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帳戶管理趨嚴 銀保監會劍指銀行合規審慎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郝亞娟張榮旺上海報導

對公帳戶,是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載體,亦是開展反洗錢風險排查工作的重要防線。

日前,央行辦公廳下發題為《積極穩妥解決企業留言問題切實提升企業銀行帳戶服務質效》(以下簡稱「《文件》」)的風險提示稱,部分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和商業銀行存在不重視優化小微企業帳戶服務、未有效落實帳戶管理「兩個不減、兩個加強」要求的問題。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今年以來,各家銀行開展對公帳戶風險排查工作,開戶審核趨嚴且加大交易監測力度。華南某城商行對公帳戶客戶經理坦言:「現在開戶要求特別嚴,而且很多帳戶並不能帶來效益。既要維護沒有效益的帳戶,還要應對各項檢查,一旦出現問題就被罰款,銀行員工營銷的動力不足。」

便利開戶與審查趨嚴

《文件》顯示,部分商業銀行未有效落實帳戶管理主體責任和「兩個不減、兩個加強」管理要求;未實施帳戶風險分類分級管理;未精準識別客戶風險狀況並採取差異化的管理和服務措施;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忽視小微企業帳戶服務需求的現象。

所謂「兩個不減、兩個加強」,即企業開戶便利度不減、風險防控力不減,優化企業帳戶服務要加強、帳戶管理要加強。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指出,一方面,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建立優化企業帳戶服務長效機制,做到企業開戶便利度不減、企業帳戶服務全面加強,真心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打開服務之門。另一方面,要堅持防範金融風險,建立矩陣式帳戶管理架構,橫向壓實商業銀行主體責任,縱向壓實人民銀行和監管部門監管責任,做到風險防控力只增不減,帳戶管理全周期、全流程加強。

《文件》提到,銀行帳戶服務工作不到位的具體表現主要有,註冊地址為集中登記地或者居民住宅被拖延或拒絕開戶;經營場所無辦公物件被拖延或拒絕開戶;預約開戶時間長;群眾疑問解釋不到位等。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銀行對開戶信息和流程審核趨嚴,一方面增加了人力投入,使得每天可操作的單位開戶數減少;另一方面開戶手續繁瑣降低了企業主的開戶積極性。某國有行客戶經理表示:「人行為了防範電信詐騙,對企業開戶設置了嚴格的條件,苛刻到企業不願意辦理開戶。」

某股份行廣州分行人士告訴記者,「我行現在對開戶要求非常嚴格,要把控開戶質量。銀行工作人員需要上門開戶雙人核實,調查實控人工商信息,查看稅務信息,企業有無相似組織結構,查看實控人年齡,公司經營範圍等。」

除了以上因素,部分對公帳戶「幾乎不產生效益但是維護成本高」,是銀行員工開戶不積極的關鍵。

上述受訪華南某城商行對公帳戶客戶經理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帳戶並不能帶來效益,銀行還要定期維護。一旦被查出問題,就要被罰款,同時進行整改、反饋問題,導致銀行員工對企業開戶尤其謹慎。」

不同於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交易流水比較複雜,相對而言存在帳戶管理的困局。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指出,因銀行客戶經理需要與小微企業進行定期對帳,定期提醒企業客戶對資料變更重新備案等原因,導致小微企業對公帳戶管理成本較高。因此,銀行不太喜歡為交易量為零或者很小的小微企業開通對公帳戶,會通過各種理由增加小微企業成本,誘導其註銷對公帳戶。此外,銀行分支機構對小微企業開戶數量有一定限制,可能會將小微企業分級管理,這會導致對部分小微企業服務不到位。

另外,「殭屍帳戶」的大量沉澱亦加重了銀行的維護成本。「市場上存在很多零納稅企業,這些企業帳戶基本上不能給銀行帶來收入,反而增加了銀行的運營成本。」王詩強如是說。

對公帳戶管理亟待加強

除加大開戶審核外,按照相關要求,銀行還需對存量對公開戶的異常交易進行監測,這亦是監管重點關注領域。

今年以來,各地人民銀行開展打擊電信詐騙,要求各商業銀行按要求配合公安部門核查電信詐騙帳戶,全面排查所有企業對公帳戶。日前,某國有行廣東省分行因「對企業銀行結算帳戶交易監測不到位,未按規定發現帳戶交易存在可疑交易並進行主動管控」被處罰705餘萬元,多個網點被暫停辦理企業銀行結算帳戶開立業務6個月,並限期整改。

