讓他們的孩子去這些老師的班上,這些家長的本意就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後他又笑著補充了一句耐人尋味的一句話,有了起跑線,孩子就知道怎麼跑了嗎?
  •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麼做就對了!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大概是每個父母都會思考的問題,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外在的物質我們很難改變,其實孩子一生的健康,我們還是有希望改變的,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而且,我認為這個的贏比物質的贏更重要!
  • 教育最大的謊言之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界揠苗助長的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前教育的提出知道提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口號的是誰嗎?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把教育比喻成賽跑,誰贏在了起跑線就會贏在終點。但孩子僅為了幾年的輝煌,就失去了童年,得不償失。可見,你即使贏在起跑線上,也容易倒在中途。「贏在起跑線上」不僅是失去童年,更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跟不上同齡人。
  • 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體力、精力耗掉,不想急著衝刺,我們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上的花費也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學區房也應運而生,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有人花費巨資購買一間不能住人的倉庫當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 家長應該重視的教育問題: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不進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大學是起跑線嗎?如果以此為基準,以學習數學、認字等技能培養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適的。但是卻很少有家長反思,這種技能教育雖然或許能夠幫助孩子進入好的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但放在整個人生階段來說,學校階段的教育只是孩子人生的一小部分,學到知識固然重要,但如何適應社會、如何待人處事的人格養成,卻遠非學校教育能全部包含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訴求是不同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許多家長奉若神明的信條。然而,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一點是:什麼是「起跑線」?
  • 多聽英語啟蒙兒歌,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多聽英語啟蒙兒歌,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多聽英語啟蒙兒歌,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Nursery rhyme有兩大特點多聽英語啟蒙兒歌,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二、壓力小多聽英語啟蒙兒歌,讓您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講道理,家長把兒歌一股腦塞給孩子
  • 自學,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網課。時間一長,他忽然開始說起了一個詞語「無聊」,這個現象讓我思考,讓他做什麼他才不無聊呢?後來他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小視頻,教畫狗的。普通家長注重的可能是畫得像不像,他們在乎的是結果;而我注重的是怎麼才畫得像,我注重的是過程。我這樣寫不是要強調我比別人強,我只是從孩子的收穫來看問題,我在乎的是孩子的觀察能力。一個能夠觀察細節的人,我認為是一個「贏在起跑線上的人」,因為他能見人所未見,察人所未察。第二,訓練了他的分解能力。一幅畫要想畫成功,其實需要分解成若干個步驟。
  • 湯陰五陵:寓教於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們不遺餘力地把孩子送進各種學前班。然而,最新研究表明,一味灌輸知識的傳統早教模式並不能給孩子帶來成功。五陵鎮中心幼兒園立志於將遊戲和對話貫穿到幼兒教育中,寓教於樂,在遊戲和對話中提高孩子的專注能力和語言能力,能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表現得更好。
  • 不給孩子報班的你,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你是否因為身邊的人都在給孩子報班,但你卻沒有給孩子報,而覺得焦慮?是否因為這樣,而覺得對不起孩子,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如果是,那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你:贏在起跑線上的人是你,輸的是因為焦慮、不問情由就給孩子報班的那些家長。
  • 讓孩子贏在「終點」而不是「起跑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是現在很多家長都聽說過的一句教育理念。讓孩子儘早的接受教育,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慌忙讓他們學習認漢字,讓他們學習讀拼音。把一年級的事情都早早的在幼兒階段就完成了,這樣看起來確實比其他的小孩子要提前了好幾年,這是一種贏在起跑線的行為。但如果我們真的把學習看作一場賽跑的話,那麼你贏在了起跑線,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在終點,因為科學的訓練體系需要包括熱身的一味的單純去搶起跑的速度。
  • 如何真正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國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問題越來越重視,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因此關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可謂是在每位父母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生長。那麼,如何真正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自己的孩子能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呢?
  • 「贏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
    教育上總是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或「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等。之所以說這些提法是似是而非的,是因為它只有個口號,初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又沒經過驗證,誰也不能明確是否真的有道理,或者有道理到什麼程度。
  • 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每個家長都在想怎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還沒上小學已經都把小學二年級的內容都學過了,這樣做真的有效嗎?當孩子真的上小學了,你會發現年級越高孩子當初的優勢越不明顯,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成績還不錯,到了三四年級就成了班級的中遊,到了高年級甚至會跟不上課,不少孩子因此厭學,嚴重的還會逃學、曠課。因此,超前學習對孩子弊大於利,現在國家已經明確提出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小學一年級要做到零起點教學。那不少家長可能會擔心,不提前學,孩子到了小學跟不上課怎麼辦?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原標題:讀書郎:你的孩子也許不能贏在起跑線,卻能贏在終點線上!) 迫於競爭的壓力,社會上出現了一批「狼爸」、「虎媽」的熱潮。「三十六計報培訓班為上策」,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先爭取在別人家孩子前面讓自家孩子把該學的學了,鋼琴、舞蹈、繪畫等等,能報的幾乎全報。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家長們都想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殊不知學得太繁雜,反而拖孩子後腿。
  • 美優高專注品質 幫孩子贏在起跑線
    寶寶的營養健康直接關係未來的成長發育,其中比較明顯的就是身高和IQ,這也是胎教如此風靡的原因。很多著名國際獎項的獲得人,以及科學事業的突出貢獻者,無不都在成長的啟蒙階段,受到過良好的培養。生活是以物質為基礎,一款營養均衡的奶粉,可以幫助媽媽們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