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藍染客家情,一層一染匠心顯

2020-12-22 今日惠州網

陽光照進惠陽區秋長街道茶園村,落在晾曬架支起層層疊疊的藍色上,樸素、乾淨、自然,久遠卻又新穎。

如果要以一種顏色來代表客家群體,一定是藍色。客家人具有的藍色情結,是一種平和與自信,透著屬於客家人的素雅靈性。藍染,流傳了千年的民間傳統染色工藝,在茶園村鳳悅·秋長谷裡有了新的詮釋。通過綑紮、縫合、摺疊、扭曲、夾、壓……藍色在一塊塊普通的布料上,落下了各種姿態的美。從抱枕、床品,到衣物,再到鞋帽、包袋,處處展現著藍染的迷人魅力。每一道工序都承載著匠人的心血,整個過程就像釀酒,循序漸進,漫長而醇厚。或許,這就是藍染的獨特之處。

作坊主理人木子祖籍惠陽永湖,藍染是她的業餘愛好。目前,她帶著5名學生入駐於此,一方面學習研究藍染技術,另一方面帶領遊客了解客家藍衫、藍染文化及體驗這種傳統手藝。

院子裡,兩口大缸盛滿的染液,是從板藍根、木藍、馬藍、大青葉等植物中提煉的色素。靠近染缸,絲絲黃酒氣味沁人心脾。據說一缸染液需要每天早晚攪拌,觀察其活性,養護得好可以使用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在溼熱的天氣中,染汁也不會變質,是因為染料本身加入了草木灰、客家黃酒等成分。

木子介紹,藍染首先要選擇天然纖維的布料,棉、麻、絲皆可。通過冷水浸泡一夜或開水煮燙1小時用以脫漿,讓草木染料更好地上色。在這裡,客人可以選擇型染、扎染或夾染。一針一線,一層一染。在深深淺淺的藍色紋理中,隱含著內在的矜持,瀰漫著草木香,縈繞著手工藝人最初的匠心。

