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某不懂,不給人添麻煩是美德,也能不給自己找麻煩而且能保命

2020-12-14 癸辰淼淼淼

刑滿釋放的郭某涉嫌傷害72歲死亡的段某,致使15年來幫忙為他9次減刑的人前功盡棄。

2004年,大學生郭某在賓館與女友段某發生口角,將段某勒死。因「自首、賠償死者家屬40萬元、認罪態度好、學校出具在校成績證明」等原因,免予死刑,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生。

故意殺人逃避死刑不符合「殺人終身」的傳統,但在法律上並非不可能——郭某請的律師貢獻良多,能找到這樣的律師也說明郭家的實力是可以的。

郭的辯護律師,現在稱已經看不過去了,因此表達了他的歉意。他說,在朋友圈得知郭某的行為後,他感到非常難過!不舒服!不舒服!我很抱歉!!!

律師說,郭家是一個普通公職人員的家庭。

在北京,你不能低估任何「普通人」。你不知道,一個看似普通的人,通過大量的努力,能發揮出什麼樣的「能量」。郭某入獄後連續9次減刑就是一個例子。

因為在獄中的「良好表現」,從2009年開始,郭某似乎有了某種魔力,幾乎每年減刑一次。終於在2019年重獲自由了。這難免不讓網友想到雲南昆明的孫某某。

有些人很難減刑。比如,曾經是中國首富的黃光裕,就曾多次表示要減刑出獄,但至今沒有實現。但像郭這樣的「普通人」卻暢通無阻,這著實讓人感到費解。

從報導的案件來看,郭某根本沒有悔恨和敬畏之心依舊那麼殘忍。段某提醒他戴口罩。他將72歲的段某摔倒在地,雙手打在段某的頭和脖子上,段某幾天後死於腦損傷。

如此看來,郭某某在掐死女友段某某16年後,涉嫌失手打死72歲的另一個段某某,原因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他是一個特別自私,冷血沒有人性,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自我為中心的人,別人得照顧他的情緒,他卻毫無照顧別人情緒的意識。他讓別人不爽,別人就得包容他,別人讓他不爽,他就要動手打人甚至殺人。有沒有人可以這樣呢?大約只有古時的帝王可以這樣,而且是大權在握的帝王,因為掌握著生殺予奪的權力,可以做到你讓我一時不爽,我讓你一世不爽。

但帝王時代已經過去,每個人都生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時代。如果有人特別以自我為中心,那一定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讓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如果父母沒有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會有法律繼續教育他們。

郭某是一個受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的孩子,所以他犯了故意殺人罪,然後進了監獄接受教育。不幸的是,法律給了他一個錯誤的教育起點,允許他從一個學期改為另一個學期,並減刑幾年。這取決於上帝能否教育他。

這次,也許上帝看不見,所以我們得把他帶走。如果他不被「帶走」,很多人會再次失望。

現在是疫情期間,郭的事故還與疫情中戴口罩的細節有關。放大這個細節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質——當全社會都要求戴口罩,甚至被迫戴口罩時,戴口罩不僅是為了自我保護,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對社會規則和身邊人的尊重。

在目前的環境下,一個人戴口罩,意味著他願意承擔一種社會責任——不給社會添麻煩,不給別人添麻煩,同時,他也得到了回報,也就是說,他感染病毒的概率大大降低。

不幸的是,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看到很多新聞報導,很多人都不願承擔對自己沒有傷害的責任。

比如,北京的「澳大利亞女人」每一次出門跑步,在家裡與世隔絕的時候都沒有戴口罩——並不是說她肯定會帶來風險,而是她完全以自我為中心,沒有任何「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意識。

「不麻煩」是一種美德。如果你忽視了它,當別人提醒你的時候你可以道歉,你就是一個有成就感的人。然而,在被提醒後,「澳大利亞女人」卻在叫囂和被騷擾,這實際上是誣陷和誹謗而郭某是一個直接打人讓別人失去了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還有許多其他病例暴露在這種流行病中。比如,滿昌在武漢關閉前的最後一刻離開武漢,然後返回北京。在疫情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他沒有報告在武漢的生活史,多次到北京的公共場所。造成母親感染後,她仍然隱瞞自己的旅行路線。他從不考慮他的行為是否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當然,他不僅給別人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也給整個北京的防控工作帶來了麻煩。20多人因他的行為被隔離。

我想到了日本的防疫工作。到目前為止,日本的防控還不錯,沒有歐美疫情那麼嚴重。這應該與日本「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傳統有關。這種傳統甚至是日本的民族性格。他們有很強的自律意識。有了日本人的特點,中國經常隱瞞行蹤、傳染他人給社會「添亂」的局面,或者北京的「澳大利亞婦女」在隔離期間外出跑步,甚至拒絕接受警方的管束,都是不可取的。

