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剛入學時求知慾都恨旺盛,都有把高中化學學好的決心和信心。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他們普遍感到感知化學並非想像中那麼簡單,要比初中化學難學得多。尤其是是在做習題時總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不那麼順利,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進入了化學學習的「困難期」,對高中化學產生了畏懼感,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學好化學的信心。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呢?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1、化學學習困難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初中化學教學是按九年義務教育的要求,對全體學生進行的基礎化學知識、技能的「入門教學」。教材涉及的知識理論性不強、抽象程度不高、表述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初中化學學習需要的思維方式主要是直觀思維,較多地進行感性認識,學習內容邏輯性不強;高中化學則是進一步普及加深化學知識學習以適應多種社會選擇的「能力教學」,教材知識的深度、廣度明顯增加,容量增大,由描述性知識向推理性知識發展的特點日趨明顯,知識縱橫向聯繫增強,綜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問題常常涉及其本質,以具有很強邏輯性的抽象思維為主,且習題類型多,解題技巧靈活多變,計算過程也比初中化學要複雜煩瑣。這些變化直接造成了高一新生學習的不適應。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物質的量、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等知識的理論性強、抽象程度高,歷來都是使高一學生產生學習困難的重點知識塊。
(2)學法的原因
在初中,教師講得細,知識類型歸納得全,學生練習和消化吸收的時間相對較充足,聽課時跟著老師走,滿足於你講我聽,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而高中學習更強調學生要勤於思考、主動探索,善於歸納總結,掌握化學思維方法。剛進入高一的新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學法而不能適應高中的學習,遇到問題不思考就找老師或乾脆扔下不管,仍像初中那樣過多地依賴老師,習慣被老師「攙著走」「牽著走」「趕著走」,致使學習出現困難。當學生完成當天的作業都困難時,他就更談不上進行預習、複習、總結了。
(3)自身綜合素質的原因
部分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夠好,適應能力較差。他們在進入學的學習環境後,面對新老師、新同學、新的學習內容,因自身學習優勢的喪失而感受到壓力,不能很快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能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而迅速融入新的學習集體中,所以遲遲不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另外,同學們學習化學的星期、性格、意志品質、競爭意識、學習的目的與態度如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
2、名師幫你來支招
(1)調整心態,端正態度
很多同學脫離了中考複習應考的緊張學習氛圍,在心理上覺得有必要放鬆一下,在潛意識裡對高中階段的學習普遍樂觀、躊躇滿志,而對面臨的困難估計不足,一旦遭受挫折,便動搖信心。同時部分同學還存在著若理科不好就選文科的心態,這樣的話,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便不足。因此,要學好化學,同學們應該樹立學好化學的自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保持學習熱情和進取精神,要克服消極因素的影響,儘快地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2)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在初高中學習的過渡期更顯出其必要性。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並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順利地學好高中化學。
化學的學習方法要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比如對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實驗、基本計算等各類知識的學習進行分類總結,尤其注意化學概念的形成及同化、化學知識與技能的遷移、化學問題的信息加工處理等的應用。同時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預習、聽課、整理、應用(作業)、複習總結等。學習化學同時要在堅持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會合作學習,學會探究問題,建立典型例題和錯題集。
(3)培養能力,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很多同學在化學學習上產生困難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運用化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因此,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注意閱讀能力、信息加工處理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問題應變能力的培養。
因此,教材內容及教學要求的變化是同學們產生化學學習困難的起因,習慣與學法的調整不及時是主因。解決化學的學習困難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能力的培養,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儘快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儘快度過高中化學學習的「困難期」。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學高分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