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高考」選考科目如何選(圖)

2020-12-15 陽光高考

去年,市政府公布了《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這份高考改革方案中,不僅明確提出了未來英語可以一年兩考、高中不再分文理,而且學生還可以自主選擇高考考試科目(採取3+3考試模式)。按照高考綜合改革的要求,從本學期開始,新高一學生迎來了「新課改」。這一輪的高考改革有什麼特點?學生和家長的心態如何?在此背景下的「新課改」,又有哪些變化?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今年暑假,高一新生家長王欣過得很是愜意。15歲的女兒小巖在中考中發揮不錯,考入了一所區屬重點高中,「孩子比較爭氣,考得不錯,也算對得起我的付出了。」回想起這些年,孩子爸爸由於工作繁忙,照顧家庭與孩子的重擔只能自己一力承擔,雖很辛苦但孩子的表現卻讓王欣甚感欣慰,「這所高中的升學率很高,希望孩子三年後可以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學。」但是開學初的連續兩場家長會,卻讓暑假裡心情一直很好的王欣覺得有點鬱悶:「老師講了不少有關新課改和『新高考』的事,特別是未來孩子要面對的『3+3』這道多項選擇題,我聽得是雲裡霧裡,散會後問其他家長,很多人也都說沒太聽懂。」對於這個學期已經開始的「新課改」,當時的王欣還不知道究竟會有什麼改變,但有一點她很明白:以後的高考不再只是單純地看成績了,「3+3的確有很多種可能性,在我理解還不只是你喜歡什麼就能選什麼這麼簡單。至於怎麼選,這事真得好好琢磨琢磨。」王欣說。

選考科目

不是喜歡什麼選什麼

根據《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2020年開始,高考錄取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每門滿分150分)和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6門科目自主選3門,每門滿分100分)組成。這就意味著高考仍由6門科目組成,其中的3門是必選項,即語文、數學、外語,而另外3門則是選考項,考生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這6門中任意選擇3門。

從6門中選擇3門有多少種可能?運用排列組合公式計算得出的答案是20種。

可能有的學生和家長會認為,無論有多少種可能性,只要選擇自己愛學的,或是相對強的3門學科就可以了。可事實上,這道選擇題並不是如此簡單,正如王欣說的那樣,「並不是你喜歡什麼就能選擇什麼」。

看高校的專業要求

「+3」科目怎麼選,首先要看高校的專業要求。「不同高校不同院系對報考學生的專業要求也不一樣,這就要求,學生報考時還要根據自己所報高校的專業來選擇『+3』考試科目。」天津二中校長孫方說。

其實,天津並不是我國第一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地區。2014年,浙江、上海兩地率先成為國家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地區。三年後的今年,兩地的學生已率先採用「3+3」模式應試。目前,針對天津、北京等第二批試點地區的高校專業要求還沒有公布,我們先以上海為例,來看看高校的專業要求與學生「+3」科目的選擇關係。

採訪中,有校長為記者提供了一份來自「高考寶典」整理的有關上海「+3」科目對專業選擇範圍的影響圖(表1)。在這份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種不同選擇可以報考高校的專業比例。比如,如果考生選擇排在最前面的「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可以報考99.9%的高校專業;如果考生選擇了「政治+歷史+地理」組合,那麼只能報考52.9%的高校專業。

「開學後,也有不少家長在班裡的家長群發了這張表格,看完之後,我這心裡更慌了。」王欣告訴記者。因為如果針對天津地區的高校專業要求與上海相似的話,那麼文科表現較強的小巖,如果選擇「政治+歷史+地理」這個純文科組合,就意味著有近一半的高校專業無法報考,「現在我每天都盯著孩子,必須在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上下更多功夫。」王欣說。

看高中的綜合實力

「+3」的選擇,除了要看高校專業要求外,很大程度也要看高中校的開課情況與綜合實力。「6門選3門共有20種可能性,估計天津很多高中都不可能按照這20種可能開設選課走班。」來自一所普通高中的校長高齊(化名)表示。

