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陽極聚合物中間體引發的原位類Fenton反應電化學淨水

2021-02-18 催化計


有機Fenton類催化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於淨水的催化劑,但氧化還原活性化合物必須異地添加作為氧化劑活化劑,進而造成二次汙染問題。電化學氧化被廣泛應用於汙染物的降解,但由於高阻聚合物中間體的存在,存在嚴重的電極結垢問題。

近日,中科大俞漢清教授,Ai-Yong Zhang報導了利用電化學汙染物氧化過程中產生的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聚合物中間體,如苯二酚、對苯二酚和對苯二酚作為過氧化氫的活化劑,開發了一種原位有機Fenton類催化劑。

要點1. 研究人員以苯酚為目標汙染物,證明了原位類Fenton有機催化不僅提高了汙染物的降解速度,而且可以更新工作電極,使其具有更好的催化穩定性。

要點2. 研究發現,在類原位有機Fenton催化中陽極苯酚的轉化過程中既產生了1O2非自由基,又產生了·OH自由基。


該研究工作有望為開發一種簡單、高效、經濟的電化學淨水策略提供新的途徑。

 

Dan-Ni Pei, et al, In situ organic Fenton-like catalysis triggered by anodic polymeric intermediates for electrochemical water purification, PNAS, 2020

DOI: 10.1073/pnas.2005035117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1/18/2005035117

