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神仙系列中地位很低,為什麼皇帝還自稱為龍?

2020-12-20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古往今來,有一種神聖的動物形象深深地紮根於海內外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那就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龍」。

人們將中華文化稱之為「龍的文化」,將中華兒女稱為「龍的傳人」。在遼闊的神州大地上,處處都體現著「龍的文化」,彰顯著對龍的崇拜。以龍為名的山川村鎮不計其數:龍崗、龍城、龍泉……以龍命名的中式建築不勝枚舉:龍門、龍壁、龍亭……以龍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龍舟、龍燈、龍笛……以龍為名的商家、以龍為名的人就更數不勝數。古代皇帝自稱「真龍天子」,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描繪著龍,雕刻著龍,簡直就是「龍的世界」。現實生活中,以龍為圖案的服飾、器物、玩具隨處可見,甚至言談話語之間談話語之間也離不開龍:「龍鳳呈祥」、「龍馬精神」、「藏龍臥虎」……神話中的龍更是千變萬化,能大能小,呼風喚雨,上天入海……人們喜愛它,龍成了吉祥的象徵,更成為中華民族權威和神靈的象徵。

其實,龍在神仙系列中地位很低,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皇帝們還自稱為龍呢?

這得益於龍的神聖。傳說,龍集九種動物的特徵於一身: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以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這些特徵更給龍的本來面目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同時,龍還是古老的炎黃子孫的「圖騰」。古代的人們常常面臨洪澇災害,所以期望人類能像龍魚那樣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於是就把龍魚當成了民族的保護神來崇拜。

近來更有學者認為,「龍」在古代確實存在,只不過它不叫龍,也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神奇。它就是一種巨型鱷——蛟鱷。這種鱷的外形,如頭、眼、項、腹、鱗、爪、掌等都與「龍」相似。蛟鱷類動物具有一些奇異的功能,例如可以敏銳地感受到大自然氣壓的變化而預知晴雨。每到下雨之前,便宜常常怒吼不止,其聲如雷。古代先民無法解釋這種現象,視其為神獸,拜它為雷神、雨神或者鼓神。還存在一種可能,遠古人類過著狩獵和遊牧生活,和不同的野獸打交道,從沒見過蛟鱷這種如此神秘、如此具有威脅性的動物,因而害怕它,崇拜它,把它看做是地神、水神和戰神,再由此逐漸演化為「龍」,使其更具神秘感。