這個學期,隨著今年高一新生的開學,本市高中新課改也正式拉開了帷幕。如今這個學期已經接近尾聲,絕大多數學校採用的還是以前的行政班教學模式,老師們也在按部就班地授課,總體感覺上,校園裡的一切如昨。但作為學校的當家人,校長們過得卻並不平靜,「最遲下個學期,也要把選課的基本框架定下來,明年高二一開學,所有學生就要根據自己的選擇上課了。老師夠不夠、課表怎麼排、教室如何安排……所有的這些都需要考慮。」本學期開學後的高齊可謂忙得焦頭爛額,但至今還有很多事沒有理出頭緒。「新高考下,選課走班是趨勢,也是必然,但是這對學校老師的數量和質量要求非常高。對於我們這樣的學校來說,難度很大。別說20種教師配置,就是10種我們做起來也很難。」 高齊直言。

採訪中,與高齊一樣正在為「新高考」和「新課改」頭疼的校長人數不少。不管是重點校還是普通校,很多校長都表示,開齊20種組合選課的可能性很低。「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到時候會先讓學生擬報志願,看看報名最多的組合課程是什麼,我們就開設什麼。」高齊說。而另一位來自重點校的校長張海峰(化名)則表示:這樣的做法也有著不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老師是否夠用,自己學校的老師是否可以支撐起學生的選擇。「現在的家長很現實也很精明,他們會考慮學生的興趣,但更多的還是會考慮這個學科是否可以考出好成績。這種情況下師資的配備就很重要。比如物理一直是我們學校的優勢學科,但校內物理老師的教學水平也的確存在差異。這個時候把好老師分配在哪個組合,不僅是家長比較關心的,作為學校我們也會綜合考慮。」 張海峰說。

新高考註定是場博弈

提到現在的家長,校長張海峰用到了這樣兩個詞:現實與精明。對此,王欣雖然不太接受,但也承認事實的確如此,「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一所好大學,作為家長這樣的想法有錯嗎?」不過她認為,新高考下,對於家長的要求非常高,「精明」真的不是所有家長想做就能做到的,因為整個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看起來更像一場博弈。

以浙江為例,今年在浙江招生的有1400餘所高校,在高考改革啟動之初,就針對總共2.3萬多個專業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選課科目中,物理是受多數高校與專業青睞的,受歡迎程度排名第一。經過統計,如果考生選考了物理,則91%的高校專業不受報考限制。但真正考試時,選考物理的考生比例卻排在了倒數第二位。作為曾經高考中頗為重要,而且新高考下最受高校「歡迎」的科目,物理學科竟遭受了這樣的冷遇,這讓不少人感到意外,但在張海峰看來,這正是「精明」家長們的傑作。

據了解,在浙江的新高考中,選考的3門學科最後的考試成績並不是傳統的百分制,而是等級分(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每個選考科目共分為21個等級,每個級差為3分。考生最後的學科得分並不是實際卷面分數,而是根據在所有考生中的成績排位,對應等級得出計入高考的總成績。「不少家長仔細分析過後,會覺得報考物理學科的一般都是學霸級人物,比如來自市重點,甚至是重點校裡實驗班的學生。與這些學生比,自己孩子的成績排位不可能太靠前,這樣對應的等級也不可能靠前,計入分數自然不高。而且物理這一學科需要的綜合能力的確很強,不是所有孩子都有天賦的。所以與其付出很多卻得不到理想的分數,不如轉戰其他學科。」張海峰分析說。

對於張海峰的分析,高一學生家長李旭非常認同。身為大學老師的他,早在女兒上初三時就開始關註上海、浙江兩地的新高考,「這註定就是一場博弈,博弈的基礎是孩子成績的好壞,如果孩子的基礎不行,那麼博弈的機會就少了很多。如果在孩子還比較優秀的條件下,通過博弈能夠錦上添花,那麼作為家長也算是對得起孩子了。」現在,李旭正在密切關注著在津招生的高校專業要求,「雖然還沒有對外公布,但我估計應該與上海、浙江兩地的差不多。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好好籌劃籌劃。」李旭說。