催化技術交流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均相催化與酶催化QQ群:871976131

相關焦點

  • 雙極電化學:電化學合成功能材料的有效手段
    在驅動電極作用下,電解槽內產生均勻的電場分布,放置其中的BPEs表面形成電勢差,從而BPEs兩端引發相應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圖1)。雙電極電解體系只需要極少量的電解質鹽,符合了綠色化學的理念。其次,BPEs表面呈現獨特的梯度電勢分布。此外,對於BPEs的形狀等無特殊的限制,並可以實現多組BPEs在驅動電極下同時發生反應。
  • 原位表徵技術揭示NiS2電催化析氫活性位點技術研究
    【成果簡介】近日,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鄭南峰、傅鋼教授課題組與臺灣大學化學系陳浩銘副教授課題組(共同通訊作者)在之前用電化學原位X射線吸收光譜(XAS)研究鎳-硫醇配位聚合物電催化析氫活性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用電化學原位XAS譜研究了過渡金屬硫化物NiS2在鹼性溶液中電催化析氫的活性位點,加深了對鹼性條件下過渡金屬硫化物電催化析氫反應機制的理解
  • 化工系陸奇團隊在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製備高附加值化學品受含氧...
    清華新聞網8月3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陸奇副教授團隊對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電極表面物種的研究取得進展,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引入氧氣共同電解帶來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的提升》(Oxygen induced promotion of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 PNAS | 在活細胞中無痕合成磷脂質導致濃度依賴性細胞凋亡效應
    Devaraj教授,該課題組的研究興趣是用自下而上合成生物學和分子成像問題的化學選擇性反應的設計。 我們都知道磷脂質(ceramides)執行著多種細胞功能,包括胰島素抵抗、程序性細胞死亡和腫瘤抑制。雖然磷脂類在細胞中發揮了重要的功能,但是由於它的穿膜性太差,導致在體內研究磷脂類的作用變得十分有限。
  • 耶魯大學Pfefferle & Batista團隊JACS:三氧化二鐵對催化甲烷氧化反應及過程中間體和反應機理的研究
    (DFT)模擬相結合的方法,驗證了甲烷活化機理,以及反應過程中中間體的演變。原位DRFITS和第一性原理DFT計算進行的表面研究表明,反應中間體十分穩定,隨著溫度的升高從甲氧基CH3-O-Fe到橋聯雙齒(bridging bidentate)甲酸鹽b-HCOO-Fe到單齒(monodentate)甲酸鹽m-HCOO-Fe的演化,直至最終形成二氧化碳。該發現或許有助於氣固催化中甲烷到甲醇或甲酸的轉化。
  • Chem:單位點反應中心應用於電催化...
    文章基於課題組研究的特色,總結了單原子催化劑在電催化水裂解和CO2還原領域的應用,介紹了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原位催化反應中的研究進展,並對其研究前景進行了展望。圖1.電催化水裂解是最常見的氫氣製備方法之一。傳統的鉑碳催化劑是具有很高析氫效率的專用催化劑。然而鉑類催化劑的價格昂貴,不利於催化劑的大規模廣泛使用。因此,通過提高催化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將傳統基於納米尺度的尺度降為單原子位點,可以有效的提高貴金屬鉑的質量活性,並極大的降低使用成本。本文總結了基於單原子鉑的單原子在水裂解制氫方面的優勢和研究進展,並綜述了基於非貴金屬催化劑在析氫領域的研究進展。
  • 【高分子】電化學引發固相迭代聚合
    ‍高分子的功能和性質與其本身的化學結構息息相關,例如其化學結構、組成、構型及單體序列結構等。
  • 脈衝電化學加工:一個多物理場模型
    慕尼黑 COMSOL 用戶年會上介紹的脈衝電化學加工(PECM)就是這樣一種專門使用數值模擬進行詳細研究的非接觸式方法。什麼是電化學加工?經常閱讀 COMSOL 文章的讀者可能會記得,許多電化學過程都可以對金屬物體和表面的製造進行精確控制,例如,在電鍍中,將基板製成陰極,以便在基板表面電沉積形成一層薄金屬層。
  • Nature Energy最新綜述:CO2還原的影響因素及反應機理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是將可再生電力作為化學能儲存在燃料中的新方法。作者回顧了電催化CO2還原方面的最新進展和挑戰,討論了在電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初始活化CO2的現有模型及其對產物選擇性的重要性。碳-碳鍵的形成也是電還原二氧化碳以製備高能量密度、高附加值化學燃料的關鍵步驟。
  • CCS Chemistry | 一鍋兩步電化學脫氫增環,高效構築中環內醯胺
    武漢大學雷愛文課題組報導了利用電化學陽極氧化的策略,實現了溫和條件下多種中環內醯胺的高效構築。中環內醯胺是一類十分重要的結構框架,它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中,開發簡易高效的中環內醯胺構建方法是有機合成的研究重點之一。由於在構建中環內醯胺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利的焓變和熵變,所以實現此結構的合成存在較大挑戰。
  • 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原理
    1.腐蝕的基本概念腐蝕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按材料腐蝕原理的不同,可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按腐蝕形態不同,可將腐蝕分為全面腐蝕和局部腐蝕兩大類。腐蝕分布在整個金屬表 面上(包括較均勻的和不均勻的〕稱為全面腐蝕;腐蝕局限在金屬的某一部位則稱為局部腐 蝕。在全面腐蝕過程中,進行金屬溶解反應和物質還原反應的區域都非常小,甚至是超顯 微的,陰、陽極區域的位置在腐蝕過程中隨機變化,使腐蝕分布相對均勻,危害也相對小些。
  • Nano Letters:法蘭西公學院應用液體電化學技術在電鏡原位研究Na-O...
    然而,Na-O2電池研究仍處於初級階段,複雜的反應機理及低循環穩定性是Na-O2電池面臨的主要挑戰。目前,研究者們通過改善電解液、電極結構等途徑來提升鈉氧電池的性能,但是針對其反應機理及失效機制的研究比較少,尤其是原位監測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反應機理與失效機制的研究對於鈉氧電池的進一步研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化學腐蝕與電化學腐蝕
    金屬腐蝕的現象十分複雜,根據金屬腐蝕的機理不同,通常可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兩大類.
  • 氫氧化反應雙功能機理中吸附羥基中間體的光譜驗證
    氫氧化反應雙功能機理中吸附羥基中間體的光譜驗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5:30:11 廈門大學李劍鋒團隊實現氫氧化反應雙功能機理中吸附羥基中間體的光譜驗證。
  • 電化學桑德邁爾反應
    然而,Sandmayer反應需要消耗化學計量的金屬銅,由此帶來成本較高和環境不友好等一系列局限。一百多年來,有關桑德邁爾反應的延伸研究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但新策略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義。自從1848年Kolbe陽極氧化反應發現以來,電化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電化學生產己二腈和葡萄糖酸鈣都是產量巨大的工業應用實例。
  • 西安交大孫曉龍教授等在拓撲結構轉化和化學降解的新型功能聚合物方面取得進展
    如何實現高分子聚合物的功能可控和化學降解是材料、化學、環境等領域的重要課題。影響聚合物物理性質的主要因素有分子量分布、粘度、拓撲結構、化學功能和交聯密度等。對於大多數聚合物來說,因其化學鍵接方式和拓撲結構是靜態的,通過改變主鏈結構的鍵合方式和交聯基團的功能來改變聚合物的性能比較困難。
  • ...林松研究員JACS:電光催化還原——結合電和光達到超高還原電勢
    原則上,僅通過電化學方法是可以達到極端還原電勢的,但如果在反應過程中一直使用極高的還原電勢會導致電極表面附近沉積活性中間體,也會在複雜的反應機制下減弱反應的化學選擇性。因此,開發一個具有高還原電勢並且高化學選擇性的催化反應策略仍是一個重大挑戰。
  • 電鍍陽極
    當然,對於理想的陽極過程,即金屬可以成功地進行電化學溶解而進入電解液的過程,在電極過程動力學中已經有詳盡的研究。正是基於這些研究,我們才有可能在工藝實踐中選擇適當的陽極材料、電流密度以及某些陽極活性劑,以保證陽極在電沉積過程中的正常溶解。但是,即便在傳統電鍍過程中,也並不總是可以選擇到理想的陽極,而不得不採用其他方法來加以彌補。
  • 我院孫曉龍教授課題組在拓撲結構轉化和化學降解的新型功能聚合物方面取得國際合作進展
    開發合成的大分子材料,其結構功能的整體調控是通過小分子連結基團化學反應實現,化學可逆共價鍵合/耦合分別通過共軛分子受體上胺/巰基的取代反應;氧化還原促進二硫鍵的動態交換;小分子試劑引發的共軛受體環化反應實現降解(圖1)。
  • 武漢大學孫宇輝組:慶大黴素甲基化網絡原來也可以如此優美 | PNAS論文推薦
    慶大黴素(Gentamicin)作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核心成員,由於其顯著的臨床療效,一度成為治療由革蘭氏陰性菌所引發嚴重感染的首選藥物,為人類的健康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伴隨著日益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及其內在的腎毒性和耳毒性等副作用,如何研製出更為高效安全的慶大黴素,讓這一經典老藥煥發出新的活力,已成為人們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