■文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

■圖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客家「創意藍染」臺中重放異彩
    中新社臺中10月23日電 題:客家「創意藍染」臺中重放異彩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展現「藍白之美」的客家藍染,在臺中消失多年以後,於今重放異彩。記者近日來到臺中市太平福石園生態教育園區走訪,但見陽光下,一塊塊藍染布隨風輕舞,漂亮的色彩、獨特的創意,編織出一道靚麗的風景。
  • 社會實踐 | 我院2018年暑期赴臺研習團走進「太平客家藍染」
    體悟閩臺五緣關係,繼承中國傳統工藝7月17日下午我院2018年暑期赴臺研習團共29名師生在臺灣修平科技大學黃孟儒教授的帶領下,走進坐落於臺中市太平區頭汴坑的特色藍染植物染工坊,進行了創新行銷體驗課。其中,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為我們介紹了「太平客家染」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並親自教我們製作藍染的工序,鼓勵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裡要努力奮進爭做先峰。
  • 沉澱千年的美麗——藍染之美
    橡皮章、藍染、手帳、橡皮章、水晶滴膠、彩墨、BRUSH LETTERING等,我都喜歡。但是首次的分享,我還是想和大家介紹一下「藍染」。▁藍染歷史悠久,荀子曾於《勸學》中提及:「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此藍,就是藍草——一種藍染染料。
  • 日本人來中國學藍染,但卻有著世界上最棒的藍染品牌!
    藍染,神秘而又古老的技藝,它是用一種植物染料對布料進行人工染色的技術!在我國據記載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之前丸貨分享過一篇!『日本Buaisou匠心之旅』只因對那抹靛藍的熱愛,Buaisou,日本一個全員是20歲出頭的年輕四人藍染師組合,曾經其中一名染色大師就來中國的貴州學習藍染手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厲害了我的國!
  • 死神:千年血戰篇中,如果是擁有崩玉的藍染,能否打敗友哈巴赫?
    而在這部動漫之中,除了主角黑崎一護之外,還有一個人的實力是比較受觀眾認可的,這個人就是作為反派人物出現的五番隊隊長,藍染惣右介,藍大在動漫之中所展現的實力,已經超過了死神所處的一個次元,而能夠將其擊敗的,也只有後來領悟了最後的月牙天衝的黑崎一護。
  • 李子柒遇見藍染,太美了
    李子柒田園牧歌式的美好讓人心生嚮往, 而延續千年的藍染技藝, 更是驚豔眾人, 藍染,到底有多美?
  • 社會實踐 | 大學生必修課之藍染體驗課
    客家藍染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物質文化。藍染代表客家的衣飾文化,呈現出多樣的藍白之美,充滿濃濃的客家風情。藍染曾是客家人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手藝,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度淡出人們的生活,甚至慢慢消失。然而,近幾年,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致力於讓這一傳統手藝復甦,一系列藍染文創產品成為臺中市太平區頭汴坑客家莊最受歡迎的紀念品。
  • 賴奕璇:立唱山歌志 傳播客家情
    賴奕璇:立唱山歌志 傳播客家情  客家新聞網 鄒逢春 特約記者葉波   山歌,是一部寫滿音符的百科全書。  擁有千年歷史的龍南,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下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山歌。一聲聲"哎呀勒",一曲曲古樸的韻律,既是客家先民表達思想的方式,更是客家文化傳承的一種符號。
  •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 千年洛帶「綻放」客家風情
    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開幕 千年洛帶「綻放」客家風情  9月30日上午十點,由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龍泉驛區文體廣新和旅遊局、華僑城西部投資有限公司主辦,龍泉驛區洛帶鎮人民政府、成都洛帶華僑城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我心歸處·洛帶為安」首屆洛帶客家文化節正式啟幕,千年客家古鎮迎來又一次文化盛事。