開展生涯規劃指導 學校提前「動手」

對於未來的選擇,家長們心裡沒底,但不少學校卻開始了自己的行動,「現在很多家長都把希望寄托在學校身上,老師身上,我們肩負著學生的教育工作,自然也希望學生們最後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所以很多學校都在盡其所能地想辦法,給學生和家長予以幫助。」張海峰表示。連日來通過走訪,記者發現,面對學生開展「生涯規劃指導」成為目前部分學校的共同選擇。

「同學們,請大家看我手裡的這本雜誌,它的封面設計有什麼特點,如果讓你來為它設計一款不同風格的封面,你會怎麼設計?」上周三下午3點,11門專業解析課在天津第二南開學校同時開課。在一間美術專用教室,美術教師陳健琳正在為學生們講解「創意與設計」。「這個學期我們一共開設了包括高考必考三科,可選考6科,以及工程、美術等11門學科在內的專業解析課。每門課程,授課老師會講授三個課時,從專業分析、對應高考專業要求、學科綜述等方面,全方位解析該學科。這個學期我們計劃開設三輪專業解析課,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由選擇,在這三輪中,學生們共有三次選擇機會。」二南開學校副校長璩巍介紹說。

在這間美術教室裡聽課的共有4名學生,來自該校高一七班的齊志鵬是唯一的男孩,也是這輪專業解析課選課中,唯一一個自願選擇「美術課」的學生。「學生們可以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但是每門課程也有名額限制,有個別沒有搶到課程的學生就會被隨機分到其他科的課堂上,這3個女孩子就是這樣。不過聽過一節課之後,她們倒是覺得這個專業也不錯。」陳健琳介紹說。

下課後,記者與齊志鵬進行了交流。對於自己堅定地選擇「美術解析課」的原因,他表示,曾經自己的理想是當一名影視導演,或是一名設計師,或者能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這三個領域的確並沒有太大的關聯,所以我要利用三輪專業解析課這個機會,一個一個專業地試,看看自己到底適合做什麼。」齊志鵬說。

連日來的走訪,記者與多名高一學生進行過交流,但像齊志鵬這樣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說出自己的理想是什麼的學生可謂少之又少。對於記者的這種感覺,二南開學校教務處主任範慶雙深有感觸,「這一輪高考改革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來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但事實上,學生們多數處於迷茫中,家長們也是如此。在不知道孩子的理想到底是什麼時,多數家長可能會懷著一種『田忌賽馬』的心態,更關注哪個學科對以後的升學有幫助,孩子是否能在這個學科上拿到更高的等級分。其實這樣的心態萬萬不可取,在所有人都無法掌握學生報考大數據的條件下,家長們怎麼可能算得準?既然如此,還是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喜歡什麼就學什麼。」範慶雙說。

隨後記者了解到,從開學至今,二南開學校針對高一新生已做過三輪問卷調查,對於今後打算「選考」的科目和「肯定不選」的科目,很大比例學生的選擇一直在變,「不過令我們比較欣慰的是,第一輪專業解析課結束後,能夠定下來的學生數量在增多,我們相信隨著第二輪和第三輪課程的結束,越來越多的孩子可以正視自己的未來。」二南開學校生涯教育課程項目組組長鄭志平說。

同時,她告訴記者,除了這種傳統的授課形式,學校還針對學生的每一次測驗成績製作了大數據報告。「選科之前,我們會給每一個學生出一份學科報告,根據所有的測評詳細分析他的優勢學科和劣勢學科。此外,學校還引進了一套學生性格分析系統,也會為每一個學生出具一份完整的性格與心理分析報告。這些測評與報告都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對於他的選科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業。」

專家建議

三方面入手

提前做規劃

天津市教科院副研究員肖慶順表示,新高考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學生需要從6門選考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自己的考試科目,這給學生帶來了自主性和選擇性的同時,也使很多學生和家長陷於迷茫之中。

高考選考科目的選擇,實際上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選擇與博弈,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新高考」制度下學生在選擇選考科目時應從以下方面做好準備:

