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神話迷霧看史實,決定華夏族命運的涿鹿之戰過程

2020-12-19 三匠畫片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期間有無數太平盛世,也有無數著名大戰。假如一直往前倒,最早的相當規模的,且真實發生過的當屬涿鹿之戰。再早一些的多為神話傳說,要麼就是比涿鹿之戰規模小一些,這句話怎麼解?

原始部落時期,一些強有力的大部落逐漸將周邊小部落降服,最終演化為東、中、西三大塊,東邊是以蚩尤為部族聯盟首領的東夷集團、中間是以炎帝為首的中原集團、西邊則是黃帝集團。當時雖然已有農業種植技術,但對於土地的要求還是比較高,也就是說,受技術限制,土地的適宜種植農作物程度直接影響口糧的多寡。這讓本來就夾在中間土地又平坦肥沃的中原集團成為兩廂裡覬覦的對象。

西邊的黃帝跟炎帝打過,但戰爭規模不及涿鹿,結果是炎帝小敗,與黃帝結成同盟。東邊的蚩尤也跟炎帝打過,規模較大但還是不及涿鹿,結果是炎帝大敗,以至於失去了所有中原部族集團的土地,只得向盟友黃帝求援。這也才有了炎黃合力對陣蚩尤的涿鹿之戰。

無論是《逸周書》、《山海經大荒北經》甚至《史記五帝本紀》中對於這場戰爭的描述都摻雜了太多的神話元素,致使很多人覺得這場大戰發生在上古時期,與其他上古神話並無二異,甚至很多人懷疑其真實性。其實歷史發展到涿鹿之戰,已經與此前的上古神話有了本質的區別。這裡面的神話情節已經很容易看出是從真實戰爭過程中抽象或者神化之後的一種表達。

上古時期鑑於生產力限制,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知之甚少,決定了部族聯盟首領甚至也兼職大祭司被神化再正常不過。但同樣是受生產力水平有一定提升的影響,對於發生過的大事件的記錄,雖然在人傳人過程中越來越荒誕神奇,但歸根結底還是依照原本的事實展開的想像。

舉個小例子,當時東夷聯盟還沒見過鼓,而黃帝一方已經發明出來,到底是用來嚇唬敵人還是鼓舞士氣無從得知,但在戰場上敲響的那一刻肯定是令身披麻草的參與者大驚,後人為了表達自己對於鼓這個東西聲音大、很遠就能聽到的感慨,便"添油加醋"的描繪其聲傳五百裡,普通的鼓也就被神化為神鼓。從這個例子可以容易地看出,事實也就是那鼓,是真實存在的,聲音大傳的遠也是真實情況,神化的部分雖不可信,但足以讓秉承科學精神的現代人逆向思考得出"黃帝有敲起來聲音很大的鼓"這一事實。

咱們按照這個思路就很容易得出涿鹿之戰的真實過程。"蚩尤宇於少昊"說明他的大本營在山東曲阜,也就說明其最核心的部族來源於大汶口文化區和龍山文化區。如果拿這兩個文化分布區與距今六千年到五千年前這段對比,無疑從石器、陶器甚至青銅器方面都要先進於炎帝和黃帝的部族聯盟。再延伸一下便知這樣的的較為先進的部族聯盟更容易外展自身的生存空間,也更容易首先出兵與他人成敵。

"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這句按照人的正常繁衍生理限制來看,應該是說真實情況是蚩尤的部族聯盟治下有八十一個主要部族組成,這裡面每個部族的首領都與蚩尤這個聯盟的總首領情同手足。"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這句說明蚩尤的東夷集團由於生產力更為先進,在軍事武器方面也得到了深刻的體現,才有《逸周書》裡的那句"以金為兵"。

一開始黃帝失利,只因"蚩尤作大霧瀰漫三天三夜",可以得知大戰一開始時的天氣情況,至於霧是不是蚩尤作法或者是不是正好三天三夜,根本沒有必要去深究。古書中這一段,其實只為引出後面的"黃帝造指南車"。

接著"黃帝得到玄女的幫助,製作八十面鼓",就不必重複了,關於鼓前面已經提及。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後,"黃帝令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這說明當時戰爭前線必定是雙方都曾在祭祀方面下過功夫,都希望讓上天來幫助自己滅掉敵方。當然,這種神話說法的背後也有可能是,當時真的大雨傾盆、水位猛漲影響過戰局。總之最後是黃帝贏了,有說"黃帝請來天女阻止風雨"而勝的,也有說最後"應龍殺死蚩尤"而勝的。

涿鹿之戰打完之後,史料記載連續乾旱了數年,根據近代的環境考古成果來看,距今約五千到四千年前,自然環境確實發生過一次較大的變化,氣溫升高的同時北到今天遼東,南到今天長三角確實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乾旱期。因此更加證實了"從神話倒推史實"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關焦點