而皇帝們為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與眾不同,以龍這樣集神秘於一體自居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龍在神仙中地位很低,皇帝卻還自稱為龍,80%的人不知道為什麼
    看過西遊記的小夥伴肯定知道,龍在西遊記裡算是地位很低微的一類神仙了,除了龍王還能在玉帝面前說上句話,其它的龍簡直就如同散落人間的野怪,時不時的就會被人捉來剝皮抽筋打造裝備。那麼問題也來了,龍既然混得這麼慘,為什麼皇帝還自稱真龍之身呢?
  • 龍在神仙中根本算不了什麼,皇帝為何還自稱真龍天子?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多數的小夥伴都看過了,而在西遊記中龍卻屬於地位低微的一類,神仙只有龍王還有資格跟玉帝說話,其他的小龍簡直就和人間的小妖小怪一樣,不時就會被人們抓來抽筋打造裝備,既然龍的地位如此低微,為什麼皇帝還往往稱自己為真龍之身?
  • 敖丙的家族那麼慘,龍在中國神話中是啥地位?
    那麼,龍到底是好是壞;在中國神仙體系裡的地位是高是低呢?《哪吒之魔童降世》東海龍王海報。五方龍神龍是中國神話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動物。《禮記·禮運》中,龍就和鱗、鳳、龜一起被稱作四靈。龍的歷來有不同說法,從《左傳》提到「豢龍氏」和「御龍氏」兩個氏族來看,龍的原型很可能是揚子鱷、蜥蜴、蛇等水生動物。
  • 日本古代的龍是3爪,韓國古代的龍是4爪,為何中國的龍卻是5爪?
    龍,在中國古代是作為皇帝的一種象徵,皇帝常常自稱自己為「真龍天子」,可見龍在世人眼中的地位之高。但是,我們也知道,龍並不存在於人世間,它是人們杜撰出來的一種「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的生物,被世人用來象徵祥瑞。
  • 皇帝是天之驕子,龍是皇帝的通天神獸,簡單的就是:皇帝—龍—天
    歐洲人進入中國,發現沒有任何一項事務能夠擺脫中國皇帝的遙控可是,他們大都不可能見到這個神秘的皇帝,只能見到一條象徵皇權的龍。正如利瑪竇所感嘆的:「中國各種禮節中最為驚奇的,或者就是對於皇上的禮節了。作為「天子」的皇帝,處處離不開他的通天神獸,同樣,作為通天神獸的龍也處處被皇帝所壟斷著。西方人看在眼裡,寫進書裡,龍就成了中國皇帝的紋章。
  • 為什麼中國人叫做是龍的傳人,龍的來歷又是什麼?
    龍在我們國家就是神聖的象徵,等級最高的象徵,而且能夠被叫做龍的,或者說能夠被叫做龍之子的只有古代的皇帝一個人才能夠被叫做,而且根據歷史記載的話,龍這個神奇的生物頭上是有這兩隻角的,不光有兩隻角還有八個爪子,能夠飛入萬裡高空,還能夠潛入水裡面,它基本上都能夠辦到。
  • 皇帝的龍袍到底是怎麼做的 一件龍袍17條龍均為黃金織造而成
    龍袍上大小17條龍在明朝,龍袍上共有17條大大小小的龍,必須要保證皇帝穿上龍袍之後有兩條龍的龍頭一個在胸前一個在背後,兩條龍的交匯之處一定是在頸部,這種圖案是叫做喜相逢。還有個講究之處,這龍袍上不管是從正面看還是從反面看,都能看到5條大龍,另外在衣襟裡面還繡著一條大龍,總共加起來一共是9條大龍,9和5正好印證了皇帝九五之尊的說法。由此可見皇帝的龍袍製作有多嚴格,不光上面說的,這17條瀧的大小和在龍袍上的位置都是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否則的話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 中華傳說中的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讓我們來談談龍的歷史來源
    《詩經 麟之趾》中,用麒麟來稱讚諸侯公子的品德高尚、地位尊龍,但沒找到關於「龍」的類似記載。可是到了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中,就變成了:「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在《淮南子》中,如果按輩分算的話,麒麟還得算是龍的孫子。由此,可見龍的地位變化之大。為什麼會這樣呢?
  • 此人專門為大夏皇帝養龍,不小心把龍養死了,竟把龍做成了肉羹
    傳說在大夏朝是有龍的,而且專門有人養龍。而就有這麼一個人,把皇帝的龍養死了,還把龍做成了肉羹。大夏的生活是苦逼的,畢竟年代太過久遠,很不發達。單說烹飪吧,大夏自然是沒有煎炒烹炸這些高新技術的,就食材而言也不豐富,很多我們今天常見的東西大夏是沒有的。但是大夏有龍啊,這就很厲害了。
  • 「龍」這個姓氏這麼霸氣,為什麼歷史上姓「龍」的名人不多
    「龍」這個姓氏這麼霸氣,為什麼歷史上姓「龍」的名人不多「龍」這個姓氏,說實話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姓「龍」的人確實很少,迄今為止,我只有一位朋友是姓「龍」的。而在我的印象當中,古今歷史中姓「龍」的名人似乎也並不多,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個是楚國的龍且,一個則是現代臺灣作家龍應臺。至於其他的姓「龍」的名人,不知道龍龍我算不算一個,嘿嘿。但是在中國的百家姓當中,確實是有「龍」這麼一個姓氏的。
  • 十二生肖中為什麼老鼠排第一,龍還是虛構的?貓跑哪去了
    十二生肖中為什麼老鼠排第一?在民間有一個關於十二生肖排位的傳說,軒轅皇帝要挑選十二種動物來擔任自己的侍衛,就讓老鼠去發通知,老鼠把所有的動物都通知到了,唯獨把貓給忘了。比賽那天,牛因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功勞最大,就排在了首位,虎和龍最為厲害,就排在了牛的後面,其他的都是按照入場順序進行排列的。就在軒轅皇帝要正式冊封的時候,貓來找老鼠算帳,老鼠見情況不對就跑到了牛的頭上。
