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是民國舞臺上的一個關鍵人物,是上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女性之一,她集美貌、財富、權力、榮譽於一身。她不僅會說六國語言,還在琴、棋、書、畫等各個方面樣樣精通,尤其是在外交方面。
在抗戰時期,宋美齡是丈夫蔣介石的外交助手,她以其獨特的個人魅力,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蔣介石曾感慨道:「夫人的能力,抵得上20個陸軍師。」
抗戰時期,為了爭取美國的援助,在1942年的11月宋美齡以養病為由乘專機飛往了美國,開啟了高調的訪美之行和隨之而來的多場萬人空巷的巡迴演講。
訪美期間,宋美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她不僅受邀參加了羅斯福總統的晚宴,還受到了最高規格的禮遇,在美的國會進行了別開生面的演講。
在演講中,宋美齡積極介紹了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的情況,以及為抗日付出的犧牲和做出的巨大貢獻,她以其流利的美式英語,優雅高貴的氣質,徵服了美國人。大家全被她的風採、嫵媚和才華所吸引了,驚愕了,繚亂了,議員們全體起立,熱烈鼓掌四分鐘之久。
訪美期間,宋美齡像好萊塢巨星一般,走到了哪都是人山人海,在美颳起了一陣「宋氏旋風」。
然而,在她訪美期間,也出現了一些抨擊、批評的聲音,據宋美齡在白宮期間的管家阿朗索.菲爾德說:「高貴的宋美齡在美期間,她每天都要換五次床單,而且還要求用自己帶的真絲綢床單,如果有人外人碰過她的床,那換床單的次數還要更多……」。
在訪問美國期間,她為何要一天換五次床單?外界紛紛猜測:「宋美齡生活太奢侈,過慣了奢靡的生活,體會不到人民疾苦,在抗戰最困難時期,她還如此鋪張浪費。」
然而,其真實的原因又如何呢?
後來,宋美齡最後一次在美做巡迴演講時,負責新聞宣傳的陸以正趁機向其貼身秘書孔令侃問起「宋美齡訪美時,為何一天要換五次床單?」的事情。孔令侃是孔祥熙和宋靄齡(宋美齡姐姐)的長子,在宋美齡的心中,經國、緯國雖都是她的的「繼子」,但她更把孔令侃看成自己的兒子,因為孔令侃與她有間接的血脈關係。在宋美齡到美訪問時,孔令侃擔任秘書。
孔令侃告訴陸以正其真實原因,他說:「蔣夫人除翻車受傷外,還有兩種慢性疾病。一是帶狀皰疹,另一是蕁麻疹。每逢發病時,她的周身會出現紅腫的風疹塊。她曾向我抱怨說『癢的時候,即使長了一百雙手,也來不及抓!』,後來,她按照醫生建議經常換床單。蔣夫人對棉織品過敏,從此,她只能用真絲的床單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