  • 五千年戰爭史系列之涿鹿之戰
    九黎蚩尤部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夸父,風伯,雨師,魑魅)戰爭起因:涿鹿之戰的時間在距今四千年多前,據考證當時正處於氣候大災變時期,九黎部落處於長江流域多水地帶,飽受天災之苦,又適逢炎黃二帝剛剛經過阪泉之戰,各方面正在衰弱期,於是有81個氏族的九黎諸部落在蚩尤率領下西向進入華夏集團分布地區,首先碰撞的是炎帝的部落
  • 涿鹿之戰,為何輸的是文明更先進的蚩尤部落?
    這是一場決定了中華文明發展方向的戰爭,將決定中華是走向古希臘一般的海洋文明,還是變成華夏特色的內陸大河文明國家;這是一場黎民和百姓對於這片土地歸屬的戰爭,贏者將昂首千年,輸者將被同化;這是一場文明部落與野蠻部落的曠世大戰,最終更文明更先進的部落被擊敗;這是一場促進民族各方面融合的戰爭,自此華夏族融合了九黎族形成了現在的漢族,也是生產資料的交換融合
  • 《山海經》記載了涿鹿之戰,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是神話還是歷史?
    涿鹿之戰的故事,我相信大家小時候就應該聽說過了,是說距今大約4600年前 ,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所進行的一場大戰。但是版本眾多各種誇張美化虛構,今天我就要和大家說一說在《山海經》中記載的這場上古時期的曠世之戰。
  • 一場涿鹿之戰,死去大半
    後來,黃帝氏靠強大的武力從黃河上遊出兵於版泉之戰擊敗了位於黃河中遊的炎帝氏部落建立了黃河流域最強大的華夏部落,華夏部落不斷東進,擊敗了黃河下遊很多部落。後來女媧在不周之山設壇封天,使蚩尤的部隊不能後退,共工大怒,對天大罵天神不公。而後一頭撞塌不周山而死,破了女媧的封天陣,使九黎族的部隊可以在戰敗後逃亡。共工,死於涿鹿之戰。
  • 上古第一大戰之涿鹿之戰
    "千古文明開涿鹿"。涿鹿之戰是遠古時期黃、炎部族與蚩尤部族在桑乾河流域發生的一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戰。涿鹿之戰,堪稱影響中華文明進程,標誌著中華文明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轉變,確立中華文明發展方向的奠基之戰。
  • 著名的歷史戰爭-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遠古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繁榮昌盛、有八十一個氏族的九黎諸部落在蚩尤率領下西向進入華夏集團分布地區,目標也可能是豫中,因為首當其衝的是居於豫東的炎帝,相傳他都於陳。蚩尤率領的部落聯盟由於生產力水平較華夏集團略高一籌,武器製作精良又勇猛善戰,於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銅頭鐵額」、「威震天下」的英名。
  • 古代歷史大事件——涿鹿之戰:黃帝大戰蚩尤
    以他為首領的群體,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後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不遠處),開始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農業,定居了下來。與黃帝同時期比較強大的還有以炎帝為首的一個部落,他們最早住在我國西北部姜水附近。他們兩族關係很密切,聯姻頻繁。後來炎帝部族衰落,而黃帝部落發展的繁榮昌盛。此刻,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蚩尤,彪悍非常。
  • 神話中九黎族蚩尤帳下十大魔神,在涿鹿之戰後各自的歸宿如何?
    在上古時期,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與軒轅黃帝爭雄。這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事跡,然而卻被後人神化了,從古至今諸多神話典籍,和現在的洪荒流及玄幻題材小說的改編,蚩尤帳下多出了十位魔神,並稱為上古十大魔神。1.兵主——蚩尤上古時代九黎族首領,驍勇善戰,被奉為兵主戰神。
  • 「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
    1.與黃帝炎帝蚩尤有關的「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的歷史爭論。遠古時期主要有兩場重大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對於「涿鹿之戰」的交戰雙方一般沒有異議,都認為是黃帝或者是炎黃聯盟與「蚩尤」的戰爭,周公在第3卦屯卦的六二爻辭中已經有了描述,六二爻辭曰「即鹿,無虞」。
  • 涿鹿之戰:黃帝真的勝利了嗎?
    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大敗,由此奠定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但是五千年的那場戰役,真的是黃帝勝利了嗎?答案還有待推敲。五千年前,中華大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成千上萬個部落,其中以神農炎帝部落,九黎蚩尤部落和軒轅黃帝部落為最。
  • 原來這才是涿鹿之戰的真正原因,你們真的知道麼!
    阪泉之戰後,炎黃二族走向統一,但九黎族首領蚩尤卻不服黃帝,屢次出兵挑釁。於是,涿鹿之戰爆發了。這次戰爭,對古代華夏族從野蠻時期步入文明時期有著重要的影響。黃帝戰勝了蚩尤,使華夏集團穩固地佔據了廣袤的中原地帶,對更好地融合、同化其餘各氏族起了「催化」作用。至此,黃帝對中原地區開始一統獨佔,各部族尊他為軒轅黃帝,其子孫受封各地,中華民族加速形成。