記者梳理人民銀行各地分支行發布的罰單發現,銀行對公帳戶管理存在多項問題,包括:存在為身份不明的開戶申請人開立帳戶並提供帳戶身份信息驗證服務;帳戶可疑交易監測不到位;線上正常開立的且類戶中部分帳戶留存影像資料不完整等。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記者分析,在反洗錢領域以及反欺詐領域,出現過很多對公帳戶的風險事件,銀行加強對公帳戶管理的重要性凸顯。

上述《文件》亦提出要求稱,商業銀行應綜合施策,切實優化小微企業銀行帳戶服務,將風險防控水平的提升體現在對客戶的風險識別能力上,保障正常客戶的業務不受影響或者受到最低程度影響,分別從實施帳戶風險分類分級管理、強化帳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優化企業帳戶業務辦理流程和要求、做好客戶溝通和解釋說明工作四個方面執行。

王詩強建議,銀行應該加大科技投入,如改用機器人提醒客戶定期對帳,通過郵件或者其他科技方式與客戶高效溝通,降低運營成本。

來源:中國經營報

相關焦點

  • 中數智匯:銀行對公帳戶數據治理領導者
    2018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這次是銀保監會首次將數據治理提高到銀行常規管理的戰略高度,明確要將銀行數據治理工作常態化、持久化,標誌著銀行已經全面進入數據治理時代。在金融科技引領的大數據時代,數據治理的落腳點應在合規需求與商業需求。
  • 銀保監會印發《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79號各銀保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各保險公司:現將《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中信銀行違規調取個人帳戶流水 銀保監會啟動立案調查
    中新網5月9日電 據中國銀保監會官網消息,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5月9日發布關於中信銀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通報稱,2020年3月,中信銀行在未經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
  • 中國光大銀行煙臺分行規範對公帳戶管理防範涉案帳戶開戶風險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5月22日訊 (通訊員 楊鴻遠 記者 張忠莉) 為有效遏制涉案帳戶開立,落實帳戶管理主體責任,近期,中國光大銀行煙臺分行積極貫徹落實「行業規範建設深化年
  • 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洩露池子帳戶信息 支行行長被撤職
    來源:中國證券報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洩露池子帳戶信息,支行行長被撤職陳瑩瑩 歐陽劍環 官方回應來了。日前,脫口秀演員池子發文吐槽中信銀行洩露隱私信息引發熱議。銀保監會網站5月9日發布《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中信銀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稱,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啟動立案調查程序,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 銀行排查對公帳戶 帳戶性質、資金流向引關注
    近期,央行多地支行下發通知,要求銀行加強帳戶開立、交易管控、異常監測等環節的銀行帳戶風險管理。銀行方面亦加大了存量帳戶的排查工作,新開設帳戶的審核要求趨嚴。某國有行寧波某支行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期該行加大了對公帳戶排查力度,先通過大數據、模型排除可疑的帳戶,然後再由員工一對一核查。
  • 銀保監會:研究起草網際網路存款辦法 堅持依法合規
    【財新網】(記者 武曉蒙)近期,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引發業內廣泛關注,銀保監會首次針對該問題作出回應。  2020年12月31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稱,近日銀保監會會同人民銀行研究起草了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網際網路開展個人存款業務的規範性文件,按照問題導向、有序規範、防控風險的思路,推動該項業務健康發展,有關情況將適時向社會公布。  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該負責人稱,商業銀行推進存款服務線上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 銀保監會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 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
    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 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銀保監發〔2019〕23號)各銀保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銀保監會決定開展銀行保險機構「鞏固治亂象成果 促進合規建設」工作。
  • 銀保監會連開三張罰單金額高達618萬 人保壽險一家牽連郵儲銀行和...
    郵儲銀行罰80萬,農行罰200萬此次,郵儲銀行和農行被檢查,都是因為人保壽險的檢查被牽連。①可回溯管理問題關於第一個處罰問題「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主要與可回溯管理問題中的銀保互通相關,主要內容下面說。銀保監會成立後,延伸檢查已是趨勢此次,三家公司的處罰,都是源於銀保監會對人保壽險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專項現場檢查。最最需要注意的是,銀保監會根據檢查中發現的線索對農業銀行和郵儲銀行開展了延伸檢查。