我們想表達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這樣做不僅對別人有好處,對我們自己也有好處。如果他有這樣的意識,九次幸運減刑後,郭某就不會再次面臨法律審判,「澳大利亞女人」也不會失業和被遣返,常某也不會感染母親而被捕。

有時給別人添麻煩似乎很不禮貌,而且似乎不會受到懲罰。然而,如果它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它不是偶然的絆倒,甚至死亡是可能的。

坐了這麼久牢的郭某,擺脫不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的麻煩,可以這麼殘忍。它需要「改造」。殺人償命如果這次能減刑,不僅僅是違法,而是在踐踏和蹂躪法律了。

相關焦點

  • 「不給自己找麻煩,也不給別人添麻煩」做好疫情常態化生活準備
    不得不提的是隨著瀋陽全民核酸檢測力度的加大,也逐步出現感染源不明晰的感染者,而且經過多次核酸檢測才得以確診,說明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長,傳染力強。減少出行,減少聚集仍是根本有效手段,所以網友的「不給自己找麻煩,也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總結很到位。基於以上情況,疫情徹底消失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瀋陽人要做好疫情常態化生活準備。
  • 竭盡所能把事做好 不給人添麻煩的生肖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就會逐漸的明白,有些事情,自己能夠解決就不要輕易的去麻煩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沒有人會在自己的身邊守護一輩子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你知道在十二生肖中,竭盡所能把事做好,不給人添麻煩的生肖有哪些嗎?
  • 自己能做的事,就不要麻煩別人
    從不隨意給人添麻煩。寫辭職信信有那麼難嗎,你拼盡全力也完不成嗎?明明是自己能做到的小事,偏偏還去麻煩別人。這樣做,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貶低了自己。列夫·託爾斯泰說:「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麻煩別人。」做人,就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體諒他人的難處,儘量做自己歡喜也給別人帶來歡喜的事,不給別人添麻煩。「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哥林多前書10:33)。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美德,日本人在這方面堪稱典範。
  • 張偉麗宣布暫時放棄回國,不給自己找麻煩,不為祖國添麻煩!
    由於UFC248比賽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張偉麗比賽過後,人一直在美國。考慮到目前中國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拳迷很願意讓張偉麗儘快回到中國,當然張偉麗也是這樣的想法。但北京時間3月16日,張偉麗及其團隊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時放棄回國。起因在於朋友圈中的一個消息,就是曾定居美國的黎某一家,13日從麻薩諸塞州回到北京,導致飛機乘客感染。
  •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不輕易給人添麻煩
    喜歡給人添麻煩,說到底,是一種缺乏同理心的自私表現。   他們不會把他人放在心上,更不會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只想著怎麼讓自己更省事方便,怎麼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不輕易給人添麻煩。
  • 「評論」寧可自找麻煩,也不給別人添麻煩!這就是上海人的「拎得清」
    印象中,上海人的字典裡少有「麻煩」二字,既怕給別人添麻煩,也怕別人給自己添麻煩。用上海話來說,就是「儂個事體幫吾伐搭界」「吾個事體幫儂阿伐搭界」。這種處事觀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不太好,總讓人有井水不犯河水的距離感。
  • 為什麼日本人特別在意「不給別人添麻煩」?
    去過日本打工的朋友都能發現,日本人對於不給別人添麻煩有著很深的執念。有位朋友就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我當時和小夥伴在一條小路上步行走著,走了一段路才發現後面有輛車,居然都沒有直接按喇叭讓我們閃開,而是一直在後面跟著,可真能忍啊!震驚到我了」,對於日本人的這種做法,我們能想到的只有「奇葩」兩個字了,但日本人的日常行為準則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
  • 巨蟹座總是考慮周全,不給別人添麻煩,什麼事情都自己來
    巨蟹座總是考慮周全,不添麻煩,什麼事情都自己來既然生活就免不了要有麻煩,而且往往一個人很難處理都會找其他人來幫忙,但是有些人可能正巧利用他人的善良來實現自己的想法,最後可能樂於幫助就變成了你應該做,道德綁架身邊真的看的太多了,他們請人幫助甚至連一句謝謝都沒有
  • 真正深愛你的女人,才會給你找這些「麻煩」,別不懂
    如女人競選一個職位,她滿懷期待,覺得自己有勝算,然而,最後卻沒有競選上,她遭受挫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女人心情低落,在這個時候,她會找朋友訴說,卻不願意和你聯繫,你知道了這事,主動關心她,女人卻迴避你,明確告訴你,「不要參合我的事情」,女人對你這樣的態度,說明她不想給你添麻煩,這是她和你見外的信號。
  • 「別給別人添麻煩」,別對孩子這樣說,善於麻煩別人的孩子更成功