  • 涿鹿之戰就是搶地盤?當時到底有多少人參加了這場大戰呢?
    涿鹿之戰圖畫那場戰爭距離現在實在太遙遠了,以至於只能從一些神話故事中來揣測一二,在各種神話史書等記載中都沒有當時有多少人參戰的記載,不過根據書籍來看這並不是簡單的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而是兩個部落集合的戰爭,所以在規模上應該還是可以的,不過受限於當時生產力等條件的制約人,人數上來看應該並不多,像後來什麼動不動聲稱幾十萬大軍應該是不可能的
  • 《山海經》涿鹿之戰或證明,歷史曾倒退,宇宙高級文明發生大戰?
    《山海經》中有一個章節就詳細地描述了當時「炎黃」兩族聯合對戰蚩尤的故事。傳說大概在距今約4600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在涿鹿之野進行了一次大戰,此次大戰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而對於現代人類而言,這場戰役也代表著人類從野蠻時代向著文明時代的過渡。
  • 揭秘上古時期炎黃阪泉之戰,親兄弟之間的戰爭
    在文明國家建立之前,沒有文獻記載的上古時期留下了很多神話傳說。這其中以炎帝和黃帝的事跡最為繁雜和廣泛。炎黃二帝同出一族,分屬不同的部落,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既有合作,也有鬥爭。本文利用考古資料和傳世文獻,分析阪泉之戰的真實性和發生地點,對舊有的觀點進行梳理,並考證其合理性。
  • 涿鹿之戰,炎黃與蚩尤大戰是真實存在的嗎?
    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炎黃與蚩尤大戰的故事,這個傳說發生在距今的五千多年以前,都說地點在涿鹿,交戰的雙方是炎帝皇帝的聯軍和蚩尤大戰的故事,三皇五帝可以說都是具有神話色彩的,我們也無從考證,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這個涿鹿之戰的呢?
  • 涿鹿之戰黃帝勝,「炎黃子孫」遍布中原,那戰敗的蚩尤子孫去哪了
    華夏幾千年,最為人樂道的強者之戰莫過於涿鹿之戰,也就是上古時期炎黃打敗蚩尤的故事,關於這段歷史,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山海經》。雙方部落開展了阪泉之戰,這一戰黃帝打敗了炎帝,成為真正的領袖,兩個部落就此逐漸融合。炎帝黃帝的融合對整個中華民族歷史有重大意義,在此之前部落的維繫取決於親緣,炎黃的聯盟代表著超越親屬部落聯盟的新型聯合體的出現,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變革。
  • 涿鹿是個非常古老的地方,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中國上古史演義》裡說,「千古文明開涿鹿一部記載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從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黃帝戰蚩尤」開篇寫起的「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這件事,發生在我國古代的原始社會末期,戰場就在今涿鹿縣礬山鎮。涿鹿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隸屬張家口市管轄,位於長城以北,距首都北京70公裡。北有黃羊山屏蔽,南有桑乾河環護,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山川秀麗,風光旖旎。
  • 遠古的科幻大片——《山海經》的「逐鹿之戰」
    《山海經》最重要的價值也許在於它保存了大量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如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山海經》中的神話傳說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歷史的還原。例如《山海經.大荒北經》裡中黃帝戰蚩尤的「逐鹿之戰」,剔除其神話色彩,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場古代部落之間的殘酷戰爭。
  • 創世神話重溫 | 第三季:氣吞山河,改天換地
    周衛平《涿鹿大戰》蚩(chī)尤一心想稱王,決定向中原部落的首領黃帝發起挑戰。兩軍在涿(zhuó)鹿開戰,蚩尤仗著有更多的金屬武器,又作法布下迷霧陣,黃帝部隊初戰失利。接連幾天濃霧不散,黃帝聯軍看不清前進的方向,相互間聯繫也很困難,士氣十分低落。危急之時,天帝派玄女來助。黃帝依玄女指點,布成八面之陣、又造出了破除迷霧陣的指南車,最終大敗蚩尤。先民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生生不息的哲理意識。
  • 神話之魂!華夏Ⅱ四職業圖騰驚豔現世
    作為深圳網域今年力推的主打產品,《華夏Ⅱ》以其獨特的雙面職業系統、大規模團隊競技系統、依附於9大勢力體系的神話任務系統以及刺激的地宮探險、完善的生活生產系統吸引著眾多玩家和媒體的關注,而「一個職業,兩種形態」的雙面職業系統更是在同質化日益嚴重的網遊市場上成為一個奪目的亮點,儘管暫時還無法進入千年前的神話世界感受這種自古流傳的變幻之術,但相信下面這張首次現身的圖片能讓我們提前感受一下四大職業的遠古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