1.學生需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從6門科目中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選擇性。作為一名高中生,首先要了解新高考的變化和要求,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選考科目。對於學生來說,選擇了哪3門課作為選考科目,意味著將來在學術興趣、專業選擇上就要以此為依據,作為今後將要學習的專業或者從事的職業,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才能作出最佳選擇。如果偏離自己的興趣愛好,僅僅從功利出發選擇了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科目,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一般來說,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表現出了不同的興趣愛好,到了高中需要在學習中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且需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2.了解高校不同專業的科目要求,做好比較分析。學生選擇選考科目,首先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也受到高校專業要求的影響,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對報考學生的考試科目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專業至少列出一門必考項目,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因此,學生在選擇3門選考科目時,一定要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所要報考的院校專業對必考項目的要求,減少盲目性,做好比較分析,在保持自己興趣的前提下,作出高校要求的選擇。

3.積極接受指導和建議,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面對新高考選課的新形勢,學校一般會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明確自己的學術性向,對高校的相關專業和未來的職業進行介紹,幫助家長和學生作出選擇,並提供指導和建議。高中生一定要積極接受學校和教師的指導和建議,必要時請老師和專業人士幫助自己進行分析判斷,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適當作出靈活的調整,最終作出既符合自己的興趣特長,又滿足高校專業需求的選考科目,在豐富的課程中體現自主性和選擇性,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實現自己的理想。