  • 《死神》:千年血戰篇終章,藍染一護聯手,友哈巴赫終將消亡
    今天繼續帶來關於千年血戰篇的故事。藍染一護聯手,友哈巴赫終將消亡傳送門的另一端,是早已經成為了廢墟的瀞靈廷,在那裡等待友哈巴赫的,是靜坐在椅子之上的藍染。獲得了所有力量的友哈巴赫,那強大的靈壓中所蘊含的威力,輕而易舉的摧毀了拘束藍染的椅子,多虧了友哈巴赫的攻擊,藍染才得以從拘束中解脫,說出了「我才能如此擊潰你」宣言的藍染,表示自己並不是為守護尸魂界而戰,而是為了擊潰一直以來試圖控制自己的事物而戰。正在兩人談話間,友哈巴赫身後,一護和戀次舉刀砍來。
  • 客家桐花季 美食、美景優雅浪漫
    南投縣客家桐花祭會在埔裡鎮、國姓鄉、魚池鄉、南投市、中寮鄉、水裡鄉轄內陸陸續續粉墨登場,遊客除了賞花,還可以結合南投景點,規劃一系列的旅遊活動。南投縣政府表示,為讓民眾感受豐富客家意象景色及好山好水的自然資源,特別結合各鄉鎮市公所及轄內小區、社團等資源,以桐花歌、桐花舞呈現桐花祭的意象,歡迎大家到南投體驗好山 好水 好客的在地客家文化。
  • 小小的客家釀豆腐,縈繞著客家人千年的「中原情結」
    如果你到過客家菜館,對它肯定不會陌生,它就是客家釀豆腐。客家人獨具匠心地將清淡的豆腐與鹹香的肉餡結合在一起,製作成了這道美味佳餚,並成為了客家人逢年過節、宴請賓客時必備的一道招牌菜。然而,這道看似簡單的客家釀豆腐的背後,卻縈繞著客家人千年來的中原情結。
  • 「藍」意初綻,「韻」在其中 打卡成都龍泉驛洪河小學藍染工作坊
    學校在推進「五育並舉」的進程中,堅持「怡情雅趣,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致力於校園特色的開發,擁有客家文化底蘊的藍染藝術隨學校不斷改革與創新應運而生。藍染工作坊是洪河小學校園中的「網紅點」,它坐落於學校綜合樓的竹林深處。從外面看完全就是一個網紅小農家樂,走過足球場就能看到曲徑通幽石板路,兩旁是木質畫框,裡面陳列著豐富多彩的師生活動和介紹藍染的圖文。
  • 一期視頻拍一年,迷倒李子柒的藍染,到底有多美?
    李子柒田園牧歌式的美好讓人心生嚮往,而延續千年的藍染技藝,更是驚豔眾人,藍染,到底有多美?藍染,自然得像水一樣蜿蜒流轉。古老而美好的藍染,一半是自然之美,一半是耐心之為。當古老的技藝走入藝術,藍染,亦柔亦剛。
  • 藍染,是冬天裡最讓我寵幸的傳統美
    藍染是一種最早誕生於中國秦漢時期的古老印染工藝,基本需要七道步驟(播種-收割-烘炙-發酵-提煉-印染-定色)才能製作而成,看似簡單又枯燥無味,但卻凝聚著東方匠心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一種永不褪色的藝術。藍染在搭配的技巧運用拼接補丁是經常出現在藍染服飾上的一大設計,藍染根據發酵程度和染色次數,可染出不同濃淡的藍色,具有豐富的顏色層。
  • 「青出於藍」,「卓也小屋」復興古法藍染
    位於臺灣苗慄縣三義鄉的卓也小屋,是一家以客家聚落及文化生活為主調的特色民宿。  但它廣為人知的一面在於,通過發展休閒農業,古老的藍染工藝得以復興,現在全臺灣有四分之一的藍染產量來自這裡。這種從土地出發走向文化創意,進而找回一個產業的過程,被卓也小屋的女主人鄭美淑稱作「青出於藍」。  卓也小屋所在的雙譚村地處關刀山山系,從200到800米的不同海拔高度,分布著幾十家果園、農場。
  • 「青出於藍」 「卓也小屋」復興古法藍染
    原標題:「青出於藍」 「卓也小屋」復興古法藍染   雙譚村居民精於木雕工藝,卓也小屋裡有很多工作人員親手打造的「小景」。位於臺灣苗慄縣三義鄉的卓也小屋,是一家以客家聚落及文化生活為主調的特色民宿。  但它廣為人知的一面在於,通過發展休閒農業,古老的藍染工藝得以復興,現在全臺灣有四分之一的藍染產量來自這裡。這種從土地出發走向文化創意,進而找回一個產業的過程,被卓也小屋的女主人鄭美淑稱作「青出於藍」。
  • 當藍染遇上皮​--金工藍染皮耳飾DIY
    厚實溫潤的皮繞上層層疊疊的線安靜的抱住粗大的水管慢慢的浸入染缸在濃密的靛花下染液一點點的滲透到皮層的深處經過一天一夜無聲的等待取出來擱在高高的石臺上在空氣中充分的氧化晾曬一天後再次放入染缸浸染依次反覆四到六次用漸入深秋的七個日日夜夜終於讓皮遇上了藍染
  • 藍染,潮流服飾中的獨具匠心!
    而提煉出這種藍色的工藝就叫做「藍染」,簡單來說,就是使用可作染料的一種草——蓼藍,對布料進行人工染色的技術。藍染是一種最早誕生於中國秦漢時期的古老印染工藝,用最原始的手工工藝製作一件藍染布,前前後後至少要花上20年的時間才能呈現出特有的靛藍色。
  • 「群文視野」李梅和她的藍染
    當她了解到藍染是一種用當地的植物做染料的純手工技藝,就一下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仿佛是一種召喚,她不由停下了腳步。留下來,只為與另一種美好相遇。從此,李梅迷戀上了藍染,便一發不可收。藍染是一種古老的印染工藝,這種傳統的手工染色技法是人類無數手工技藝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瑰寶之一。在中國,藍染最早出現於秦漢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