    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孩子背後藏著委屈 《奇葩說》裡有一期的辯題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美德嗎?因此,逞強很多時候帶給自己的是更大的痛苦。而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講,別給別人添麻煩,會讓他們在一邊懂事中一邊承受著委屈。就像《少年說》裡的女孩一樣,過得一點都不快樂。 武志紅在《巨嬰國》中也提到了"很多人會害怕麻煩別人,但是如果不麻煩,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就無從建立了。"
  • 日本人到底有多客氣,自己能解決的事從來不麻煩別人
    相信大家身邊總會遇到這樣的事,誰家的孩子要回國了,然後幾年不聯繫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跑過來,要求幫忙帶各種各樣的東西,本來就不大的行李箱裡面裝的基本都是代購的東西,因為親戚朋友關係還不好意思多收取費用,關鍵還把自己累得不輕。而在日本卻基本不會遇到這種事,直接的說,日本人都不喜歡麻煩別人,這是為什麼呢?
  • 為人處事,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你遇到麻煩的事情,希望同事能幫你答疑解惑,或者乾脆幫你解決麻煩。 可能他也正忙,沒空幫你,也許會抽出時間給你指點幾句,你不依不饒的繼續追問,你覺得自己並沒有過分的舉止,卻在無形間給同事增加了很大的壓力。 或許,就是在你糾纏他的那段時間裡,他錯過了本應該去做,而且必須去做的事情。
  •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樣的話,千萬不要再跟孩子說了,後果你想像...
    我問他,為什麼不找別人借個手機給我打電話,或者向公園的保安求助,兒子小聲回答,「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那個公園我經常去,我覺得自己能走回家。」   兒子的話讓我反思了好久,我從小就接受父母的「不給人添麻煩」教育,所以把這一「美德」毫無保留傳授給了兒子,可是,這樣做真的對嗎?   想想我自己,從小到大這麼多年,因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我走了很多彎路,也受了不少傷。
  • 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教養
    她感到很是愧疚,因為自己性格比較內向,不擅表達,當天只是說「給大家添麻煩了,很不好意思」,確未致謝。在她的心底裡很感激人民警察的幫助,也打算寫感謝信過去。據介紹,此次雨夜救援險象環生,所有救援人員幾乎全身溼透。辛苦救援的人民警察,理應獲得一句感謝。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自古以來講究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往來。
  • 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麻煩別人
    曾聽不少人傾訴:我最怕麻煩別人了,想到了某個朋友,給他打電話聊個天得糾結半天,怕對方正在忙,打擾到人家。工作上更是最怕給別人添麻煩,什麼事情都自己扛。他們從小就被教導:做人要自力更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麻煩別人。
  • 不肯「添麻煩」的日本人,正在製造東亞最大的麻煩
    但這位女士卻不哭不鬧,記者問她,她說,只是不想讓自己成為傳染源,「知道自己是什麼情況了,才不會再給身邊人添麻煩。」日本人「怕給別人添麻煩」的這個態度,可以說是國民性的了。中國國內通常說起日本這個特點,都是當成一個「優點」在說,說日本人很客氣,很多禮,稍微做錯了點什麼,他就要給你鞠躬道歉,覺得自己給你添麻煩了。
  • 日本人為何怕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的責任感教育:"不給別人添麻煩"是第一準則與大多數中國人「別給自己找麻煩」不同,「不給人添麻煩」是日本人的第一行為準則,這句話出現在給小孩學習的日本的許多老人每天早晨不是到公園鍛鍊身體,而是拿著小夾子到處撿垃圾,為的是讓自己的城市美麗起來,不給國家添麻煩;日本臨街的商鋪、住戶,每天早晨都會打掃臨近的街路,甚至幫鄰居打掃衛生,為的是讓整個街道明亮起來,不給城市添麻煩;日本的環衛工都是早晨三四點鐘起來打掃,五六點鐘撤退,為的是在大家都上班的時候不搶道、不揚灰,不給別人添麻煩
  • 鬼谷子:做人臉皮別太薄,真正能成大事業的人,都懂得麻煩別人
    相信大部分夥伴會選擇自己去研究。精神是可嘉的,但結果是徒勞的。你做著一件你不懂,不擅長的事情,怎麼可能快速達到目的?所以,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麻煩別人。她一開始私信問我,當時恰巧我在忙,於是給了幾條建議,讓她自己先順著思路去整理。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 用生僻字起名不是給別人添麻煩,只是在給自己找彆扭
    為什麼不是解僱打不出這個字的人事管理員?這種人字都不會打還能幹什麼工作? 該把那個打不出"湉"字的文員辭退才對吧。湉這個字一點也不怪。而且也不是生僻字。要怪只能怪你讀書太少。三字經都沒看過吧。Tian,另外搜狗有手寫啊。這文員該辭退了。 湉,手機裡有這個字,不會是打字員不認識這個字吧。
  • 替別人省錢,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難搞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難搞,所以用錢去卡住是最好的,因為真正懂價值的人會自己去解決錢的問題,他們知道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個價值交換,而不是去期待便宜又好貨,這樣的人服務起來不麻煩。而不懂價值的人總認為別人開價太高,於是就試圖講價,不降價就放棄了,少一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