相關焦點

  • 天津:「新高考」選考科目如何選?
    在這份高考改革方案中,不僅明確提出了未來英語可以一年兩考、高中不再分文理,而且學生還可以自主選擇高考考試科目(採取3+3考試模式)。按照高考綜合改革的要求,從本學期開始,新高一學生迎來了「新課改」。這一輪的高考改革有什麼特點?學生和家長的心態如何?在此背景下的「新課改」,又有哪些變化?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今年暑假,高一新生家長王欣過得很是愜意。
  • 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科目該如何選?
    第 3 期 2018-03-19 新高考模式下,選考科目該如何選? 導讀 隨著高考試點改革的推進,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省份相繼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選科也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那麼如何選科才能讓考生發揮到最好,才對生涯規劃有利呢?
  • 新高考實施後選科情況如何?北京、天津、山東2020年選科數據揭秘
    作為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北京、天津和山東2020年高考為3+3模式。對於2021屆及高一高二的低年級考生來說,首年新高考的寶貴經驗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那麼,作為第一年實施的新高考政策,各省份選科情況如何?哪些科目選考人數更多?我們整理了相關分析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
  • 江蘇擬公布2021年高考選考科目要求,新高考學生該如何選科?
    今年,有8省公布了新高考的改革方案,2020年參加高考的學生趕不上,但是2021年參加高考的,也就是開學上高二的同學就開始了,這一批學生面臨的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選科,就是3+1+2模式的選科。「3」為統考科目語數外,「1」為物理歷史其中選擇一科,「2」為在剩下的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擇兩科,總共是有12種選科組合:如何選科相必是這一批高二同學和家長們比較頭疼的事情了,沒有以往的經驗可以借鑑,選科時非常糾結,在小星看來,同學們確定選考科目,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自身優勢科目,興趣愛好以及未來的職業或人生規劃;二是結合院校專業選考科目的要求。
  • 遼寧省發布2021年新高考選考科目方向與要求
    最近,很多新高一的家長已經開始研究新高考選科啦!遼寧新高考選科是什麼模式?學生該依據什麼選科呢?想報考XX大學的XX專業,怎麼選科?一起來看遼寧新高考選科模式考生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和選擇性考試的首選考試科目和再選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也就是所謂的「3+1+2」模式,總分為750分。
  • 浙江新高考選考科目「7選3」考試辦法公布
    浙江新高考政策規定,選考科目實行「7選3」,3門選考科目須在高中學業考試(簡稱「學考」)的基礎上設置加試題。   13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公布《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規定從2014屆高中學生起,學考每年4月和10月舉行,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同期進行。
  • 新高考「6選3」怎麼搭配組合有優勢?圖解2020天津新高考選科詳情
    2020年天津高考已經進入錄取階段,標誌著此次高考進入尾聲!那麼,今年高考給下一屆的新高三生帶來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呢?小編認為是——天津新高考選科趨勢!為什麼?因為新高考的大學專業對選科科目有要求!換言之,「正確選科」的結果直接關係著你能報考的大學數量,即填報志願的備選數量!
  • 第三批新高考選考科目兩步賦分法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進行,繼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六個省份進行了新高考之後。第三批新高考省份湖南、湖北、河南、遼寧、重慶、福建、江蘇、廣東新高考改革方案也已經定了下來,第三批新高考省份選考科目統一使用一個賦分法。
  • 新高考選考科目方案發布 為選課走班提供參考依據
    比如,清華大學只有設計學等6個專業類別對選考科目不提要求;工科試驗班(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化學必選;藝術史論歷史必選;10個大類要求必選物理;理科試驗班(化生類)和臨床醫學則要求物理化學必選。北大35個專業(類)不提科目要求;7個專業類別要求必須選考物理,心理學類也包含其中。
  • 2021浙江高考如何選科?2020在浙招生高校選考科目要求告訴你答案
    2018級的浙江高一同學馬上就面臨著新高考的選科了,我們如何選科,高校對選考科目要求又是如何的?考生和家長只有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才能不留遺憾。本文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2020年擬在浙招生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說明,希望能給你提供有用的參考信息。
  • 新高考「3+1+2」選科參考 | 教育廳公布各高校選考科目要求!
    今年4月份,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八省市同時公布新高考改革「3+1+2」模式。據最新消息,河北省教育廳日前發布通知,為深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經教育部及相關省(市、自治區)教育行政部門審定,各普通高校已完成《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3+1+2模式)》的編報,現予公布。其它七省市高中學生均可參考。
  •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採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採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2017年秋季學期北京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2017級高一學生成為首批嘗鮮北京新高考的學生。
  • 新高考想報考軍校,應該如何選擇科目?
    自2014年上海、浙江兩地率先啟動新高考後,2017年北京、山東、天津、海南省四地加入新高考陣營,2018年據教育部最新發布再添八省市(江蘇、湖南、湖北、廣東、河北、重慶、福建、遼寧),其餘省市高考改革有所推遲,擇機加入新高考序列。
  • 收藏帖丨一篇文章帶您了解天津新高考選科趨勢
    現階段說到新高考就是選科,選科對於高中生來說,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一個複雜的選擇過程,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本文整理了選科要考慮的因素和誤區,希望幫助大家理清選科思路!2020年起,高考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的選考科目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
  • 選考科目由學生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遼寧新高考方案解讀2
    2019年4月,省政府印發《遼寧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標誌著我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正式啟動。  圍繞如何確定選考科目、選考科目什麼時候確定、選考如何組織考試、選考科目的成績如何呈現使用等熱點問題,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 廣東「新高考」高校選考科目要求查詢系統開通
    廣東 " 新高考 " 政策下,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太複雜,如何 " 一鍵查詢 "?辦法來了!9 月 3 日,記者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獲悉,為方便廣大考生家長及高中學校查詢了解 2021 年擬在粵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廣東省招生辦開發並上線了相應的查詢系統。
  • 選錯科目後悔一生,新高考如何選科指導
    這位網友的傷痛也是不少選錯科目的學生的傷痛,而這種影響也註定是一輩子的。現在多個省份都逐步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方案,選擇什麼科目組合,對高中生來說,特別特別的重要。與以往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取消文理科,實行「6選3「(浙江「7選3」)或「2選1+4選2」等模式。「6選3「(浙江「7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 北京新高考選考科目或採用「百分位等級」賦分
    作為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之一,2017年秋季學期北京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2017級高一學生成為首批嘗鮮北京新高考的學生。三年後,也就是2020年的高考,這批學生將參加新的「3+3」高考,高考總成績將由語數外三門主科加三門選考科目的成績決定。
  • 新高考選科:選哪些科目可報的專業多?高一高二生要注意!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進行不分文理、選科的高考方式。2020年,北京、海南、山東、天津將執行新高考,教育考試院也提前發布了擬在本省市招生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本文根據這四個省市公布的選考科目要求來分析不同選科組合可填報的專業數佔比,為高一高二考生提供參考。
  • 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新高考到底怎麼算分?
    面對全新的高考政策,很多準備邁入高中的同學都在問小方老師:新高考有哪些變化?以後高考應該怎麼算分?廣東新高考改革方案指出,本科高校考試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進行,考試科目按「3+1+2」模式設置。「3」為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中選擇2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