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新語 | 丁陽:多懂一門語言,就等於比別人多活了一次

2021-03-02 新東方無錫學校

文/丁陽

編輯/錢蕾

/ 丁陽

新東方無錫學校國外部雅思/新概念教師,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注重乾貨講解,給予學生不同的授課方案。

■■■

/ 01 /

Q:為什麼選擇做新東方人?

 

出生於「文房四寶」之鄉,英語對大多數家長遙遠又陌生,而我真正對英語有心動的感覺是受到初一英語老師的「牽線」。

初次了解「新東方」的名字是在初一暑假,老師搬來一摞書—新概念英語第一冊,最常掛嘴邊的話就是:「英語學習就像飛機的機艙,坐經濟艙Economy Class—還在和基本的發音、語法、單詞最鬥爭;商務艙 Business Class的精英,對地道的英語表達信手拈來;頭等艙First Class的大神,對文化典故如數家珍。新東方的教材可以幫助大家快速升艙,走的更遠」。這種教學理念以及頗高的課時費在當時並不被家長認同,所以老師的「生意」在那幾年還是很蕭條的。

在我看來,她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獨立女性。作為迷妹,我初中三年一直堅持捧場她的課外興趣班,最後中考英語以近滿分的成績進入重點高中,從此與英語結緣,畢業後就選擇成為「新東方人」。

總有人說,學外語價值不大?我們很多學生為了逃避學習壓力經常會說「老師,學校要求總分5.5就夠了,考6分多餘了?!」學英語僅僅是為了移民、留學、高考、考研博、職場?其實學外語的意義遠遠超越這些功利的目的。

當你知道你的「樹」在別人眼裡是「tree」、「arbre」、「baum」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開始獲得一種新的眼光,開始走進一個新的世界生命。所以歌德說,多懂一門語言,就等於比別人多活了一次。


/ 02 /

Q:工作之餘,如何放鬆

我喜歡做飯。

現在每天下班回家,最放鬆的事情之一就是做飯,喜歡嘗試不同的食材和調味品。好廚子可以把土豆刨成絲「炒」,切塊兒「燉」,亦或製成餅「炸」。不同的做法決定了菜的口味、食慾大小及最終能吃多少。

其實這些做法就相當於教學上對知識的不同處理方式。「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作為老師覺得首先要考慮對知識的呈現形式,要確保學生有興趣去學;其次,要考慮到學習的量,確保學生學飽學好。要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品嘗知識的味道。


/ 03 /

Q:老師推薦幾本書給我們唄?

手機的更新換代,現在的學生熱衷於手機、電腦、iPad聊天、寫作業,又羞於課堂的面對面交流,可以推薦給大家近期正在閱讀的關於如何提高溝通能力的書。

—《溝通的藝術》

此書分為三個部分:「看入人裡」、「看出人外」「看人之間」,全面分析了溝通中會產生影響的因素。

—《關鍵對話》

古人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作為普通人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是應該都有過因無心之言帶來爭吵,和他人產生矛盾,為避免這樣的結局,建議閱讀這本書,共208頁,讓溝通變得不再危險,而是成為我們和他人互相尊重、關愛的橋梁。

■■■

當你知道你的「樹」在別人眼裡,是「tree」、「arbre」、「baum」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開始獲得一種新的眼光,開始走進一個新的世界生命。所以說,多懂一門語言,就等於比別人多活了一次。