  • 有人冒充銀保監會說要凍結你的銀行帳戶 別信!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均無權直接凍結任何單位或個人的銀行帳戶,消費者應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資金受損。」6月23日,針對近期在部分地區出現了不法分子偽造中國銀保監會文件,謊稱帳戶被凍結向消費者實施詐騙的情況。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對外發布2020年第三號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防範騙局,幫助消費者煉就「火眼金睛」。
  • 銀保監會: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 改善消費體驗_銀行業內...
    涉及線上線下融合開展保險銷售或保險經紀業務的,其線上和線下經營活動分別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無法分開適用監管規則的,同時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規則不一致的,堅持合規經營和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  第六條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實施監督管理。
  • 《信託受益權帳戶管理細則》獲銀保監會批准
    ,上報中國銀保監會審批。近日,銀保監會下達批覆,同意施行《帳戶細則》。2017年9月1日,原中國銀監會頒發實施的《登記辦法》正式生效,其中明確了「信託受益權帳戶是信託登記公司為受益人開立的記載其信託受益權及其變動情況的簿記帳戶」、「信託受益權帳戶由信託登記公司集中管理」的監管要求。
  • 央行印發《雲南省境外邊民個人銀行結算帳戶管理辦法(試行)》
    據介紹,反洗錢專委會是協會理事會下設的專業委員會,主要職責為協助協會實施反洗錢自律管理,研究制定網際網路金融反洗錢戰略、政策和規則,指導推廣網際網路金融反洗錢相關監管科技和合規科技。No.10昆明央行發布文嚴控境外邊民跨境支付銀行帳戶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印發《雲南省境外邊民個人銀行結算帳戶管理辦法(試行)》,嚴控寮國、緬甸、越南三國邊民的銀行帳戶活動。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銀保監會首次回應
    剛剛,銀保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近期媒體關注問題答記者問。近期,一些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從網際網路平臺上紛紛下架,受到廣泛關注,相關負責人介紹,商業銀行推進存款服務線上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提高金融服務效率,但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一些風險隱患,特別是商業銀行與非自營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銷售存款過程中存在合規管理不到位、風險管理不審慎、消費者保護不充分等問題。
  •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的...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9〕179號各銀保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各保險公司:現將《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啟動立案調查
    中信銀行在未經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對此,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啟動立案調查程序,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全文738字,閱讀約需1.5分鐘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5月9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通告,中信銀行在未經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
  • 剛剛銀保監會重申禁止「時點衝存款」 偏離度...
    年中考核大關將臨,銀行業的小夥伴又迎來「噩耗」:銀保監會全面禁止「時點衝存款」了!   6月8日,銀保監會聯合央行發布《關於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完善版)》),重申全面禁止「時點衝存款」的要求,並將存款偏離度的監管指標值由原來的3%調整至4%。
  • 六大行及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被銀保監會開1970萬元罰單 詳解大行...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5月9日,銀保監會網站一口氣公布了9則行政處罰信息,此次9張罰單涉及國有六大行和兩家股份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8家銀行領罰案由均涉及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違規。EAST報送是各銀行機構組織定期向中國銀保監會及其省級派出機構報送行內各項經營管理明細業務數據,此次處罰也是監管首次因銀行EAST系統數據報送開出罰單。
  • 不接銀行電話,帳戶或被凍結?銀行證實:對公帳戶開立審核更嚴了
    本報記者走訪我市多家國有銀行,採訪一線對公帳戶管理工作人員獲悉,企業所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今年以來,根據央行相關規定,銀行對新開立對公帳戶審核更為嚴格,同時重新排查核實去年開立的帳戶。通報批評指出,根據電信詐騙犯罪涉案企業銀行帳號倒查,對銀行進行追責,而銀行相應的全流程人員都受到了處罰。近幾年,據全國多地公安機關披露,由於對公帳戶的轉帳額度較高,且相對於個人帳戶而言,查詢、凍結手續更為複雜,因而易被詐騙和洗錢團夥盯上,淪為其犯罪工具。甚至,註冊、買賣對公帳戶,已成為「電詐黑市」的一條專門產業鏈。
  • 上半年,銀行業收到銀保監發出的1461張罰單!
    在內控管理不審慎、信貸違規、涉房類貸款違規等處罰重點的基礎上,數據安全與信息系統建設、用戶信息安全等也成為上半年監管的新動向。此外,銀保監系統對機構處罰和個人處罰並重,不僅個人罰單數高達719張,更有50人被終身禁入銀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