  • 神話中為何龍王任人宰割?看他的九個兒子就知道了,九子無一是龍
    在老一輩的口耳相傳中,每一個都有神話傳說的版本。但不論是在哪個朝代,哪個地區,龍一定是傳說中的重要人物。被民間百姓尊為一方之神,享祭祀。然而,在神話作品中,卻沒有這麼崇高的地位。也就是說,在神話作品中,龍王只有挨打,沒有反駁的份兒,誰都可以鬧海。甚至在王母娘娘的壽宴之時,還吃龍肝,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山海經中曾記載當時龍的數量非常多,有一個專門養龍的人,龍不僅可以作為食物,還能作為交通運輸工具,西遊記中白龍馬的原型就是龍。
  • 關於十二生肖中龍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中國神話之十二生肖龍的故事主要為你講述的是遠古的時代龍是沒有角的,但是龍是全能的也想當屬相取代老虎的地位,龍為給不讓玉帝小看自己就,就從初在人間消失了,朋友們知道為什麼世上沒有龍了.那麼關於龍的傳說,龍的神話是怎樣的呢?
  • 在我國古代龍真的存在嗎?傳說夏朝有人養龍,還吃過龍肉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自稱是龍的傳人。但是這個龍,只是聽說過,誰也沒見過,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個什麼東西。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龍是至尊,權力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帝的兒子被稱作龍子。華夏民族也被成為是龍的傳人。那麼,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過這種叫龍的生物呢?其實,在《史記》中,還真的記載過龍這種生物!而這個所謂的龍,便是生活在夏朝的一種聖物。相傳在孔甲時期,天帝為了保養孔甲守禮,於是將一雌一雄兩條龍獎賞給孔甲駕車。
  • 「營口墜龍事件」疑點重重,如果龍不存在,為何有那麼多目擊者?
    即使人類文明目前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我們對海洋依然不是很了解,人類還沒去過的深海地區還有很多。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突出了神仙和神龍的重要性。對於所有信奉馬克思唯物主義的人來說,神鬼是人們根據現實原型虛構出來的形象,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神仙和魔鬼。那麼龍真實存在嗎?
  • 我們為什麼是龍的傳人?
    更有甚者,質疑龍怎麼會飛,並進一步質疑龍的空氣動力學原理是什麼?於是他們認為龍是個荒誕的不科學事物。並在對龍的解構中,讓自己獲得了一些無知者的快樂。 為什麼《易經》中,通篇都在講龍,因為《易經》就是通過觀測蒼龍七宿,來確立曆法,對農業生產進行觀象授時的天文曆法典籍。
  • 貴州發現龍化石,外形酷似中國龍,12生肖為何唯獨龍沒有實物?
    人們通過恐龍化石,排列出了其生前的樣子,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龐大的身軀,都讓人們為之驚嘆。雖然恐龍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但是在挖掘出來的恐龍化石中,人們不僅確信了恐龍曾真實存在於地球上,而且也大概了解了史前動物的生存規律,以及當時的自然環境、地貌等重要信息,並從中驗證了很多科學家的猜想。
  • 「哪吒屠龍」,其實另有原因,你看他啥的是啥龍
    眾所周知,龍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崇拜的圖騰,王力宏的《龍的傳人》不僅唱出了大江南北,更唱出了龍作為生物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但眾所周知,《封神演義》中有一個「龍王三太子被殺」的故事,這個故事後來被改編成多種影視作品,比如上世紀的動畫片《哪吒鬧海》,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為什麼中國人會創造出
  • 你注意過古裝劇中皇帝龍袍上的龍嗎!
    最近重溫了一下鐵齒銅牙紀曉嵐一系列以及鐵三角(紀曉嵐 張國立飾 和珅 王剛飾 乾隆皇帝 張鐵林飾)飾演的其他作品,然後我發現了以前從來沒關注到的東西。我不禁產生了一個這樣的疑問,難道龍袍上的龍是抓來封印在龍袍上的,所以才這個樣子。。。你可以想像到穿著這樣帶著這樣的龍的龍袍的皇帝在龍椅上高高在上,萬人之上的上朝,退朝的樣子嗎?
  • 白龍馬真身是龍卻被封為馬,為什麼不生氣?他偷著笑還來不及呢!
    白龍馬真身是龍卻被封為馬,為什麼不生氣?他偷著笑還來不及呢!《西遊記》作為陪伴我們長大的經典,我們對於其中的很多情節都瞭然於心,但是作為西天取經中的人物之一,有一個卻總是被人們忽略,那就是白龍馬。但是令我們大跌眼鏡的是,在師徒四人取經成功之後,白龍馬卻獲得這樣的封賞,當時如來是這麼和白龍馬說的:「你原來是龍王之子,你卻犯了不孝之罪,好在你現在皈依我佛,加上你西天取經有功,今天就賞賜你為八部天龍馬。」八部天龍馬就是一種馬,白龍馬真身是龍,現在卻變成了馬,這不是掉了很大的身價了嗎?為什麼白龍馬還不生氣呢?