相關焦點

  • 愛學生更像一門藝術!南信院教師組團參賽「師說新語」,記錄工作中的「愛與感恩」
    「2020師說新語如果提問「為什麼選擇當老師」,南信院電子信息學院的姚鈴麗老師會給你一個極為動人的答案:愛學生更像一門藝術。為了更好地關愛學生,姚鈴麗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一切閒暇時間都成了她跟學生交流的好時候,帶領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指導他們參加各類大賽……「我享受每一次孩子們舉起獎盃在我面前露出笑容的那份成就。
  • 多學一門語言的好處
    但是我覺得如果完全取消英語考試我是不同意的,我覺得多學會一門語言好處真的很多。如今世界已成為地球村,信息的凝聚力更強,傳播的速讀也更快。多學會一門語言就等於打開了另一道認識世界的大門。我們一起來看看多學會一門語言的好處吧!
  • 本期「師說新語」,看看老師們對於教育的理解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啟動以來,社會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本期師說新語,記者和三位不同地市的老師們聊了聊,他們對於教育的思考。
  • 這所中學的老師們組團參加「師說新語」
    「師說新語活動對於我們的教師而言,是一次鍛鍊,也是一個反思自己教育過程的平臺。經過這次寶貴的體驗,他們一定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只是需要我們做老師的多彎腰傾聽,多駐足欣賞,多走進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熾熱的愛心溫暖感召每一個孩子。」周士幹回憶,去年秋末冬初,天氣乾燥,班級有好幾個孩子流鼻血,還有幾個咳嗽。「我就在每天上午、下午用菊花,金銀花、枸杞、蜂蜜泡好茶,到教室裡給他們飲用。有一天放學,我忘了取回茶壺。
  • 「每個孩子都是一首小詩」,力學小學組團參加「師說新語」,看老師...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南京市力學小學一批青年教師組團參賽,他們雖教授不同學科的老師,但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兒童研究,跟學生互為夥伴的他們是如何巧解「神獸」成長中的難題的呢?
  •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 | 師說新語·網絡公開課第一期:傅強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 | 師說新語·網絡公開課第一期:傅強教授《全球化的原罪》 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 2020-11-09 10:50 播放次數:13473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全球經濟陷入停擺
  • 本期「師說新語」聽老師說「愛」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自啟動以來,社會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紫牛新聞客戶端「牛粉」投稿平臺已收到近3000篇教育故事,本期聽聽幾位老師的心裡話。
  • 師說新語 · 拾級而上 | (四)青年教師陳敏
    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校教工團支部主辦師說新語話教育拾級而上追夢行師說新語·拾級而上 | (四)十中青年教師陳敏(△參加白洋灣社區垃圾分類主題黨日活動)師說新語 · 拾級而上2021年3月青年教師呂柱即將亮相敬請期待
  • 這所鄉村小學組團參加「師說新語」,分享教學心得
    參加活動以來,這所學校先後有一百三十多人次在紫牛平臺分享了教學故事。在明校長看來,此次學校青年老師組團參加「師說新語」活動,讓老師這群「農夫」更好地掌握耕作的方法:「活動不僅給了老師們分享和學習的平臺,也促使大家對日常工作進行系統的反思總結,從而不斷成長進步。」
  • 聽這位老師在「師說新語」分享教育技巧
    家長不妨常說這10句話》……在「師說新語」平臺,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副校長、英語教師沈磊的這些投稿文章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在他看來,比起「事後反思」的視角,他更傾心於「事前幹預」,給家長提供一些易上手、可操作的教育技巧。
  • 「每個孩子都是一首小詩」,力學小學組團參加「師說新語」,看老師們如何巧解「神獸」成長難題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李琳說,看了老師們的參加師說新語的投稿文章,很驚喜,不同學科的老師積極地運用自己的方法,甚至是用「童話式」的方案去解決教育問題。「師說新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能夠聽到大眾老師的聲音,特別是不少年輕新銳老師說出了一番教育的新道理。」李琳表示,作為校長,也從中有所啟發,有所收穫。
  • 你學日語,我買單,比別人多會一門語言,為個人價值加分
    比別人多會一門語言在面試時就會為你的個人價值加分想看日劇追星再也不用苦苦等待字幕組去日本遊玩掃貨不用擔心語言不通好了說了這麼多,今天的重點是:在這裡你可以免費學日語了!
  • 多學一門語言的19大好處
    「學會第二種語言,就擁有了第二個靈魂。」這是神聖羅馬皇帝查理曼的名句。如他所言,學習一門或多門外語的好處,除了顯而易見的知識增長之外,還有很多。雙語者對語言有敏銳的洞察力,對周圍的感受力也會變強。孩子們通過學習外語,可以深入了解語言的功能,通過對語言的靈活運用,可以幫助培養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問題的解決能力。(語言學家Cummins1981)2.
  • 本期師說新語,來聽聽無錫的這所小學的老師們談在教育中如何更好地「愛」孩子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來自無錫五愛小學的青年教師們一個不少地組團參賽,與大家交流教育心得。
  • 語言是文化的表徵,多學一門語言有啥好處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5651語言,有1400多種語言被少數人掌握,這些語言正在走向消亡,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傳統工具,語言更是文化的表徵,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的傳遞,語言是人類保存文明的工具。陳寅恪先生說過,現代人必須要掌握兩門語言以上,他的一生更是掌握了20多種語言,看近代科學家,搞歷史,文化,幾乎都掌握了兩門外語以上。
  • 一個資深C語言工程師說如何學習C語言
    一個資深C語言工程師說如何學習C語言談及C語言,我想凡是學過它的朋友都有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讓我歡喜讓我憂。」
  • 他們在「師說新語」分享了自己特殊的教育經歷
    這兩位老師,一位在特殊教育學校從事教育工作30餘年,用幾十年如一日的愛心和耐心,關懷了許許多多的特殊兒童;一位主動請纓奔赴4000多公裡之外的新疆支教,今年剛回到故裡。他們的身上,都體現了師者的大愛。但是他們都說,特別的教育經歷,是自己人生的寶貴財富。
  • 「原創」浙江音樂學院鋼琴系青年教師丁陽—走遍中國雜誌
    丁陽,旅美鋼琴家、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演奏與音樂藝術博士(D.M.A)、浙江省「錢江人才」資助計劃獲得者。6歲開始的鋼琴夢,丁陽一路堅守著。由於丁陽博士在音樂上的傑出貢獻,2013年德克薩斯議員Tom Hayden授予他「榮譽市民」證書。
  • 本期師說新語,看來自淮安的這所年輕小學的年輕老師們談教育
    由江蘇省教育廳與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揚子晚報承辦的「2020師說新語」大型融媒體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反響熱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師的踴躍參與。來自淮安生態文旅區沁春路小學的青年教師們組團參賽,分享他們關於教育最鮮活的心得。
  • 學習一門語言,自信滿滿
    其實學習一門語言,也許有一天孩子從這個技能獲得自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正如一個人愛漂亮一樣,能給她帶來滿滿的自信,讓她每天充滿了正能量去面對每天繁瑣雜事何嘗不好?人生從小到大,也是不斷積累的過程,積累多了,所聽到的,所學到的,所做到的等等也就成為了人生的閱歷。語言也許只是一個工具,當這個工具是硬條件,最近讓我挺感慨的一件事情:一個新來的男同事,來公司不到三天就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